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网刊维护  |  留言  |  联系我们  |  返回杂志社  |  English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常用链接

 
· PDF阅读器福昕下载
· 江苏大学
· 外文期刊参考文献查询
· 中国知网
· 万方医学网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 23卷 4期
刊出日期:2013-07-29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检验医学
药学
经验技术交流
综述
   
基础医学
277 胡君, 叶荣, 王春燕, 等
大鼠TCF4和ΔTCF4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摘要]目的:  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Ad-TCF4和Ad-ΔTCF4(缺失了β-catenin结合位点),并初步鉴定其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MSCs中的功能以及应用MSCs进行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以MSCs的cDNA为模板,扩增TCF4和ΔTCF4基因,将基因序列定向克隆至穿梭质粒载体pShuttle-CMV后,转化含pAdEasy-1的BJ5183感受态细胞进行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Ad-TCF4和Ad-ΔTCF4。PCR以及PacⅠ酶切鉴定后,Ad-TCF4和Ad-ΔTCF4转染QBI-293A进行包装和扩增。检测重组载体的病毒滴度以及感染MSCs的最适病毒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并探讨Ad-TCF4和Ad-ΔTCF4在MSCs中的表达以及对迁移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Ad-TCF4和Ad-ΔTCF4,病毒滴度分别为1.1×107 pfu/mL和1.3×107 pfu/mL,150 MOI病毒感染MSCs的效率达到90%以上;蛋白质印迹和TOPFlash/FOPFlash报告基因检测显示TCF4在MSCs中表达增加,并具有调节下游靶基因转录的活性;Boyden小室迁移实验发现感染Ad-ΔTCF4能显著抑制MSCs向LiCl的迁移能力,而感染Ad-TCF4并不能提高MSCs的迁移能力。结论: 成功构建Ad-TCF4和Ad-ΔTCF4,能高效感染MSCs并正确表达。
2013 Vol. 23 (4): 277-283 [摘要] ( 1499 ) [HTML 1KB] [PDF 7290KB] ( 1510 )
284 朱灵, 蒋鹏程, 满昌峰, 彭辉勇, 徐娟, 范钰
RNA干扰假基因Cripto-3表达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RNA干扰下调假基因Cripto-3(Cr-3)对人大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将大肠癌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空载对照组,siRNA转染组(5 nmol/L组、10 nmol/L和20 nmol/L组)。将Cr-3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人大肠癌SW480细胞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r-3表达水平;分别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对照组比较,siRNA转染组Cr-3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癌细胞克隆形成和穿过滤膜的细胞均明显减少,且与浓度相关(P<0.05)。结论:假基因Cr-3在大肠癌细胞增殖侵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大肠癌诊疗中的一个重要靶点。  
2013 Vol. 23 (4): 284-287 [摘要] ( 1269 ) [HTML 1KB] [PDF 946KB] ( 1376 )
288 戴桂红1, 李国利2*, 钱华3, 袁冬兰3, 焦霞1, 梅佳4, 朱晓蔚1, 于鸿1
微小RNA-21对宫颈癌HeLa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4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21(miR-21)对宫颈癌HeLa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4(programmed cell death, PDCD4)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为应用miR-21对宫颈癌进行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pre-miR-21、pre-miR-21阴性对照、anti-miR-21、anti-miR-21阴性对照瞬时转染HeL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21相对表达量;MTT法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DCD4蛋白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21的靶位点。 结果: pre-miR-21上调miR-21的表达,抑制PDCD4蛋白表达,促进HeLa细胞增殖;而anti-miR-21下调miR-21的表达,增加PDCD4蛋白的表达,抑制HeLa细胞增殖。pMIR-Luc-PDCD4-3′UTR与pre-miR-21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下降,而与anti-miR-21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升高。 结论: PDCD4基因是miR-21的靶基因;miR-21通过调节PDCD4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增殖。
2013 Vol. 23 (4): 288-291 [摘要] ( 1905 ) [HTML 1KB] [PDF 1226KB] ( 1942 )
292 闫岩, 张尤历, 徐岷
HDAC2 siRNA转染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RNA干扰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基因表达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并将其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20 nmol/L HDAC2 siRNA阴性组,40 nmol/L HDAC2 siRNA阴性组,20 nmol/L HDAC2 siRNA组,40 nmol/L HDAC2 siRNA组。合成针对HDAC2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HDAC2 siRNA瞬时转染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DAC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siRNA 组对比,HDAC2 siRNA组的HDAC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细胞增殖率减慢(P<0.0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采用RNA干扰沉默人胰腺癌细胞HDAC2基因表达,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2013 Vol. 23 (4): 292-295 [摘要] ( 1362 ) [HTML 1KB] [PDF 891KB] ( 1795 )
296 袁晓亮, 何小舟, 许贤林, 范敏
