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
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

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24, 34(05):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风湿免疫病专题
  • 风湿免疫病专题
    王莉婷,刘湉*,母磊鑫,王凯赫,柯彩依,吉莉,徐广,马群
    2024, 34(05): 369-376,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车前子治疗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车前子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根据前期对车前子入血成分研究结果确定车前子的潜在药效成分,结合药物靶点数据库(TTD)、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筛选高尿酸血症的作用靶点,进而确定成分与疾病的交集核心靶点,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采用分子对接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共得到85个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包括胱天蛋白酶3(CASP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白细胞介素6(IL-6)、雌激素受体1(ESR1)等,GO富集分析在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三个层面上分别得到56、15和18个GO功能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肿瘤坏死因子、代谢信号转导、胰岛素抵抗、缺氧诱导因子-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间的结合性能较好;RT-q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车前子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中Ras与p38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车前子干预高尿酸血症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为系统阐释车前子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 风湿免疫病专题
    卢小平, 蔡旭, 陈新鹏, 等.
    2024, 34(05): 377-3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发一种有效且简单的工具,用于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风险,以便提早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RA患者53例及RA合并OP患者44例。收集24个预测因子,采用Lasso、Boruta和SVMREF算法筛选关键预测因子,并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进一步通过KNN及Lightgbm算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4个关键预测因子:白介素4(IL-4)、总甲状腺素(TT4)、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和年龄。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C指数为0.82;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不损害其他患者利益的情况下,当阈值概率为0.02~0.90时临床净获益水平最高,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KNN及Lightgbm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973,PR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4和0.969。混淆矩阵结果显示,KNN预测模型敏感度为0.886,特异度为0.962,准确率为0.928,F1值为0.918;Lightgbm预测模型敏感度为0.955,特异度为0.925,准确率为0.938,F1值为0.933。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针对RA合并OP的临床预测模型,发现年龄、Anti-CCP、TT4是高危因素,而IL-4是保护因素。
     
  • 风湿免疫病专题
    吴亭彧1,2, 包乌吉斯古冷2, 张明珠1, 罗铃潇1, 孙鲁英1,2
    2024, 34(05): 383-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痛风是一种与尿酸过高有关的代谢性风湿病,1990年至2019年我国痛风患病率增长了12935%。研究显示痛风会增加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负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痛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揭示了其对急性痛风和慢性痛风的影响。痛风的病理机制与血清中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晶体的沉积有关,MSU晶体能激活中性粒细胞释放NETs,而NETs在MSU晶体诱发的炎症反应中起到双重作用,进而影响痛风的发作缓解和慢性进展。此外,NETs还与痛风的骨性侵蚀、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相关。这些发现表明,NETs可能成为痛风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研究旨在概述NETs在痛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其在痛风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潜在价值。
     
  • 基础医学
  • 基础医学
    王蕴琦1,黄家康1,王瑶1,田炜2,3,4,徐菁蔓1,2,3
    2024, 34(05): 388-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选择性腺苷A2受体激动剂5′-N-乙基酰胺基腺苷(5′-N-ethylcarboxamido adenosine,NECA)对心肌线粒体自噬和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心肌H9c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NECA(10、100、1 000 nmol/L)处理2 h,对照组给予等体积PBS处理2 h。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线粒体自噬及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运用线粒体膜电位探针四甲基罗丹明乙酯(TMRE)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运用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 Red和溶酶体绿色荧光探针Lysotracker Green同时标记细胞,并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记录线粒体和溶酶体的共定位情况;应用Oxygraph2k高分辨率呼吸仪检测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NECA组细胞活力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无显著变化。蛋白质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nmol/L和100 nmol/L NECA处理组线粒体的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20)和内膜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亚型(COX Ⅳ)增高,1 000 nmol/L处理后,TOM20和COX 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NECA对线粒体内膜转位酶23(TIM23)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加入10 nmol/L NECA处理后线粒体自噬相关因子FUN14结构域包含蛋白1(FUNDC1)表达明显增加,100、1 000 nmol/L NECA处理对FUNDC1表达无显著影响;而NECA对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PINK1)和帕金森蛋白(Parkin)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共聚焦显微镜可见,与对照组相比,NECA处理组的溶酶体与线粒体共定位降低。Oxygraph2k高分辨率呼吸仪检测结果显示,NECA处理组心肌H9c2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Ⅳ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NECA抑制心肌H9c2细胞线粒体自噬但对线粒体呼吸功能无影响。
     
