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统计源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期刊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编委会
OA声明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版权和许可
道德声明
剽窃审查
出版伦理
编辑制度
伦理政策
基金审查
在线期刊
电子期刊
推荐文章
视频点播
专题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信息公告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7年, 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2-28
专家述评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学术动态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论著
经验技术交流
综述
病例报告
科室风采
读者.作者.编者
全选
|
专家述评
Select
专家述评
双腔起搏器“A PACE ON PVC”功能的相关心电图改变
刘霞
2017, 26(1): 1-5.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PVC OPTIONS”功能是双腔起搏器对室性早搏反应的特殊功能。该功能设置有两种反应方式:“+PVARP ON PVC”和“A PACE ON PVC”。通常具有这项特殊功能的起搏器,其默认设置是两项功能同时开启。“A PACE ON PVC”功能的特点是心房提前起搏,可能会被误诊为起搏功能异常。本文将着重阐述该功能的相关心电图改变。
Select
专家述评
机械张力与心律失常
顾春英, 李艺
2017, 26(1): 6-9.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脏电活动紊乱是发生心律失常的本质原因,在诸多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的因素中,机械张力所致的心律失常与临床密切相关,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经研究证实,机械电反馈异常为心律失常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本文就机械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与临床进展进行阐述。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Select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掌上心电”EU08心电记录仪远程监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范平, 陈晨, 彭伊, 胡嘉禄, 侯月梅
2017, 26(1): 10-15.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掌上心电”E-U08心电记录仪远程实时监测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至9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多家三甲医院心血管门诊就诊的患者50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并利用“掌上心电”E-U08心电记录仪进行远程心电监测。当患者在院外出现心脏不适症状时,通过心电记录仪自行采集心电图传输至医院进行分析和诊断,比较两种心电监测方法在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检出率上的差异。结果 在远程心电监测过程中,“掌上心电”E-U08心电记录仪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76%,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机的检出率仅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其中,心电记录仪监测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机(48%vs. 12%,
P
<0.001;28% vs. 8%,
P
<0.05)。结论 “掌上心电”E-U08心电记录仪有助于提高院外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Select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在社区医联体中的应用价值
黄镫, 郭军, 夏纪田, 张爱东
2017, 26(1): 16-19.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远程实时心电监测在社区医联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5日至2016年6月22日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联体下行远程实时心电监测的患者共2 858例,统计各类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恶性心律失常的预警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符合心脏电生理手术指征的检出率、不同年龄段及时间段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入选患者中共发现窦性心动过缓88例,房性心动过速1 050例,房性早搏2 014例,心房扑动28例,心房颤动195例,室性心动过速131例,室性早搏1 530例,预激综合征7例,左束支阻滞25例,右束支阻滞120例,交界性心律46例,窦性停搏7例。在恶性心律失常预警方面,室速出现1 980例次(69.28%),长RR间期(RR间期>2 s)1 258例次(44.02%),RonT 304例次(10.64%),ST段抬高1 133例次(39.64%),ST段压低1 141例次(39.92%),疑似心肌梗死32例次(1.12%)。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如下:伪差出现9例(0.31%),导联脱落43例(1.50%)。在符合心脏电生理手术指征的检出方面,符合射频消融术指征者41例(1.43%),其中频发室性早搏27例、心房颤动10例、预激综合征4例;符合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指征者16例(0.56%)。60岁以上患者的室速、窦性停搏等心律失常及疑似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符合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人数随年龄增大直线上升,且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2)。结论 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中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方法在社区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学术动态
Select
学术动态
第九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会讯
