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网刊维护  |  留言  |  联系我们  |  返回杂志社  |  English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常用链接

 
· PDF阅读器福昕下载
· 江苏大学
· 外文期刊参考文献查询
· 中国知网
· 万方医学网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 26卷 05期
刊出日期:2016-09-30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检验医学
药学
经验技术交流
   
基础医学
369 孙美芳,李月峰,王冬青,殷瑞根,赵天,陈芸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及其
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动态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和神经元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CUMS法刺激大鼠建立抑郁模型。取CUMS后2周,4周,6周大鼠海马组织,以未经刺激的大鼠海马组织为对照组,利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GR表达的分布和GR mRNA的表达;采用MRI和HE染色观察海马形态结构。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照组可见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区细胞GR表达丰富,荧光强度较高,表达GR的细胞排列紧密有序,形态饱满。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GR的荧光表达强度依次减弱,GR阳性细胞数量减少,形态趋向紊乱。GR免疫反应细胞计数显示模型组海马GR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TPCR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GR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形态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2周,4周,6周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排列逐渐紊乱,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形态不规则。结论: 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内GR表达明显减少,此可能为大鼠海马神经元受损的机制之一。
2016 Vol. 26 (05): 369-374 [摘要] ( 677 ) [HTML 1KB] [PDF 2452KB] ( 1253 )
375 王丽, 彭雯, 陈小罗, 吴晨光
1,25二羟维生素D3在甲状腺未分化癌肿瘤干细胞增殖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在甲状腺未分化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的增殖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中的作用。方法: 以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HTh74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细胞增殖实验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对野生型HTh74及其多柔比星耐药株的作用。采用细胞球形成实验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对甲状腺CSCs增殖能力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Th74野生型细胞、HTh74类CSCs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3干预后的HTh74类CSCs中EMT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1,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HTh74野生型和多柔比星耐药株细胞的增殖,并且对耐药株具有更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1,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HTh74类CSCs的增殖,并显著下调HTh74类CSCs中EMT相关基因N钙黏蛋白和Slug的表达(P<0.05)。E钙黏蛋白在HTh74类CSCs中未检出。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甲状腺CSCs的增殖,并抑制甲状腺CSCs的EMT过程。
2016 Vol. 26 (05): 375-379 [摘要] ( 775 ) [HTML 1KB] [PDF 1313KB] ( 805 )
380 王好1, 陶艾彬1, 张国辉1, 芮涛1, 陈永昌2
外源性IL-33在体外模拟糖尿病条件下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索体外模拟糖尿病状态下外源性IL-33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新生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设立对照组(DMEM/F12+30 mmol/L甘露醇),高糖组(DMEM/F12+30 mmol/L葡萄糖),高糖+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组(1 μg/mL),高糖+HMGB1+IL-33组(3 ng/mL)。经不同处理后,蛋白质印迹检测胶原蛋白Ⅰ、IL-33、二酰基甘油激酶ζ(DGKζ)表达量的变化;ELISA检测二酰基甘油(DAG)的分泌释放,以及蛋白激酶Cβ(PKCβ)活性的改变。结果:  心肌成纤维细胞经高糖处理后胶原蛋白Ⅰ生成增加,IL-33产量降低,HMGB1使上述情况进一步加剧,心肌细胞内DGKζ的表达下调,引起DAG的升高,并进一步促进PKCβ的激活,引发心肌纤维化。加入外源性IL-33对上述过程具有抑制作用,可抗心肌纤维化。结论: 外源性IL-33在心肌成纤维细胞模拟糖尿病状态下起抗纤维化作用。
2016 Vol. 26 (05): 380-383 [摘要] ( 445 ) [HTML 1KB] [PDF 1006KB] ( 836 )
384 胡喆, 黄玉洁, 谷红丽,等
4-氨基吡啶抑制肺癌SPCA1及PC9细胞侵袭转移
目的:  探讨4-氨基吡啶对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为0、3、4.7或0、3.125、6.25 mmol/L的4氨基吡啶分别处理SPCA1和PC9细胞48 h,Transwell实验观察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侵袭转移相关的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以及Snail的表达。结果:  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4-氨基吡啶组细胞穿膜数明显减少(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4-氨基吡啶组细胞E-钙黏蛋白表达上调,N-钙黏蛋白和Snail表达下调。结论: 4-氨基吡啶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蛋白的表达抑制肺癌细胞SPCA1及PC9侵袭转移。
2016 Vol. 26 (05): 384-386,390 [摘要] ( 588 ) [HTML 1KB] [PDF 1381KB] ( 677 )
387 邹昭,吴晨光,姜惠,等
大麻素受体1拮抗剂ZH-101-S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新型大麻素受体1拮抗剂ZH-101-S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每天腹腔注射0.3,1.0,3.0 mg/kg ZH-101-S,另以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 UAER),测定肾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细胞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VDAC)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肌酐、血尿素氮和UAER明显增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P<0.05);肾组织细胞VDAC表达明显降低(P<0.01);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系膜基质增多。与糖尿病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UAER、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明显降低;肾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肾脏细胞VDAC表达增加(P<0.05);肾组织病理形态得到一定改善。结论: ZH-101-S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改善肾脏线粒体功能有关。
