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
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综述
    渠允薇,张世纪,张铎腾,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4): 354.
    Lon蛋白酶是一种存在于细胞中的ATP依赖型蛋白酶,主要负责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催化分解,以维持生物体内蛋白质的质量水平。Lon广泛参与细胞凋亡、细胞分化和DNA修复等细胞活动。近年来研究发现,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Lon(LONP1)异常表达与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包括线粒体缺陷相关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等。鉴于LONP1活性的检测与调控对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本文针对LONP1结构、功能、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活性调控及检测方法作一系统综述。
  • 糖尿病并发症专题
    方雨阳, 李靖, 赵鑫雨,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485-489.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茵陈-玉竹”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中医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注释数据库(BATMAN-TCM)检索“茵陈-玉竹”药对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药物靶点数据库(TTD)、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糖尿病肾病的疾病靶点,进而筛选茵陈、玉竹与糖尿病肾病的交集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同时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获取“茵陈-玉竹”药对主要活性成分31个,作用靶点351个,糖尿病肾病相关基因2 911个,交集基因185个,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滨蒿内酯、莨菪亭、D-香芹酮和异鼠李素;构建可视化PPI网络得到185个节点,851条边,平均度值9.2,获得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核因子κB1(NFKB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APK3、MAPK14等“茵陈-玉竹”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获得1 181条相关通路,KEGG通路富集获得180条信号通路。结论: “茵陈-玉竹”药对可能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MAPK、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RAGE)等信号通路,抑制各种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调节异常代谢,从而对糖尿病肾病产生治疗作用。
  • 泌尿系结石专题
    厉晓伟,袁杰,沈大渝,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4): 317.
    目的: 观察经尿道输尿管软镜(flexible ureterorenoscopy,F-URS)联合可弯曲负压吸引输尿管导引鞘(简称负压吸引鞘)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收治的45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负压组(n=230)和常规组(n=226)。负压组采用经尿道FURS联合负压吸引鞘治疗,常规组采用经尿道FURS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456例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负压组230例中,200例顺利置入负压吸引鞘并行F-URS钬激光碎石术,5例输尿管扭曲狭窄改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NL),25例输尿管狭窄改行支架管置入术,待后二期FURS。常规组226例中,188例顺利行F-URS,8例输尿管扭曲狭窄改行MPNL,30例输尿管狭窄改行支架管置入术,待后二期FURS。负压组平均手术时间(71.60±15.60)min,明显少于常规组(102.23±29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压组结石清除率为82.50%(165/200),明显高于常规组69.15%(130/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压组围术期尿源性感染率为8.50%(17/200),明显低于常规组25.53%(48/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常规经尿道FURS钬激光碎石术对比,经尿道F-URS联合负压吸引鞘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 糖尿病并发症专题
    吴优, 邓霞, 贾珏,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461-468.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铁死亡(ferroptosis)参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枢纽基因和潜在机制。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获取数据集GSE20966(T2DM)和GSE43292(AS),利用Limma R包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绘制热图和火山图,交叉分析获得与2种疾病相关的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探寻DEGs的生物功能。交联从FerrDb数据库获取的铁死亡相关基因(ferroptosisrelated genes,FRGs),利用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分析筛选枢纽基因,使用ROC曲线以及验证集GSE76895(T2DM)和GSE28829(AS)进行验证。最后绘制基因miRNA网络分析枢纽基因的作用机制。结果: 在T2DM和AS数据集中共鉴定出606个相关DEGs。与FRGs交联获得了20个潜在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cyclin-depedent kinase inhibitors 1A,CDKN1A)、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8(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8,PARP8)、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 1,PEBP1)和孕酮受体膜成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是铁死亡参与T2DM患者AS的枢纽基因。4个基因在数据集GSE20966和GSE43292中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均大于0.7,具有诊断价值。PEBP1PGRMC1在验证集GSE76895和GSE28829中显著下调。此外,13个miRNAs与4个枢纽基因密切相关。结论: CDKN1A、PARP8、PEBP1PGRMC1通过铁死亡参与T2DM患者AS,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 糖尿病并发症专题
    许思婷, 侯丽娜, 杨萍,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476-484.