  • 基础医学
    罗佳,肖何,彭杨,耿明英
    2024, 34(05): 395-4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作为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放疗增敏剂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和他拉唑帕利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放疗的相关性;CCK-8测定尼拉帕利在GBM细胞(A172、U251和U87)中的最适作用浓度和最适作用时间;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尼拉帕利对GBM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对GBM细胞周期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检测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对DExD-box解旋酶(DExDbox helicase,DDX21)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法研究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对DDX21在GBM中细胞核定位的影响,以探讨尼拉帕利在GBM中放疗增敏的作用机制。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519个肿瘤细胞系中,PARP抑制剂在胶质瘤中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与核糖体生物合成和功能相关;在44个实体肿瘤细胞系中,同源重组修复能力与核糖体生物合成能力高度正相关。尼拉帕利在A172和U87细胞系中的IC50值分别为(10.77±3.31)μmol/L和(32.37±2.84)μmol/L;在尼拉帕利浓度为348 nmol/L和1 044 nmol/L时A172细胞的辐射剂量增强因子(DEF37)分别为1.99和2.17,在1 056 nmol/L和3 169 nmol/L时U87细胞的DEF37分别为1.10和1.44,尼拉帕利对p53野生型的A172细胞和U87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但对p53突变型的U251细胞无放疗增敏作用;在A172细胞和U87细胞中尼拉帕利联合放疗组的G2/M期细胞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可以使A172和U87细胞阻滞在对射线敏感的G2/M期,从而实现放疗增敏。最后,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处理U87细胞后,DDX21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免疫荧光结果提示尼拉帕利联合放疗处理U87细胞后,DDX21从核仁到核质重新定位;敲低DDX21会引起U87细胞产生放疗抵抗,尼拉帕利对DDX21敲低后的U87细胞仍有放疗增敏作用。结论: 尼拉帕利通过使DDX21从核仁到核质重新定位,影响核糖体生物合成,产生G2/M期细胞周期阻滞,从而增加U87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 基础医学
    冯玘1,刘洪峰2
    2024, 34(05): 407-4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制备生物合成纳米载体递送柚皮素(naringenin,Ng),并研究其对乳腺癌的体外抑瘤效果。方法: 使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前列腺素F2受体阴性调节因子绿色荧光蛋白(Arg-Gly-Asp-prostaglandin F2 receptor negative regulator-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RGD-P-G)质粒进行转染,构建分泌RGD-P-G外泌体(RGD-P-G-Exosomes,RGD-P-G-Exo)的293F细胞。通过超速离心收集293F细胞上清液中的RGD-P-G-Exo,加入Ng,并通过水浴超声促使RGD-P-G-Exo包封Ng,形成RGD-P-G-Exo@Ng。使用荧光显微镜对转染RGD-P-G的293F细胞进行鉴定。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蛋白质免疫印迹等方法对RGD-P-G-Exo@Ng的形貌、粒径、标志物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情况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估包封率和载药量。通过细胞摄取实验评估纳米药物被吞噬摄取的效果。通过CCK8法检测Exo@Ng和RGD-P-G-Exoo@Ng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 电镜结果显示RGD-P-G-Exo@Ng呈茶托状结构,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技术显示RGD-P-G-Exo@Ng粒径主要分布在147.0 nm。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RGD-P-G-Exo@Ng表达CD9、CD63等外泌体标志物和GFP,证明RGD-P-G-Exo的构建成功。RGD-P-G-Exo@Ng纳米药物的包封率为(28.1±0.6)%,载药量为(6.0±0.1)%。在高浓度下,Exo及RGD-P-G-Exo对MDA-MB-231细胞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细胞摄取实验中,与Exo@Ng相比,RGD-P-G-Exo@Ng具有更强的细胞摄取效果(P<0.05)。药效实验中,Exo@Ng和RGD-P-G-Exo@Ng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的MDA-MB-231细胞毒性,其中RGD-P-G-Exo@Ng比相同浓度的Exo@Ng具有更强的细胞杀伤能力(P<0.05)。结论: 本研究初步合成了一种用于靶向递送Ng的纳米药物,为开发生物纳米靶向肿瘤药物递送系统提供了新的策略。
     
