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网刊维护  |  留言  |  联系我们  |  返回杂志社  |  English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常用链接

 
· PDF阅读器福昕下载
· 江苏大学
· 外文期刊参考文献查询
· 中国知网
· 万方医学网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 23卷 6期
刊出日期:2013-11-30

目录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检验医学
经验技术交流
病例报告
   
目录
1
目录
2013 Vol. 23 (6): 1- [摘要] ( 590 ) [HTML 1KB] [PDF 344KB] ( 1208 )
基础医学
461 何亚龙1, 王晓燕1, 张尤历1 , 范钰2
siRNA下调叉头框M1基因表达对大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叉头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protein M1,FoxM1)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大肠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设计合成3个FoxM1 siRNA,转染人大肠癌SW620细胞后,采用定量PCR方法筛选下调FoxM1 mRNA效果最好的siRNA,然后以不同浓度(3.125 ,6.25 ,12.5 nmol/L)的该siRNA转染处理大肠癌细胞,用RPMI 1640代替FoxM1 siRNA作为空白对照组(ConA);48 h后,各组细胞分别用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7.5 μmol/L)处理,以MTT法检测siRNA转染对各组细胞增殖及对伊立替康敏感性的影响;以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Akt磷酸化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siRNA 3.125 nmol/L组、siRNA 6.25 nmol/L组和siRNA 12.5 nmol/L组SW620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8.36%,39.78%,58.18%,78.28%。统计学分析显示,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r=0.775,P<0.05)。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siRNA转染组Akt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FoxM1 基因siRNA可提高大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下调Akt磷酸化水平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2013 Vol. 23 (6): 461- [摘要] ( 1451 ) [HTML 1KB] [PDF 3053KB] ( 1503 )
465 陆耀良1, 康涛1, 李晓强2, 韩松1
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  探讨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梯密度离心法结合差速贴壁法分离获取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培养于EGM2MVSingleQuots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取48 h内贴壁细胞(早期EPCs)和48 h后贴壁细胞(晚期EPCs),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术鉴定EPCs表面抗原标志CD34,CD13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激光共聚焦检测EPCs吞噬功能,透射电镜观察EPCs内部超微结构。结果: 单核细胞接种后呈小圆形,早期EPCs呈长梭形,晚期以纺锤形为主,培养7 d后有明显干细胞集落;增殖至第6代以后,形态开始逐渐接近于内皮细胞,并出现管腔样结构。内皮祖细胞表面标志CD34,CD133和VEGFR2均呈阳性表达,能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并结合FITC标记的凝集素1。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内皮细胞特征性细胞器WeiblePalade小体。结论: 梯密度离心法结合差速贴壁法能够成功地从骨髓中分离、纯化、培养出内皮祖细胞,其增殖能力强,数量充足,生物学特性稳定。
2013 Vol. 23 (6): 465- [摘要] ( 1740 ) [HTML 1KB] [PDF 3961KB] ( 2194 )
470 张俊1, 张炽敏2
应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快速判定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范围
目的:  探讨应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快速判定微波凝固范围的可行性。方法: 纯种新西兰长耳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即时、1d、3d、7d、10d、21d 6组。超声引导下,45W微波辐射肝组织3min。取凝固标本,肉眼观察,并行TTC染色、HE染色、电镜观察。结果:活体兔肝凝固灶,电镜、HE染色证明凝固坏死区TTC不染色;非凝固坏死区TTC染色成玫瑰红色。活检标本TTC染色后,染色区域行HE染色,仍然可以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结论: TTC大体染色判定微波凝固范围,即时、准确、经济且操作简单。TTC不染色区域为凝固区,染成玫瑰红色区域为非凝固区。
2013 Vol. 23 (6): 470- [摘要] ( 1348 ) [HTML 1KB] [PDF 3815KB] ( 1438 )
475 刘继普, 许贤林, 何小舟, 范敏
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对老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饱和氢气生理盐水(hydrogenrich saline)对老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30只20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肾缺血再灌注加氢气生理盐水干预组(H2组),每组10只。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半胱氨酸天冬酸酶3(Caspase-3)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及mRNA水平并行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肾组织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尿素氮、肌酐、丙二醛以及8-OHDG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H2组(P<0.05),而SOD含量明显低于H2组和假手术组(P<0.01)。H2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和H2组(P<0.01),H2组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H2组HO-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 饱和氢气盐水通过抑制Caspase-3及促进HO-1的表达,从而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损伤起保护作用。老龄大鼠肾脏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对缺血再灌注更敏感。