2016 Vol. 26 (05): 387-390 [摘要] ( 507 ) [HTML 1KB] [PDF 1192KB] ( 940 )
391 季明德, 朱小飞, 杨学文, 张春兵
人孕酮受体膜组分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重组蛋白对体外血管形成的诱导作用
目的:  构建含人孕酮受体膜组分(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PGRMC)1的重组表达质粒,转染人卵巢癌细胞,研究其调控卵巢癌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以卵巢癌细胞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PGRMC1基因编码序列,插入真核载体pSecTag-2B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然后,将重组载体pSTPGRMC1分别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T和卵巢癌细胞SKOV-3,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GRMC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卵巢癌细胞中VEGF mRNA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VEGF的分泌情况。体外血管生成实验进一步观察PGRMC1促进体外血管生成的情况。结果:  重组表达载体pSTPGRMC1构建成功,重组蛋白PGRMC1在HEK293T和SKOV-3细胞中都能够表达;PGRMC1过表达可促使卵巢癌细胞合成VEGF,并且促进体外血管的形成。结论: 重组蛋白PGRMC1在促进卵巢癌细胞体外血管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促进卵巢癌细胞的远处转移。
2016 Vol. 26 (05): 391-394 [摘要] ( 488 ) [HTML 1KB] [PDF 852KB] ( 836 )
395 张艺森,王旭,秦魏婷,宋明明,孙炳伟
脂多糖调控PI3K/Akt通路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目的:  探讨脂多糖对中性粒细胞细菌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健康人静脉血中性粒细胞,重悬分为对照组、脂多糖10 min、20 min、30 min组,按1 ∶50加入大肠埃希菌GFP(25922GFP),孵育30 min,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另取中性粒细胞重悬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LY294002(PI3K抑制剂)组、LY294002+脂多糖组,一部分细胞行丝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 actin,F-actin)荧光染料染色,流式细胞术观察与分析细胞中Factin,荧光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形态;另一部分细胞按1 ∶50加入25922GFP,孵育30 min,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和磷酸化磷脂酰肌醇激酶(p-PI3K)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10 min、20 min、30 min组中性粒细胞25922GFP荧光表达逐渐增强,p-PI3K和p-Akt表达逐渐增加;脂多糖组荧光强度和p-PI3K和Akt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F-actin表达增加,细胞形态改变,LY294002组和LY294002+脂多糖组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LY294002+脂多糖组F-actin表达明显低于脂多糖组(P<0.05);对照组、LY294002组和LY294002+脂多糖组p-Akt表达明显低于脂多糖组。结论: 经脂多糖刺激后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其机制可能与脂多糖促进PI3K/Akt通路磷酸化有关。
2016 Vol. 26 (05): 395-399,404 [摘要] ( 551 ) [HTML 1KB] [PDF 1261KB] ( 1223 )
400 袁建良, 胡永伟, 丁厚中
Bcl-3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Bcl-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乳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Bcl3蛋白表达,并分析癌组织中Bcl-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将乳腺癌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阴性对照组(转染对照siRNA)和Bcl3 siRNA组(转染Bcl-3 siRNA)。转染48 h后,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Bcl-3表达;MTT、平板克隆实验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凋亡。结果:  Bcl-3蛋白在乳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和51.3%。乳腺癌组织中Bcl-3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Her2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雌、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Bcl-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cl3 siRNA组(P均<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Bcl-3 siRNA组细胞增殖率和克隆形成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P均<0.01)。结论: Bcl3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沉默后起抑癌作用,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及克隆形成率降低、凋亡率增高。
2016 Vol. 26 (05): 400-404 [摘要] ( 428 ) [HTML 1KB] [PDF 1173KB] ( 842 )
405 倪晓鸽1, 杨佩芳2
卵巢上皮性癌YAP1和SOX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卵巢上皮性癌中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1, YAP1)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相关的高迁移率族盒蛋白2(sexdeterming region of Y chromosome related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2,SOX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86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和20例行卵巢活检的正常卵巢组织(少数局灶伴良性上皮性囊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YAP1和SOX2的表达;记录并统计86例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相关的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其与YAP1高表达的关系;建立SOX2稳定转染的卵巢上皮癌细胞株,免疫印迹法检测SOX2及YAP1的表达,划痕实验检测SOX2过表达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卵巢上皮性癌中YAP1和SOX2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均<0.01);YAP1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者(P<0.01);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YAP1高表达与年龄无关,但与化疗耐药、肿瘤转移、FIGO分期、组织分化相关。