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ES核心期刊
SCD核心期刊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学报动态
政策伦理
期刊订阅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08年, 2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8-05-10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影响蒜素后续降解反应的因素
马海乐, 方圆, 刘伟民, 王振斌, 贾俊强, 丁青芝
2008, 29(3): 185-1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在提取和保存过程中提高大蒜制品中蒜素的含量,进行了蒜素后续反应的稳定性和蒜氨酸酶对蒜素后续反应影响的研究。以蒜素为检测指标,乙醇提取新鲜去皮大蒜中的蒜素,分光光度法测量蒜素含量。研究了不同温度、真空度和光照等因素下对蒜素后续降解反应的影响,提取蒜氨酸酶,研究了蒜氨酸酶对蒜素后续降解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温、真空及遮光条件下进行蒜素的提取或保存,蒜素比较稳定,降解缓慢;蒜氨酸酶会催化蒜素的降解反应,随着加酶量的增加,降解反应速度增加。
Select
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q分类融合算法
张西良, 孙优, 李萍萍, 张荣标, 徐云峰
2008, 29(3): 189-1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传输量和节能要求,提出一种新的与空间事件相关的融合算法。新的融合算法在分簇路由协议LEACH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区域信息的q分类数据结构,使之能够完成对包含区域信息的数据分布查询任务。通过仿真对包含区域信息的q分类融合算法的数据传输量与精确度等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将其结果与简单结构LIST融合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包含区域信息的q分类融合算法在节省能量、平衡网络负载等方面效果明显,网络规模越大节能效果越好,在保证网络寿命的前提下可以得到尽量完善的整个网络数据及对应的区域信息,提高了获取的网络数据质量。
Select
论文
基于稻种胚胎定向排列的排种器及参数优化
俞亚新, 赵匀, 张斌, 李革
2008, 29(3): 194-1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超级稻种按胚胎部位定向排列播种的思想。利用稻种沿其长轴两个方向摩擦角不同的特性,设计了带有导向板的振动式排种器,实现稻种在振动板上有序排列,分析了稻种在排种过程中胚胎按序排列的机理。运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排种器各参数对排序效果的影响,得到各个参数的影响大小次序和一组优化的结构参数.当导向板与播种方向的夹角为35°;筛面角为21°;振幅为3.5mm;振动方向角为10°;振动频率为3.5Hz;导向板摩擦角顺行为57.1°,逆行为52.6°时,播种时稻种的定向排列比例为85%以上,振动板对超级稻种摩擦阻力矩的范围为1.89×10^-7N·m〈Mf〈2.23×10^-7N·m。
Select
论文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日光温室设计质量综合评价
魏云冰, 孙玉胜, 崔光照, 和萍
2008, 29(3): 198-2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日光温室设计质量多级综合评价参考体系,从实用性、经济性、创新性和美观性4个方面评价日光温室的设计质量。给出了基于可拓学理论的多级综合评价物元模型,提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日光温室设计质量多级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关联函数、合格度和优度计算,客观地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综合评价的质量和效率。
Select
论文
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实时控制
何仁, 赵迎生, 王永涛
2008, 29(3): 202-2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使装有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在下坡时能以稳定的速度行驶,以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矩和励磁电流的关系为依据,应用脉宽调制(PWM)技术实现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无级调节。分析了车辆下坡运行的工况,以车辆的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作为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控制依据,提出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的无级控制策略,并绘制了控制流程。利用实车的不同初始运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车辆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的实时控制能使车辆在坡道上以稳定的目标速度行驶。
Select
论文
基于GAP单元的车架有限元分析
王国林, 张建, 王启唐, 朱茂桃
2008, 29(3): 206-2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Hyperworks软件对某重型货车车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采用GAP单元模拟车架钢结构之间接触的方法,并采用壳单元离散车架纵梁和横梁、多点约束单元(MPC)模拟铆钉和螺栓的传力、以及梁单元和弹簧单元模拟前后悬架。对比了利用GAP单元和等效实体单元来模拟接触以及不考虑接触的3种建模方法,分析了该车架的弯曲工况,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GAP单元能够有效地模拟车架各层钢结构之间的接触,提高车架有限元分析精度和分析效率,从而为重型货车车架有限元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Select
论文
发动机机体振动噪声的预测方法
林琼, 郝志勇, 贾维新, 刘宏
2008, 29(3): 210-2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综合多体动力学-有限元法-声学分析法的集成预测方法,对发动机机体振动噪声的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分析流程。通过多体动力学得到作用于机体上的载荷时间历程,用有限元法预测机体表面的振动,通过声学分析法预测机体表面辐射的噪声。将振动和声学预测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预测机体的振动噪声水平,可用于机体的虚拟改进设计。
Select
论文
驾驶员制动速度与生理反应的混合效应模型
陈雪梅, 魏中华, 高利