2017, 26(1): 19-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Select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远程动态心电图检查质量控制管理——操作与报告的书写规范
罗昭林, 吴宝明
2017, 26(1): 20-29.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远程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通过移动通信方式远程发送心电数据,由于操作简单,各监测终端的使用人员只需简单培训,便可熟练操作。因此,它可用于除医院内的危重病患者监护外,更重要的是可广泛用于各基层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如养老院)以及需长期进行心电监护的各类人群。它对发作无规律的短阵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远程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的组成、检查的操作流程和报告的书写规范进行了归纳总结。
Select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常见心电图报告温馨提示专家建议(4):建议每份心电图附上相应内容供受检者参考
中国远程心脏监护联盟专家指导委员会,山西省医师学会心电图医师分会
2017, 26(1): 30-31.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著
Select
论著
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后Tpe 间期改变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风险评价
王野, 范树良, 冯星, 张树龙
2017, 26(1): 32-35.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运动试验诱发心肌缺血后T波峰末间期(简称Tpe)改变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① 入选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临界病变并进行平板运动负荷试验的患者50例,设健康对照者50例。② 测量运动试验开始前及运动后最大Tpe、平均Tpe、单导联Tpe。③ 比较运动前后最大Tpe、平均Tpe、单导联Tpe。④ 平均随访1年,分析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心肌缺血导致靶病变血运重建等临床事件)发生与Tpe间的关系。结果 ① 冠脉临界病变组运动后最大Tpe较运动前明显延长(
P
<0.05),平均Tpe明显延长(
P
<0.05);② 静息状态下冠脉临界病变组与对照组Tp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③ 对照组运动前与运动后Tp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④ 通过1年随访,发现50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中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6例,心肌缺血导致靶器官重建2例,无心源性死亡。Tpe延长较明显者易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而对照组则无上述不良事件。结论 运动试验后Tpe在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中明显延长,Tpe延长明显者1年中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概率增大,但是否具有独立预测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Select
论著
871例新生儿肺炎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王芸, 黄志标
2017, 26(1): 36-38.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心电图异常检出率的临床实际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71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肺炎组(785例)和重症肺炎组(86例);并以同期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新生儿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重症肺炎组及轻症肺炎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重症肺炎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重症肺炎组及轻症肺炎组心电图异常合并情况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重症肺炎组心电图异常合并情况发生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者存在多种类型心电图异常。心肌受到损害,心电图就可能出现异常,并与其心肌受损程度相关。常规心电图改变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Select
论著
肥厚型心肌病室性早搏分级与心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高红玲, 张怡, 许华燕
2017, 26(1): 39-42.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室性早搏(室早)分级与心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59例HCM患者进行心脏磁共振扫描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得到其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参数(代表心肌纤维化程度)和室早的发生情况。按照室早的Lown分期对患者进行分组,组间比较心肌LGE参数的差异,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心肌LGE参数与室早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中共发生室早43例(72.88%)。Lown分期0级的患者有16例,1级6例,2级3例,3级18例,4级16例。Lown分期4级患者的LGE率、总LGE体积和总LGE质量分别为(34.05±14.53)%、(66.33±29.96)mL和(66.81±30.35)g,均显著高于0~3级患者(
P
<0.05)。Lown分期3级患者的上述数值分别为(26.86±12.91)%、(38.62±25.23)mL和(36.98±24.06)g,均显著高于0~2级患者但低于4级患者(
P
<0.05)。Lown分期0级患者的上述数值分别为(15.93±11.35)%、(18.62±16.19)mL和(17.64±15.40)g,均显著低于1~4级患者(
P
<0.05)。LGE率、总LGE体积和总LGE质量均与Lown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639、0.640和0.551,
P
<0.000 1)。结论 HCM患者室早的严重程度与心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室早的Lown分期越高,其心肌纤维化程度也越重。
经验技术交流
Select
