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过刊目录

  • 全选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研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专题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研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专题
    刘世强, 朱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大力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外交思想包括了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保证、历史使命、战略路径、外交布局、政治要求、精神追求等内容,为全方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了方向。面对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带来的新挑战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的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进一步加强形势研判,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与阶段性特征;进一步优化外交布局,努力营造积极有利的国际环境。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研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专题
    安德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为理论内核,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外交实践的需要而提出的一种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治理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立场对资本主义体系及其权力政治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彻底的批判,同时又回应了资本主义发展引发的重大危机,探索了新的发展模式。中国从“一带一路”倡议、支持联合国体系、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三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新的外交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都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产生冲击,无疑会面临来自资本主义国家方面的阻力。中国应准确把握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审时度势,运用灵活的外交策略,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方向发展。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李贽, 孟凡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现代国族——中华民族的建设。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族情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建设目标的实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引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中的内在逻辑呈现出从“站起来”民族自觉向自为的过渡,到“富起来”初步实现民族自为与民族复兴,再到“强起来”全面实现民族自为与民族复兴的阶段性变化与演进过程。以史为鉴,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领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规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纲领,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强起来”进程中全面实现民族自为、民族复兴,努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为全面实现民族自为和民族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 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
  • 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
    周志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开放发展战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多维性特征建立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15—2019年南京市以及2019年苏州、广州、上海、深圳、杭州、武汉、成都等7市的实际数据进行测算,并开展纵向与横向实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南京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开放环境、开放规模、开放效益指标与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差距较大,而且部分指标与苏州、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也存在一定差距。针对差距和不足,南京应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产业地标、建设创新名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高水平自贸区,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拓展规模、提升结构、扩大效益、优化环境的方向转变。
  • 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
    黄萍, 宣昌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发展格局下,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打造“双循环”重要枢纽,增强金融资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2008—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金融集聚评价体系测算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通过全样本和分区域样本可以探讨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不仅有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会对邻近地区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区域视角看,金融集聚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的极化效应显著,对邻近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 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政专题
  • 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政专题
    侯勇, 钱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梳理研究论域及现状可以发现,相关成果主要集中于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多元关系、建设路径、学科实践、评价体系等方面,课程思政研究范式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得以基本确立。对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总结出当前课程思政研究形成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强化课程思政的内部化研究、拓展课程思政研究的多学科视域、推动课程思政研究的系统性以及创新课程思政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四个维度的创新路径。
  • 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政专题
    孙跃东, 曹海艳, 袁馨怡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对未来卓越工程师的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起到重要作用,而教师教学评价是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构成闭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理工科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薄弱环节。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和专家咨询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同行专家和教师在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身份特征,可以分别设计三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包含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并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为各评价项目分别赋值权重,共同构成了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期通过多元评价主体从不同视角给予教师教学评价反馈,促进理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为其他学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 文学研究
  • 文学研究
    杨剑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菲律宾以其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为世界瞩目,早在1919年菲律宾本土的华文白话游记就得以发表。进入21世纪后,中国大陆游客描写菲律宾的游记不断呈现,在书写方式上,从早期的考察观光,后来的旅游书写,到21世纪后的多种游览方式和图文并茂的表达,呈现出游记创作的丰富与发展。
  • 法学研究
  • 法学研究
    孙海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认罪认罚程序运行是单方听取意见而非双方协商程序,具结书亦非控辩双方签订的“契约”。被告人在一审宣判后应当享有反悔权,反悔权在性质上属于请求权。为防范权利滥用,被告人在一审宣判后的反悔必须有正当理由,应当建立被告人反悔时间与举证责任倒置的逆向梯次关联机制。为保障权利运行,实行检察权的“二元”有限抗诉机制和“反悔不从严”的裁判分级审查机制,区分“应当型”抗诉与“可以型”抗诉,并根据反悔事由确立裁判权的分级审查,对于仅上诉的案件不得取消量刑优惠,抗诉案件至多取消量刑优惠而不能将反悔行为作为“从严”的依据。
  • 教育学研究
  • 教育学研究
    陈婧, 邵思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教育治理是以人类整体论和共同利益为价值导向的,多元行为体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教育事务的一种新的规则、机制、方法和活动。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下,深入推进我国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参与,对我国实现面向国际的国家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当前,我国面对着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的不确定性、秩序的不平衡性所带来的客观压力以及本国教育治理发展水平的制约,据此,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导下建构世界性的教育共同体,以此为价值追求;完善立体治理网络,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探索多维治理手段,促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 教育学研究
    李玉菊, 朱俞青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教融合是国家赋予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本文将科教融合引入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贯穿OFPU理念,引领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在分析国内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实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科教融合实践路径:做好一流专业人才素质需求的调研,强化科教融合主导下的理论基础培育;构建科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打通科教融合短板;制订科教融合相适应的科研指导体系,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打造科教融合的教学资源平台,优化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