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统计源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期刊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编委会
OA声明
作者中心
投稿指南
版权和许可
道德声明
剽窃审查
出版伦理
编辑制度
伦理政策
基金审查
在线期刊
电子期刊
推荐文章
视频点播
专题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信息公告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4年, 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4-28
专题评论
论著
起搏器与起搏心电图
综述
病例报告
会讯
病例报告
全选
|
专题评论
Select
专题评论
右室肥厚心电图诊断新视点
刘彤
2014, 23(2): 77-81.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右室肥厚心电图诊断研究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进展。Van Bommel等提出了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阻滞患者诊断右室扩大的心电图标准,即aVR导联终末正向波(晚R波),所有肢体导联QRS波低电压(<0.6 mV)和V5导联R/S<1。RV1>0.6 mV,V1导联R/S>1,RaVR>0.4 mV,PⅡ>0.25 mV 这4项标准有助于明确肺动脉高压患者是否存在右室肥厚。最近的MESARV研究提示,应用传统心电图标准诊断轻度右室肥厚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
Select
专题评论
右心房界嵴上消融术后高度窦房阻滞
刘霞
2014, 23(2): 82-86.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女,59岁,拟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接受右心房界嵴上射频消融术。术后再发心动过速和晕厥,动态心电图提示高度窦房阻滞。
论著
Select
论著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QT离散度和心电图改变的探讨
张雅莉,张琴,田晓芬
2014, 23(2): 87-90.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40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QT离散度和心电图的改变。方法对40例鼻咽癌患者逐步实施3个阶段的放射治疗,放射剂量分别为15~25 Gy、35~45 Gy和55~65 Gy,同时在每一个治疗阶段均作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放射治疗后致QT离散度(QTd)、校正后QT离散度(QTcd)与心电图改变的情况。结果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和3个阶段放射治疗后,① 动态心电图中QTd、QTcd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 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QTd、QTcd指标在放射剂量为15~25 Gy时呈下降趋势、35~45 Gy时呈上升趋势、55~65 Gy时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室性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的发生率走势相似,放射剂量为15~25 Gy时呈上升趋势、35~45 Gy时呈下降趋势、55~65 Gy时呈明显上升趋势,提示有待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Select
论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再灌注的预测指标
杨萍,严金川,刘培晶,李璇
2014, 23(2): 91-93.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肌再灌注的预测指标。方法选择发病12 h内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176例,根据术后TIMI血流分级分为A组(TIMI 3级,灌注良好组),B组(TIMI 0-2级,灌注不良组)。采用心电图ST段回落、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灌注不良组患者心电图ST段术后1 h回落不佳;CK-MB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
P
< 0.01) ,且峰值持续时间长;术后BNP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
P
< 0.05) ;术后1周B组LVEF值明显低于A组(
P
< 0.05)。结论 ST段早期回落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再灌注的有效预测指标,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一致。
Select
论著
新发房颤合并右束支阻滞患者的临床观察
董剑廷,孙艳香,李飞,袁勇,冯力
2014, 23(2): 94-96.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2例新发心房颤动同时伴有右束支阻滞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出现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搏或三度房室阻滞等恶性心律失常。虽然经积极治疗有8例存活,但仍有4例死亡。存活者考虑与及时评估病情、尽早给予体外膜肺氧合和呼吸机等生命辅助支持有关。
Select
论著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谭晓林,陈明
2014, 23(2): 97-100.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对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作心率变异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 ① 功能性消化不良组SDNN、rMSSD、PNN50、LF、HF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DANN和U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用于评估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的指标LF/HF较对照组显著增大(
P
<0.05);② 十二指肠溃疡组的SDNN、SDANN、ULF、LF、LF/HF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rMSSD、PNN50、H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③ 功能性消化不良组除LF/HF 较十二指肠溃疡组升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有明显改变,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率变异性检测对综合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Select
论著
45°线上Lorenz散点图连续性中断的图形特征及心电图诊断
李桂侠,徐汇川