  • 基础医学
    桂如林,陆聪,张昊,张醒醒,佘捷,吴卫疆
    2024, 34(05): 414-4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外脑出血模型中大蒜素的作用。方法: 选择新生SD大鼠提取原代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C);分别采用氧化血红素和炎症因子(IL-1α、TNF-α、C1q)处理原代ASC,构建对应的模拟脑出血后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的细胞模型,并用不同浓度大蒜素进行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F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聚集水平,Tunel染色法观察凋亡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ASC表型相关蛋白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等表达变化。结果: 大蒜素处理可增强ASC对血红素毒性的抵抗作用,减少血红素引起的活性氧蓄积,减少细胞凋亡,降低促凋亡蛋白表达,并且可抑制A1表型蛋白C3表达,上调A2表型蛋白S100和转化生长因子表达。此外,大蒜素干预能够上调Nrf2和HO-1表达。结论: 大蒜素在体外脑出血模型中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基础医学
    史厚珍1,张维君1,翟鸿儒1,王贻界1,王雨欣1,刘子重2,王佳1,2,3
    2024, 34(05): 423-427,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变相关脑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 alpha,Pgc-1alpha)敲除小鼠。方法: 引入Pgc-1alpha条件性敲除杂合子小鼠(Pgc-1alphafl/+),通过自交获得Pgc-1alpha条件性敲除纯合子小鼠(Pgc-1alphafl/fl)。将Pgc-1alphafl/fl纯合子小鼠和在AD病变脑区(皮层、海马)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Cre工具鼠(Calb1-Cre)杂交,提取子代转基因小鼠基因组DNA,行PCR鉴定,确定其基因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脑区及肾脏PGC-1α蛋白表达。结果: 双重PCR鉴定结果显示,同时扩增出400 bp及444 bp条带的小鼠为AD病变脑区Pgc-1alpha敲除纯合子小鼠(Pgc-1alphafl/fl::Calb1-Cre,Pgc-1alpha-/-)。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条件性敲除小鼠脑区PGC-1α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成功构建在AD病变相关脑区Pgc-1alpha敲除小鼠。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孙炎,孔维丹,王刚,刘宏娜
    2024, 34(05): 428-432,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支架取栓对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93例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发病至接受支架取栓的治疗时间,将其分为≤3.0 h组(n=75)、3.0~4.5 h组(n=48)、4.6~6.0 h组(n=70),分别于发病后≤3.0 h、3.0~4.5 h、4.6~6.0 h接受支架取栓治疗。治疗前和治疗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7、21 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在治疗前及治疗3、7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治疗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治疗14 d,与≤3.0 h组相比,3.0~4.5 h组及4.6~6.0 h组NIHSS评分显著升高(P<0.05),ASPECT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7、21 d,与≤3.0 h组相比,3.0~45 h组和4.6~6.0 h组MMSE和MoCA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3、7 d,与≤3.0 h组相比,3.0~4.5 h组和4.6~6.0 h组IL-4、hs-CRP和HMGB1含量显著升高(P<0.05);治疗90 d,与≤3.0 h组相比,3.0~4.5 h组和4.6~6.0 h组mRS≤2分占比明显降低(P<0.05),3.0~4.5 h组与4.6~6.0 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越早(发病后≤3.0 h)进行支架取栓,临床疗效越好,神经功能恢复也越好。
     