饱和氢气盐溶液对高龄大鼠肾脏衰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饱和氢气盐溶液对高龄大鼠肾脏衰老的影响。方法: 取1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作为成年组;另取20只健康雄性高龄SD大鼠,随机均分成高龄组和饱和氢气盐溶液组(H2组)。成年组及高龄组以5 mL·kg-1·d-1生理盐水灌胃,H2组以5 mL·kg-1·d-1饱和氢气盐溶液灌胃,其他条件等同。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及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的含量,采用RT-PCR观察肾脏组织中p53,p16,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成年组相比,高龄组SOD活力明显降低,丙二醛和8-OHdG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高龄组相比,H2组SOD活力明显升高,丙二醛和8-OHdG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成年组相比,高龄组p53和p16 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SIRT1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高龄组相比,H2组p53和p16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 SIRT1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 饱和氢气盐溶液能够发挥延缓肾脏衰老的作用,可能与抑制p53,p16的表达而促进SIRT1的表达有关。
2013 Vol. 23 (4): 296-299,303 [摘要] ( 1504 ) [HTML 1KB] [PDF 1526KB] ( 1441 )
300 吴占敖, 宣志刚, 孙敏, 姜涛
钛酸钙生物材料的安全性毒理学实验
[摘要] 目的:评价钛酸钙生物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经6 h/120 ℃水热合成技术制备分别以聚乙二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枸橼酸钠为修饰剂的钛酸钙。采用遗传毒性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和小鼠体外溶血实验检测钛酸钙及其经过修饰后形成的生物材料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结果:针对钛酸钙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结果显示骨髓细胞微核率均在4‰以下,体外溶血实验结果显示溶血率均<5%。 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该聚乙二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枸橼酸钠为修饰剂和无修饰剂钛酸钙生物材料未显示有致突变性和溶血现象。
2013 Vol. 23 (4): 300-303 [摘要] ( 1208 ) [HTML 1KB] [PDF 792KB] ( 1463 )
304 李婧, 顾颖超, 陈圆圆, 端礼荣
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 (5-Aza-dC)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氮蓝(MTT)法测定5-Aza-dC对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5-Aza-dC作用后A549细胞蛋白质含量;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A549细胞凋亡和形态改变。结果:40~100 μg/mL 5-Aza-dC对A549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并具有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同时蛋白质相对含量下降。60~100 μg/mL 5-Aza-dC作用后A549细胞出现明显形态改变且凋亡增加。结论:5-Aza-dC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引起蛋白质相对含量明显下降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蛋白质功能改变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2013 Vol. 23 (4): 304-307 [摘要] ( 1203 ) [HTML 1KB] [PDF 3683KB] ( 1336 )
308 邱会平1, 程晓东2, 卢春2
HIV-1 Tat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与功能鉴定

摘要目的:  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反式激活蛋白(trans activative transcription protein,Tat),为进一步研究可溶性Tat在艾滋病相关卡波氏肉瘤(AIDS-KS)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材料。方法: 以本实验室保存的重组质粒pcDNA3-1(+)/Tat101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Tat。将PCR产物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Tat。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E. coli)BL21 (DE3)感受态细胞,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鉴定后,通过镍亲和层析柱纯化。纯化后蛋白采用虫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功能验证。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含有Tat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His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正确表达,纯化后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3的融合蛋白。虫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Tat与HIV-1 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repeat, LTR)具有结合能力。结论: 重组质粒pET-28a(+)-Tat能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稳定表达Tat蛋白,镍亲和层析柱纯化的His-Tat融合蛋白具有生物学功能。  
2013 Vol. 23 (4): 308-312 [摘要] ( 1825 ) [HTML 1KB] [PDF 1068KB] ( 1527 )
313 刘伊娜, 朱健华, 吴翔, 王政华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线粒体相关机制