2013 Vol. 23 (6): 475- [摘要] ( 1036 ) [HTML 1KB] [PDF 5192KB] ( 1535 )
480 杨小明1, 沈捷红2, 李月英3, 林建伟1, 黄炳忠4
HPLC法同时测定小鼠血浆中3种银杏酸单体的浓度
目的:  建立小鼠血浆中银杏酸(ginkgolic acid,GA) 3种主要单体GA 13∶0,GA 15∶1和GA 17∶1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 以制备的GA 13∶0,GA 15∶1和GA 17∶1单体为标准品,采用外标法建立标准曲线。采用乙腈预处理样品以沉淀其中蛋白质。采用SinoChrom ODSAP C18色谱柱 (250 mm×4.6 mm,5 μm),甲醇—3%醋酸(92∶8)为流动相,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310 nm。结果: GA 13∶0,GA 15∶1和GA 17∶1标准曲线分别在0.135~20μg·mL-1,0.129 ~20μg·mL-1和0.211~2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9 0);回收率均>70.2% (n=5),测定准确度为95.2%~101.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6.2%,日间相对标准偏差≤9.5%。结论:成功建立测定GA 13∶0,GA 15∶1和GA 17∶1单体的HPLC方法,其灵敏度高,重现性、精密度和准确性好。
2013 Vol. 23 (6): 480- [摘要] ( 891 ) [HTML 1KB] [PDF 4080KB] ( 1550 )
485 郭松, 刘晓光
普城沙雷氏菌rpo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普城沙雷氏菌G3 菌株rpoS基因的序列、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解析,为进一步研究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Expasy数据库分析蛋白质的理化性质;TMHMMServerv.2.0、TargetP1.1Server和SignalP 4.1 Server预测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分别用NetNGlyc 1.0Server和NetPhos 2.0预测磷酸化、糖基化位点;用SOPMA和SWISS-MODEL分别对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用MEGA 4 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RpoS是一个亲水性蛋白,没有跨膜区域和信号肽,有糖基化位点和高水平的磷酸化位点,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其主要二级结构。结论:  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RpoS具有较高比例的磷酸化位点和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的二级结构,这与其整合和响应环境中不同的胁迫信号刺激,诱导一般胁迫反应使细菌在逆境中得以生存的生物学功能相吻合。
2013 Vol. 23 (6): 485- [摘要] ( 3504 ) [HTML 1KB] [PDF 5525KB] ( 1916 )
489 杨芬, 赵建华
七氟烷后处理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大鼠iNOS/NO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NO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和脂多糖组分别于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1 mL/kg)或脂多糖(5 mg/kg);七氟烷0.5,1,2 h组于气管内滴注脂多糖4 h后,即急性肺损伤发生,分别吸入2.4%七氟烷0.5,1,2 h,模拟“后处理”方案。6 h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iNOS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NO含量。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脂多糖组肺泡腔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及肺泡腔有严重的水肿、出血,肺泡结构破坏严重。七氟烷组肺组织损伤较脂多糖组明显减轻。脂多糖组肺组织内iNOS蛋白表达和NO含量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P均<0.01);七氟烷组iNOS蛋白表达和NO含量较脂多糖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以七氟烷1 h组和七氟烷2 h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七氟烷后处理可减轻脂多糖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NOS/NO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2013 Vol. 23 (6): 489- [摘要] ( 1087 ) [HTML 1KB] [PDF 3083KB] ( 1321 )
检验医学
