高校教育管理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期刊订阅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本周话题  |  English
 

2007年创刊
ISSN 1673-8381
CN 32-1774/G4
 

期刊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协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
主  编:袁寿其
编辑出版:《高校教育管理》编辑部
电  话:0511-84446013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高校教育管理
 
2014年 8卷 1期
刊出日期:2014-01-10

探索争鸣
   
专家论坛
1 眭依凡
一个大学理想主义者的寄语
文章选自作者新近出版的《理性捍卫大学》,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经作者和出版社授权,同意将该书的序言节选刊登于此,为的是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作者对大学的爱,对大学的敬畏,对大学的期待包括对大学较之他人更加深刻的认识,较之他人更多的批评甚至批判的意识。透过这篇序言的文字倾诉,反映了一位大学理想主义者锲而不舍地坚守大学理性和发自肺腑的“大学必须回归科学理性,必须牢记对国家负责的使命,必须弘扬和守持理想主义”等学术呼喊。
2014 Vol. 8 (1): 1-5 [摘要] ( 964 ) [HTML 1KB] [PDF 1118KB] ( 1058 )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
6 赵文青
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 ——潘懋元先生访谈录
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应主要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找准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需要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等诸多环节付出努力。
2014 Vol. 8 (1): 6-9 [摘要] ( 861 ) [HTML 1KB] [PDF 972KB] ( 1711 )
10 李海莲1, 洪林2
地方工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地方工科院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地方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社会服务的实践历程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从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工科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2014 Vol. 8 (1): 10-16 [摘要] ( 796 ) [HTML 1KB] [PDF 1000KB] ( 1315 )
专题研究: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7 方芳
高等教育产权与大学治理探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教育产权逐渐从政府单一主导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格局转变。大学治理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也逐渐由单一的行政权主导开始转变为遵循大学内在逻辑,实现依法自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多元治理结构。明确和平衡大学与政府、行政人员与学术群体、大学与社会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教育交易关系,建立起平衡的教育产权运行体系和大学共同治理结构,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大学治理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条件。
2014 Vol. 8 (1): 17-22 [摘要] ( 867 ) [HTML 1KB] [PDF 990KB] ( 1776 )
23 周江林
我国政府与高校契约型关系构想及可行性研究
政府与高校契约型关系是按照契约精神要求围绕彼此责、权、利合理配置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治理模式。从其特性看,它是一种非完全契约,经常以非正式契约的形式出现,而且是行政契约和民事契约的混合体。这种新型治理模式的建立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014 Vol. 8 (1): 23-28 [摘要] ( 988 ) [HTML 1KB] [PDF 965KB] ( 1525 )
29 陈留平1, 魏微2, 张猛超1
论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 ——基于江苏高校的调查
以COSO内部控制框架为主要依据,围绕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应首先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然后在优越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上,对资金、采购、项目和资产等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并将经济合同管理与预算控制贯穿于上述经济活动控制中。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要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将各项控制内化到高校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
2014 Vol. 8 (1): 29-35 [摘要] ( 1163 ) [HTML 1KB] [PDF 1140KB] ( 1501 )
专题研究:大学章程建设
36 陈立鹏1, 赵燕燕2
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环境阻力分析
 现阶段我国各高等学校都在开展大学章程建设工作,部分高校已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章程,但目前大学章程的实施进展缓慢,大学章程在大学办学与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甚微,甚至被束之高阁,这严重违背了大学章程建设的初衷。针对这一问题,从内外部环境上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阻力包括法律环境阻力和高校内部环境阻力等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加强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相关思考及建议。
2014 Vol. 8 (1): 36-41 [摘要] ( 1065 ) [HTML 1KB] [PDF 993KB] ( 1424 )
42 王文杰1, 张莉2
“教授治学”的困境与“大学章程”的破解之道
教授治学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化、历史等多种原因,当前教授治学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境。作为高校“宪章”,大学章程是破解困境的有力“武器”,是教授治学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大学章程要厘清大学与政府关系,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为教授治学创造前提条件;要厘清高校内部治理各权力的边界,去行政化,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共舞;要回归学术本位,切实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学术权力,确保教授治学及学术权力的实施有切实的平台和抓手。
