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统计源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期刊

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题笔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研究
    王惠歆, 吴毅程, 宿燕岗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3): 313-318.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3.001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与脉压、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5例确诊为OSAH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完成基本资料收集、多导睡眠图及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型,将研究人群分为杓型血压组(n=92)及非杓型血压组(n=113)。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特征,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AASI与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AASI与脉压、血压变异性的关系。结果  非杓型血压组AASI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P<0.01)。年龄、24 h平均收缩压、脉压与AASI呈正相关,24 h平均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比值与AASI呈负相关(均P<0.05)。脉压在控制血压变异性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与AASI存在关联(P<0.05)。结论  OSAHS患者AASI与脉压、年龄存在关联,AASI可能是一个反映动脉硬化的良好指标。
  • 专题笔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研究
    樊明辉, 谢锦成, 王量弘, 张希铃, 王新康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3): 318-326.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3.002
    目的  基于迁移学习与心电图数据建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类模型,以提升分类准确性与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pnea-ECG和MIT-BIH多导睡眠图数据库,将呼吸信号选作输入,利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去除噪声并构建原始数据集。针对呼吸信号数据量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迁移学习的模型训练方法:先以样本量较大的心电信号预训练模型,再将其迁移至呼吸信号域进行优化,完成二分类及多分类任务。提出一种结合残差网络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级联结构模型,以更好地捕捉信号的时序特征并提升分类性能。此外,将该模型与多种经典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使用迁移学习方法能够加快模型的收敛,提高其整体性能。经测试集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级联结构模型在二分类及多分类任务上都显示出较好的性能:在二分类任务上的准确率为95.43%、在多分类任务上的准确率为91.26%。结论  本研究为较小样本量情况下的疾病分类模型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并验证了迁移学习对提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类准确性的作用。
  • 专题笔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研究
    苏桂珠, 卓丽清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3): 327-330.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3.003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与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住院及门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2例,并根据是否合并有OSAS分成高血压合并OSAS组(55例)和单纯高血压组(4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均排除器质性病变,且未合并高血压、OSAS)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3组的HRV时域指标SDANN、rMSSD和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以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夜间平均血氧水平、白昼及夜间血压水平、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高血压合并OSAS组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arterial oxygen,SaO2)、夜间平均SaO2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而AHI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均P<0.05);单纯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上述睡眠呼吸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纯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白昼、夜间血压水平及非杓型变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合并OSAS组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高血压合并OSAS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呈非杓型变化的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显著增高(均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高血压合并OSAS组患者的SDANN、LF值更高,而rMSSD、HF值更低(均P<0.05)。单纯高血压组与对照组LF、HF及SDANN、rMSSD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OSAS患者夜间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张力增大,迷走神经张力减小,心脑血管病危险性增加。
  • 专题笔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研究
    陈尚丽, 陈璇, 陈若瑾, 秦涛, 王珍艳, 唐智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3): 331-337.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3.004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其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OSAHS患者85例、非OSAHS患者77例,检测患者的基因型和血清Hcy、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将Hcy水平≥10 μmol/L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比较各基因型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比较OSAHS并发症组、单纯OSAHS组、对照组(即无OSAHS且无并发症)的Hcy水平、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C/T等位基因频率;再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控制混杂因素的情况下,探讨OSAHS患者合并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CC、CT、TT基因型患者的Hcy水平分别为10.11(9.15,11.07)、10.86(9.58,11.10)、15.81(11.43,50.76)μmol/L,TT基因型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CT基因型及CC基因型(均P<0.05)。OSAHS并发症组、单纯OSAHS组、对照组的Hcy水平分别为11.16(10.05,13.80)、9.88(9.31,11.41)、10.38(9.29,11.34)μmol/L,OSAHS并发症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单纯OSAHS组(P<0.05),三组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频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混杂因素后显示,HHcy是OSAHS人群合并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95%CI)为4.682(1.261~17.380)。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影响血清Hcy水平,HHcy是OSAHS患者合并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及C/T等位基因频率与OSAHS人群合并并发症风险无关。
  • 论著
    陶立生, 朱昕, 周永勍, 邓兆群, 姚俊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3): 348-352.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3.007