493 徐君1, 张园海2, 郑中伟1, 伍建业1, 葛国洪2, 邵江波2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区1762/1764双突变与基因型和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自然史中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区1762(AT)/1764(GA)双突变的分布,以及与中国常见HBV基因型的关系和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68例未进行过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利用制备的特异性TaqMan MGB探针,采用特异性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PSRTPCR)方法对其血清行B、C基因型分型和双突变定量检测,比较双突变在B、C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同时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CMIA)检测血清HBeAg和抗HBe,比较B、C基因型各组双突变株和野生株病毒的HBeAg血清学转换。结果: C基因型CHB患者BCP区1762/1764双突变率(70.65%)明显高于B基因型(29.17%,P=0.000)。观察HBeAg阴性CHB患者比例,B基因野生组明显高于其双突变组(28.57%,P=0.004)和C基因野生组(22.22%,P=0.000);C基因双突变组(63.08%)明显高于其野生组(22.22%,P=0.000)和B基因双突变组(28.57%,P=0.018)。在所有HBeAg阴性患者中,B基因野生组抗HBe阳性率(84.00%)高于其双突变组(0.00%,P=0.003)和C基因野生组(16.67%,P=0.004);C基因双突变组抗HBe阳性率(19.51%)与其野生组(16.67%)和B基因双突变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1.000)。结论: 在我国慢性HBV感染人群中,C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BCP区1762/1764双突变;B基因野生型患者易产生HBeAg阴性并伴有抗HBe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较彻底;而C基因双突变患者易产生HBeAg阴性但不伴有抗HBe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不彻底。
2013 Vol. 23 (6): 493- [摘要] ( 1213 ) [HTML 1KB] [PDF 3471KB] ( 1425 )
临床医学
498 袁伟, 严金川, 王丹青, 梁仪, 吴骏
冠心病患者血清亲环素A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不同危险分层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亲环素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钙蛋白I(troponinI,TnI)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4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3例,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同时选取无血管病变的患者43例作为非冠心病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即刻采血,AMI组入组患者均为发病12h内,并在入院1周后再次采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亲环素A的含量。结果:ACS组患者外周血亲环素A水平为(24.2±2.7)ng/mL,明显高于SAP组的(16.2±2.4)ng/mL和非冠心病对照组的(7.8±1.1)ng/mL(P均<0.05);AMI组和UAP组的外周血亲环素A水平分别为(24.1±2.4)ng/mL和 (24.5±3.1)n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I组1周后亲环素A水平(17.9±3.0)ng/mL明显低于其急性期的(24.1±2.4)ng/mL(P<0.05)。ACS组BNP、Tn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VEF值低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亲环素A水平的变化与BNP、TnI存在明显正相关(r=0.893,P<0.05;r=0.765,P<0.05),与LVEF存在明显负相关(r=-0.528,P<0.05)。结论:外周血亲环素A水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密切相关,可用于预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2013 Vol. 23 (6): 498- [摘要] ( 1279 ) [HTML 1KB] [PDF 2882KB] ( 1431 )
501 潘丽莉, 张俊, 魏江, 施媛萍, 冯悦华, 于洋, 罗光华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MT2A-838G/C和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苏南地区汉族人群MT2A-838G/C和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碱基淬灭探针技术检测103例有颈动脉斑块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的MT2A基因-838位点和MCP-1基因-2518位点基因型分布及基因频率,并评价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MT2A 3种基因型GG、GC、CC的频率分别为52.17%、36.96%、10.87%和50.49%、36.89%、12.62%(P>0.05),等位基因G、C的频率分别为70.65%、29.35%和68.93%、31.07%(P>0.05);MCP-1 3种基因型AA、AG、GC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频率分别为15.22%、52.17%、32.61%和20.39%、44.66%、34.95%(P>0.05),等位基因A、G的频率分别为41.30%、58.70%和42.72%、57.28%(P>0.05)。结论: MT2A-838G/C及MCP-1-2518G/A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苏南汉族人群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3 Vol. 23 (6): 501- [摘要] ( 1122 ) [HTML 1KB] [PDF 3055KB] ( 1422 )
505 刘伊娜, 朱健华, 吴翔, 魏美芳
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入选住院ACS患者21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102例)和对照组(108例),比较两组基础临床资料、介入治疗情况、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并发症和心律失常相关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和介入治疗情况、出血并发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早期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提高,室性心律失常电击复律/除颤率也有所降低。结论: 替罗非班提高了ACS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可明显降低急诊介入治疗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2013 Vol. 23 (6): 505- [摘要] ( 1033 ) [HTML 1KB] [PDF 3636KB] ( 1202 )
509 陈萍, 李坚, 朱文静, 杭建明
