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过刊目录

  • 全选
    |
    共同富裕与绿色发展
  • 共同富裕与绿色发展
    方世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九条本质要求,其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都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协调好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基础上开创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的现代化和重塑人类文明崭新格局的现代化,也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以及良好的人与社会关系基础上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和世界文明形态发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质上是在纠正传统现代化偏颇和拨正现代化航向中不断地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是世界现代化史上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空前壮举,意义重大而深远。深刻领悟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义,充分认识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紧迫性和重大价值,牢牢把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我们就一定能够满怀信心地以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的骄人业绩不断地推进人类文明形态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 “双碳”目标与能源法治专题
  • “双碳”目标与能源法治专题
    龚向前, 樊亚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全球范围内正面临一系列产业安全方面的外部挑战,包括欧美国家开展的补贴竞争和对供应链的干扰措施,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压力。对此,我国应在推动完善多边产业激励规则的同时,制订最具开放性的产业政策,善用国际经贸法治机制来抗衡外部打压,从而在制度性开放中维护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安全。我们还应协调好各项碳中和法律政策,基于国际气候法治和ESG标准来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双碳”目标与能源法治专题
    朱炳成, 欧家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绿证交易制度对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绿证交易制度经历了由自愿认购模式向配额制模式的转变,进一步缓解了我国能源产业发展中国家的补贴压力,也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相呼应。目前我国绿证交易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作为其实施基础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存在消纳义务主体定位不明、监管机制衔接不畅以及法律责任缺失等不足,成为阻碍绿证交易制度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同时,该制度自身存在的基础权利不清、制度功能实现受限、法律规范不足以及市场交易规则有待完善等问题,也影响了该制度的有效实施。为此,可在调试模式下从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入手,细化绿证交易制度的具体规范,并探索建立绿证交易制度与碳排放制度、绿电制度等相邻制度的协调机制,以期为我国绿色交易市场机制的体系化奠定基础,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 “双碳”目标与能源法治专题
    宁天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能源低碳化是“双碳”目标在能源领域的具体表达,也是实现国民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在能源法律秩序内,能源低碳化应当与能源法的核心范畴——能源安全相协调。目前,我国的政策与立法初步在能源供给安全、能源价格安全与能源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对能源低碳化作出了回应,但实践中仍然存在能源低碳化与能源安全调适的不足。原因在于能源法律秩序的不完善导致“双碳”目标在能源领域的推进缺少充分的法律保障。为此,应当构建以能源安全为目的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法律保障体系,提高能源立法与政策的可预期性,为贯彻落实“双碳”目标要求,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 农业农村论坛
  • 农业农村论坛
    黄启发,钱丹晴,方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在提升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同时,如何缩小内部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成为未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推动农村整体富裕的有效手段,但是整体富裕并不等同于共同富裕,能否以及如何通过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促进乡村共同富裕,值得深入探讨。江苏省句容市丁庄村的案例表明,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过程中,在注重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关注价值分配环节,改进价值分配方式,是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这为全国其他地区乡村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 农业农村论坛
    贾亚娟,周星,赵敏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悖离,严重制约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以陕西省863个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的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主观规范、分类态度及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村庄环境、村庄制度在上述路径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主观规范、分类态度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负向影响农村居民分类意愿与行为的悖离;村庄环境和村庄制度不仅抑制居民分类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在上述影响路径中也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农村居民的年龄和家庭人口数显著正向影响其分类意愿与行为的悖离,而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是否为村干部以及是否为党员显著提升其分类意愿向实际行为的转化。因此,提升农村居民的主观规范,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的互补,改善村庄环境并优化村庄制度,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向行为转化,实现言行合一。
  • 哲学研究
  • 哲学研究
    马俊峰, 张彦琼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重思“生命权力”问题,构成我们关切“人之生命处境”这一政治哲学研究主题的重要任务。我们看到,福柯将“生命权力”置于不同于传统政治哲学权力分析框架中,阐发并构筑出“生命权力”的理论叙事,后经诸多学者研究推动,发展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生命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然而,随着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全面崛起,“生命权力”理论叙事产生的现实基础与理论背景均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一种数字化隐性存在的“生命权力”已取代物性显性存在的“生命权力”。同时,这种数字化隐性存在的“生命权力”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即数字时代生命无尽的隐性压抑性生存状态,但是,这种“生命权力”新特征却遮蔽了权力的“看管与服务”职能,使得生命潜能的充分发挥、自由个性复归的希望化为泡影。因此,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更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出发,重思“生命权力”原初叙事逻辑,并将目光转向其积极性内涵,权力照看、扶植生命的维度才能得以真实地显现出来。
  • 哲学研究
    谭静,刘文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消费异化是一个当代社会现象。在数字工业社会,资本和数字技术“合谋”,在消费领域深耕、开掘出资本积累和利润增长的数字空间,导致了数字消费主体的奴役化、数字消费活动的剥削化、消费商品的数据流量化和数字消费体验的荒芜化等消费异化的新的表象形式。数字消费异化这一新表象形式有其深刻的发生缘由,即数字资本积累时空加速的本性驱迫、数字技术黑箱隐蔽操纵的算法霸权以及二者“合谋”制造的数字消费文化价值观念的弥漫散播。据此,要解蔽数字消费异化,就应以人民为中心规训资本、依托制度优势公正数据算法、构建理性的主体消费心理、建立数字资源共享机制以优化数字消费。
  • 社会学研究
  • 社会学研究
    逯万辉,田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性别差异问题是科学学和科学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已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多集中于科学技术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通过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999—2020年间发表的190万余篇核心期刊论文中所涉及的295万余名学者记录为统计样本,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者的性别结构与学科差异、学术合作对象的性别偏好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男性仍处于核心位置且在学术合作中起主导作用,女性参与学术合作的机会要低于男性;在学术合作团队的内部结构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男男合作与女女合作现象。后续需要进一步挖掘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为精准制定科研政策提供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