目的:  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 HSYA)能否通过阻止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从而保护心肌缺氧复氧损伤以及一氧化氮(NO)在线粒体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解法分离大鼠心肌细胞模型,台盼蓝拒染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荧光染料四甲基罗丹明乙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分离线粒体测定其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结果:  HSYA (0.1 mmol/L)预处理5 min可明显提高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存活率, 对抗缺氧复氧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在分离心肌线粒体模型上, HSYA (0.1 mmol/L,5 min)显著减弱CaCl2诱导的线粒体肿胀。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减弱了HSYA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和对线粒体膜去极化的保护作用。结论:  HSYA预处理具有抗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有关。NO机制参与了HSYA的抗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3 Vol. 23 (4): 313-316 [摘要] ( 1483 ) [HTML 1KB] [PDF 851KB] ( 1970 )
检验医学
317 顾志淼1, 羊镇宇2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血清缺血修饰性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6水平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早期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MA)、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及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血清学筛查的意义。方法:选取93例在胸痛3 h内就诊的患者,即时抽血检测IMA、hs-CRP及CXCL16;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其中63例ACS患者入选ACS组,30例排除ACS的胸痛患者入选对照组;比较两组IMA、hs-CRP及CXCL16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清IMA、hs-CRP及CXCL1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IMA水平与hs-CRP及CXCL16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286, P<0.05; r=0.301, P<0.05)。结论:IMA、hs-CRP及CXCL16与ACS的发生关系密切,早期联合检测有助于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风险评估。
2013 Vol. 23 (4): 317-319 [摘要] ( 1183 ) [HTML 1KB] [PDF 1624KB] ( 1505 )
320 张玲1, 高硕1, 张斌1, 王梅1, 许潇1, 钱晖1, 许文荣1, 2
外源性sall4基因在胃癌HGC27细胞株中的表达及鉴定
目的:  建立sall4稳定转染的HGC27细胞株,为sall4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MV6-entry-sall4及pCMV6-entry质粒转染至HGC27细胞,48 h后加入终质量浓度600 mg/L的G418 抗生素进行药物加压筛选,获得阳性单克隆细胞株,通过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中sall4的表达情况。 结果: 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sall4的HGC27细胞株,稳定转染细胞株中sall4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及转染空载体组。结论: 本实验成功筛选出sall4基因过表达的稳定转染胃癌细胞系。
2013 Vol. 23 (4): 320-324 [摘要] ( 2628 ) [HTML 1KB] [PDF 1369KB] ( 1986 )
325 唐海成, 柏宏坚, 姜永前, 张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白介素-17、C反应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中白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5例,健康对照者23例,分别测定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者血浆CRP、IL-17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COPD组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IL-17、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COPD组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中IL-17与CRP呈正相关(r=0.402,P=0.001)。结论: IL-17、CRP二者均参与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二者联合对判定COPD急性加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013 Vol. 23 (4): 325-327 [摘要] ( 1350 ) [HTML 1KB] [PDF 846KB] ( 1461 )
药学
328 王勇, 黄敏琴, 魏娜
黎药香茅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黎药香茅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浸出物检查及柠檬醛含量测定等方法对香茅药材进行研究。结果: 香茅的主要显微鉴别特征为双韧型盾状维管束、含油滴的分泌腔、单细胞非腺毛及小腺毛、直轴式气孔,连珠状增厚的木薄壁细胞。薄层色谱图中,柠檬醛斑点显色清晰,重现性好。3批药材平均含水量为11.9%,平均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分别为7.39%、1.54%,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9.04%,挥发性醚浸出物含量为2.20%,柠檬醛平均含量为1.32%。结论: 本研究可为黎药香茅的生药学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013 Vol. 23 (4): 328-331,336 [摘要] ( 1169 ) [HTML 1KB] [PDF 3264KB] ( 1992 )
332 罗凯文, 戚雪勇, 戈延茹, 蒋学银, 朱静静, 傅海珍
回流辅助的双水相体系提取防己中粉防己碱
目的:  改进粉防己碱的提取分离工艺,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方法:采用乙醇/(NH4)2SO4双水相体系,辅以加热回流,提取并分离纯化防己粉末中粉防己碱,考察了乙醇质量分数、(NH4)2SO4体积分数、料液比、pH、回流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粉防己碱萃取率的影响,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液中粉防己碱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在乙醇质量分数为20%、(NH4)2SO4体积分数为35%、料液比为1∶8、pH为9时,双水相萃取率为84.50%;回流提取1次、时间为2 h时,防己粗提物的得率为19.80 mg/g,纯度为20.30%。结论: 本方法相比于传统提取分离方法如乙醇回流提取以及酸碱法等,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方法重复性好,所得粗提物纯度较高,可适用于提取粉防己碱。  
2013 Vol. 23 (4): 332-336 [摘要] ( 1628 ) [HTML 1KB] [PDF 1153KB] ( 2401 )
