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中国社科院AMI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刊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政策伦理
期刊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5年, 9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5-03-10
前沿论坛
专家访谈
校长研究
专题研究:大学文化建设
专题:应用技术大学
探索争鸣
比较研究
国际教育与合作办学
教学管理
研究生管理
经典研读
全选
|
前沿论坛
Select
前沿论坛
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回顾与述评
潘懋元, 别敦荣, 陈斌, 王严淞, 罗先锋, 魏晓艳, 李胜利
2015, 9(02): 1-7.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2014年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覆盖了高等教育各研究领域,通过对全年已发表论著的全面检索研读,着重梳理了高等教育基本原理、高校立德树人、地方院校转型、高考制度改革、现代大学治理、大学教师发展以及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等专题研究的成果,对研究成果中的创新观点、争议问题、研究前景等进行了评述。
Select
前沿论坛
教学改革的“人和问”
张楚廷
2015, 9(02): 8-11.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作为个体的教育工作者,想必不应去等待体制的变革,而应从自己脚下开始去改革我们的教学。在我们的课堂里关键词是“人和问”。 学生问着,问着的学生。大学的课堂里,尤其应当如此,否则,怎么能称得上大学?怎么能做大学问?能引导学生常问、多问的老师是好老师,能引导学生爱问、会问的老师是更好的老师,能引导学生把自己问倒而挂在黑板上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聪明的人常问,智慧的人善问,天才的人能够石破天惊,一问惊天下。
Select
前沿论坛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意蕴
唐世纲
2015, 9(02): 12-15.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种价值渗入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只关注制度的技术理性而忽视其价值理性,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后果。面向未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强化制度的价值理性,弘扬现代大学制度精神;重构制度的技术理性,增进现代大学制度的科学化;平衡制度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专家访谈
Select
专家访谈
如何建设中国高校智库——美国加州大学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光磊主任访谈与启示
燕玉叶
2015, 9(02): 16-23.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学习世界名校智库建设经验,特对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国际关系与太平洋研究学院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进行了访问研究,并对中心主任光磊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从高校智库成功创设的可能性、高校智库研究议题的设定、智库研究人员的管理方法、研究经费的筹集方式、研究成果的社会推销方式五个方面对该智库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在访谈与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高校智库要进一步发挥资政咨询的功能,目前亟需从领导体制、管理制度、人员理念方面进行调整。
校长研究
Select
校长研究
张楚廷“人主义”治校思想与实践
蒋己兰
2015, 9(02): 24-29.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张楚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校长教育家之一,其一以贯之的人主义教育思想以人为根本,强调尊重人、理解人、赏识人、关爱人,关注人文、人性、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特别关注人的尊严、自由、个性发展以及人的解放,主张“生本位”“师本位”而不是“官本位”。在治校实践中,大胆改革,以其独特的眼光率先大量招聘博士、引进知名教授;改善办学条件,开辟了一条“财从才来”的学校发展新道路;加强观念文化建设,注重建设隐性文化载体,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研究:大学文化建设
Select
专题研究:大学文化建设
共生理论视角下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同路径
田浩
2015, 9(02): 30-33.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大学是科学技术与知识人才的汇聚地,在文化继承与创新、借鉴与传播、创造与培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长期浸润在社会文化之中的一种亚文化,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以“平行、博弈、合作”为基本常态的互动机制,大学文化则通过“纠正、提炼、辐射”等方式引领着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共培文化意识、共育文化人才、共谋文化创新、共享文化成果逐渐成为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路径的主要模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Select
专题研究:大学文化建设
从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看大学文化的嬗变
张湘韵
2015, 9(02): 34-37.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高校教育教学中长久以来的核心话题之一。大学教学与科研相互包容、趋近融合已成为大家共识,但是从大学教学、管理、评价等各方面来看,教学与科研依然有着摩擦与矛盾,究其原因并不是简单的孰轻孰重问题,其中更是反映了大学文化的发展变化。从历史视角来考察,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教学的形成、教学与科研的受制、小科研大教学、科研的确立、教学科研,通过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可以清晰地反映大学文化独立、霸权、危机与重立、消解与融合的发展嬗变过程。
专题:应用技术大学
Select