经验技术交流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心电图教学体会
王德国, 丁丁, 汪源经, 王安才
2017, 26(1): 43-46.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制度是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心电图是基层卫生机构广泛普及且价格低廉的检查手段,正确识别心电图是合格全科医生的必备素质之一。使全科医生迅速掌握必要的心电图判读技能,特别是快速识别危急心电图线索的能力,在全科医生临床规范化培训中极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我们关于全科医生心电图读图技能培养的教学经验。
综述
Select
综述
心室复极稳定性的心电学指标及其评价
王皎, 张树龙
2017, 26(1): 47-51.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肌动作电位是由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有规律地开放、关闭引起的。心室肌除极时间短,影响因素少,较稳定;复极时间长,影响因素多,稳定性差。心室复极是心脏电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复极过程中一些微小干扰即有可能触发心律失常。心电图是临床上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检测心室复极不一致性的方法。常用的衡量心室复极稳定性的心电学指标有QTc间期、QTd、QT/RR斜率、Tp-Te间期、Tp-Te间期/QT、QRS-T夹角和VG等。这些指标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风险评估,现就上述指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Select
综述
心脏植入性器械对心房颤动诊断价值的评价
孙柳, 张树龙
2017, 26(1): 52-56.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分为有症状及无症状的房颤。临床上对心律失常的监测仪器也是多样的,可以分为体外监测器及心脏植入性器械。心脏植入性器械除了可以对房颤及其类型进行诊断,也可以指导房颤中风的治疗,可以比较真实地评价导管消融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Select
综述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体表心电图定位研究进展
曹正雨, 夏思良
2017, 26(1): 57-62.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可由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闭塞引起,体表心电图上可引起全部或部分下壁梗死相关导联ST段抬高,同时伴有或不伴有邻近导联、胸前导联、后壁导联、右室导联等ST段的改变。临床上可从上述导联的ST段变化以及不同导联ST段变化的组合、流程来定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本文就利用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进行定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病例报告
Select
病例报告
短时间内下壁和前侧壁ST段不典型抬高反复变化一例
谈剑诚, 张天贶, 查晴, 胡伟
2017, 26(1): 63-65.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电图是诊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简单、方便且经济的有效手段,但是当心电图抬高不典型时可能会导致临床误诊误治。本文介绍一例胸痛患者短时间内下壁和前侧壁两次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均≤0.10 mV,形态为水平型转为水平型和斜直型,且在等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时间段内心电图ST段又恢复至首次抬高不明显的心电图状态,通过比较前后心电图的ST段抬高振幅和形态的改变,再结合临床病史,临床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经肌钙蛋白I、心肌酶谱和入院后冠脉造影证实诊断正确。因此,在临床症状明显,心电图不典型时务必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且需要注意对照前后心电图的微妙变化,可以减少漏误诊。
Select
病例报告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电极断裂一例
齐飞, 胡桃红, 贾尚辉
2017, 26(1): 66-67.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该治疗方法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手术风险较小,但仍会发生一些并发症,主要有血肿、感染、血气胸、起搏器综合征、电极断裂、电极脱位等。其中,电极断裂的发生比例约1.2%,早期断裂多为术者操作不当所致;晚期断裂多为锁骨下间隙太小,电极与锁骨或肋骨长期摩擦所致。本文介绍一例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电极断裂,在右侧锁骨下重新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希望对临床医生有所启发。
Select
病例报告
法洛四联症术后心电变化一例
余秀明, 吕航, 刘鸣
2017, 26(1): 68-71.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对一例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儿行TOF矫治手术后出现的复杂心电变化进行分析及探讨,以期为在TOF矫治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及其处置提供参考。
Select
病例报告
运动性晕厥植入起搏器一例
吕慧, 姜涛, 王红宇, 边云飞, 杨志明
2017, 26(1): 72-74.
https://doi.org/10.13308/j.issn.2095-9354.2017.01.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报道一例起搏器植入后改善运动性晕厥症状的病例。中年女性,半年内发生活动后晕厥数次,可自行恢复意识,入院后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及冠脉造影均未见异常,行平板运动试验提示运动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考虑诊断为窦房结变时功能不良,遂予起搏器植入治疗,随访半年患者再未出现运动后晕厥症状。
科室风采
Select
科室风采
百年老院育强科——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简介
2017, 26(1): 74-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读者.作者.编者
Select
读者.作者.编者
《实用心电学杂志》喜获2016年度江苏科技期刊“金马奖”
2017, 26(1): 76-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网刊发布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