337 黄庆1, 夏生跃2, 戈延茹1, 戚雪勇1
纳米TiO2为基质的硫酸软骨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目的: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硫酸软骨素分子印迹聚合物(Chs-MIPs),并对其吸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纳米二氧化钛(TiO2)为基质,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硫酸软骨素(Chs)为模板分子,合成Chs-MIPs。研究合成条件及其对Chs的吸附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形貌进行表征。结果: TiO2和丙烯酰胺最合适的质量比为6∶1,交联剂和丙烯酰胺的摩尔比为7∶1。Chs-MIPs对Chs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数据分别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Pseudo-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结论: 所合成的Chs-MIPs对Chs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重复耐用性能。
2013 Vol. 23 (4): 337-340,359 [摘要] ( 1170 ) [HTML 1KB] [PDF 2023KB] ( 1742 )
临床医学
341 袁国跃, 董嗣婧, 朱天一, 钱唯韵, 汤冰倩, 叶菁菁, 张彩丽, 宗菁
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及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88例,其中正常对照组28例,T2DM不合并MS组(非MS组)30例,T2DM合并MS组(MS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并检测血脂、血清chemerin、hs-CRP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MS组的血清chemerin水平(86.47±23.61)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0.09±15.32)ng/mL及非MS组(61.16±17.90)ng/mL(均P<0.01);MS组血清hs-CRP水平为(2.57±1.64)mg/L,明显高于非MS组的(098±0.90)mg/L(P<0.01);简单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hemerin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舒张压、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三酰甘油及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舒张压、HOMA-β及hs-CRP是影响血清chemerin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T2DM合并MS患者血清chemerin明显升高,血清chemerin水平与hs-CRP相关。  
2013 Vol. 23 (4): 341-344 [摘要] ( 1328 ) [HTML 1KB] [PDF 795KB] ( 1742 )
345 吴春华, 薛跃君, 许轶群, 荣伟良, 潘昌杰, 钱农
双源CT大螺距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128层双源CT大螺距扫描模式下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准确性及辐射剂量。 方: 123例怀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技术(序列扫描组,n=58)与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技术(大螺距扫描组,n=65);2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利用双盲法、以5分法评定系统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进行评分,计算2名医师评价图像质量的一致性,并对辐射剂量进行分析。以DSA为金标准,评价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123例患者,1 920段(97.6%)冠状动脉节段可满足影像学评价;序列扫描组和大螺距扫描组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分别为98.1%(910/928)和97.1%(1 010/1 0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867);123例患者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均分为(4.7±0.8)分;其中序列扫描组冠状动脉均分(4.7±0.7)与大螺距扫描组冠状动脉均分(4.6±0.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3,P=0.548);2名评价者之间的Kappa值为0.799(P<0.01)。大螺距扫描组的有效剂量为(1.08±0.11)mSv,明显低于序列扫描组(2.26±0.49)mSv,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2,P=0.000);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序列扫描组:97.6%、97.5%,大螺距扫描组:98.1%、96.5%。 结论: 在低心率及律齐人群中,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及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均较高,但大螺距扫描技术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2013 Vol. 23 (4): 345-349 [摘要] ( 1267 ) [HTML 1KB] [PDF 1297KB] ( 1378 )
350 巩企霞, 钱进军, 赵康仁,吴颉言, 赵晶, 徐平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人尿激肽原酶(human urinary kallikrein, HUK)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根据病情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HUK注射液015 PNA U(pnitroaniline unit,相当于10 000国际单位)+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入,1次/d,共21 d。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并比较。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TOAST)、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标准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分型。结果: 治疗21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81.67%)高于对照组(51.67%)。糖尿病及TOAST分型与HUK临床疗效相关(P<0.01);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心脏疾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性脑梗死、OCSP分型与治疗组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非糖尿病患者及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使用HUK的临床疗效优于糖尿病患者及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结论: HUK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糖尿病及TOAST分型可能是HUK的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2013 Vol. 23 (4): 350-353,359 [摘要] ( 1328 ) [HTML 1KB] [PDF 1515KB] ( 1644 )