专题:应用技术大学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战略
赵新亮, 张彦通
2015, 9(02): 38-42.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而其转型发展的动力来源,既有人才培养结构转变需求、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等外在动力,也有地方高校的生存发展、招生就业压力等内部动力,内外动力共同构成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综合动力机制。为此,地方本科高校应尽快转变观念,科学定位,构建多元化内部治理结构,重点推动学科专业设置和师资队伍的转型。
Select
专题:应用技术大学
应用技术大学“双师型”教师的误区与超越
江利, 黄莉
2015, 9(02): 43-47.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它的成功直接依赖于教师队伍建设,这支队伍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实践素质。传统上对“双师型”教师认识上存在误区,容易出现形式主义流弊。借鉴德国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应该在教师的经历上寻求突破。结合我国实际,应用技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两步走。近期目标是从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入手,而长远目标就是从教师队伍的精细化管理和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机制上进行突破,最终使每个教师具备真正的“双师型”素质。
探索争鸣
Select
探索争鸣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的自主创新探索
徐良生
2015, 9(02): 48-53.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是高校对人文社科研究实施目标管理的主要手段,但目前也存在许多难以克服和解决的问题。院系在执行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应发挥院系组织规模小、管理纵深短、组织管理灵活等的优势,主动创新,制定本院系的人文社科研究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与学校有效衔接。这既是实现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活动,也能实现高校、院系、教师三方最大合成效能,从总体上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提高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管理工作水平和科研实力。
Select
探索争鸣
依法治校视角下我国高校规章的法治化探讨
唐赟
2015, 9(02): 54-57.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学校治理领域的重要体现。随着法治中国理念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的教育规章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关键性。目前,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存在着制定主体不明确、制定程序不规范以及规章内容不合理等弊端,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我国高校脱胎于旧的行政管理体制,“高校自治”与“法律保留”间存在矛盾,我国法律未对其制定与实施给予明确的规定。因此,如何适应法治中国发展的大趋势,切实提高高等学校规章制定与实施的法制化水平,是高等教育逐步走向法制化道路中的难点和重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观念、程序等各个方面入手。
Select
探索争鸣
大学知识功能与职能的遮蔽与迷失
陈华仔
2015, 9(02): 58-60.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功能与职能的关系一直为人所关注,当下大学功能的弱化与职能的泛化导致大学被许多外在的不断增加的职能所负累,而内在的本质的功能却被遮蔽与迷失。大学应以知识的保存与发展作为其功能的核心,这不仅从大学产生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是正确的,而且逻辑上也符合了大学的本质特征。
Select
探索争鸣
隐喻视角下大学理念的流变与反思
徐吉洪
2015, 9(02): 61-65.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隐喻为理解大学理念打开了一个窗口。在大学发展史上,“象牙塔”“服务站”“有机体”是其中三个经典隐喻。这些隐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大学教育的哲学思想、精神价值与存在意义,也记录着人们对大学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忧思。大学隐喻为理解大学的遗传特征与内在逻辑提供了更好的注脚,并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比较研究
Select
比较研究
美国大学校园反性骚扰的政策与个案研究
林杰
2015, 9(02): 66-71.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大学校园的性骚扰问题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对大学校园性骚扰的状况、特点和类型进行了调研。进入21世纪后,美国大学校园性骚扰与性侵害现象有增无减。在联邦政府及教育部的敦促与法院判例的影响下,美国的大学和学院建立起较完善的反性骚扰政策及程序,数十所美国大学和学院率先出台了禁止或限制师生恋的政策措施,以防止因师生恋可能造成的性骚扰。
Select
比较研究
越南高校办学自主权现实困境及对策思考
阮国治, 武陈金莲
2015, 9(02): 72-78.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落实办学自主权问题成为越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话题。越南高校希望根据其对社会所承担责任,获得更多办学自主权,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此,越南高校要集中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并将战略转变为系统化政策;教育部要在不越位的基础上加强对高校监督;完善享有自主权的国家大学模型,并将现在享有自主权的高校模式扩大到全国所有高校;明确厘定国家教育管理机关和高校的职责、任务及权限。
国际教育与合作办学
Select
国际教育与合作办学
加拿大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经济收益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王建梁, 姚林, 陈希
