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
  • 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
    盖尔·莱文
    2012, 14(5): 1-5.
    美国的视觉文化已经超越了对国家自然美景和资源的欣赏。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表达他们对科技发展正使自然环境陷入困境的担忧,他们的担忧与美学有着复杂的联系。当代许多艺术家都致力于环境恢复工程,努力使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回到平衡的状态。人们对环境破坏的担忧首先表现为对原子弹发明的恐惧,20世纪40年代起,有几位艺术家开始围绕这一危险性进行
  • 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
    曾永成, 艾莲
    2012, 14(5): 6-12.
     杜威对哲学中的心物区分论的批判也体现在他的经验论美学中,他从心灵和自然界的连续性揭示心灵与身体的整体关联,论述了心灵对于身体存在的内在性和超越性特征,从而揭示了心身互动共融的生态整体性。经验本来就是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身心结合的产物,而审美经验和艺术更是心身互动融合的生命状态的最充分而生动的表现。认识心身互动共生的生态整体性对于美学理论的生态化调整,包括身体美学理论的建构,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
  • 法学·碳交易与碳排放法律专题研究
  • 法学·碳交易与碳排放法律专题研究
    朱晓勤, 王均
    2012, 14(5): 13-17.
    欧盟宣布自2012年1月1日起向国际航空业征收“航空碳税”。来自美国的四个原告提起诉讼,指控欧盟“航空碳税”指令违法,要求确认其无效,却在欧洲法院遭遇败诉。欧洲法院对该案的判决有诸多不合理、不公正之处,应予以分析和质疑,指出其错误之处,同时探讨中国应对欧盟航空碳税的策略。
  • 法学·碳交易与碳排放法律专题研究
    晋海, 颜士鹏
    2012, 14(5): 18-23.
    2012年1月1日起欧盟通过征收航空碳税的形式将民用航空领域纳入其碳排放交易体系之中,这一做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欧盟这一单边、强制性、未经其他国家同意的做法违反了规制气候变化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也违反了规制民用航空的《芝加哥公约》,不仅损害了国际气候谈判取得的成果,也侵犯了非欧盟国家的合法利益。面对其产生的国际影响,国际社会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亦应当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
  •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
    杨丹辉, 李鹏飞, 张艳芳
    2012, 14(5): 24-28.
    “十一五”时期减排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为完成“十二五”更加严格、全面的减排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十二五”时期我国污染减排也面临存量减排空间缩小、后续减排难度增大、新增减排领域能力建设滞后、企业减排信心不足、污染治理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为此,应着力推进减排技术与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以确保“十二五”减排目标顺利实现,全面改善环境质量。
  •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
    李鹏飞, 杨丹辉, 张艳芳
    2012, 14(5): 29-34.
     对“十一五”时期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效果进行省际比较,结果表明,虽然经济发达的东部省市污染减排任务比较重,但由于这些省市污染治理投入力度大,更好地执行和落实减排任务,因此,东部省市污染治理效果较为明显。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欠发达的中西部省区污染减排目标相对放宽,但其实际污染治理效果与东部省市相比仍有差距。各省市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是导致减排效果差别的主要原因,高污染高排放产业自东向西转移也进一步加大了中西部省区的减排压力。
  • 经济学、管理学研究
    张艳芳, 杨丹辉, 李鹏飞
    2012, 14(5): 35-41.
    “十一五”时期污染减排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工程减排的贡献尤为突出。在顺利实现总量减排目标的同时,仍存在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被动减排、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不同步、减排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进一步创新减排思路和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减排的主动性,提高减排效果的可持续性。
  • 辽金元文学文化研究
  • 辽金元文学文化研究
    苏涵
    2012, 14(5): 42-47.
    自金元以至今天,有许多剧作家以柳永入戏。柳永之词与其风流人生引发了剧作家的浓厚兴趣。相关的古代剧作表达着文人作家艳羡风流且张扬放荡的个性心理,也有对社会压抑、人生坎坷不满情绪的发泄,当然也满足着民间观众艳羡风流的欣赏期待。降及当代,以柳永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却几乎立场一致地对柳永的人生表示理解,对柳永的道德为人进行辩护,甚至把浪子词人的柳永塑造为既忠实于爱情又居官清明的文人形象。这显然是从某种狭隘的地域文化价值的角度出发,或者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借历史人物代言的时候,肆意涂饰以政治的色彩或装扮以虚假的道德外衣,既违背历史存在给予人物的性格逻辑,也违背戏曲创作的艺术逻辑。
  • 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
  • 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
    胡传志
    2012, 14(5): 48-51.
     金代全真教教徒王重阳、马钰、丘处机等人创作了大量诗歌,体现出独特的诗学观。他们不仅以诗歌来传道悟道、教化他人、联络道友、增进感情,还以诗歌来抒发道情和诗情,将诗歌当成传道、交友的文字游戏。他们的跨界创作偏离于诗言志、诗缘情的主流,成了宗教界、文学界别样的风景。
  • 词汇语义学论坛
  • 词汇语义学论坛
    马清华
    2012, 14(5): 52-62.
    以往的词据或语源研究存在明显的弊端,有必要探索解决的途径。基于系统语源学思想,以证实、证伪、计量等多种方法,通过立足于太阳概念词“日”的语源实例分析,提出并论证语源关系的系统指标、语源信度,可以将语源研究朝有向性、确证性方向推进一大步,提升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