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过刊目录

  • 全选
    |
    哲学研究
  • 哲学研究
    胡发贵
    2009, 11(2): 1-05.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以德服人,注重道德感化。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努力施行道德教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自身的特点,强调善政不如善教和郡守的教化责任,注意以品行用人和“观物起兴”的实物教育。
  • 哲学研究
    钱兆华 汪文婵
    2009, 11(2): 6-11.
    科学与哲学、宗教、道德、艺术一样,也是一种文化过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西方科学和中国传统科学(如中医学)由于是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信仰信念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两种形态不同的科学,因此它们之间在文化特征上呈现出巨大差异。中西方科学之间的差异表明,我们要想在(西方)科学上作出重大创新,首先就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与其相应的文化基因。
  • 法学研究
  • 法学研究
    刘同君 陶玮
    2009, 11(2): 12-16.
    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又是宪政制度的创新与民主政治的进步。村民自治是法治之下的由村民组成的“村共同体”之治,强调村民自治主体的宏观性、概括性与相对性。,村民自治的主体是集体行使自治权的全体村民,村民自治的性质是具有特定内涵的“基层自治”。基层自治的特殊性是自治主体在法律不禁止的情况下充分实现自己的权利,是在国家权力之外法律之下的权利自治。村民自治既不同于国家主权之下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也不同于同一社会制度下国家权力有限让渡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法学研究
    张镭, 廖颖
    2009, 11(2): 17-23.
    从习惯到法律的演变有两个基本的路径:一是纳入,其中包含重述和适用的过程;另一个是转化,其中包含编纂与整合的过程。同时,从习惯到法律演变的过程中,社会秩序始终蕴含着两种规则治理的二元化现象,这是由法权在两种规则中的不同表达形成的一种必然性的结果。从历时性过程进行分析,由习惯到法律演变的过程具有过程的渐进性、进程的交互性、方式的多样性、程度的差异性以及范围的扩展性这样5个方面的特征。
  • 辽金元文学文化研究
  • 辽金元文学文化研究
    胡传志
    2009, 11(2): 24-27.
    “国朝文派”语出元好问所编金诗总集《中州集》,当下学者一般将它理解为诗歌流派,而实际上它应是与诗歌相对的文章流派。国朝文派又名中州文派、唐宋文派。“国朝”主要体现其国家属性,“中州”主要体现其地域特征,“唐宋”主要体现其正统意识。
  • 辽金元文学文化研究
    王素美 刘明罡
    2009, 11(2): 28-31.
    许衡的《编年歌括》以歌谣的形式铺叙历史,是诗、史联姻的结晶,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念。组诗的艺术特色主要反映在整体编排,时间意识,概括简约,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历史意识与审美意识的统一以及语言的通俗化、精炼化、形象化和音乐性、节奏性等方面,具有文史兼备的特点,是前代咏史诗传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 辽金元文学文化研究
    赵永源
    2009, 11(2): 32-36.
    杜甫诗歌对遗山词风的影响是全面的。遗山的那些描写登山临水、表现隐逸之趣的词作,疏快超旷,清丽淡雅,颇得杜诗高旷清婉之致;遗山词还有缠绵悱恻、婉曲深挚的一面,既体现了他重言外意、倡韵外致的词学观念,又可与杜诗婉厚深远之神韵相颉颃。遗山词之学杜,可谓渊源有自,堪称“词中老杜”。其词之学杜,与宋代周邦彦词的学杜又有所不同。
  • 赛珍珠专题研究
  • 赛珍珠专题研究
    郭永江, 姚锡佩
    2009, 11(2): 37-40.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非常关心中国普通老百姓,关注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下的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她把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种种思考,形象地写入到小说《大地》三部曲中,通过王龙及其家人的故事,进一步反思小农经济下的“造反”和等级制度等问题,探讨农村和农民中存在的问题及出路。赛珍珠的思考给现今的“三农”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反思。
  • 赛珍珠专题研究
    吴庆宏
    2009, 11(2): 41-4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在美国不仅遭到了男性作家的排斥,还遭到女性主义作家的否定。其原因并非像一些西方白人女性主义批评家所说,在于赛珍珠的作品没有反映出女性主义的文学传统,而在于赛珍珠是一个根植于东西方两个世界的独特的女性主义者。从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视角来看,赛珍珠虽然身为西方白人中产阶级妇女,谙熟西方白人女性主义的理论,但她由于从小生长在第三世界,十分了解第三世界妇女的真实生存状况,所以她在创作上摆脱了西方白人女性主义的褊狭。作为一位真正的女性主义者,她极具前瞻性的思想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赞扬。
  • 生态精神与美学、文艺学研究
  • 生态精神与美学、文艺学研究
    陈洁诗
    2009, 11(2): 46-51.