2014, 23(2): 101-104.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45°线上散点分布中断的Lorenz心电散点图进行分类,并探讨相应的心电图诊断。方法 按散点中断处离坐标原点的远近、中断次数、是否伴有曲尺状,分为5型,分别称为近原点中断型、中间位置中断型、连续性不完整型、二次中断型和伴曲尺状中断型。根据心电图的RR间期手工绘制散点图,直到绘制出上述分型散点图的轮廓。结果 31例患者中13例为近原点中断型,占41.9%,散点中断的心电图为阵发性室上速、阵发性心房扑动、间位性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失常所致;9例为中间位置中断型,心电图均为二度房室阻滞或二度窦房阻滞;4例为连续性不完整型,为窦房结功能纵向分离所致;2例为二次中断型,心电图为近原点中断型、中间中断型的组合图形;3例为伴曲尺状中断型,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或心房颤动伴逸搏心律,或间断起搏器心电图与二次中断型心电图或近原点中断型心电图的组合。结论 二度房室阻滞或窦房阻滞的散点图呈中间中断型。如果45°线上散点有二次中断,则患者既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又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纵向分离是一个基于散点图而提出的新的心电生理学概念,显示出可通过心电散点图来发现、研究和分析更多的心脏生理病理现象。
Select
论著
常规标测与球囊电极三维标测指导右室间隔部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比较
章玲,李军,高飞,麦爱欢
2014, 23(2): 105-107.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常规电生理标测与Ensite array球囊标测指导下对特发性右室间隔部室性早搏导管射频消融的效果。方法 将88例右室间隔部室早患者分为2组,39例室早采用常规电生理标测、49例室早采用Ensite array 球囊标测。比较射频消融治疗时2组靶点标测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观察随访疗效。结果 与常规电生理标测相比, Ensite array 球囊标测室早靶点标测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时间、手术总时间均显著缩短 (
P
<0.01 );2组的即刻成功率均为100%;术后1个月随访时, 常规电生理标测组有5例室早复发; Ensite array球囊标测组有1例复发。结论 Ensite array球囊标测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
Select
论著
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冠脉CT血管造影检查相关性的探讨
卞力勇,郑炜平
2014, 23(2): 108-110.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total ischemia burden,TIB)与冠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04例有胸痛症状或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行TIB和冠脉CTA检查。比较冠脉CTA检查阳性组和阴性组TIB的阳性率差异;以冠脉病变数目和TIB值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 与冠脉CTA阴性组比较,冠脉CTA阳性组TIB阳性率明显增高(
P
<0.01);冠脉病变数目与TIB值之间相关系数r=0.532(
P
<0.01),表明冠脉病变数目和TIB值呈正相关。结论 TIB和冠脉CTA检查存在明显相关性,二者从心肌缺血定量和冠脉解剖狭窄程度两个不同侧面反映冠心病病变,联合使用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Select
论著
早搏的结核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王春婷,刘云,邱艳,刘红燕,周丽
2014, 23(2): 111-114.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结核患者心率变异性与早搏的关系。方法 收集111例结核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并常规分析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指标,根据早搏频率将其分为对照组(0~10次/24 h)、偶发组(11~500次/24 h)和频发组(>500次/24 h)。结果 ① 偶发组与对照组比较,除HRV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外,其他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PNN50和rMS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频发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ANN、SDNN index、PNN50和HRVT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rMS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偶发组和频发组比较,SDNN和SDAN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DNN index、PNN50、rMSSD和HRV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频发组与对照组、频发组与偶发组比较,SDNN和HRVTI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偶发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和HRVTI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的降低与早搏频发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这对预测高危早搏结核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Select
论著
aVR导联ST段抬高预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巢淑波
2014, 23(2): 115-116.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aVR导联ST段抬高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7例心电图改变为ST段压低≥0.1 mV伴aVR导联ST段抬高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ST段压低≥0.1 mV但不伴aVR导联ST段抬高者作为对照组,追踪观察2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临床确诊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观察组为7例(25.9%),对照组为1例(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R导联ST段抬高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应给予重视。
Select
论著
健康体检中49例左束支阻滞F导联心电图特征与读析
刘景霞,王雁,刘家寿
2014, 23(2): 117-120.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左束支阻滞及其并发症的F导联心电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读析76 508例健康查体人群的F导联心电图,以诊断左束支阻滞。结果 检出左束支阻滞49例(0.064%),其中真性左束支阻滞19例(38.78%),伴有并发症20例(40.82%)。结论 F导联心电图诊断左束支阻滞从肢体导联特征就能更早读判。
Select
论著
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研究
雷大洲,王津生,王岩,周凡,李世勋
