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过刊目录

  • 全选
    |
    传播学论坛
  • 传播学论坛
    张文彦 肖东发
    2010, 12(1): 1-05.
    我国出版业在世界格局中的竞争实力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效果发挥有着重要影响。从2006年至2008年全球出版销售排名50强格局看,我国出版走向世界的路途尚远,因此需要从世界出版巨头的发展路线及动态中汲取经验,改变出版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拓展国际市场,这样才能提高销售收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 传播学论坛
    仝冠军
    2010, 12(1): 6-08.
    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是出版企业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并进而为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的重要路径。就目前来看,下游的渠道建设、上游的造纸业等应是出版业一体化的主要领域,一体化的模式则主要有收购、参股和战略合作3种。
  • 传播学论坛
    邓天颖
    2010, 12(1): 9-10.
    "巧实力"是灵巧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战略,它的核心是重构价值认同。对于中国来说,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重新审视本土文化,有效传播本土文化,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升软实力。
  • 传播学论坛
    朱鸿军, 王玉玮
    2010, 12(1): 11-15.
    当代电视剧主要通过反映城市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观、拍摄城市主题的电视剧、建设影视基地、举办影视节庆活动等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从而彰显城市的地域特色,承载城市文化内涵、扩大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增强城市文化的竞争能力,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在电视剧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需注意现实城市与电视剧中城市的差别;城市景观的过度描摹与城市精神的缺失;城市形象共性的泛滥以及个性的丧失等问题。
  • 哲学研究
  • 哲学研究
    苏国红 李卫华
    2010, 12(1): 16-20.
    民族精神具有多层面的内涵,贯穿于各种文化之中又超越于各种形式之上,是一个民族的无意识与潜意识,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独特性、历史性、积极性等特点。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心理基础。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与时代精神、意识形态、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 哲学研究
    窦凌
    2010, 12(1): 21-25.
    资产阶级一直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是超阶级的和永恒的。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强调"自由、平等、博爱"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对于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重要启示。
  • 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
  • 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
    李良玉
    2010, 12(1): 26-40.
    在中国当代史研究中,重视和充分利用档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研究作品的科学性和学术公信力的重要保证之一。当代档案里,最值得重视的是决策档案、政情档案、经济与社会数据档案。决策档案是指与执政当局制订各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制度、法律、规章、计划、决定、政策、指示有关的档案资料;政情档案是指反映各级党政机关和职能部门施政状况与社会实际动态的档案资料;经济与社会数据型档案资料作为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指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显示社会物质生产、文化繁荣与生活发达的水平。要注意充分挖掘档案资料和其他各种资料,反复比较分析,形成综合性举证效应,把事实弄清楚。
  • 历史学研究
  • 历史学研究
    黄小艳
    2010, 12(1): 41-48.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国统区大中学生再次逃亡至北平、南京等大城市,形成了著名的东北流亡学生、豫鲁流亡学生群体。考察流亡学生产生的大致脉络、国民政府对流亡学生的安置措施及其成效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从侧面了解战后国民政府试图争取人心归附的动机,展现流亡学生因"政治"纷争导致四处逃亡的命运。
  • 历史学研究
    王锋
    2010, 12(1): 49-56.
    抗战时期,中共在国统区高校的力量发展,根据国共关系的变化,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抗战前期,国共关系相对融洽,中共大多采取"公开"、"合法"的形式发展力量,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宣传运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以后,尤其是"皖南事变"以后,国共关系急剧恶化,中共不得不采取隐蔽与潜伏的策略。中共在国统区高校播下的革命种子,在抗战胜利后迅速壮大,很快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 法学研究
  • 法学研究
    王钧
    2010, 12(1): 57-63.
    刑事责任是刑法学中的重要概念,是犯罪与刑罚关系的集中体现。作为刑法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罪责要素是根据刑法目的和任务的设定,通过与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之间逻辑关系作出的一种理论推断,其评价对象和评价根据具有主观性等特点。罪责是对刑法犯罪与刑罚之间关系作出的理论抽象,具有思辨性和非经验性,所以在司法实践中,罪责要素不能直接作为犯罪构成的具体要件,必须与法律明确规定的感性事实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构成要件的作用。规范责任中的罪责概念是刑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超法规"责任阻却事由在司法实践中不具备可操作性。
  • 法学研究
    刘淼
    2010, 12(1): 64-66.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调整经济关系,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因此它是一项典型的经济法制度。该制度体现了经济法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特点,融入了平衡协调的理念,同时体现了经济法私法与公法的特征,反映了经济法系统综合调整法的本质。
  • 文学研究
  • 文学研究
    徐翠先
    2010, 12(1): 67-71.
    柳宗元是中唐诗坛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兼有学陶的简淡、学谢的精致、学《骚》的幽峭。不同的诗体,不同的书写对象,不同的创作心态,使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多种艺术风格。他的诗风的形成既有深厚的艺术渊源,也有深刻的精神渊源,加上个人独特的人生遭遇、深邃的思想和艺术敏感,融汇结晶为雄浑简淡的总体风貌。
  • 文学研究
    李艳丽
    2010, 12(1): 72-75.
    艾衲居士构建了现实化的叙述交际场所——"豆棚",设置了多层级的故事叙述关系,叙事模式由以往的说书人独白型叙事转化为叙述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对话型叙事。叙事模式的转变一方面有助于营造故事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使得隐身于幕后的作者更有效地控制了故事的情节走向,垄断了对故事题旨的解读,从而强烈凸显了作者的叙事意图。
  • 艺术学研究
  • 艺术学研究
    王令中
    2010, 12(1): 76-79.
    社会变革导致艺术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发生变化,一方面,体制中的主流艺术和职业化的方向开始游离于民众的需要;另一方面,大众消费文化可能导致艺术的商品化和世俗化。艺术家的社会角色被异化,艺术在变异。究竟是现存的主流艺术有缺欠,还是消费文化的走向需要质疑?对各种社会需求是顺从、迎合,还是无视、对立?抑或调理性的满足?这需要双向的反思和沟通,以求在终极目标上殊途同归。
  • 艺术学研究
    郑可春
    2010, 12(1): 80-83.
    从南朝庾肩吾的三品论书到康有为的六品论书,从洪丕谟、龚志民的"要素说"到目前书法国展的"综合评价",已有的这些评价方式都是感悟式的评价模式,评价结果不够客观,或笼统或抽象,让人难以琢磨,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对书法进行客观评价应科学运用评价尺度,抛弃审美价值取向与现实利益的纠缠,掌握好唯实的审美观和审美利益,对审美对象和要素进行量化,构建一个由作品技法、作品比较、作品定位等多维度组成的较为客观的评价模式。
  • 经济学研究
  • 经济学研究
    胡桂兰 朱永跃
    2010, 12(1): 84-88.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淘宝"网商"创业发展迅速,经历了浮现孕育、生存与立足、成长发展以及拓展运营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促进"网商"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善"网商"的商务环境、重视网络人才的培养、发挥品种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强化"网商"协作和联盟等。
  • 经济学研究
    王伏虎 张瑞涛
    2010, 12(1): 89-92.
    结合分析是市场研究中的一种统计方法,它可以分析消费者对单个产品或属性的偏好,通过对产品属性的有限组合,可以了解产品的哪些属性组合会影响消费者购买产品。电脑消费者在购买笔记本之前都会参考其各方面的属性,我们利用SPSS输出的正交设计文件生成市场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大学教师、电脑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部分因子设计的结合分析法计算了笔记本电脑属性水平的效用值,模拟了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有率以及对笔记本电脑市场进行了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