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过刊目录

  • 全选
    |
    政治学研究
  • 政治学研究
    沈世培
    “中国梦”是要把中国由“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此可以从社会形态、现代化形态和文明形态三个层面来理解。从现代化程度来说,“中国梦”是一种现代化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社会”,经历了西式资本主义、苏联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态的发展,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从社会性质来说,“中国梦”是一种社会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其内涵和本质具有特殊性,以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从进步程度来说,“中国梦”是一种文明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社会文明”,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特征,与其他文明不同,是要重建“中华文化大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三种形态的构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 政治学研究
    石然1, 方妍2
    2014, 16(5): 10-15.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研究列宁新经济政策,主要形成了瞿秋白的“合作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恽代英的“国家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观、赵世炎的“国家管理生产”观、周恩来的“危机策略”观和“生产关系提升”观以及张闻天的“两制并存”观,内容丰富,但差异明显。对于国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合作社以及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地位等重大问题,早期共产党人有正确认识,也有认识不足之处,甚至存在误读,但总体上讲实属难能可贵。
  • 社会学研究
  • 社会学研究
    李军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的中国,养老问题引起各界的关注,一些地方政府尝试推行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上海市政府实行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问题界定、政策内容、政策组织机制以及政策执行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应由原来的政策层面上升至制度层面,从而推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持续稳定发展。
  • 社会学研究
    冯元1, 彭华民2
    纵观近30年来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发展历程,基本遵循着“问题视角”的工作理念与思路。救助服务的焦点集中在儿童流浪所产生的个体与社会问题及风险,其目标定位于以儿童流浪风险控制与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国家为本和机构为本。将优势视角的核心要素抗逆力理论引入新型流浪儿童救助模式的构建过程,可以积极引导现有救助模式转向关注流浪儿童自身的优势与资源,并将救助目标定位为以流浪儿童能力提升与生命成长为导向的“儿童为本”,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魏兰
     赛珍珠的中国农村题材小说提供了一种文学范本,使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多了一份同“题材”而异“表现”的观照,其艺术化、审美性的中国乡村生态实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乡土作家作品中乡村原生态意蕴不足的缺陷,给中国作家以启迪,因此,有必要对赛氏小说和中国现代作家的“乡土小说”进行详细的比较,以期明晰异质文化对照下文学文本的不同表现,进而促进中西方读者对赛珍珠小说的认知。
  •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朱春发
    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背景,赛珍珠的家园情感结构非常复杂。在自传《我的几个世界》中,赛珍珠叙述了对出生地西弗吉尼亚州以及成长地中国镇江这两个家园的特殊感情,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回到美国后在青山农场建构一个融合中美文化特色的新家园的努力。这些家园叙事一方面展示了赛珍珠作为一个漂泊者独特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也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复杂的身份认同以及诸多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家园叙事。
  • 赛珍珠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
    梁金花
    赛珍珠“中国意象”的书写方式始终游离于文学的虚构与历史的真实之间。就其真实性而言,赛氏笔下的“中国意象”书写是其以亲历者身份审视传统与近代中国文化的结果;而就其虚构性来看,这种书写却又不断增强了其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学的重要地位。赛氏的“中国意象”书写让读者游走在真实与虚构、宏观与微观、严肃与想象的小说叙事之中。这种叙事方式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位世界公民所坚持的多元对话和沟通思想,并能从中体会她对中国当时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切关注。
  • 文学研究
  • 文学研究
    宋荟彧
    白话取代文言获得主流话语权的历史事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远非现代文学史所叙述的那样简单。白话升格是自晚清以来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过程,而白话经典地位的确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学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的复杂。
  • 文学研究
    陈晓屏1,2
    晚清画报文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读图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其中以《图画日报》刊载之《新茶花》为代表的晚清画报文学作品体现了近代转型期中国读图文学的基本特征,其一是画报的大众定位和报刊化写作带来了叙事的时事化和情节化;其二是晚清的读图风尚和画报的图像旨趣推动了图像叙事的强化与文图关系的突破,以及连环故事图画基本体式的奠定;其三是画报关于西方意象的表征所再现的西风东渐中的晚清中国对西方世界的想象、接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冲击和观念变革。
  • 法学研究
  • 法学研究
    秦天宝1, 扶怡2
    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德国法学教育也开始新的改革。总体来看,21世纪德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宗旨是培养创新性法学人才,为此德国的法学教育在基本理念、目标模式、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机制以及保障机制都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值得我国法学教育界借鉴和学习。同时,它们对于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和推进也有深远的启示。
  • 法学研究
    冯寿波
    “目的和宗旨”是条约正文固有的,通常含义需借助条约“目的和宗旨”来确定。WTO实践往往以约文解释为主,以上下文解释和目的解释为辅。不应游离于条约用语来考虑“目的和宗旨”,它仅被用来澄清正文,而非提供与含义清楚的正文相冲突的独立的意义来源。同时,它也有局限性,目的论派常会陷入司法立法的危险;大多数条约(序言)无单一的、纯粹的“目的和宗旨”,而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甚至相冲突的“目的和宗旨”,该冲突包括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对于存在多个通常含义的词语,可根据“目的和宗旨”来从中确定一个符合其上下文的意义。其最核心作用可能在于是确定用语通常含义的证实者、检测者和修订者,而非决定者。解释结果的荒谬性是指使条文不能运转、与“目的和宗旨”或其他条款或与任何上一级的法律规则不一致。 关键词: 
  • 经济管理研究
  • 经济管理研究
    王颖
    以苏州和南京两市为着眼点,比较其金融环境、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等相关因素可以发现,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外部环境要求有着显著差异性,对融资环境有着共性要求,同时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支持。为此,江苏省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应结合本地原有产业优势和产业发展规划,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特点,科学引进新兴产业,提升金融配套服务功能,科学培育重点新兴产业项目。
  • 经济管理研究
    周国华
    高校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是提高高校科技管理能力的基础性策略。基于R&D资源清查数据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指标数据,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江苏省与其他省份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科技综合实力提升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保证资源投入,统筹各项科技计划,强化过程管理,转变人才观念,注重知识资源管理和科技条件建设,培养创新文化环境,从而促进江苏高校科技工作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