经验技术交流
354 吴卓华1, 崔立谦2, 邵明1, 谭红愉1, 吴宜娟1, 许启锋1, 李少明1, 林杰1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失眠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帕金森病失眠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得分均明显较入组时改善,观察组患者UPDRS得分和PSQ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1,P>0.05)。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是一项无创性的物理治疗措施,该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可靠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2013 Vol. 23 (4): 354-356 [摘要] ( 968 ) [HTML 1KB] [PDF 784KB] ( 1867 )
357 施蕾蕾, 邵东华, 杭黎华, 陈正
右美托咪啶对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丙泊酚全麻镇静深度准确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全麻时应用右美托咪啶后脑电双频指数(BIS)预测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普外科需接受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龄20~50岁,体质量41~68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丙泊酚组、右美托咪啶0.5 μg/kg+丙泊酚组(M0.5P组)和右美托咪啶1.0 μg/kg+丙泊酚组(M1.0P组),每组40例。M0.5P和M1.0P组分别用微量泵输注右美托咪啶0.5和1.0 μg/kg,泵注持续时间为10 min,丙泊酚组则泵注生理盐水,将3组患者随机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8例,在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结束后5 min,效应室靶控丙泊酚,浓度分别设定为0,1,2,3和4 mg/L,3 min后记录患者OAA/S评分和BIS,OAA/S评分≤2分时判定为意识消失。结果: M1.0P、M0.5P和丙泊酚组BIS对OAA/S预测概率分别为0.96、0.92和0.95,M1.0P、M0.5P和丙泊酚组BIS对意识消失预测概率分别为0.94、0.92和0.9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结论: 丙泊酚输注前应用右美托咪啶不会影响BIS对镇静深度和意识消失预测的准确性。
2013 Vol. 23 (4): 357-359 [摘要] ( 1237 ) [HTML 1KB] [PDF 860KB] ( 1452 )
360 赵国珍1, 张朝晖1*, 范婧2
气相色谱法测定利可君中的残留溶剂
目的:  建立利可君原料中乙醇、丙酮、甲酸乙酯、异丙醚残留溶剂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残留溶剂含量。色谱柱为DB-624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1.8 μm),采用程序升温40 ℃(维持10 min),再以50 ℃/min的速率升到180 ℃(维持5 min),进样口温度150  ℃,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200 ℃,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1.0 mL/min,分流比30∶1。外标法计算残留溶剂的含量。结果: 在本文色谱条件下,乙醇、丙酮、甲酸乙酯、异丙醚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检测浓度在所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1034%,RSD为22%~36%;乙醇、丙酮、甲酸乙酯、异丙醚检测限分别为2.5、2.5、2.5、1.25 μg/mL。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色谱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适用于利可君原料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2013 Vol. 23 (4): 360-361,365 [摘要] ( 913 ) [HTML 1KB] [PDF 1581KB] ( 1536 )
362 王晓慧
改良组织块结合胶原酶消化法培养食管癌细胞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建立合理、高效的食管癌细胞原代培养模式。方法:应用改良的培养方法,即先将组织用机械法剪碎后再用胶原酶进行消化,对13例新鲜的食管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人食管癌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改良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率为61%,污染率为15%。结论:改良组织块结合胶原酶消化法成功建立了较为合理、高效的食管癌细胞原代培养模式。  
2013 Vol. 23 (4): 362-364 [摘要] ( 913 ) [HTML 1KB] [PDF 3421KB] ( 2317 )
综述
366 陆婷1,2, 盛宏光2*, 谢鹏珺3, 刘长英1, 王凤1
肉桂降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3 Vol. 23 (4): 366-368 [摘要] ( 1016 ) [HTML 1KB] [PDF 785KB] ( 2514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 编辑部关于网站维护的公告
· 编辑部关于开具《稿件录用证明》的公告
· 本刊入选武书连研发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D
· 本刊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作者投稿请从本网站注册登录!
                  更多 
 

下载中心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中英文引用格式(2021—2023年)
· 2023年总目录
· 2022年总目录
· 2021年总目录
· 论文写作格式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主  编:许文荣
国际刊号:ISSN 1671-7783
国内刊号:CN 32-1669/R
刊  期:双月刊
编辑出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
     版)》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电  话:0511-84446824
 

版权所有 © 2012《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Medicine Edition)
编辑部电子信箱:xbyx@ujs.edu.cn或xbyx@mail.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