2014 Vol. 8 (1): 42-47 [摘要] ( 971 ) [HTML 1KB] [PDF 965KB] ( 1425 )
产学研协同创新
48 王英立1, 乌力吉图2
基于协同视角的美国普渡大学合作教育实践探析
以普渡大学合作教育项目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其近年来的合作教育实践格局进行了解构,探讨了这一教育策略如何在“协同”精神指引下支持大学更好实现教育、研究、服务目标。在项目构成层面,多样化的合作教育项目促进了体验式实践教育、传统学习、学术研究的有效整合,并呈现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在项目实践内涵层面,政府、大学、企业机构的“协同”是普渡大学合作教育项目发展的动力源,主要表现为“教育协同”、“研究协同”和“区域协同”。研究表明,这一以合作教育实践为载体的协同创新战略可适用于支持研究型大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技经济发展服务能力、应对全球挑战等教育目标。
2014 Vol. 8 (1): 48-53 [摘要] ( 1151 ) [HTML 1KB] [PDF 1116KB] ( 1008 )
54 索凯峰1, 2, 盛玮3
校企合作育人困境分析:基于组织社会学的阐释
校企合作是推进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主要抓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植根于社会网络中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交往总是被打上了各种社会的烙印。校企合作育人困境是由校企合作育人非对称的资源依赖结构、双方对合作的合法性判断、校企之间“协商性交换”的过程以及校企合作规则的构建过程等因素决定。对这些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校企合作育人困境生成机理,寻求校企合作育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014 Vol. 8 (1): 54-58 [摘要] ( 948 ) [HTML 1KB] [PDF 954KB] ( 1622 )
专题研究:大学文化建设
59 李有亮
通识教育视阈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是指比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对应性”,更加强调社会适应能力与岗位服务意识,注重贴近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突出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的人才类型。在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多种素质中,人文素质是基础,发挥着重要的融合与内化作用。而通识教育就是一种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内核,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强调知识学习的广涉博采和融会贯通,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及务实品格的培养,使之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负责任、能担当的现代文明人的教育。培养人文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亟须建构现代通识教育大视野,以此统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改革探索,从人才目标设定、办学条件配置和教育管理创新、培养手段与方法的“落地”以及育人环境创造等构成要素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
2014 Vol. 8 (1): 59-64 [摘要] ( 852 ) [HTML 1KB] [PDF 991KB] ( 1514 )
65 陈波1, 2, 王祖林1
论大学文化育人的困境与自我诊治
文化育人是大学教育的应然诉求,其育人功能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规范、熏陶和激励等方面。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呈现出功利化和实用化办学趋向,行政化管理严重,偏离了大学应有的文化价值,使文化育人陷入困境。在无法控制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大学文化育人困境的自我诊治策略是坚持育人为本,倡导素质教育;重塑大学精神,克服功利主义;倡导文化自觉,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创新育人载体。
2014 Vol. 8 (1): 65-69 [摘要] ( 912 ) [HTML 1KB] [PDF 954KB] ( 1392 )
70 高鸣, 赵亚丽
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研究
在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手机等新媒体的影响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校园舆论的正确引导和营造,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意义重大,需要深刻思考。新媒体对校园舆论影响具有特定性、广泛性、灵活性。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必须强化主流舆论引导能力,发挥校园门户网站、手机媒体、博客等在引导校园主流舆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注意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2014 Vol. 8 (1): 70-73 [摘要] ( 817 ) [HTML 1KB] [PDF 945KB] ( 1304 )
教师教育
74 叶俊飞
大学教师教学观现状评析与建构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与其教学观的建构过程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大学教学与教师教学观的审视,认为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是其不断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大学教师教学观的建构,不仅需要大学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还需要大学为之打造适宜良好的学术与教学氛围:加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对教师采取多元评价,适度控制班级规模。
2014 Vol. 8 (1): 74-78 [摘要] ( 888 ) [HTML 1KB] [PDF 985KB] ( 1797 )
79 王占军
建立共同体: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制度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制度化的产物。运用共同体理论,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一共同体构建的三个制度维度,即管理的制度、规范的制度和认知的制度,从而为建构大学——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共同体指明了制度路径。
2014 Vol. 8 (1): 79-83 [摘要] ( 818 ) [HTML 1KB] [PDF 960KB] ( 1479 )
探索争鸣
84 王立刚
论教育批评的逻辑
