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过刊目录

  • 全选
    |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陆建德1, 郭英剑2, 姚君伟3
    2015, 17(5): 1-8.
    赛珍珠在抗日战争期间,远在大洋彼岸,用多种方式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适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镇江市以“赛珍珠与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学术研讨和历史纪念活动,云集众多中外赛珍珠研究专家,将赛珍珠的人生经历和著作与抗战历史相结合,立足不同视角予以阐述,以独特的方式纪念这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教授认为,从古至今,中国知识分子就非常反对“他者”对自己评头论足,而且始终以社会认同,即“待遇”来证明自身价值,而不具有西方知识分子传统中的“社会服务”意识。我们应该冷静看待赛珍珠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评价,看到评价中的合理性,同时思考她所提倡的知识分子走向基层的时代需求与国情的必然性。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郭英剑教授聚焦在赛珍珠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关系上,试图重新认识赛珍珠之于中国的意义和价值。在强调赛珍珠创作语境的前提下,从赛珍珠积极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疾呼,为遭受国难的中国人民而募捐,为再现中国人民英勇抗战而写作这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赛珍珠对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姚君伟教授认为,赛珍珠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多种方式关注和声援中国的抗日战争。研究赛珍珠的中国抗战叙事作品,首先,有必要将它们置于其整个中国题材序列展开;其次,宜将她的这些叙事放入她所理解并呈现的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里进行研究;再次,更需将她的这一叙事作为整个世界反法西斯叙事的一部分来进行重新评价。
  •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裴伟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镇江市举办以“赛珍珠与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学术研讨和历史纪念活动。活动收到了赛珍珠研究论文或论文摘要70余篇,众多国内外一流的赛珍珠研究专家共济一堂,呼吁和倡议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进一步提升、普及赛珍珠与中国抗战的关系以及赛珍珠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
  • “两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专题研究
  • “两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专题研究
    包宗顺, 周春芳, 曹明霞
    2015, 17(5): 13-29.
    2014年为配合国家调查队的千村调查计划,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与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联合组织实施了江苏农村经济运行情况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随机抽样了全省范围内49个县(市、区)的49个行政村(苏南16个、苏中13个、苏北20个)。包宗顺在《村级集体经济运转情况分析》一文中对49个样本村集体经济运转情况(总收入、总支出、资产与负债、经济运转能力和社区股份合作社)进行了调查,发现江苏村均集体收入水平很高,但地区之间、村村之间差距较大;地区之间村集体支出有明显差异;村集体总资产南北差距较大;村集体负债结构为非生产经营性负债,施工单位成为村集体负债主要债权方。周春芳在《关于江苏土地规模经营及流转情况的调查分析》一文中指出,江苏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出现了分化,表现为无地农户与经营大户并存,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前提和基础,而进一步推动农业规模经营需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制度、建立土地流转良性机制、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战略。从曹明霞的《江苏农户家庭收支及财产情况分析》一文中可以发现,江苏农户人均收入远高于全国水平,且农户的生活消费支出以日常开支为主,家庭主要财产主要包括承包地、宅基地、住房和家用大件耐用消费品。文中针对江苏农户的增收困难也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等策略。
  • 中国当代史研究
  • 中国当代史研究
    付启元
    1949年南京城市政权更替后,中共新政权接管、改造了国民政府时期的官方和民间救济机构,改变了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并重的救济模式,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的新救济体系。在救济实践中,新政权综合运用经济、组织、思想等手段,坚持生产自救、分类救助等原则,成功治理了一些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社会问题,遏制了新旧社会转轨所带来的危机,巩固了新生政权。这一时期确立的社会救济原则、方针、模式,为以后我国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中国当代史研究
    张成洁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文献。作为决议起草小组的负责人,胡乔木除了认真贯彻邓小平的指导精神外,还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融进了自己对中共六十年历史的反思,如关于路线斗争、关于“文革”、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等等,为《历史决议》的最后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历史决议》和胡乔木的反思也存在某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有待重新系统地加以清理,以利于更好地前进。
  • 社会学研究
  • 社会学研究
    秦晓蕾1, 邵莉2
     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经历了由行业垄断向市场充分竞争、由政府补贴到自负盈亏的改革历程,其中人力资源实践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对D公司组织部门40年改革历程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在国有企业战略变革中,人力资源实践逐步从成本管理演化为公司战略伙伴角色,在D公司组织战略变革的任何阶段,人力资源实践都不断调整、全力配合战略变革。在未来的国有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实践对组织变革的影响将越来越深远。
  • 社会学研究
    刘沛栋1, 李放2
    “新农保”作为一项试点政策,其合意替代率的研究不仅能为政府完善这一政策提供参考,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参保积极性。在扩展线性消费模型(ELES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新农保”的合意替代率下限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对“新农保”的合意替代率下限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新农保”的合意替代率下限应维持在50%左右,而现行政策之下的现实替代率则相对较低,通过提高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收益率和提高缴费档次等方式可以提高现实替代率。
  • 法学研究
  • 法学研究
    王建平
    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区域降水收集与“四污染一控制”的结合,是消除城市水灾的重要水生态系统工程。城市污水治理和城市水灾防控、海绵城市建设离不开各级环境部门的全方位参与,这是城市管理行政职能系统化分配的必然,我国应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初期对环保部门的不介入政策进行修正。
  • 法学研究
    张怡悦
    公共资源作为重要的社会财富,是社会公众生存发展的基础。其中,基础设施对于人们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在基础设施规划选址的问题上,我国目前仍然缺乏较为完善的公平机制作为支撑。规划选址主体中立性的缺失,规划选址标准裁量空间过大,规划选址程序缺乏有效的公众制约,针对规划选址行为法律救济的薄弱等,都是造成规划选址行为不公的原因。在追求规划选址公平化、科学化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结合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立足自身国情,规范基础设施的规划主体,明确规划公平的标准,完善基础设施规划选址的程序,并强化对其的监督救济。
  • 教育学研究
  • 教育学研究
    李国昊, 何东波, 张书凤
    基层工作角色实践对大学生稳定就业、职业生涯发展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基层工作角色实践是指大学生在职业准备期进行基层工作角色扮演过程中,根据其对基层工作角色的认知,自发或有组织地在学校、企业、社会或家庭中从事操作性、事务性的最低层次工作的行为和活动,其影响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个体影响因素。大学生基层工作角色实践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基层工作角色学习/认知阶段、基层工作角色实践阶段和基层工作角色建构阶段。
  • 教育学研究
    方泽强1,2, 杨丽红1
    大学发展需要理念的指引。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等经典大学理念对大学发展曾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典大学理念在现代发生着演进和变化,大学应认识并主动适应理念的新变化深入了解理念演进变化的规律,采取有效措施践行理念,从而成为真正的大学。
  • 教育学研究
    张继明
     阐清大学社会服务之根本意涵,是大学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提高大学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需要。大学天生是一个服务机构,服务社会是大学之天然使命,大学也只能通过服务社会才能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大学通过多种方式来服务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可以说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无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时刻去满足社会的“欲望”,大学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必须坚守作为一个教育和学术机构的价值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