    生态女性主义一词由法国学者迪邦娜(Franqoised’Eaubonne)在1974年所创,它结合了女性主义与生态运动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虽然在西方已流行了30年,但是在华文世界中仍缺乏专著和较深入的讨论。电子女性主义(cyberfeminism)者哈乐葳(DonnaHaraway)提出以有机机械人(cyborg)作为未来女性主义的象征,女性主义者若需要启发的话,应该向前看,从科技和有机机械人的形象寻找启示,而非回到古老的属灵生态女性主义(SpiritualEcofeminism)。虽然两种女性主义看似大相径庭,但电子女性主义可以帮助生态女性主义走出自然/文化、人类/动物,甚至是男性/女性的二元思想。较哈乐葳的有机机械人和西方神话的女神,中国化的观世音更加适合作为生态女性主义的象征。从观世音出发可以发现,法国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转化生成与生态伦理具有密切关系。
  • 生态精神与美学、文艺学研究
    王伟滨
    2009, 11(2): 52-57.
    人类既不是自然的受惠者,也不是自然的主人,人类是与他物共存、共生的存在物之一,通过生死转化而与自然融为一体。东西方哲学和文学中许多关于昆虫的描述启示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像蜜蜂与花的关系那样,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人类生存的意义既不在于存在本身也不在于思想,而在于人类对自然万物所肩负的责任。真正生态化的生存,应当是人性化的、甚至是神圣化生存,而不是回归纯粹自然性的生存状态。
  • 管理学研究
  • 管理学研究
    李良玉
    2009, 11(2): 58-67.
    旅游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4种定义具有外延过大的缺点,笔者的定义着眼于它的内涵性。旅游学研究的意义,体现在揭示其对于旅游主体、对国民经济发展、对旅游学理论建设与旅游业实务建设3个方面的价值。导游素质是旅游业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导游代表旅行社的形象,是旅行社经济利益得以实现的关键,是旅游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导游的素养,应该体现为5个方面的才能。
  • 管理学研究
    赵喜仓 李冉 吴继英
    2009, 11(2): 68-72.
    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组成,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区域创新体系是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制度、政策与环境相互协调,各创新要素协同作用,开放配置资源的网络系统。我们深入探讨了创新主体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表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三者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理分工,中介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桥梁、纽带及支撑作用,能有效地完成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 经济学研究
  • 经济学研究
    张济建 李香春
    2009, 11(2): 73-78.
    由于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我们使用71家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一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年的R&D支出和高新技术企业业绩有正向相关性,R&D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业绩没有滞后影响。我们建议,第一,要加大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第二,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体制,增强研发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第三,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应重视技术创新的发展潜力。
  • 经济学研究
    杨道建 付星星
    2009, 11(2): 79-82.
    基于2003年一20()4年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研究现状的分析,我们结合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的定位,针对其目前存在问题,应用SPSS13.0软件采用了8项核心相对指标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将2003年-2004年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结题验收的项目聚归为5类群体。结合聚类结果中各类的总特征和成果报告中行业专家鉴定,我们将这5类分别鉴定为科研成果领先型、人才培养领先型、科研培养领先型、科研培养先进型、科研培养一般型;并用SPSS13.0软件分析得出项目验收判别模型和配套的判别标准,对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在后期结题时进行定性分析,给出项目验收评估的定性结果,指出已判定项目的领先与不足之处,从而实现模型的分析、评价与科研引导作用。
  • 经济学研究
    沈晨 李萍萍 施卫东 刘荣桂
    2009, 11(2): 83-86.
    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提升研究生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高层次人才综合素质和培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权变理论,我们针对我国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5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影响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权变因素,建立了权变模型,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思路。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在研究生教育层面上向纵深发展,更好地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 经济学研究
    王贵成 冯军 韩广才 薛宏丽
    2009, 11(2): 87-89.
    创新人才指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专业人员。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还存在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实践经历严重缺失等问题,需要借鉴国外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及方法,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施研究性教学、倡导师生合作探索与研究、重构教学评价体系等措施,提高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
  • 经济学研究
    殷春芳 赵德安
    2009, 11(2): 90-92.
    工科院校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和建设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结构和积极主动性。面对新的挑战,工科院校应该通过转换理念、优化环境、加强能力培养、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团队建设等方式来有效地进行师资培养,提升工科院校的整体师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