    目的: 探究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脂肪组织焦亡及AS斑块的影响。方法: ①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ApoE-/-小鼠,对糖尿病小鼠高脂喂养20周,构建糖尿病AS模型(模型组),对照小鼠仅高脂饮食(AS组);② 在糖尿病小鼠后肢内侧皮下注射抗CXCL14短肽(抗CXCL14组),对照糖尿病小鼠仅皮下注射生理盐水;③ 在糖尿病小鼠后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原位注射腺相关病毒(AAV)以抑制消化道皮肤素(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分为:AAV-shscramble组、AAV-shGSDMD组、抗CXCL14+AAV-shscramble组、抗CXCL14+AAV-shGSDMD组。各组小鼠高脂饮食饲养20周后,麻醉下收集小鼠血清,应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脂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HDL-C)。处死小鼠,取附睾脂肪组织进行电镜扫描及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变化;利用qRT-PCR技术分析附睾脂肪组织焦亡相关因子GSDMD、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NLR家族吡啶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白介素1β(IL-1β)和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的变化。分离提取小鼠主动脉,通过HE染色和血管大体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AS斑块的相对面积。结果: 与AS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附睾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细胞肥大并数量减少(P<0.01),主动脉AS斑块面积显著增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附睾脂肪组织的焦亡相关因子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表明糖尿病促进小鼠AS斑块与脂肪组织焦亡。注射抗CXCL14短肽可以减少主动脉斑块面积,改善血脂水平,并抑制脂肪组织焦亡,脂肪细胞数量增多。GSDMD敲减后,附睾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主动脉AS斑块面积减少;然而注射抗CXCL14免疫肽后,AAV-shGSDMD组AS斑块面积变化不显著。结论: 抗CXCL14可以减轻脂肪组织焦亡并缓解糖尿病AS的发展。
  • 风湿免疫病专题
    卢小平, 蔡旭, 陈新鹏,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5): 377-382.
     目的: 开发一种有效且简单的工具,用于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风险,以便提早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RA患者53例及RA合并OP患者44例。收集24个预测因子,采用Lasso、Boruta和SVMREF算法筛选关键预测因子,并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进一步通过KNN及Lightgbm算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4个关键预测因子:白介素4(IL-4)、总甲状腺素(TT4)、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和年龄。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C指数为0.82;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不损害其他患者利益的情况下,当阈值概率为0.02~0.90时临床净获益水平最高,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KNN及Lightgbm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973,PR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4和0.969。混淆矩阵结果显示,KNN预测模型敏感度为0.886,特异度为0.962,准确率为0.928,F1值为0.918;Lightgbm预测模型敏感度为0.955,特异度为0.925,准确率为0.938,F1值为0.933。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针对RA合并OP的临床预测模型,发现年龄、Anti-CCP、TT4是高危因素,而IL-4是保护因素。
     
  • 综述
    邱双洋, 臧雪燕, 张帆,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3): 271-276.
           外泌体是含有来源细胞内容物的细胞外小囊泡,通过传递蛋白、核酸及脂类等生物活性分子介导细胞间通讯。肿瘤来源的外泌体与肿瘤的耐药性密切相关,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种环形稳定的内源性非编码RNA。近年来,关于外泌体转移circRNA在多种肿瘤耐药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取得进展。因此,本文总结了外泌体circRNA参与肿瘤发病和耐药机制的研究内容。
  • 细胞焦亡专题
    丁玉婷,王荟,赵杨静,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4): 297.