2015, 9(02): 79-84.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0年以来,加拿大陆续出台了多项国际教育发展战略,在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其国际教育的经济收益。外国留学生通过缴纳学杂费以及进行一系列的“境外消费”为加拿大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宏观上和微观上都对该国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在注重国际教育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国际教育服务出口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利益。
Select
国际教育与合作办学
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战略政策述评——基于对“留学韩国计划”政策文本的解读分析
张雷生
2015, 9(02): 85-89.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面临高等教育严峻的生源流失情况下,韩国实施了“留学韩国计划”,该计划旨在提高韩国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第一阶段“留学韩国计划”的结束,在总结第一阶段实施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重在改进外国留学生吸引工作质量。
教学管理
Select
教学管理
论我国大学课程范式的转变
朱晓刚
2015, 9(02): 90-95.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变大学课程范式,意味着大学课程不再是“框架”和“计划”而是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堂教学不可分;大学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制度性知识而是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课程与具体的师生不可分;大学课程不再是单一的制度设计而是相关课程主体权力博弈下的结果,课程与具体的高校不可分;大学课程是基于理想、价值、利益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强调师生对自由的追求及实现。伴随我国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转变大学课程范式则表明课程主体、主体关系、实践活动应该成为思考大学课程改革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Select
教学管理
微课在新媒体时代的“位”与“为”
杜志强, 支少瑞
2015, 9(02): 96-100.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媒体时代,微课教学具有知识点的微空间、教学资源的微粒体、教学内容的精品化、课程传授的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征使人们对微课的发展前景有了些许期待,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与反思。微课在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电子教材中“有所为”,但在知识、技能、体验、适用群体、适用环境中也“有所不为”。
Select
教学管理
促进意义学习体验的新路径——“大学课程设计综合方式”的架构
钟丽佳, 盛群力, 柴巧君
2015, 9(02): 101-106.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变革敦促高等教育教学范式的积极应对。从以内容为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范式转变迫切召唤有意义的学习体验,如何在大学教育的复杂情境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正是当前高教改革的瓶颈所在。芬克的课程设计综合模式采用了“逆向设计”原则,以意义学习目标为导向,基于深度反思性对话,落实“主动学习体验”,通过教育性评估,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种整体、实用、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法。
研究生管理
Select
研究生管理
我国博士生入学 “申请制”模式探析
付卫东, 张立迁
2015, 9(02): 107-113.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实施博士生入学“申请制”,是解决当前博士生招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顺应国际上博士生招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和传统的统一招考模式相比,该模式在招生计划的制定、资格审查和综合考核录取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实施博士生入学“申请制”,要做到实施严格的招生监督制度和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度,进一步完善导师负责制。
Select
研究生管理
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高锡荣, 万倩, 陈玉宝
2015, 9(02): 114-118.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导师压力、同学压力、政策激励和政策公平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对其科研能力提升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意愿对其科研能力提升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行为对其科研能力提升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提示,为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可以从培养政策设计、导师规范改进、学术氛围营造等方面入手。
经典研读
Select
经典研读
慎终如始,防范学术沉沦——读《大学何价:高等教育商业化?》
李颖
2015, 9(02): 119-124.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15.02.005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高等教育商业化现象的深刻反思,博克的《大学何价:高等教育商业化?》主要从校际运动、科研活动和教育教学三方面,对商业化的形成原因、利弊关系及应对措施进行了严密剖析。高等教育商业化是历史的必然,无所谓对错,相对大学的灵魂——学术价值而言,它只能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而非目标本身。大学既不必过分排斥商业化,也不该盲目推崇而深陷其中,应摆正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明确自身的核心价值与肩负的使命,坚持以“学术自由”为底线,适度参与商业活动,最终满足社会的根本需求。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