YAP1和SOX2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相关,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635,P<0.01)。与对照组比较,SOX2过表达细胞中YAP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t=6.304,P<0.01),细胞迁移能力明显提高(t=11.77,P<0.01)。结论: YAP1和SOX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呈高表达,且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相关。
2016 Vol. 26 (05): 405-409 [摘要] ( 582 ) [HTML 1KB] [PDF 4213KB] ( 1029 )
临床医学
410 徐莉1, 汪健飞1, 郑枫1, 张国辉2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
目的:  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2DSTI)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评价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方法: 对20例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20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存储心尖四腔心观、二腔心观、左室长轴观及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左室短轴观的足够帧频二维图像。采用Qlab 9.0软件分析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及圆周应变。采用RT3DE获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用Qlab 9.0软件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3d),并分析左心室16节段达收缩期最小容积点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及最大时间差(Tmsv16Dif),并对标准差及时间差进行心率校正。结果:  两种方法测得的LVEF值心肌梗死组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LVEDD、LVESD、LVESV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SV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肌梗死组下壁、后壁对应节段及相邻的部分节段纵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均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患者Tmsv16-SD校正值和Tmsv16Dif校正值均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2DSTI和RT3DE能更加准确无创地判断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及不同步性。
2016 Vol. 26 (05): 410-414 [摘要] ( 492 ) [HTML 1KB] [PDF 689KB] ( 862 )
415 黄永高,陈霞,王鹏程,贾卫光
Ⅱ型食管胃连接处腺癌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Ⅱ型食管胃连接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根治性切除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根治性切除(R0切除)的353例Ⅱ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Ⅱ型AEG 患者R0切除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率为12.5%(44/353),单因素分析表明,脉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N分期、肿瘤近端到食管胃交界距离(≥2.5 cm)是Ⅱ型AEG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可能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肿瘤近端到食管胃交界距离(≥2.5 cm)是Ⅱ型AEG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近端到食管胃交界距离(≥2.5 cm)是预测Ⅱ型AEG患者 R0切除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 Vol. 26 (05): 415-417,421 [摘要] ( 631 ) [HTML 1KB] [PDF 709KB] ( 877 )
418 樊星1, 顾军1, 郭建锋2, 周峰1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合Framingham风险评分用于高血压患者危险分级的评估
目的:  通过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评估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以重新评估高血压患者原有危险分级。方法: 选取住院患者94例,平均年龄(56.9±12.1)岁,其中女性64例(68.1%),均为初次发现并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以及因眩晕住院合并单纯高血压的患者,均无高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对全部患者进行Framingham评分,并进行临床,生化,超声心动图以及高频超声检查并测量CIMT。结果:  通过Framingham评分,60例(63.8%)患者被归于低风险组,22例(23.4%)被归于中风险组。在所有患者中,68例(72.3%)患者伴有CIMT增厚,包括低风险组36例(60.0%)和中风险组20例(90.9%),高风险组中CIMT增厚达100%(12例)。增加CIMT的测量可以将59.6%的患者重新归类,36例(60.0%)低风险组患者被归于中风险组,20例(90.9%)中风险组患者被归于高风险组。结论: 高血压患者CIMT增厚有很高的发生率,且CIMT增厚能够提高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等级。
2016 Vol. 26 (05): 418-421 [摘要] ( 559 ) [HTML 1KB] [PDF 684KB] ( 900 )
药学
422 陈靓1, 曾鹏2, 曾佳烽2, 潘俊芳2, 陈庆花2, 陈伊蕾2, 吴光明2, 张朝晖1
山胡椒根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目的:  研究山胡椒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对山胡椒根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质谱、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异核多量子关系、多键碳氢关系谱等光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山胡椒中分离鉴定了15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儿茶酸(Ⅰ)、表儿茶酸(Ⅱ)、原花青素B2(procyanidin B2,Ⅲ)、淫羊藿次苷B1(icariside B1,Ⅳ)、2,4,6-三甲氧基-1-O-β-D-葡萄糖苷(2,4,6-trimethoxy-1-O-β-D-glucopyranoside,Ⅴ)、南烛木糖甙(lyoniside,Ⅵ)、ssioriside(Ⅶ)、ent-lyoniside(Ⅷ)、norpredicentrine(Ⅸ)、新木姜子碱(laurolitsine,Ⅹ)、淡黄巴豆亭碱[(+)flavinantine,Ⅺ]、3,4,5-三甲氧苯基-1-β-D-吡喃葡萄糖苷(3,4,5tri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Ⅻ)、表儿茶素(2β→O→7, 4β→8)-ent-儿茶素-(4β→8)表儿茶素(Ⅹ)、一枝蒿酸(aciphyllic acid,ⅩⅣ)、山胡椒酸(glaucic acid,ⅩⅤ)。结论:  化合物Ⅳ、Ⅵ 、Ⅶ 、Ⅷ 、Ⅺ 为首次从山胡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Ⅹ、Ⅻ 、ⅩⅢ 、ⅩⅣ为首次从山胡椒根分离得到。