    脓毒症是可导致机体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的炎性综合反应,一般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发,近年来发生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细胞焦亡是新发现的一种伴随炎症因子释放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可一定程度上抵御微生物的感染,但过度激活会诱导和加重脓毒症。目前有研究证明,细胞焦亡的许多相关分子都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病进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脓毒症中细胞焦亡的研究不仅可深入阐明细胞焦亡的病理作用和机制,也有助于对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预判,尤其为发现治疗脓毒症的靶点拓展新思路。
  • 糖尿病并发症专题
    单云洁, 于洋, 尹思琪,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469-475.
    目的: 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hucMSCs 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hucMSC-sEVs)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大鼠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hucMSCs并从培养上清液中提取hucMSC-sEVs。高脂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DKD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KD组和hucMSC-sEVs组,每组6只,hucMSC-sEVs组在造模8周后进行尾静脉注射hucMSC-sEVs,24周后收集肾组织。肾脏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样改变;蛋白质印迹检测肾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检测大鼠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及其受体CD36和CD47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KD组大鼠肾脏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如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增生,肾小管扩张伴有空泡变性,间质发生明显纤维化改变伴炎症细胞浸润,肾组织中Bax表达明显增加(P<0.05),Bcl-2表达显著下降(P<0.01),THBS1及其受体CD36和CD47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01);与DKD组相比,hucMSC-sEVs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和纤维化水平明显缓解,Bax表达显著下降(P<0.01),Bcl-2表达显著增加(P<0.01),肾脏中THBS1及其受体CD36和CD47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 HucMSC-sEVs可明显减轻DKD肾组织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THBS1的表达有关。
  • 综述
    毛翔, 蒋涵, 王中群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35(01): 86-92.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和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而内皮细胞稳态在心血管健康的维持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机体非循环细胞类型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胞,内皮细胞能够通过多种方式独立地影响周围组织。本文介绍了内皮细胞的功能、常见损伤机制及其与心血管其他组成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内皮细胞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基于内皮细胞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新进展,以期为通过干预内皮细胞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提供新的视角。

  • 风湿免疫病专题
    刘润, 谢晨栖, 陈晓芳,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3): 203-21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趋于年轻化,成为主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种类有限,不良反应较多,难以达到当前高尿酸血症的治疗需求,亟待开发新型降尿酸药物满足临床迫切需要。近年来国内外展开了一系列新型降尿酸药物研发,其中包括化学药物和中药等。随着研究深入,以尿酸转运蛋白1(urate transporter 1,URAT1)为抑制靶点的新型降尿酸药物研发取得了一定成果并陆续应用于临床。本文就URAT1为抑制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新型降尿酸药物的研究及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 糖尿病并发症专题
    吴童, 李靖, 李雪,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490-496.
           指南对中医临床开展标准化诊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当前缺少与之相关的全面、规范且标准化的中医诊疗指南。本研究通过对既往发布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指南进行梳理,分析指南内容并提出建议,以期今后制定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诊疗指南能进一步凸显中医特色、提升方法学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 药学
    盛新春, 王海桥, 朱源,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542-549.
