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统计源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期刊

推荐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论著
    任志义, 陈震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2): 157-161.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2.001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远期预后。方法  选取肾功能不全诊断明确的住院患者18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常规心电图、再入院及死亡情况。根据心电图有无fQRS,将他们分为fQRS阳性组(96例)及fQRS阴性组(85例)。利用队列研究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再入院及死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fQRS阳性组再入院时间早于fQRS阴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486,P<0.01)。fQRS是肾功能不全患者再入院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两组患者死亡发生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患者死亡发生速度相关(P=0.025,0.020)。结论  合并fQRS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更容易发生再入院,且肾功能越差、NT-proBNP水平越高的患者死亡率越高,死亡发生速度越快。早期筛查fQRS及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这类患者的预后。
  • 论著
    晁胜艳, 陈洁如, 谢志飞, 韩如冰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2): 188-193.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2.007
    目的  观察颈性眩晕患者超声检查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颈性眩晕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颈性眩晕患者并设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再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右侧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ystolic maximum blood flow velocity,Vmax)]和血清CGRP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眩晕程度患者LVA-Vmax、RVA-Vmax、BA-Vmax及血清CGRP水平。研究组予以常规治疗,依据治疗1个月后的效果分为有效亚组74例、无效亚组34例,并比较其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LVA-Vmax、RVA-Vmax、BA-Vmax、血清CGRP水平。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探讨LVA-Vmax、RVAVmax、BA-Vmax、血清CGRP水平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结果  研究组LVA-Vmax、RVA-Vmax、BA-Vmax及血清CG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LVA-Vmax、RVA-Vmax、BA-Vmax及血清CGRP水平排序:眩晕重度者<中度者<轻度者(均P<0.05)。无效亚组治疗1个月后LVA-Vmax、RVA-Vmax、BA-Vmax及血清CGRP水平均低于有效亚组(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为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LVA-Vmax、RVA-Vmax、BA-Vmax及血清CGRP水平为治疗效果的保护因素(均P<0.05)。治疗1个月后LVA-Vmax、RVA-Vmax、BA-Vmax及血清CGRP水平联合评估治疗效果的AUC值大于单项指标评估(均P<0.01)。结论  颈性眩晕患者超声检查参数LVA-Vmax、RVA-Vmax、BA-Vmax及血清CGRP水平降低,且与眩晕程度、治疗效果有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治疗效果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 论著
    郭歌, 张静敏, 王迁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2): 194-198.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2.008
    目的  探究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流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ystolic peak/diastolic peak,S/D)]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8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分为发生组(25例)、未发生组(60例)。比较两组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采用Spearman法分析这些参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及FGR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PI、RI及S/D对FGR的预测价值。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析,探讨不同水平的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对FGR的预警作用。结果  发生组PI、RI及S/D值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PI、RI、S/D值比较:重度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RI及S/D均与病情严重程度、FGR呈正相关(均P<0.01);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联合预测FGR的AUC值为0.885,约登指数为0.770,最佳预测敏感性为92.00%,特异性为85.00%。高水平PI、RI、S/D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发生FGR的RR分别是低水平患者的6.115倍、6.729倍、3.857倍,对FGR发生具有明显预警作用(均P<0.01)。结论  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FGR的发生关系密切。各指标联合检测对这类患者的FGR结局有一定预测价值。
  • 论著
    刘晓静, 陈文豪, 郭宏杰, 丁世杰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2): 199-203.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2.009
    目的  探讨血清铁调节蛋白2(iron regulatory protein 2,IRP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CDKN1A)、人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human alveolar type Ⅱ cell surface antigen,KL-6)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136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预后患者血清IRP2、CDKN1A、KL6水平,并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predicted value,FEV1%pred)]。分析血清IRP2、CDKN1A、KL-6水平与FEV1%pred、FEV1/FVC及预后的相关性,并分析各血清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IRP2、CDKN1A、K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FEV1%pred、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预后不良患者血清IRP2、CDKN1A、KL-6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均P<0.01)。血清IRP2、CDKN1A、KL-6水平与FEV1%pred、FEV1/FVC呈负相关,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均P<0.01)。血清IRP2、CDKN1A、KL-6水平联合预测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为0.937,约登指数为0.775,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12%、83.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血清IRP2、CDKN1A、KL-6水平随着COPD患者肺功能及临床预后的不同而改变,且存在较强相关性。各指标联合检测可为临床预测患者预后提供一定参考。
  • 综述
    艾克达·阿不都外力, 武丽君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2): 267-271.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2.02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由于免疫系统产生大量致病性抗体及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多个组织及器官损伤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和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分类标准及SLE诊疗指南的更新,对SLE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SLE患者的预后不容乐观。在研究SLE发病机制时,Th17/Treg细胞失衡备受关注,借助深挖其平衡关系,有望开辟SLE精准治疗的新方向。

  • 综述
    杨滨瑜, 刘彩虹, 赵宇亮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 34(1): 136-142.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7-5716.2025.01.029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一种用于急性肾损伤等危重症患者的体外血液净化方法,其治疗效果受到体外循环血流速度的影响。低血流速度与CRRT回路凝血、治疗中断显著相关,而血流速度过快则可能导致回路压力过高,同样会影响治疗效果。目前CRRT最佳回路血流速度仍未明确,且治疗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何设置不同治疗场景下的血流速度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CRRT中血流速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