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6年, 1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11-30
政治哲学研究
历史学研究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文学研究
经济管理研究
艺术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全选
|
政治哲学研究
Select
政治哲学研究
建构性政治概念的提出
罗骞
2016, 18(6): 1-6.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70
可视化
收藏
建构性政治概念是哲学存在论变迁和反思当代政治思想以及当代政治实践发展趋势的理论结果。在后形而上学的存在论视域中,存在被理解为实践中介的现实过程,建构性政治概念因此将政治阐释为存在过程和存在观念的基本构成维度。在反思现代消极政治、革命政治和微观政治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政治功能的强化趋势和人类面临的现实困境,立足于渐进性和可能性的历史意识,政治实践应该发扬创造历史的主体性精神,积极地承担起维系人类存在和推进人类自由发展的存在论使命,以一种积极的建构性方式成为开创未来的基本力量。
Select
政治哲学研究
马克思对现代政治的批判性分析及其当代启示
姜佑福
2016, 18(6): 7-11.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71
可视化
收藏
“建构性政治”概念的提出是恰当理解当下中国政治生活现实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理论主张。黑格尔对现代政治的哲学分析以及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和现代政治自身的批判,对于理解“建构性政治”概念的确切内涵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虽然中西方文明有着根本不同的伦理精神基础,但黑格尔和马克思共同认可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的基本理论框架,对分析中国政治传统与当下政治现实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黑格尔的国家主义立场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本位恰好构成“建构性政治”之“建构性”的两个基本维度,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则提示我们在注重“建构性政治”的现存性和结构性维度的同时,不应遗忘政治生活本身的历史性和过程性维度。
Select
政治哲学研究
从革命政治到建构性政治——论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观的转型
唐爱军, 王培洲
2016, 18(6): 12-17.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72
可视化
收藏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观的内核,包含了革命和建设两大话语,呈现出“革命政治”和“建构性政治”的话语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面临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课题不同,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观不断实现着从“革命政治”到“建构性政治”的转型,这一转型过程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观的形塑,是建构性政治对革命政治的继承和创新。
历史学研究
Select
历史学研究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笔谈
贾艳敏1, 陆和健2, 姚传德3
2016, 18(6): 18-31.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73
可视化
收藏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他一生坚持民主进步的立场,推翻帝制,缔造共和,反对内战,维护法律,为国家的独立、自由、民主、富强奋斗不息。中山先生由民族解放、民主宪政、民生改良思想丰富凝练而成之三民主义,仍然是当前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华人的共同精神财富。为纪念中山先生,本刊特约请三位专家谈了他们的看法。中山先生不恋权位、不谋私利、宽以待人的高风亮节、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对中西文化的清醒认识,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Select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从“家庭主义”到“民族主义”——赛珍珠抗战题材小说《龙子》中的家国情怀
张宇
2016, 18(6): 32-35.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76
可视化
收藏
《龙子》是赛珍珠抗战题材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不仅基于人道主义立场声援和支持中国抗战,更是透过人文主义视角挖掘出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土地情结”背后所孕育出的文化品格和民族精神。尽管民族主义并非中国文化的传统特征,而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但在赛珍珠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笔下,中国根深蒂固的家族制度所构建出的道德准则和价值体系使中国完成了从“家庭主义”向“民族主义”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家国情怀在民族危难时刻得到了进一步诠释和升华。
Select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赛珍珠小说中留学生及海归派形象分析——基于个人知识管理视角
张雁凌
2016, 18(6): 36-40.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77
可视化
收藏
赛珍珠创作了很多留学生和海外归国人员的文学形象,从这些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上可以折射出赛珍珠东西方文化双向审视下的“同异全识”的文化比较视角。对这些留学生和海归派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深化赛珍珠小说的文化学意义,揭示其小说的深层内涵。从个人知识管理理论视角出发,观照赛珍珠笔下的留学生和海归派,可以更加有效地阐释赛珍珠小说中传达出的东西方文化理念。
文学研究
Select
文学研究
清代诗人结社丛考——以镇扬两地为中心
朱则杰
2016, 18(6): 41-46.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78
可视化
收藏
清代江苏,诗人结社活动非常兴盛,各种社团层出不穷。其中如“望社”“惊隐诗社”“南社”等,学术界已有不少研究。但更多的社团普遍研究不够,甚至还不为人所知,或者存在某些相关错误。现在就镇江及扬州两地的三个社团一起做些考察,或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Select
文学研究
明末清初同人诗选佚著考
王兵
2016, 18(6): 47-51.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79
可视化
收藏
明末清初刊刻同人诗选蔚然成风,然传世者罕。兹据相关历史文献,对其中部分亡佚诗选,如陈弘绪《神听集》、徐增《诗表》、吴宗潜《惊隐篇》、吴宗汉《岁寒集》、龚贤《诗遇》和叶闇《诗逢初选》等略作考论,希冀在史料的钩沉稽要中窥见其时文士的生存境遇。
经济管理研究
Select
经济管理研究
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非线性效应的实证检验
——基于门限回归的方法
王明成
2016, 18(6): 52-58.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80
可视化
收藏
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非线性效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以融资规模和支出结构为门限变量时,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随着融资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随着生产性支出份额的增加,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的挤入效应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基础设施是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生产性支出对私人消费的影响从显著的挤入效应逐步转换为不显著的挤入效应。
Select
经济管理研究
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苗晴
2016, 18(6): 59-71.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81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同的经济体系下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不同。对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既有长期均衡关系也有短期均衡关系;对于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知识产权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早期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快速发展阶段,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艺术学研究
Select
艺术学研究
论汉画像祥瑞观念的图式表现
朱存明1, 顾颖2
2016, 18(6): 72-79.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82
可视化
收藏
汉代人的谶纬思想曾经对汉画像的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汉画像的审美观念往往通过祥瑞图式表现出来。汉画像表现的吉祥观念成为中国文化追求的一种征兆。祥瑞观念是通过简易的图式表达出来的,汉画像的符号化与图式化是理解汉画像图像观念的关键。图式化的表现是把复杂的世界加以抽象进而转变成为一个可以被视觉感知的视觉图像符号,汉画像的表现图式是按照天地人三才的象征形式排列的。研究汉画像的祥瑞图式可以进一步理解汉代文化的宇宙论如何落实到具体的图式设计中。
Select
艺术学研究
论民国时期湖社对传统绘画的坚守与弘扬
周牧
2016, 18(6): 80-88.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83
可视化
收藏
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湖社画会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以坚守传统绘画为宗旨的美术社团。面对西方美术思潮的冲击,湖社坚守民族绘画传统,主张精研古法,从传统中寻找中国画的改良方法,并博采新知以求新的发展,在实践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员多在艺术院校授课任教,培养绘画人才;定期举办学员成绩展,举办中日联合画展及其他对外展览;出版专业刊物,反映成员最新的创作和研究成果,使得湖社人才辈出,影响不断扩大。
社会学研究
Select
社会学研究
城市处境不利儿童的成因结构及改善策略研究
解翠玲
2016, 18(6): 89-92.
https://doi.org/10.13317/j.cnki.jdskxb.2016.084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可发现,城市处境不利儿童是在社会分层以及资源分配失衡的前提下,以个人归因方式以及家庭教养方式为中介而形成的。针对这种成因结构,应从开展专项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教育公平进程、提高社会支持力度等方面改善处境不利儿童的实际处境以及主观感受。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