    目的: 构建阿苯达唑自微乳给药系统(albendazole-loaded self microemulsion drug delivery system,ABZ-SMEDDS),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通过伪三相图的建立优化自乳化微乳的处方组成,测定其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以及微观形态,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效果和在结肠腺癌Caco-2细胞模型上的细胞毒性及细胞摄取情况,最后对ABZ-SMEDDS的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结果: ABZ-SMEDDS最优处方组成为丁香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和聚乙二醇400,其质量比为0.20∶0.64∶0.16。最优处方制备的ABZSMEDDS粒径为(52.14±1.82)nm,多分散指数为0.084±0.006,载药量为(36.60±1.20)mg/g,包封率为(98.12±2.20)%,透射电镜显示微乳呈圆球状。体外释放与细胞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原料药,ABZ-SMEDDS在不同溶出介质中均能显著提高药物溶出度并促进药物的跨膜吸收。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与原料药相比,ABZ-SMEDDS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151.95%。结论: 制备的ABZ-SMEDDS能够较好地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
  • 风湿免疫病专题
    陶良颖, 树瑞露, 吴钰婷,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3): 190-19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 glucose,TyG)指数与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南京鼓楼医院初次就诊的557例SLE住院患者纳入本次横断面研究,依据是否合并有HUA,将其分为HUA组与单纯SLE组,对两组之间的临床数据、实验室指标和药物使用进行对比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限制性立方样条、亚组分析来研究TyG指数与SLE患者并发HUA的关系。同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比较不同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代谢指数在预测SLE患者HUA患病风险方面的价值。结果: HUA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TyG指数、24小时尿蛋白、肌酐、合并高脂血症比例和他克莫司药物的使用率均明显高于SLE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按TyG指数三分位数分组的T3组(≥8.82)患HUA的风险约是T1组(<8.31)的2.900倍(95%CI:1.565~5.371,P<0.05)。TyG指数与SLE患者合并HUA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总趋势<0.05,P非线性>0.05)。亚组分析进一步提示TyG指数和HUA的相关性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ROC曲线分析显示,TyG指数、TG/HDL-C比值、胰岛素抵抗的代谢评分(metric-metabolic score for insulin resistanc,METS-IR)及三酰甘油葡萄糖体重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body mass,TyG-BMI)预测SLE患者发生HU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1、0.656、0.629、0.612。TyG指数和TG/HDL-C比值对SLE患者发生HUA预测价值较高。结论: TyG指数升高与SLE患者HUA患病风险升高相关。作为低成本、常规可用的指标,TyG指数有助于预测SLE患者发生HUA的风险。
  • 基础医学
    程文骁, 王德强, 唐宇, 毛朝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35(01): 39-45.
    目的: 制备具有环境响应性能的光热药物载体,实现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可控释放,达到在体内精准定位及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方法: 将化疗药物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附载到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载体表面,制备GODOX纳米粒子,并检测DOX的荧光信号变化。首先,GODOX分别与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和人胃上皮GES1细胞共孵育,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荧光强度;随后,建立4T1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小鼠移植瘤体积变化评价GODOX纳米粒子联合近红外光对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收集小鼠肿瘤组织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GODOX纳米粒子不仅具有环境响应释放性能,且能实现对肿瘤细胞荧光成像。GODOX纳米粒子联合近红外光治疗不仅能抑制肿瘤生长,而且能缓解DOX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结论: 成功制备了具有环境响应性能的GODOX纳米粒子,不仅能抑制肿瘤生长,而且能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实时示踪成像。

  • 风湿免疫病专题
    张卓亚, 陈晨, 黄赛赛,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3): 185-189,196.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对降植烷诱导狼疮小鼠肺泡出血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0周龄雌性C57BL/6(B6)小鼠20只腹腔注射0.5 mL降植烷,3只同周龄雌性B6小鼠腹腔注射PBS作为正常对照组。1周后将20只注射降植烷小鼠随机分为MSC组和PBS组,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1×106人脐带来源的MSCs和PBS;观察1周后,计算造模小鼠生存率并称量小鼠体重,处死所有小鼠,取出肺脏,观察肺脏大体及肺脏HE染色评估造模小鼠肺出血严重程度。酶消化法制备获取3组小鼠肺脏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小鼠肺部CD4+、CD8+ 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11b+Gr1+中性粒细胞,F4/80+肺间质巨噬细胞的绝对数以及抗炎型CD206+肺间质巨噬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MSC组小鼠生存率高于PB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体重明显高于PBS组小鼠(P<0.01);MSC组小鼠完全弥漫性肺泡出血(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DAH)及部分DAH的发生率低于PBS组。与PBS组相比,MSC组肺脏单细胞总数显著减少(P<0.01),肺脏CD4+T细胞数量有下降趋势,而CD8+T细胞及CD19+B细胞的数量则明显下降(P<0.05),肺脏CD11b+Gr1+中性粒细胞及F4/80+巨噬细胞的绝对数也均显著降低(P<0.01和P<0.05);此外,肺出血小鼠CD206+抗炎型巨噬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降低(P<0.01),而MSC移植显著提高CD206+抗炎型巨噬细胞的百分率(P<0.01)。结论: MSC移植可显著降低狼疮小鼠肺泡出血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是对肺脏免疫细胞的调控及诱导巨噬细胞CD206抗炎表型的产生。
  • 临床医学
    康银林,李毅,唐云琳,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4): 338.