2016 Vol. 26 (05): 422-428,436 [摘要] ( 620 ) [HTML 1KB] [PDF 1330KB] ( 919 )
检验医学
429 许彬彬1, 陈志红2, 汪超1, 魏法星3
胃癌患者外周血IL-26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26(IL-26)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7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同期17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ELISA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IL-26的表达及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242(CA242)、糖类抗原724(CA724)的表达,并分析差异;应用ROC分析IL-26临床应用诊断价值,并与血清肿瘤标记物作比较。结果:  胃癌组血清IL-26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Z=2.365 6,P=0.018)。IL-26曲线下面积为0.956,95%CI为0.909~0.958,诊断敏感度为79.2%,诊断特异性为87.4%(P=0.007);IL-26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血清肿瘤标记物。结论: 血清IL-26在胃癌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其能提高胃癌的诊断效能。
2016 Vol. 26 (05): 429-432 [摘要] ( 467 ) [HTML 1KB] [PDF 967KB] ( 826 )
433 安仙园, 赵兰静, 黄学文
醇类物质及部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Trinder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醇类物质及部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Trinder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醇类物质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为样本,进行Trinder反应实验。肉眼观察颜色变化,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记录光密度值。同时观察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尿酸检测的影响。结果:  以乙醇、乙二醇、异丙醇、Triton X-100、Triton X-405、Tween20和NP40为样本的Trinder实验均产生紫红色颜色反应。这些物质水溶液的光密度值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光密度水平与表面活性剂羟值有密切联系。含有0.1% TritonX-100、TritonX-405、Tween20和NP40的血清样本的尿酸水平明显高于三蒸水对照(P<0.01)。结论: 醇类物质及部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Trinder反应有干扰。
2016 Vol. 26 (05): 433-436 [摘要] ( 856 ) [HTML 1KB] [PDF 802KB] ( 1500 )
437 屠强1,2, 彭启松2, 金洁1
白介素7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白介素7(IL-7)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27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IL-7含量,并用13例健康体检者血样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检肠黏膜标本、27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IL-7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IL-7浓度为(2.98±0.93)ng/L,明显低于结肠炎患者[(4.72±0.69)ng/L,P<0.01]和健康体检组[(5.64±0.24)ng/L,P<0.01];结直肠癌患者14例(51.85%)癌组织IL-7表达呈强阳性,相应癌旁组织只有5例(18.52%)呈弱阳性;而结肠炎组肠黏膜组织中亦只有5例(25.00%)呈弱阳性。结直肠癌组织中IL-7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8.333,P<0.05)和结肠炎黏膜组织(χ2=4.454,P<0.05)。结论: 外周血及肠道组织中IL-7的检测可以作为临床肠道疾病性质的辅助诊断指标。
2016 Vol. 26 (05): 437-439 [摘要] ( 463 ) [HTML 1KB] [PDF 1173KB] ( 785 )
440 姚永伟,陶艾彬,沈冬丽,张国辉,陈蓉
半乳糖凝集素3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与心功能分级、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相关性,探讨Gal-3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和健康体检者200例,并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衰程度分为NYHA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检测各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BNP、Gal-3以及心脏彩超测定LVEF。结果:  慢性心衰组血清Gal-3水平\[(34.88±11.86)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67±6.20)μg/L,P<0.01\]。在慢性心衰组,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升高,血清Gal3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Gal-3与BNP(r=0.504,P<0.01)、NYHA心功能分级(r=0.756,P<0.01)正相关,与LVEF(r=-0.678,P<0.01)负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Gal3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诊断价值(AUC= 0.792, P<0.01),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佳Gal-3水平为18 μg/L。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Gal-3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相关,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指标。
2016 Vol. 26 (05): 440-443,448 [摘要] ( 651 ) [HTML 1KB] [PDF 860KB] ( 987 )
444 徐勤燕,丁志祥,周伊兰,蒋银芬,李娟,钱高潮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鉴别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62例RA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样本,其中RA活动期24例、稳定期20例、合并感染18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鉴别诊断RA合并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RA合并感染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为8.23±3.39,显著高于RA活动期组(2.61±0.94)、RA稳定期组(1.78±0.76)和健康对照组(1.65±0.61),P均<0.001;RA合并感染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62,P=0.037);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为9.06±3.39,虽高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6.07±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2,P=0.094);ROC曲线显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诊断RA合并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4.4%和91.7%。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作为鉴别RA合并感染与RA活动期的一个有效指标。