2008, 29(3): 214-2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8位35~48岁之间的驾驶员,利用动态心电分析仪、Frecord数据采集系统及动态GPS对紧急状况下驾驶员制动速度与生理反应进行试验分析.综合考虑车距障碍物距离、行驶车速、行车时段、个性特征等因素,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并对同时受行车环境影响、且存在关联的制动速度与生理反应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车距障碍物距离对最大制动踏板速度的影响作用大于行车速度的影响作用,为进一步分析紧急状况下驾驶员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
Select
论文
含有残余应力的铝合金轮毂应力分布状态分析
赵玉涛, 苏大为
2008, 29(3): 218-2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ProCAST软件对某铝合金轮毂产品进行低压铸造数值模拟,运算后得到了轮毂铸件的铸造残余应力,通过开发的接口程序分别把轮毂铸件的有限元网格的节点信息、单元信息和各节点上的六个应力分量输入到ANSYS软件中,利用ANSYS的结构分析模块对轮毂铸件进行静态加栽。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含有铸造残余应力的轮毂铸件进行其他各种栽荷分析,分析的结果更加符合铸造件的实际情况,可以获得准确的结果,指导实际工作。
Select
论文
环氧树脂/ZrW2O8封装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徐桂芳, 程晓农, 徐伟, 徐红星, 管艾荣
2008, 29(3): 223-2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负热膨胀材料ZrW2O8粉体按一定质量比例与E-51环氧树脂混合,制备电子封装材料.测定了不同比例下封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玻璃化温度、抗拉与弯曲强度、吸湿率和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处理,可使ZrW2O8粉体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E-51基体中。随着ZrW2O8质量分数的增加,封装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下降,玻璃化温度升高,拉伸、弯曲强度与抗吸湿性提高;当ω(E-51):ω(ZrW2O8)=3:2时,封装材料的耐酸性腐蚀较好,而耐碱性腐蚀的能力较差。
Select
论文
吸水性涂层在霜层生长初期的抑霜
蔡亮, 侯普秀, 杨剑, 张小松
2008, 29(3): 227-2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吸水性涂层对霜层生长过程的影响,以寻求抑制结霜的有效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试验设备对吸水性涂层表面上霜层生长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获取了不同时段霜层的显微图片,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其分析,与无涂层的铜表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吸水性涂层使得结霜时间推迟,霜层高度下降,冰晶体分布稀疏。此外霜层生长初期冰晶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晶体呈倒立状,在某个时段内持续这种状态。对列固含率的分析表明,吸水性涂层的表面在初期有些位置冰晶体含量较高,但有些位置则接近于零,这样的霜层在生长初期甚至加强了热传递。最后通过对比不同表面霜层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吸水性涂层在初期抑霜效果最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抑霜能力逐渐下降。
Select
论文
液气射流泵内部流场的数值计算
向清江, 袁寿其, 何培杰, 李同卓
2008, 29(3): 231-2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闪频仪观测,泵内部流动可分为分层流、液滴流和泡状流。为了简化模拟和计算,将计算区域分为部分喉管和扩散管两块。对液气射流泵喉管内部射流流动,建立抛物型流动方程组,采用控制容积法将方程组离散,并用TDMA法求解;对扩散管内部泡状流,采用双流体模型建立液气两相流方程组,混合有限分析法离散,压力耦合半隐式方法(SIMPLE)求解。数值模拟获得液气射流泵内部流速分布。计算预测的射流碎裂位置与试验观测结果一致;壁面压力分布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趋势相近。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液气射流泵外部水力性能,为液气射流泵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提供参考。
Select
论文
基于有源闭环控制技术的高性能开关电源设计
成立, 王振字, 祝俊, 朱漪云, 李华乐
2008, 29(3): 236-2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一般非线性系统有源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用同步整流反激式(Flyback)DC/DC变换器作为主电路,采取双闭环控制、降低功耗和抑制谐波的措施,设计一款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开关电源整机系统,并进行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PFC开关电源能够正常稳压,功率因数达到0.932—0.999,接近于单位功率因数,整个电源系统的效率达到85.8%—88.7%,高频纹波电压约为3V,低频100Hz时纹波电压约为9.8V,且谐波电压总畸变率小于3.65%,谐波污染程度较低,因此这款“绿色电源”特别适用于各种中小型功率设备。
Select
论文
两电机同步系统的神经网络控制
刘星桥, 陈冲, 刘国海, 陆秀银
2008, 29(3): 240-2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两台感应电机同步系统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同步系统的结构特点和控制要求,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自适应、自学习等能力,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两电机同步系统控制方案,其中神经网络控制器由基于RBF网络整定的自适应PID控制器和神经元解耦补偿器两部分组成。两个自适应PID控制器分别对速度控制回路和张力控制回路进行自适应控制,使系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更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神经元解耦补偿器综合两控制回路的耦合作用,通过训练网络权值,补偿各回路之间的耦合影响,实现速度和张力的解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两电机同步系统中速度和张力的解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Select
论文
服务于交通监控响应的范例推理系统
李星毅, 侯忠生, 赵明