    目的: 研究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奥利司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肥胖型PCO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等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奥利司他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人体测量学指标、糖脂代谢指标及性激素水平差异。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体脂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稳态模型评估IR(HOMAIR)均明显降低(P<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睾酮、泌乳素和LH/卵泡刺激素(FSH)明显降低(P<0.05),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型PCO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可更好地改善糖脂代谢,减轻体重及胰岛素抵抗,改善性激素紊乱。
  • 目录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35(01): 1-4.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5年第1期目次
  • 临床医学
    邱鞠, 胡建鹏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522-531.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预测前列腺癌(PCa)骨转移的预后风险模型,探究风险评分对预后和免疫浸润的影响。方法: 从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EO)下载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微阵列表达数据,分子特征数据库(MSigDB)下载骨形成蛋白(BMP)通路相关基因。通过差异分析筛选出PCa骨转移样本与原发性PCa样本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DEGs),与BMP通路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BMP相关DEGs,通过LASSO回归分析筛选风险基因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PCa独立预后因素。根据风险模型计算患者的风险评分,并以中位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识别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比较高危、低危组间的免疫浸润差异。结果: 从3 055个PCa骨转移样本中的DEGs与BMP相关基因集取交集后得到13个BMP相关DEGs,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4个基因标签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其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内皮糖蛋白(ENG)、卵泡素样蛋白1(FSTL1)是风险基因,脊索素样蛋白1(CHRDL1)是保护基因。根据风险评分中位值(7.3)将PCa患者分为高危和低危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危组患者无转移生存期及无生化复发生存期明显低于低危组患者。高危组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转移和生化复发,且风险评分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Gleason评分及T分期呈正相关。高危组上调基因主要参与WNT/BMP信号通路的激活,明显富集在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等生物过程;GSEA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在间充质转化、炎症反应、血管生成以及多个肿瘤转移基因集中上调。免疫浸润分析显示高危组患者拥有更高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巨噬细胞、Estimate评分、基质评分及免疫评分,而肿瘤纯度低于低危组。结论: 基于LASSO回归分析构建的BMP相关DEGs预后风险模型能够有效预测PCa骨转移发生,且高风险评分与PCa患者预后和免疫浸润密切相关。
  • 基础医学
    朱孝仁, 陈敏斌1, 姜鉴倬,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497-506.
    目的: 探究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的肿瘤微环境中相关信号分子,并分析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CRPC患者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数据(GSE137829),分析CRPC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通过CellPhoneDB分析微环境中不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重点揭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与恶性上皮细胞之间的联系;应用CellChat分析CAFs与恶性上皮细胞通讯相关的信号分子,结合肿瘤基因组图谱前列腺癌(TCGAPRAD)的数据,寻找与CRP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的信号分子。使用siRNA在CRPC细胞中敲低相关信号分子Delta样经典Notch配体3(DLL3),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实验验证敲低效率。通过CCK8法、EdU实验以及Transwell和含有基质胶的Transwell实验,探究DLL3对CRP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单基因差异分析以及过表征富集分析(ORA)、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寻找DLL3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的通路。结果: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CRPC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细胞组成包括恶性上皮细胞、CAFs以及免疫细胞等。CAFs与恶性上皮细胞之间通过通讯相关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实现紧密的通讯,共筛选出CAFs与恶性上皮细胞通讯密切相关的信号分子63个;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关键信号分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配体超家族成员12(TNFSF12)以及DLL3转录本的表达与CRPC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其中DLL3高表达与CRPC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敲低DLL3显著抑制CRPC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KEGG和GSEA富集分析表明,DLL3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在代谢相关通路中显著富集。结论: 肿瘤微环境中CAFs与恶性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细胞间通讯相关信号分子实现紧密通讯,其中DLL3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且影响CRPC细胞生物学行为,DLL3或是人CRPC恶性进展的关键信号分子。
  • 药学
    李其德, 米翠兰, 徐乐圆,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536-541.