2016 Vol. 26 (05): 444-448 [摘要] ( 827 ) [HTML 1KB] [PDF 1424KB] ( 1077 )
经验技术交流
449 韩奕文1, 徐蓉蔓1, 陈志红2, 朱伟1
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表达
目的:  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在胃癌细胞株及临床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6种胃癌细胞株及3例胃癌配对标本中PD-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对临床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D-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PD-1在4种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  6种胃癌细胞株中均有PD-1的表达,其中SGC-7901和HGC-27细胞PD-1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也有PD-1的表达。结论: 各种胃癌细胞株均有PD-1的表达,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2016 Vol. 26 (05): 449-451胃癌细胞株及胃癌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表达 [摘要] ( 536 ) [HTML 1KB] [PDF 987KB] ( 806 )
452 戴圆圆,吴铁龙,盛颖玥,王文远,薛丽莉,薛育政*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克罗恩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在克罗恩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克罗恩病患者78例,根据病情分为缓解期35例,活动期4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计算NLR。采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CDAI)评价克罗恩病活动程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NLR、白细胞数、ESR、CRP对克罗恩病病情的诊断效能。结果:  克罗恩病患者外周血NLR、白细胞、ESR、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克罗恩病活动期患者外周血NLR、CRP值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外周血NLR、白细胞计数、ESR、CRP诊断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56、0.56、0.79。结论: NLR评估克罗恩病病情的诊断效能优于白细胞计数、ESR、CRP,其检测有助于克罗恩病病情评估。
2016 Vol. 26 (05): 452-453,457 [摘要] ( 528 ) [HTML 1KB] [PDF 768KB] ( 1419 )
454 邓俊,仲宁
Hookwire定位联合单孔胸腔镜切除孤立性肺小结节18例报告
目的:  探讨Hookwire术前定位肺小结节尤其是肺磨玻璃样结节在单孔胸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18例肺结节患者术前随访均超过3个月,术前行胸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根据结节位置于腋中线第4、5肋间行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根据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手术方式。统计定位成功率,单孔胸腔镜楔形切除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所用手术时间。结果:  肺结节直径为(8.91±3.17)mm,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结节成功率为100%,出现微量气胸5例(27.80%),1例出现胸膜反应(6.60%)。本组无1例中转开胸;15例实施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手术时间为(39.33±12.94)min,其中11例为原位腺癌,1例炎性结节,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例B细胞淋巴瘤;3例浸润性腺癌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为(108.33±15.28)min。结论: 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联合单孔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技术。
2016 Vol. 26 (05): 454-457 [摘要] ( 438 ) [HTML 1KB] [PDF 1008KB] ( 949 )
458 王怡1,2, 刘沙1, 魏溪3, 严玉兰4,*
IL-29和TGF-β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白介素-29(IL-2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62例肺癌组织和24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IL-29和TGF-β1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病理分期、组织类型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IL-2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TGF-β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在肺癌组织中,IL-29与TGF-β1二者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肺癌组织中IL-29呈低表达,TGF-β1呈高表达,前者与肿瘤生长呈负相关,后者与肿瘤生长呈正相关。
2016 Vol. 26 (05): 458-460 [摘要] ( 420 ) [HTML 1KB] [PDF 810KB] ( 845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 编辑部关于网站维护的公告
· 编辑部关于开具《稿件录用证明》的公告
· 本刊入选武书连研发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D
· 本刊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作者投稿请从本网站注册登录!
                  更多 
 

下载中心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中英文引用格式(2021—2023年)
· 2023年总目录
· 2022年总目录
· 2021年总目录
· 论文写作格式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主  编:许文荣
国际刊号:ISSN 1671-7783
国内刊号:CN 32-1669/R
刊  期:双月刊
编辑出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
     版)》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电  话:0511-84446824
 

版权所有 © 2012《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Medicine Edition)
编辑部电子信箱:xbyx@ujs.edu.cn或xbyx@mail.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