相对于理性的讨论,教育批评是一种效率不高的交流教育问题的方式,极容易导致被批评者受到伤害,也不能带来问题的解决。最常见的教育批评要么前提假设存在问题,要么对问题原因的指向模糊。但是教育批评现象又必然会存在,回避其存在,或者希望把教育批评变成理性的、没有缺点的教育讨论的想法都是不可行的,所以作为必然会存在一种概念的批评,批评者、身处教育中的被批评者都存在一些问题。既然这样,就不能把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世界,而且要区别教育公共问题与专业问题,以减少教育批评的弊端。
2014 Vol. 8 (1): 84-90 [摘要] ( 801 ) [HTML 1KB] [PDF 999KB] ( 1458 )
91 谢冉
我国高校“潮课”的价值取向及教育困境
 我国高校设置的一些面目新潮的选修课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有人赞同,有人担心。从选修课的演变历程看,其价值旨趣在于人的综合化、个性化和可持续性发展,但是,我国高校选修课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价值的偏离。因此,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课程理念,重视课程设置的民主化和规范化,强调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和反思性,构建本土化的选修课程模式是我国高校走出价值偏离的现实出路。
2014 Vol. 8 (1): 91-95 [摘要] ( 974 ) [HTML 1KB] [PDF 953KB] ( 1367 )
96 徐冬鸣
我国高校社会问责缺失分析 ——公民资格视角
公民资格理论主张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目前,我国高校社会问责制度未能充分发展,除了法律与制度上的不健全、公民意识的缺失外,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在加强高校问责法律制度建设的同时,应在公民资格理论的指导下,培养和激发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更好地完善我国的高校社会问责制度。
2014 Vol. 8 (1): 96-102 [摘要] ( 854 ) [HTML 1KB] [PDF 1002KB] ( 1370 )
比较研究
103 屈潇潇, 陈正
美国高等教育组织治理模式的路径变迁研究
 以美国高等教育组织治理的研究文献为主要来源,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组织治理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历史阶段划分,并对每个时期的研究特点和主要的高等教育组织治理模式进行回顾和评述。总体来看,美国高等教育组织治理模式经历了起源、封闭系统视角、开放系统的理性视角和开放系统的文化视角四个不同时期,呈现出从单一治理模式到多样化治理模式,从关注内部治理到关注外部环境的影响,从结构化的观点到非正式关系的视角等趋势。
2014 Vol. 8 (1): 103-108 [摘要] ( 836 ) [HTML 1KB] [PDF 993KB] ( 1250 )
109 刘碧强
英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关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它包括创业类专业设置、创业课程设计、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创业导师、创业教学方法、创业项目、创业教育保障机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等。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高校掀起了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演变的第二次学术革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卓有成效。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改革进展顺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有必要学习和借鉴英国高校先进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经验,与时俱进,加大我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
2014 Vol. 8 (1): 109-115 [摘要] ( 1060 ) [HTML 1KB] [PDF 978KB] ( 1773 )
116 李普华1, 薛宏丽1, 徐崇波2, 李志潇2, 范琦2
对欧美创业型大学的比较及反思 ——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沃里克大学为例
 伴随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在智力支持、科研保障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并纷纷主动走出校园,步入创业型时代。通过对以麻省理工学院和沃里克大学为主要代表的欧美创业型大学的比较分析,发现他们面临同样的政府财政紧缩环境,需要改善与政府、企业间的关系,吸纳创业文化,但在转型动力、学校类型方面有所不同。反思创业型大学的改革,认为其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政府、企业建立融洽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适合走创业型道路,更不能将个别的创业视为创业型大学的主要特征。
2014 Vol. 8 (1): 116-120 [摘要] ( 1249 ) [HTML 1KB] [PDF 985KB] ( 1481 )
综述
121 赵映川
大数据时代院校研究的发展与突破
——“院校研究:数据分析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讨会暨2013年中国院校研究会年会综述
学术界认为:我国院校研究要实现从“初步形成”到“规范发展”的转变,必须从研究方法上有所发展和突破。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从注重定性研究到用大量数据说话,从注重数据的精准到接收数据的纷繁复杂,从注重因果关系到追求相关关系。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正好给院校研究提供了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无论是大学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问题,都可以采用“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问题、找到对策”的路径进行研究。
2014 Vol. 8 (1): 121-124 [摘要] ( 984 ) [HTML 1KB] [PDF 984KB] ( 1378 )
高校教育管理
 

微信公众号

 
 

通知公告

 
· 《高校教育管理》编委会换届暨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
· 我刊被评定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3年版)”
· 我刊刊文入选第二届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名单
· 2024年寒假相关工作安排公告
· 我刊入选为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23年度精品期刊
· 我刊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 校学科建设与规划发展处到编辑部调研
· 《高校教育管理》2022年度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下载中心

 
·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投稿模板
· 版权须知
                  更多 
 

友情链接

 
· 江苏大学杂志社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2《高校教育管理》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