    目的: 研究乙磺酸尼达尼布(nintedanib ethanesulfonate,NE)雾化吸入制剂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 通过筛选抗氧剂、渗透压调节剂、pH等确定其最优处方;测定NE雾化吸入制剂的雾化动态粒径;通过液相色谱测定NE雾化吸入制剂的体内药代动力学;以肺功能、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等为指标评价体内治疗效果。结果: 确定NE吸入溶液的最终处方为NE 10 mg,亚硫酸氢钠4 mg,丙二醇50 mg,水2 mL,盐酸调pH至4.0;NE雾化吸入制剂的平均粒径约为3.3 μm;SD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NE吸入溶液的体内消除半衰期为5.27 h,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达到63.71%;吸入制剂后肺纤维化模型小鼠肺功能各项参数(气管收缩参数、50%潮气量呼气流量和呼吸速率等)及肺干/湿重比、HYP、TNF-α等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NE雾化吸入制剂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参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 基础医学
    宋佳佳, 张轩, 高子涵, 许文荣, 钱晖, 梁照锋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35(01): 52-55.
    目的: 提取蓝莓来源的外泌体样纳米颗粒(blueberry derived exosome-like nanoparticles,BELNs)并进行鉴定,探讨BELNs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llidine,MNNG)诱导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干预效应。方法: 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BELNs,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和透射电镜分别从粒径、Zeta电位、形态对获取的BELNs进行鉴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ELNs能否被MNNG诱导的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即胃黏膜上皮细胞转化细胞(transformed gastric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TGES-1)内吞;用200、400 μg/mL的BELNs处理TGES-1细胞72 h后,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干性基因、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和透射电镜等结果显示BELNs符合外泌体样纳米颗粒的特征,表明成功提取BELN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提示BELNs可被TGES-1细胞内吞;蛋白印迹结果表明,400 μg/mL的BELNs抑制TGES-1细胞中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同源框蛋白(Nanog)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增强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BELNs在MNNG诱导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具有明显的干预效应。

  • 临床医学
    顾李琴, 陈肖漪, 章艳菊, 陈晓君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35(01): 56-61.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300例脑卒中患者(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脑卒中患者300例(对照组),分析医院感染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纳入R语言建立预测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62.67%,188/30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9.90%,121/202),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占34.16%(69/202);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脑出血、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意识障碍、呼吸机辅助呼吸、深静脉置管、导尿管留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 kg/m2、住院时间≥14 d占比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类型、高血压、糖尿病、BMI≥24 kg/m2、意识障碍、呼吸机辅助呼吸、导尿管留置、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14 d是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回归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83(95%CI:0.975~0.991),灵敏度为0.940,特异度为0.937,Hosmer-Lemeshow检验(χ2=5.454,P=0.708)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和预测效能。结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脑卒中类型、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准确预测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 基础医学
    张耀月, 谭招丽, 石悦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3): 228-233.
