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方针与同行评议流程
作者署名要求:作者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书面证明。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 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2. 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3. 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4. 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对论文做出其他贡献者,如实验室技术支持,应于致谢部分列出。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并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学历、职称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一位,由投稿者确定。
研究对象: 任何涉及脊椎动物或高级非脊椎动物的动物实验必须遵守所有机构性和国家性动物保护法、指导方针和政策,且须在文章的“方法“部分进行说明。对于涉及人体实验的临床研究,必须取得每个试验对象的知情同意声明。所有临床实验都必须遵照《赫尔辛基宣言》的条款进行。
论文修改与退稿: 如若稿件存在严重错误或学术不端问题,在出版的任何阶段都会被退稿。存在错误的稿件若已见刊,如错误较小且不影响研究的整体结果和结论,会在最近一期上刊登更正说明。如若错误系由出版人员在编辑和出版过程中造成,更正说明会在未来最近一期有页码的版面上刊登,该期目录中会包含更正说明的标题,更正说明会清楚完整地描述更正的内容。如若发现严重错误或学术不端问题,文章在出版中的任何阶段及见刊后都会被退稿。如若怀疑稿件存在造假行为,学报会开展进一步调查,并知会作者的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协助调查。
编辑决策:学报录用文章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内容的原创性。编辑决策不仅基于文章内容的学术有效性,其他参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论文书写规范性。
同行评议流程: 同行评议与编辑审查为学报保障刊登文章质量的主要机制,学报的编辑流程为:
1. 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收取稿件;
2. 编辑初审,审核稿件内容的完整性和是否符合投稿要求,并检查稿件是否存在一稿多投、抄袭等问题。稿件若未达到投稿要求,将直接退稿或被退回给作者进行修改后重投;
3. 若稿件达到投稿要求,编辑会根据稿件的内容和主题选取专业相关的2位专家审稿;
4. 同行评议为双盲流程,若审稿专家评定稿件质量欠优或主题与学报的领域不符,会拒绝收录该稿件且不做进一步考虑;
5. 同行评议专家向编辑提交审稿意见及反馈建议(录用,修改后发表,修后再审,退稿);
6. 基于同行评议专家的审稿意见和反馈建议,学报编辑给出编辑决策;
7. 稿件审查结果在3个月左右通知作者,在此期间,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如果超过3个月未收到编辑部通知,作者决定改投他刊或撤稿,需征得编辑部同意后再行处理。编辑部决定录用稿件后,将及时通知作者。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若作者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修回稿件,需向编辑部提出延期申请;若无理由超过规定时间未修回,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出退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