  • 临床医学
    裴娇娇,腊晓琳
    2024, 34(05): 43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血脂参数与绝经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的NHANES数据,剔除不符合要求者,最终选择2 838例成年女性作为受试者。根据是否绝经和绝经年龄(<40岁、40~45岁、>45岁)将受试者分为4组:未绝经、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早绝经和绝经。采用多分类t检验或χ2检验评估4组人群的临床基本特征差异,并对其血脂参数(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进行横断面分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状态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并采用光滑曲线拟合和广义加性模型分析血脂与绝经年龄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 绝经年龄与血脂参数水平呈正相关,其中,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最低,未绝经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相对较低。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水平与早绝经、绝经组年龄呈正相关(P均<0.05,调整后模型)。三酰甘油水平与绝经年龄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当其<185 mg/dL时,随着绝经年龄增加,三酰甘油升高;然而,当其≥185 mg/dL时,则相反。结论: 绝经年龄与血脂水平呈独立相关,其中,与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三酰甘油水平呈非线性关系。
     
  • 临床医学
    王科芳1,吴陈雨1,刘梅2,汪丽杰2,田建广3,周小会1
    2024, 34(05): 438-4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三酰甘油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载脂蛋白B与A1比值(ApoB/ApoA1)、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联合检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华东疗养院的PCOS患者112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36例)和非MS组(76例)。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TG/HDL-C、ApoB/ApoA1及LAP在PCOS合并MS中的诊断效能;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COS合并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S组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TG、ApoB、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睾酮、促卵泡激素水平较非MS组明显增加(P均<0.01),HDLC、ApoA1水平较非MS组明显减少(P均<001)。两组年龄、总胆固醇、雌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TG/HDL-C、ApoB/ApoA1及LAP较非MS组明显增加(P均<0.01)。TG/HDL-C、ApoB/ApoA1、LAP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778、0.823和0.930,敏感性分别为76.50%、64.70%、7220%和76.50%,特异性分别为78.90%、83.50%、64.80%和95.40%,其中联合检测在PCOS合并MS的诊断效能最高。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G/HDL-C、ApoB/ApoA1及LAP均可作为影响PCOS合并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COS合并MS患者TG/HDL-C、ApoB/ApoA1及LAP均明显升高,且可作为PCOS合并M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诊断PCOS合并MS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综述
  • 综述
    崔艺捷,王晓杰,李爽,邓晓琴
    2024, 34(05): 442-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放疗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及部分根治术后患者的常规治疗,能提高局控率,降低远期死亡风险,达到提高总生存率的目的。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的并发症之一。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最大限度降低肺受照剂量,能够有效减少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患者得到最大的生存获益。本文主要从预防的角度,总结了乳腺癌放疗肺保护的技术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以及药物防治,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对肺损伤的影响,以期为减轻乳腺癌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所造成的肺损伤提供依据及研究方向。
     
  • 综述
    魏铭媛1,高丽娟2,王希1,褚佳鑫1,李云云1,徐芳3,宋仲涛1,孙淼3
    2024, 34(05): 451-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与之相关的精神障碍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其中情绪障碍和饮食紊乱最为常见。研究表明,大脑区域性结构变化、皮质功能异常、下丘脑炎症、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等脑结构和功能改变与PCO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PCOS精神障碍也与神经内分泌通路损伤、下丘脑炎症、大脑皮层信号异常等脑功能异常存在关联。本文综述PCOS脑结构、功能异常及其与精神障碍的相关性进展,为PCOS精神障碍性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 综述
    王钰晟1, 芮涛2
    2024, 34(05): 456-4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肌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可导致患者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研究发现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对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调控作用。circRNA是一种特殊的非编码RNA,RNA外切酶无法对其进行切割分解,具有共价闭合环状结构,富含微小RNA(miRNA)结合位点,能结合miRNA并抑制其靶基因,发挥竞争性内源性RNA机制。本文综述circRNA与原发性心肌病之间的关系,分析circRNA参与心肌细胞功能调控的可能机制,旨在为识别潜在的治疗靶点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