    目的: 探究微小RNA-27a-3p(microRNA-27a-3p,miR-27a-3p)对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和SW480铁死亡的调控及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用0、25和5 μmol/L Erastin处理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和SW48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mRNA表达水平,筛选Erastin的合适浓度;将HT-29和SW480细胞各分为siControl组、siSLC7A11-1组和siSLC7A11-2组,分别转染对照siRNA、siSLC7A11-1和siSLC7A11-2,与5 μmol/L Erastin共培养0、24、48、72 h,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活性,并检测细胞内丙二醛水平。另将HT-29和SW480细胞各分为miR-NC组、miR-27a-3p组和anti-miR-27a-3p组,分别转染miR-NC、miR-27a-3模拟物和miR-27a-3p抑制物,采用qRT-PCR法检测SLC7A11 mRNA表达水平,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LC7A11 3′UTR序列(SLC7A11-WT)及突变序列(SLC7A11-Mut)荧光素酶活力;与5 μmol/L Erastin共培养0、24、48、72 h,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增殖活性,并检测细胞内丙二醛含量。结果: 随Erastin浓度升高,结直肠癌HT-29和SW480细胞SLC7A1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在结直肠癌HT-29和SW480细胞中,与siControl组相比,siSLC7A11-1组和siSLC7A11-2组48 h和72 h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强(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miR-NC组相比,miR-27a-3p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增强(P<0.05),丙二醛水平和SLC7A11-WT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或P<0.01),SLC7A11-Mut荧光素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anti-miR-27a-3p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丙二醛含量和SLC7A11-WT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升高(P均<0.01),SLC7A11-Mut荧光素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miR-27a-3p可能通过靶向SLC7A11 mRNA 3′UTR,调控Erastin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 临床医学
    龚国毅, 曾健文, 赖香茂, 汪瑶瑶, 曾鹏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35(01): 70-72.
    目的: 探讨健侧卧奔跑位联合负压吸引技术在逆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RIRS)治疗输尿管上段及肾盂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截石位联合负压吸引(对照组)及健侧卧奔跑位联合负压吸引(观察组)下施行RIRS的76例输尿管上段及肾盂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临床数据,包括患者术后1天的结石清除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45例中,术后1天结石清除率57.8%,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86.7%,平均手术时间为(58.53±15.27)min;术后出现较明显的肉眼血尿3例、发热2例。观察组31例中,术后1天结石清除率90.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3.5%,平均手术时间为(63.39±15.67)min;术后出现较明显的肉眼血尿1例、发热1例。两组患者发热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健侧卧奔跑位比常规截石位仅在术后短期(1天)结石清除率上有优势,但在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优势。

  • 临床医学
    李春叶, 张倩, 王华,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3): 248-25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型号针刀松解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扳机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诊断为扳机指患者111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简单随机化分为超声引导+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组(Ⅰ组)36例、超声引导+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平口型针刀组(Ⅱ组)37例、超声引导+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V型针刀组(Ⅲ组)38例,随访为期6个月。记录3组治疗前(T1)、治疗后次日(T2)、治疗后3周(T3)、治疗后6个月(T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Quinnell分级,记录治疗6个月时整体改善状况(PGII)和复发率,以及手术操作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① VAS评分比较:在T2时间点,Ⅱ组和Ⅲ组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01),Ⅱ组评分明显高于Ⅲ组(P<0.05);在T3和T4时间点,Ⅱ组和Ⅲ组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和P<0.001),Ⅱ组和Ⅲ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 改良Quinnell分级比较:在T2、T3、T4时间点,Ⅱ组和Ⅲ组分级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和P<0.001)、Ⅱ组和Ⅲ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 治疗6个月PGII总体改善评分比较:Ⅱ组和Ⅲ组评分均明显高于Ⅰ组(P<0.001),Ⅱ组和Ⅲ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 复发率比较:Ⅱ组和Ⅲ组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 操作时间比较:Ⅱ组和Ⅲ组均明显长于Ⅰ组(P<0.001),Ⅱ组时间明显长于Ⅲ组(P<0.05)。⑥ 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扳机指效果优于单纯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V型针刀松解优于平口型针刀。
  • 泌尿系结石专题
