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1年, 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07-30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思想史研究
历史学研究
中国思想史研究
赛珍珠专题研究
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
语言学研究
文学研究
经济管理研究
全选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Select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夏春涛, 罗文东
2011, 13(4): 1-06.
可视化
收藏
注重在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两个层面。90年来,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这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辉煌成就的一个根本原因。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并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Select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启示与未来
吴波
2011, 13(4): 7-12.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奋力开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特定时期主要矛盾的解决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相统一、坚持理论的人民性和实践的人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0年历程赋予我们的深刻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征程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命运,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始终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应深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重而道远。
Select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再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李传兵
2011, 13(4): 13-16.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切合中国实际的伟大创造。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思想史研究
Select
中国思想史研究
天干“甲”字串解——兼论从“代天伐恶”向“以战止战”战争观的转变
蒋广学
2011, 13(4): 17-24.
可视化
收藏
“干”的本义为进攻性兵器。“天干”十字,实是以“甲”为冠的古兵器名字的有序排列。揭示这一隐秘的关键是:一、从文字学的角度考证“”(“甲”的最初形态)可能取象于古代“张弓引矢”的合体之形,后转为象护身之甲;再证“丙”“丁”亦与兵器相关,进一步支持郭沫若等人对其余数字皆取象于“兵”的解释。二、从思想史的角度证明:作为兵权崇拜取代“性征”崇拜的时代标志,古代人借用兵器名排序天干,出于兵器为圣人所造,并仅可用于执行天讨、天伐的认识。这种“代天伐恶”的宗教观念是炎黄以来我祖反对抢掠、争利以及欺凌弱小民众等非正义战争的过程中滋生出来的,至夏、商之时成为一种天治主义的意识形态;周朝将之向人文主义方面推进,春秋时期演变为“以战止战”的战争观,从而构成了《孙子兵法》的重要前提之一。
Select
中国思想史研究
论我国传统饮食礼仪的当代价值
王伟凯
2011, 13(4): 25-28.
可视化
收藏
饮食礼仪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饮食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无论古代还是当代,饮食礼仪对规范人们自身的行为、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秩序都具有一定的内在控制作用。在我国,传统的饮食礼仪一直到今天仍能看到其影响的痕迹,且仍在一定层面上发挥着其他元素无法替代的功能。
Select
中国思想史研究
民国思想史研究中的“调和型自由主义”——以20世纪30年代的“再生派”为例
魏万磊
2011, 13(4): 29-33.
可视化
收藏
“再生派”是后五四时代自由知识分子中一支重要的势力,他们通过《再生》表达出的现代性方案具有明显的调和论色彩,又具有自由主义的基调。以“再生派”为切入点对“调和型自由主义”进行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可以打破思想史研究中笼统的“贴标签”做法,在研究内容上可以为当下的思想史研究提供一些值得深思的思想资源。
历史学研究
Select
历史学研究
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探析
王敬华
2011, 13(4): 34-38.
可视化
收藏
孙中山在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借鉴西方进步思想,培植先进的政治理念,超越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博采中西精神文化之长,提倡新时代的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政治意识伦理思想;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树立公仆观念,加强政治道德,注重政党伦理建设等方面的政治制度伦理思想;修身内省,陶冶人格,存心做大事,不可存心做大官,替众人服务等政治行为伦理思想。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具有积极意义和巨大的历史进步性,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中国思想史研究
Select
中国思想史研究
乾嘉学者的书法交游活动考察
朱乐朋
2011, 13(4): 39-43.
可视化
收藏
清代乾嘉学者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为中国学术事业的繁荣作出了承前启后的巨大贡献。乾嘉学者于治学之余,雅好翰墨,友朋之间多有书法交流,他们围绕书法艺术而发生的纵横交错的联系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Select
中国思想史研究
从思想史的视角看待历史——读《李良玉史学文存》
赵筱侠
2011, 13(4): 44-46.
可视化
收藏
《李良玉史学文存》是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李良玉教授的又一新作,是作者所著论文的合集,收录了他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等领域的40余篇学术论文、讲话以及关于博士生教育的文稿。这些文章涉猎面广,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
赛珍珠专题研究
Select
赛珍珠专题研究
徐宝山并非王虎的“现实原型”
陈辽
2011, 13(4): 47-50.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王虎在《大地》三部曲第二部《儿子》中的表现与徐宝山行状的比较,可见两人在气质、形象上无任何共同之处。在赛珍珠的自传和创作谈中,也找不到徐宝山是王虎原型人物的片言只语。徐宝山并非王虎的原型人物。发表新论,须有确实可靠的证据。
Select
赛珍珠专题研究
《中国今昔》:一曲文化边缘者的“天鹅之歌”
唐艳芳
2011, 13(4): 51-55.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今昔》是赛珍珠最后一部介绍中国文化的力作,也是作者人生经历与文化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总结。全书充满着作者对中国的深深眷念、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世界大同的殷殷期盼。尽管其中不时流露出的作为多元文化产儿的赛珍珠在文化身份上的焦虑与遗憾以及作者在某些问题上的视角局限和对新中国认识的不足,致使这曲“天鹅之歌”难免掺杂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但总体而论,其文化价值与当下意义均属可圈可点,足应引起赛珍珠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
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
Select
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
“感性罩壳”下的诗意——论《大地》中土地意象的多重构成
张正欣
2011, 13(4): 56-60.