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K-ras基因突变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al polymorphism, 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52例肺癌患者和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的纤支镜活检标本中K-ras基因第12,13和61位密码子的突变率,并对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52例肺癌患者活检标本中,12例检测出K-ras基因点突变,突变率为23.1%,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活检标本中未检测出K-ras基因点突变。K-ras基因突变与肺癌病理组织类型相关,在腺癌中达43.8%,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关。 结论:检测纤支镜活检标本Kras基因突变有可能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K-ras基因; 突变
2013 Vol. 23 (6): 509- [摘要] ( 1085 ) [HTML 1KB] [PDF 2766KB] ( 1383 )
513 陆莉1, 崔飞伦2, 肖秀娣1, 徐雪松1
老年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receptor-2,CerbB2)在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及CerbB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肿瘤部位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 ER,PR,CerbB2呈阳性表达者分别为84例(67.2%),83例(66.4%),25例(20.0%)。ER,PR阳性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相关,CerbB2阳性表达与患者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均<0.01)。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4.9%和62.0%,中位生存时间6.9年。结论: ER,PR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而CerbB2阳性表达率低,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较好地反映老年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并指导手术治疗。
2013 Vol. 23 (6): 513- [摘要] ( 931 ) [HTML 1KB] [PDF 3015KB] ( 1279 )
517 陈霞, 袁国跃, 王东, 王莹, 李梅
热休克蛋白27、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 27, HSP2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取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标本130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50例、甲状腺腺瘤5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样本切片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SP27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癌组HSP27、TGFβ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35/50)、80.0%(40/50),甲状腺腺瘤组分别为48.0%(24/50)、62.0%(31/50),正常甲状腺组分别为46.7%(14/30)、56.7%(17/30)。甲状腺癌组HSP27、TGF-β1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5)及正常甲状腺组(P<0.05)。甲状腺腺瘤组与正常甲状腺组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HSP27 和TGF-β1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进展及评估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热休克蛋白27; 转化生长因子β1;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腺瘤
2013 Vol. 23 (6): 517- [摘要] ( 1145 ) [HTML 1KB] [PDF 3002KB] ( 1385 )
520 颜骏, 吉木森, 金兆辰
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早期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早期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观察氧合和肺力学变化,评价俯卧位通气的效果。方法: 对26例早期肺内源性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6 h,分别监测俯卧位通气前、通气0.5,2,4,6 h氧合指数(PaO2/FiO2)及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呼吸系统顺应性等肺力学变化。结果: 患者在改为俯卧位通气2 h后氧合指数(224.86±30.84)较俯卧位通气前(192.45±46.81)明显改善(t=-2.37,P=0.03);通气4 h后氧合指数(286.38±36.67)较通气2 h(224.86±30.84)进一步升高(t=-5.53,P=0.00);通气6 h氧合指数(287.46±38.84)则较通气4 h(286.38±36.67)无明显改善(t=0.03,P=0.98)。俯卧位通气前后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呼吸系统顺应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早期肺内源性ARDS患者的氧合,以持续通气4 h改善更明显。
2013 Vol. 23 (6): 520- [摘要] ( 996 ) [HTML 1KB] [PDF 2887KB] ( 1997 )
经验技术交流
523 王娟, 阚明秀, 谢荣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注地佐辛5、25 mg,两组同时联合丙泊酚2 mg/kg静注。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2 min(t1)、扩宫颈时(t2)及术毕(t3)4个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术中SpO2<85%的例数、丙泊酚的用量和术后唤醒时间、离院前下腹痛的情况(Prince-Henry评分)、不良反应以及离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t1时MAP(分别为70.6±2.5和71.2±3.5)较t0时(分别为78.3±4.3和77.6±4.4)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各时段心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g组术中SpO2<85%的有12例,2.5 mg组术中无患者SpO2<85%,且5mg组术后唤醒时间也明显长于2.5 mg组(P<005)。5 mg组术后恶心呕吐有6例,明显高于2.5 mg组(P<0.05)。丙泊酚的用量、离院前下腹痛的情况以及离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2.5 mg联合丙泊酚静注能为宫腔镜手术患者提供充分的镇静镇痛,且苏醒及时,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更高。