2008, 29(3): 244-2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适用于交通监控响应的范例推理系统,以交通具有重复性和相似性为背景,通过交通案例中的相似分析,得到异常响应的处理策略,该方法无需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从交通行为描述研究入手,对系统元素描述、推理算法等问题作了详细讨论,在交通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框架,解决了传统的基于异常数据分析模型在交通监控响应中存在的难以精确建模和计算量大的缺点。
Select
论文
基于矢量长度的三维网格模型公有水印算法
王新宇, 詹永照
2008, 29(3): 248-2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目前三维网格模型空域公有数字水印算法抵抗噪声攻击的鲁棒性较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矢量长度的三维网格模型空域公有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通过修改从模型中心到顶点这一矢量的长度来嵌入水印信息,同时在水印嵌入和检测过程中,结合顶点邻域属性实现了水印的盲检测,并将一位水印信息反复嵌入使之分布到整个三维网格模型,从而消除噪声对水印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仅与三维网格模型顶点数成线性关系,执行速度快,鲁棒性较强,能够抵抗平移、旋转、比例变换等常见的几何变换及其组合变换,并对噪声攻击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适用于实时版权验证。
Select
论文
加油站网络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王华
2008, 29(3): 252-2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估加油站网络环境风险,针对加油站网络环境风险多源、多途径和多敏感目标的特点,提出一种综合评价法。该方法基于模糊数学理论,依据条件参数和环境敏感性参数计算加油站环境风险度及其不确信度,从而确定加油站环境风险等级。应用该方法对苏南地区数百座加油站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出33座高风险加油站及主要风险因素,并经场地风险详查得到验证。为优化加油站网络布局、制定环境风险预防和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Select
论文
用于煤气废水深度处理的脱酚菌的特性
王晨, 马放, 山丹, 苏俊峰, 杨基先
2008, 29(3): 255-2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哈尔滨某气化厂生化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2株高效脱酚菌,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序,鉴定2株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研究了温度、pH对单一高效脱酚菌和混合菌脱酚能力的影响及其菌胶团形成能力。结果表明:混合菌脱酚能力和菌胶团形成能力高于单一菌种,对温度、pH的适应性也比单一菌种强,更适合作为实施生物增强的菌剂。将混合菌固定在活性炭上,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处理煤气废水,对COD和总酚的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
Select
论文
新型外包钢组合梁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
石启印, 高云, 李爱群, 张秀峰
2008, 29(3): 260-2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克服普通组合框架结构体系存在的缺点,首次提出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型钢混凝土柱组合框架结构体系。设计制作了一榀单跨两层型钢混凝土柱-外包钢混凝土梁的组合框架结构模型,并通过施加恒定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对模型框架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试验表明,该榀组合框架在地震时能形成梁铰破坏机制,框架的变形能力、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等均满足延性框架的抗震要求,且模型框架的有效延性系数达到了7.5。新型型钢混凝土组合柱-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优于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可在中高层建筑中推广应用。
Select
论文
交通荷载下低路堤路基的动力响应
查文华, 洪宝宁
2008, 29(3): 264-2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交通荷载在低路堤及其路基中的扩散和传递变化规律,从路基土工程特性和耦合动力学的角度,建立路基动力分析耦合力学模型,推导出耦合运动方程,以江苏连盐高速公路为研究背景,探讨不同工况下路基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车重、路堤高度、加载方式、路面基层刚度对路基振动影响明显,而车速对路基的影响不大,并将数值解和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路基耦合动力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Select
论文
一类三阶非线性时滞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姚洪兴, 孟伟业
2008, 29(3): 269-2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类比法构造Lyapunov函数,讨论了一类三阶非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其零解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性准则。在证明过程中,去掉了一般要求Lyapunov函数具有无穷大这个较强的条件,只要求系统的正半轨线有界,对于正半轨线的有界性是利用了类似构造Poincare-Bendixson环域外边界的方法来判定。最后,给出了一些具有一般意义的三阶非线性系统推广而成的时滞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的结果。
Select
论文
二维热传导方程的非古典对称和相容性
蔡国梁, 李丹
2008, 29(3): 273-2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7775.2008.03.0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二维热传导方程的非古典对称的决定方程,对于一般的一维偏微分方程,运用向量场的延拓和不变表面条件及初始方程的相容性两种方法得出了相同的非古典对称的决定方程。由此,得到了利用不变条件及初始方程的相容性也可求得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非古典对称的决定方程的重要结论。最后,将此结论推广到二维热传导方程,证明了该结论对于二维热传导方程也是可行的。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