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5年, 2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30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专题研究
法学研究
中外文学文化交流研究
社会学研究
全选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Select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取向
都永浩
2025, 27(1): 1-13.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25.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体和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的概念,属于价值关系的范畴。文化主体性是一种精神价值创造能力及其价值影响能力的体现,所以,文化主体性所呈现出的是共同性价值与独特性价值的统一,具有相应的主观能动性。中华文化主体性分为古今两部分,二者都属于价值关系的范畴,并且都具有延续性和独特的价值内涵。中华文化主体性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即共同性的价值观体系、一体性的内部固有共同体属性、内部天下的价值共同体、人民性的建设目标和方向。
Select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符号机制研究
马慧
2025, 27(1): 14-26.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25.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离不开符号机制的支撑与推动。符号不仅是文化内涵的体现,更是促进民族认同、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文化符号之网,中华民族共同命运的精神本质得以展现。在符号累积的空间中,“身体共在”的感官体验刺激了空间人群的情绪,唤醒了共同情感;在符号的复合型结构中,“共向”元素的组合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象;在解释系统中,通过“真正的指号”的理性判断,生成了共有精神家园的意象。经由共享文化符号的传递、扩展与再创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族人民能够在符号的多层次意义中找到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意义、文化立场和情感价值。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专题研究
Select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专题研究
数字经济对城市包容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本地邻地”分析的视角
张明斗, 张瑞娟, 乔雪蓓
2025, 27(1): 27-42.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25.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本地邻地”分析的视角,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285个城市2013—2022年数字经济对城市包容性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本地城市包容性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邻地城市包容性发展也具有正向的空间外溢效应,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机制作用;数字经济对城市包容性发展的影响存在时空异质性,时间维度上表现为数字经济在长短期内均促进了本地城市的包容性发展;空间维度上表现为东、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了本地和邻地城市的包容性发展,西部地区仅促进了对本地城市的包容性发展。
Select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专题研究
中国实体经济韧性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儒奇, 陶士贵
2025, 27(1): 43-60.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25.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体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座,其韧性既是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迫切需求,也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所在。基于中国2011—2021年的城市数据,利用GMMSLSARRE模型对221个城市的狭义实体经济韧性(RES1)和广义实体经济韧性(RES2)进行测度,结果表明: RES1和RES2的整体水平较高,高韧性和较高韧性的城市占比超过60%,其中省会城市、常住人口100万及以上规模城市处于领先地位;RES1和RES2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RES1呈现较为离散的分布特征,而RES2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进一步考察RES2的空间特征可以发现,在长三角等经济关联密切的地区,已经形成了核心城市带动周围城市韧性提升的协同发展格局;而在京津冀、成渝城市群等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差距较为明显的地区,更多地表现出“虹吸效应”。对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后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人力资本、创新能力、金融发展水平以及交通运输能力能够显著强化实体经济韧性,且城市间实体经济韧性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Select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专题研究
数字经济下劳动关系的碎片化与隐性化 ——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
马璇
2025, 27(1): 61-74.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25.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在巩固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劳动力市场带来深刻变革。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15—202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出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下的劳动关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抑制了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但数字经济并未引起劳动争议发生率的显著上升,即数字经济下劳动关系呈现碎片化与隐性化特征。需要从完善工会制度、扩大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加快劳动基准法建设、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作用、构建协同治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保障劳动者权益。
法学研究
Select
法学研究
论党内法规的概念与特征 ——兼谈对党内法规研究困境的一点思考
刘长秋
2025, 27(1): 75-85.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25.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无论在党内法规文本中还是在学者们的论著中都有关于党内法规概念的相应界定,但这些界定都存在不够准确的问题。党内法规应当被作如下界定,即党内法规是党内有权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活动,具有特定名称、形式和内容要求,旨在确保党的纪律实施,并由党的组织强制力保障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党内专门规章制度的总称。党内法规具有法律属性、政治属性以及道德属性,因此呈现出与这三种基本属性相对应的法律性特征、政治性特征以及道德性特征。新征程中依规治党的必然性决定了党内法规研究必须受到重视,党内法规学虽已被作为法学的一门二级学科,但依然具备发展为独立一级学科的可能性。
Select
法学研究
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法治化构造
张彪
2025, 27(1): 86-97.
https://doi.org/0.13317/j.cnki.jdskxb.2025.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自我革命反映的是主体在主动意义上和自觉意义上的自我扬弃,在形式上与具有外部性的制度建构并不相融,但是它内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要求其必须通过外部制度规范予以实现。自我革命制度规范是党的内部管理规范,同时也与国家法律相互交织,具有典型的外部属性,因此其体系化的构建路径需要遵从法治化的基本要求。当下的重点任务在于,对自我革命制度规范的民主正当性进行适当补强;在遵从党员义务本位的前提下,保障党员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自我革命制度规范的规范属性。
中外文学文化交流研究
Select
中外文学文化交流研究
论文学译丛出版的“非文学”策略——以生活书店《世界文库》的推介为例
曾润, 罗长青
2025, 27(1): 98-108.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25.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活书店出版的《世界文库》系20世纪30年代译介汇编中外名著的大型文学丛书,由著名作家、权威译者、知名学者供稿,打造了颇具特色的外国文学名著译介出版模式。其在译介推广时采用了“非文学”作品传播策略,将尼采的哲学篇什、比昂松的回忆录、华兹华斯的作品序言、兰姆的书信等“非文学”作品纳入出版范畴。这些“非文学”作品译介充实了《世界文库》的内涵,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译作的结构、主题和意图,深入了解作家的思想脉络和创作动机,以及把握所读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连接中国读者与文学经典的过程中,这些“非文学”作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背景下,这种“文学”与“非文学”融合译介模式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思路。
社会学研究
Select
社会学研究
“悬悬而望”还是“数米而炊”:城市老年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消费意愿及行为分析
何继新, 邱佳美, 刘怡辰
2025, 27(1): 109-124.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25.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厘清城市老年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消费意愿及消费行为之间复杂的消费认知逻辑关系对促进老年社会经济参与至关重要。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析影响城市老年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服务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辨析消费行为特征及归因逻辑,基于认知交互理论视角,深层次探究城市老年人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的非一致性现象及内在耦合关系,可以发现:城市老年人的自身特征与认知特征对其社区生活圈服务消费意愿存在多维显著影响;内部具身认知对其消费意愿具有关键性作用,部分负向社区服务认知严重掣肘其消费意愿;城市老年人的初始消费意愿与最终消费行为结果之间存在非一致性。因此,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开发老年人生产性资源、提升社区消费设施服务供给效能和加强社区生活圈服务质量监管对于优化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提升老年人社区生活幸福感、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