可视化
收藏
赛珍珠《大地》蕴含丰富的土地意象。同类题材作品中的土地意象仅是作用于视觉物体的描写,恰当地点缀在人物所在情节的必要部分即适可而止;而《大地》中却延伸至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乃至温觉的、幻觉的,土地这一景物在作品中已被多重感觉所具有的品质、价值和意义多重再现和表现;进而土地的意象还联结了主人公与自然与他人的种种关系,使得上述两个层面的描写渗透到作品的深层文化意蕴。由此,土地与大地的意象同广袤的自然社会无不相连,所指向种种层次的意旨成了再也剥不开的浑然一体。
语言学研究
Select
语言学研究
方式介宾状语的语义特征与变体类别
岳中奇
2011, 13(4): 61-65.
可视化
收藏
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是其动作行为自身的一种构成因子,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PX+VP”结构当能转换为“显现VP之行为的是X”和“X是VP所采用的态式/样式”两种形式。根据语义功能,方式介宾状语可进一步划分为“行为手段”、“行为载体”、“主体情态”三种类别;不同次类的方式介宾状语,其语义特征、抉择的对象及其语义指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Select
语言学研究
中美社论中的“我们/WE”——基于批评性视角
彭如青
2011, 13(4): 66-70.
可视化
收藏
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采用Scollon & Scollon提出的语篇系统分析模型,就中美社论中的“我们/WE”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意识形态方面,中美社论存在群体取向的“集体化声音”和自主取向的“个性化声音”之差异;社会化方面,中美社论语篇分别体现出个人顺应环境以及环境顺应个人需要的特征;语篇形式方面,前者偏好含蓄委婉的间接交流方式,后者倾向于开门见山的直接交流方式;而面子系统上,前者重视群体面子,采用独立策略或参与策略,后者则注重个人面子,采用参与策略。
文学研究
Select
文学研究
唐传奇仙境描写的文化学考察
徐翠先
2011, 13(4): 71-74.
可视化
收藏
仙境是道教神仙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神仙人物的落脚点,也是道教彼岸世界的物质环境。从方仙道开始,仙境一直是道教建筑其神仙谱系的重点之一,因此道教关于仙境的叙事,不仅成为道教小说的内容,如《十洲记》、《神仙传》,而且波及六朝志怪小说的洞穴描写,进而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丰富了传奇小说的叙事艺术,提高了传奇作家的艺术想象力,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学意义。
Select
文学研究
美国汉学界关于中国现当代小说家传记的阐释视角
胡燕春, 宋立英
2011, 13(4): 75-78.
可视化
收藏
在中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语境中,相关传记文本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综观美国本土学者与华人学者有关20世纪至今中国小说家的传记,相应文本的考察视域展现出社会历史分析、文化地理批评、心理分析、性别批评、文献考据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态势,从而体现出美国现代汉学领域的有关研究在视域转换与发展趋势等层面的特色。
Select
文学研究
论新时期以来中国基督教文学的死亡书写
季小兵
2011, 13(4): 79-83.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基督教文学主要通过融通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和基督教文化精神,于耶稣之死和自然律动两个向度来探寻死亡与生命的辩证关系。用“爱”超越死亡,“爱”是生命的牵引力。这种神性写作在当下是一种有意义的表达。
经济管理研究
Select
经济管理研究
1990—2008年我国人口素质变化的实证分析
耿修林
2011, 13(4): 84-88.
可视化
收藏
1990—2008年我国人口素质变化的评估分析表明1990—2002年是我国人口素质提高较快的时期,而从2003年开始,我国人口素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人口社会素质的改善对人口整体素质的提升所起到的作用要大于人口自然素质。在今后的社会管理活动中,有关部门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和加强道德建设,此外,加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也是提高人口素质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Select
经济管理研究
企业关系投资与关系竞争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
郑雪英, 吴昌南
2011, 13(4): 89-92.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社会关系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对降低交易成本、获得优先交易权有重要的作用。关系资本存量最终决定于企业最初的可获得交易权的综合评价。在客观综合评价相同的情况下,最优关系资本存量不可能改变可获得优先交易权的概率;在客观综合评价不相同的情况下,虽然关系投资影响了获得交易权的概率,但最终会导致租金耗散、资源浪费。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