    蒋晓峰,李云智,金铭,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4): 301.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FURL)中采用可弯曲负压吸引鞘(flexible vacuum suction ureteral access sheath,FVSUAS),通过碎、吸结合技术,术后出院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治疗>2 cm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FURL术中采用FVSUAS治疗的>2 cm上尿路结石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与随机选取的同期常规FURL术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组选用FVSUAS进行FURL,术后3天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出院;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尿管导引鞘(ureteral access sheath,UAS),术后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4周后二期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拔除输尿管支架管;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围术期指标,统计术后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第3天清石率为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3天血尿、疼痛、发热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周血尿、疼痛、发热比例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P均<0.05);术后3天满意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周满意度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FURL联用FVSUAS治疗>2 cm上尿路结石,术后3天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无管化出院,可取得较高结石清除率,并可明显减少发热、血尿、疼痛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专题
    侯瑞瑞, 赵娜, 李庆伟,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3): 216-22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且PCOS的发生常伴随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严重危害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西医治疗PCOS-IR多以促排卵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为主,治疗效果明显,但易反复发作。中医认为肾虚血瘀是PCOSIR发病的基本病机,补肾活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中药、针灸及中药调周法等治疗效果良好。本文对PCOS-IR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PCOSIR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 基础医学
    任振军, 黄丽娜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514-521.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BMSCs-Exo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 M1/M2极化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制备BMSCs-Exos。分别用01、1 mg/mL BMSCs-Exos预处理NR8383细胞1 h,再用1 μg/mL LPS诱导48 h,采用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含量以及细胞内极化标志物蛋白表达。将NR8383细胞单独培养或与BMSCs共培养,经20 μmol/L外泌体抑制剂GW4869处理并予以1 μg/mL LPS诱导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别检测细胞内miR-212-5p以及IL-4Rα和p-STAT6蛋白相对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miR-212-5pIL-4Rα mRNA结合位点并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结果: 成功制备BMSCs-Exos。ELISA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1 μg/mL LPS诱导48 h可促进NR8383细胞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10)及M1极化,BMSCs-Exos预处理可明显降低LPS诱导的NR838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含量,增加抗炎因子IL-10含量,同时抑制细胞M1极化并促进其M2极化,且1 mg/mL BMSCs-Exos明显强于0.1 mg/mL BMSCs-Exos。细胞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1 μg/mL LPS诱导48 h可增加NR8383细胞中miR-212-5p相对表达量以及IL-4Rα和p-STAT6蛋白表达,与BMSCs共培养可有效抑制LPS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但BMSCs的作用可被GW4869阻断。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212-5p可与IL-4Rα mRNA 3′UTR结合并促进其蛋白表达。结论: BMSCs-Exos可能通过miR-212-5p/IL-4Rα/STAT6通路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的M1极化并促进其M2极化。
  • 基础医学
    钱显, 冯伟伟, 茆广华,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34(06): 507-513.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以及8、40、200 μg/L DEHP组,暴露至96 hpf,记录死亡率、孵化率、畸形率、心率、体长和胚胎自主运动次数等发育指标;采用酶学分析检测仔鱼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Px)活力及丙二醛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细胞凋亡、葡萄糖转运以及蛋白质、脂肪酸和糖原合成相关mRNA表达。结果: (1) 与对照组相比,8 μg/L DEHP组斑马鱼胚胎/仔鱼死亡率显著增加(P<0.01),仔鱼体长显著降低(P<0.05);40、200 μg/L DEHP组斑马鱼胚胎/仔鱼死亡率和畸形率显著增加(P<0.01),孵化率、心率、体长以及胚胎自主运动次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2) 与对照组相比,8 μg/L DEHP组斑马鱼仔鱼体内GPx活力显著降低(P<005);40、200 μg/L DEHP组斑马鱼仔鱼体内SOD、GPx活力明显降低且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1)。(3) 与对照组相比,8 μg/L DEHP组葡萄糖转运信号通路中Pi3k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40、200 μg/L DEHP组凋亡信号通路中Bax/Bcl-2、Caspase-3Ras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葡萄糖转运信号通路中AktPi3k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Erk1/2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蛋白质、脂肪酸和糖原合成信号通路中MtorGsk-3αGsk-3β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结论: DEHP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改变代谢相关mRNA表达,造成氧化损伤,从而影响斑马鱼胚胎的生长发育,产生发育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