2013 Vol. 23 (6): 523- [摘要] ( 981 ) [HTML 1KB] [PDF 2026KB] ( 1493 )
526 王娟1, 俞力2*, 范钰3
miR-155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对甲状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MMP-1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155表达对人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miR-155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miR-155,AS-miR-155),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无义寡核苷酸(oligodeoxyribonucleotides,ODN)组。人甲状腺癌BCPAP细胞经转染处理后,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3组细胞中miR-155 mRNA表达水平,划痕试验检测癌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方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癌细胞上清液基质金属蛋白质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和无义ODN组比较,转染AS-miR-155组BCPAP细胞miR-155表达水平降低,细胞迁移速度变慢,穿膜细胞数较少,细胞中MMP-13蛋白水平亦明显减低(P<0.05)。结论: 采用寡核苷酸下调miR-155高表达可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力,下调MMP-13表达是其重要机制。[关键词]
2013 Vol. 23 (6): 526- [摘要] ( 1708 ) [HTML 1KB] [PDF 2964KB] ( 1415 )
529 蒋小猛1, 徐岷1, 魏金文1, 王晓燕1, 张尤历1, 陈萍1, 徐美东2
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26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经胃肠镜及超声内镜诊断的26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GIST行ESD治疗。患者使用丙泊酚静脉注射诱导麻醉。手术标本行免疫组化进一步判定肿瘤性质。观察肿瘤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等指标。结果:26例中,25例为单发肿瘤,1例为多发(2个)肿瘤。7例位于食管,10例位于胃底,5例位于胃体,3例位于胃窦,1例位于直肠。27个瘤体成功切除26个(96.30%)。22例(84.62%)瘤体一次性完整剥离,3例(11.54%)瘤体破裂,1例(3.85%)因肿瘤多发,分期切除。ESD手术时间为(59.62±28.18)min,ESD操作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不超过50 mL,术后无持续活动性及迟发性出血。2例(7.69%)发生穿孔,应用多枚钛夹成功封闭裂孔,未转外科开腹手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定间质瘤诊断17例,平滑肌瘤7例,异位胰腺1例,血管球瘤1例。良性间质瘤14例,潜在恶性间质瘤2例,恶性间质瘤1例。术后住院时间(4.15±1.71)d。术后随访期(27.73±12.16)月。3个月及6个月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未提示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近期疗效安全、可靠,病变可以被完整切除并提供详细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
2013 Vol. 23 (6): 529- [摘要] ( 1060 ) [HTML 1KB] [PDF 2157KB] ( 1372 )
532 焦夕琴1, 陈芹2, 林江2*, 杨静3, 陈星星3, 汤琴4, 钱震3, 马吉春2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SALL4基因的甲基化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ike 4,SALL4)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和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和实时定量PCR(RQ-PCR)技术检测45例初发AML患者和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标本的SALL4甲基化状态和SALL4表达水平;同时,对AML患者的SALL4甲基化改变与临床特征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9例(20.0%)AML患者存在SALL4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改变,而20例对照均无SALL4基因低甲基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LL4启动子低甲基化改变与AML患者年龄、性别、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但低甲基化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甲基化患者(P=0.027)。SALL4表达水平和SALL4低甲基化明显相关(P<0.05)。按WHO分型,本研究中共有7类亚型,亚型间SALL4低甲基化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和高危组核型患者中SALL4低甲基化频率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P<0.05)。结论: SALL4低甲基化是AML患者中一个常见分子事件,可能与AML患者中高危核型相关。
2013 Vol. 23 (6): 532- [摘要] ( 1561 ) [HTML 1KB] [PDF 3322KB] ( 1314 )
536 盛鹏, 马运宏, 孙振中
超腕关节外支架联合钢板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桡骨干骨折