    目的  探究定植元对九联益生菌在肠黏膜上皮细胞黏附的影响,以及九联益生菌联合定植元对肠道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选取20例肠道功能紊乱患者,根据九联益生菌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共孵育时是否联合定植元,分为实验组(九联益生菌菌液联合定植元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共孵育)和对照组(仅以九联益生菌菌液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共孵育),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进行观察。分别于共孵育4、12 h后提取出黏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九联益生菌,统计形成的菌落数,分析定植元对益生菌在肠黏膜上皮细胞黏附的促进作用。根据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评分,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共孵育4 h后,从实验组提取出的黏附于细胞上的九联益生菌在培养24 h后形成的菌落多于对照组(P<0.05);共孵育12 h后,再培养的菌落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经联合治疗,患者GS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腹痛、腹泻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定植元对九联益生菌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的黏附有促进作用。益生菌联合定植元可能成为治疗肠道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之一。
  • 论著
    李京秀, 高敏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3): 358-362.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3.009
    目的  探讨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情况。方法  收集因晕厥或晕厥前兆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检测结果分为HUTT阳性(混合型)组和HUTT阴性组,各53例。对比分析两组间HUTT检测前与HUTT检测过程中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各项指标。结果  试验前两组的HRV时域指标[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每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正常连续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时域分析三角形底边宽度(TIN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RV频域分析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LF/HF)]两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UTT过程中,即时HRV比较,HUTT阳性(混合型)组rMSSD明显高于HUTT阴性组(P<0.05)。结论  即时HRV指标较HUTT前HRV指标更具临床意义,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晕厥即时存在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 论著
    高煦博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3): 363-367.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3.010
    目的  探究舒格利单抗联合顺铂+紫杉醇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效果。方法  选取70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舒格利单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顺铂+紫杉醇方案治疗,舒格利单抗组在对照组用药方案基础上联合舒格利单抗治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预后情况及治疗前后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FRA21-1)、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 50,CA50)水平以及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EORTCQLQ-C30)评分。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舒格利单抗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8/35) vs. 57.14%(20/35),P<0.05],舒格利单抗组CFRA21-1、癌胚抗原、SCC-Ag、CA125、CA5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EORTCQLQ-C30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功能评分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舒格利单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25/34) vs. 51.52%(17/33),P<0.05]。结论  在顺铂+紫杉醇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舒格利单抗,可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良好。
  • 论著
    蔡许, 张国庆, 赵勇辉, 王震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3): 368-374.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3.0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艾司氯胺酮在老年骨科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80例行骨科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氯胺酮实施麻醉,联合用药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艾司氯胺酮实施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指标,以及术前(T0)、术后6 h(T1)、术后12 h(T2)和术后48 h(T3)的生命体征、镇静程度、疼痛程度、认知状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联合用药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组内不同时刻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组内不同时刻心率、MAP、SpO2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刻,联合用药组心率、MAP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组内不同时刻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组内不同时刻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时刻,联合用药组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组内不同时刻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T2、T3时刻,联合用药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组内不同时刻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24 h,联合用药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72 h、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两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使用艾司氯胺酮麻醉,右美托咪定联合艾司氯胺酮用于老年患者骨科下肢手术能显著缩短麻醉恢复时间,稳定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提升镇静与镇痛效果,降低术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 综述
    艾克达·阿不都外力, 武丽君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2): 267-271.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2.02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由于免疫系统产生大量致病性抗体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多个组织及器官损伤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和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分类标准及SLE诊疗指南的更新,对SLE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SLE患者的预后不容乐观。在研究SLE发病机制时,Th17/Treg细胞失衡备受关注,借助深挖其平衡关系,有望开辟SLE精准治疗的新方向。

  • 综述
    杨滨瑜, 刘彩虹, 赵宇亮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1): 136-142.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1.029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种用于急性肾损伤等危重症患者的体外血液净化方法,其治疗效果受到体外循环血流速度的影响。低血流速度与CRRT回路凝血、治疗中断显著相关,而血流速度过快则可能导致回路压力过高,同样会影响治疗效果。目前CRRT最佳回路血流速度仍未明确,且治疗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何设置不同治疗场景下的血流速度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CRRT中血流速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