2014, 23(2): 121-122.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的焦虑与情绪反应及其进行心理教育和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58例经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并且其焦虑及抑郁指数≥50%;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干预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治疗后较对照组的SAS、SDS评分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植入永久起搏器合并焦虑与抑郁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药物干预,较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Select
论著
室性早搏危险分层预测阵发室性心动过速的分析
刘丹,贺小春,陈瑞兴,陈艳芬,姚淑贞,蓝新萍
2014, 23(2): 123-126.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室性早搏(室早)危险分层各因素对预测阵发室性心动过速(阵发室速)的价值。方法 回顾60例24 h动态心电图阵发室速组的检查结果,另选60例24 h动态心电图无阵发室速者为对照组,分析阵发室速患者的室早指数、室早易损指数、Myerburg室早分级和Schamaroth室早分级等室早危险分层因素,比较各因素发生阵发室速的概率,对比阵发室速组与无阵发室速组室早危险分层各因素的差异。结果 室早指数、室早易损指数和Schamaroth病理室早中QRS振幅与QRS时限在阵发室速组与无阵发室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Schamaroth病理室早中QRS波切迹、不规则与ST-T改变和Myerburg室早分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室早危险分层各因素中Myerburg室早(形态)可以预测阵发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室早指数、室早易损指数对阵发室性心动过速的预测价值不明显。
起搏器与起搏心电图
Select
起搏器与起搏心电图
起搏器频率改变的常见原因
贾邢倩,王凤秀
2014, 23(2): 127-131.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其起搏器的频率在发生变化。这些起搏频率的改变有些是正常现象,而有些则是电池耗竭或起搏器功能故障引起的。起搏频率改变的主要方式有:① 脉冲发放减慢或起搏频率较以前设置的频率降低;② 起搏频率不等或长短间期交替出现;③ 起搏频率增快或频率奔放。为了能够正确判断起搏器频率改变的常见原因、避免误诊,本文分析和总结了起搏器频率改变的一些常见原因,供大家学习参考。
Select
起搏器与起搏心电图
基础起搏心电图解读系列讲座(4):起搏器节律对自身心电的影响
应许青,张晓红,何方田
2014, 23(2): 132-138,142.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对19个图例的分析,详细阐述了起搏器节律对自身节律的影响,如重整窦房结节律、干扰性窦房分离和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起搏-反复搏动和起搏-窦性夺获、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及起搏器功能异常引发相应的心律失常等。
Select
起搏器与起搏心电图
全科医师应重视起搏心电图临床分析
张兆国
2014, 23(2): 139-142.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层医院全科医师掌握起搏心电图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已成为其必备的临床基本技能之一,尤其应掌握起搏心电图分析流程和分析方法,熟悉判断起搏模式和起搏重要参数设置的临床意义,了解新型起搏器的诊断和治疗功能。在全科医师中普及起搏心电图分析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述
Select
综述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
马志玲,邵虹
2014, 23(2): 143-145.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以心室肌肥厚为特征,并且还会影响到左心室以及室间隔,很多是非对称性左室肥厚。该病的心电图异常率和患者有无症状、室间隔肥厚程度密切相关。而STT异常是肥厚型心肌病较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之一。本文主要对肥厚型心肌病,尤其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现象进行综述。
病例报告
Select
病例报告
巨R波型ST段抬高的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冯艳,娜仁花,侯秀丽
2014, 23(2): 146-147.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巨R波形ST段抬高临床上尚属罕见,往往呈一过性改变,常规心电图不容易记录到。它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预示病情危重,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明显改善预后。现报道常规心电图表现巨R波形ST段抬高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例。
Select
病例报告
食管调搏术终止新生儿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
陈明,覃杰华,吴嘉荣
2014, 23(2): 148-150.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分支型室速(又称特发性室速)的一种,为临床相对较少见的一类心律失常,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较少报道发生于新生儿。它虽然属于良性室速, 但若发作时间过长,仍会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多选用维拉帕米复律,但新生儿禁用此药。笔者采用无创的经食管调搏术成功复律新生儿室速,跟踪随访未见复发。
会讯
Select
会讯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2014, 23(2): 150-1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病例报告
Select
病例报告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
郑周玲,史娜
2014, 23(2): 151-152.
https://doi.org/10.13308/j.issn.1008-0740.2014.02.0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是心血管病常见的重症和急症,其中,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较少见。AVRT折返环路是以旁路为前传支、以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为逆传,或由一支旁路下传,另一支旁路逆传;其心室激动的模式与真正的室性心动过速几乎无差别。通过回顾性分析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明确AVRT的诊断需与室性心动过速区分开,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心电图医师需熟悉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在了解病史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及时地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网刊发布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