目的:  探讨超腕关节外支架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桡骨干骨折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利用超腕关节外支架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患者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0例患者获得 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术后3个月腕关节背伸平均70度,掌侧屈曲平均65度;前臂旋前平均70度,旋后平均70度。术后患者均无感染发生,除1例患者术前已表现有正中神经损伤症状外,其余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腕关节僵硬及疼痛发生,骨折愈合良好,无骨不连发生。结论: 超腕关节外支架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桡骨干骨折,前臂和腕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并且方便术后观察、换药和护理。
2013 Vol. 23 (6): 536- [摘要] ( 1192 ) [HTML 1KB] [PDF 1489KB] ( 1502 )
538 刘海波1, 2, 卢小东1, 邵启祥1*
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抗血小板抗体检测和配型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固相凝集法检测39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清中的抗血小板抗体,抗体阳性者与供者之间进行交叉配合试验。对其中的17例进行配合性输注,15例随机输注。结果: 交叉配合组与随机输注组24 h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分别为(9.05±3.11)×109/L和(2.77±1.88)×109/L,交叉配合组明显高于随机输注组,两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88.2%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P<0.05)。结论: 配合性输注血小板可提高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输注疗效。
2013 Vol. 23 (6): 538- [摘要] ( 969 ) [HTML 1KB] [PDF 2163KB] ( 1866 )
540 顾华芸, 郭建锋, 陈文颖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对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根据有无导管扩张、肿块与导管的位置关系将超声表现分为5型(Ⅰ型~Ⅴ型),同时分析其弹性成像上的表现,并综合分析诊断错误的原因。结果: 64例71个病灶中,52个明确诊断,19个误诊。Ⅰ型26个病灶,1个误诊;Ⅱ型13个病灶,3个误诊;Ⅲ型8个病灶,无误诊;Ⅳ型9个病灶,4个误诊;Ⅴ型15个病灶,11个误诊。结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表现复杂多样,Ⅰ型、Ⅲ型诊断准确率高,Ⅱ型、Ⅳ型、Ⅴ型诊断较为困难,对接近乳头的肿块以及导管扩张,如果伴有乳头溢液,应高度怀疑导管内乳头状瘤;弹性成像未能为诊断提供额外信息。
2013 Vol. 23 (6): 540- [摘要] ( 982 ) [HTML 1KB] [PDF 3181KB] ( 1890 )
544 曹波1, 赵明2, 陈盼2, 黄青松, 马仁忠2, 阚明秀2
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喉罩全麻在切痂植皮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喉罩全麻在切痂植皮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60例行切痂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诱导均采用舒芬太尼、异丙酚和七氟烷,喉罩置入,术中麻醉维持均吸入七氟烷,在麻醉诱导前,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啶泵注,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泵注,观察记录入室时(t0)、置入喉罩时(t1)、切痂时(t2)、术毕拔出喉罩时(t3)的心率 、收缩压 、舒张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苏醒期的躁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4个时期的血流动力学明显比对照组稳定,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6.67%)明显少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7, P=0.002)。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在烧伤切痂植皮喉罩全麻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
2013 Vol. 23 (6): 544- [摘要] ( 1120 ) [HTML 1KB] [PDF 2176KB] ( 1163 )
病例报告
547 盛祺, 蔡思洁, 华亚芳, 张炎, 陆益民, 虞乐群
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合并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报告
2013 Vol. 23 (6): 547- [摘要] ( 722 ) [HTML 1KB] [PDF 1480KB] ( 1438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 编辑部关于网站维护的公告
· 编辑部关于开具《稿件录用证明》的公告
· 本刊入选武书连研发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D
· 本刊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作者投稿请从本网站注册登录!
                  更多 
 

下载中心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中英文引用格式(2021—2023年)
· 2023年总目录
· 2022年总目录
· 2021年总目录
· 论文写作格式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主  编:许文荣
国际刊号:ISSN 1671-7783
国内刊号:CN 32-1669/R
刊  期:双月刊
编辑出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
     版)》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电  话:0511-84446824
 

版权所有 © 2012《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Medicine Edition)
编辑部电子信箱:xbyx@ujs.edu.cn或xbyx@mail.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