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实用心电学杂志
 返回杂志社|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期刊订阅 | 投稿指南 |行业新闻 |优先出版| 录用公告 | English
 
 

稿件处理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理事单位

 
                  更多 
 

友情链接

 
· 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
· 维普网
· 中国医师协会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 24卷 2期
刊出日期:2015-04-28

专家述评
起搏器与起搏心电图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专题笔谈:双重心率心电图
论著
心电向量专题研究
病例报告
读者.作者.编者
   
专题笔谈:双重心率心电图
77 韩卫星, 方炳森
拓展新视野,深入研讨双重心律
双重心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电现象,但一直未受到学术界的足够关注,目前尚未被纳入心电分类系统。随着心电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心脏起搏器和心脏移植技术的应用,对双重心律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双重心律具有丰富的临床内涵和心电表现,因此有必要正确解读其临床意义,深入研究,拓展新视野。
2015 Vol. 24 (2): 77-80 [摘要] ( 1249 ) [HTML 1KB] [PDF 1010KB] ( 1571 )
81 郑林林, 陆琨, 韩卫星
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逸搏心律心电图分析
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发逸搏心律所形成的双重心律,是指在房室交接区传导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房室传导延缓或部分下传受阻, 导致低位潜在节律点发出逸搏冲动。当逸搏冲动能够连续发出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形成逸搏心律(一般只包括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和室性逸搏心律两种)。本文通过对7例具有上述特点的双重心律心电图进行分析介绍,说明能够伴发低位潜在逸搏心律的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基本上应是二度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大可能伴发低位节律点逸搏。当此双重节律出现时,要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改善房室传导,保护逸搏心律,同时要密切注意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一旦房室传导阻滞程度加重,且出现相应的循环功能下降的症状,应当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2015 Vol. 24 (2): 81-88 [摘要] ( 1200 ) [HTML 1KB] [PDF 22292KB] ( 1108 )
89 陆琨, 韩卫星, 郑林林
分支性逸搏心律心电图分析
分支性逸搏心律是由心脏激动起源异常引起的一种较为少见的被动性心律失常,它是一种心脏自我保护的心律,也是双重心律中较特殊的一种表现形式。分支性逸搏心律的形成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根据其发生时激动点起源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并由此产生不同的心电图形态学改变。分支性逸搏心律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原因是鉴别结果将决定后续不同的处理措施及患者预后。本文通过几个典型病例详细阐述不同的分支性逸搏心律的心电图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
2015 Vol. 24 (2): 89-95 [摘要] ( 1273 ) [HTML 1KB] [PDF 8153KB] ( 1377 )
96 王泽元, 齐治平
双重心律的发生机制与常见心电图分型的探讨
目的  探讨双重心律的发生机制及其心电图的临床分型。方法  收集118例同时存在两类或两类以上起搏点的不同形式的心律,对其特定内涵进行界定和分析。结果  心脏保护机制的存在是双重心律的发生机制。临床心电图中双重心律的表现形式可归纳为干扰型、阻滞型、混合型、并行心律型、人工起搏型和心脏移植成功型等常见类型。结论  双重心律是心律失常学中一种新的分类,尽管临床上可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发生均有其共性特征并可归为几种常见的临床心电图类型。对双重心律开展系统研究,无疑会对心律失常的进一步深入探讨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2015 Vol. 24 (2): 96-99 [摘要] ( 1005 ) [HTML 1KB] [PDF 16068KB] ( 967 )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100 王红宇
远程心脏监护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而医师和医院数量相对不足,应积极借助远程心脏监护技术解决这一问题。远程心脏监护技术可用于心血管病患者的检查、监护及管理,健康状况评测和急危重症实时、快速诊断及报警急救。除该技术外,目前应用于心血管病患者的远程监护技术还有生理多参数远程监护技术和影像技术:前者包括远程血压监护、远程血糖监护、远程血氧饱和度监护、远程睡眠呼吸障碍监测、远程向量、立体心电图等;而后者包括心脏血管超声、CT、磁共振等。远程心脏监护技术不仅实用,而且性价比高。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而言,该技术最重要的方面是心率管理、心律失常管理和危急情况及时预警;通过对病情变化早发现、早诊断、远程问诊咨询,可节省医疗费用、降低住院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2015 Vol. 24 (2): 100-101 [摘要] ( 1118 ) [HTML 1KB] [PDF 4008KB] ( 1389 )
102 于秋霞, 伊永亮, 魏敏, 高海青
心脏远程监护成功抢救电风暴患者一例
心脏远程监护对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可做到迅速识别、及时通知,为及时抢救、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本文介绍心脏远程监护成功抢救电风暴患者一例。
2015 Vol. 24 (2): 102-105 [摘要] ( 1075 ) [HTML 1KB] [PDF 19207KB] ( 1021 )
106 贾书敏, 陈守强, 巩雪, 高海青
心电远程监测起搏器电极断裂致起搏功能障碍一例
随着起搏器功能的日益增多,植入起搏器作为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技术手段,已经挽救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但是在起搏器植入的过程中、植入术后仍存在一些并发症。本文通过心脏远程监测,详细记录了患者起搏器电极断裂的发现、处理过程,探讨了起搏器植入患者常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5 Vol. 24 (2): 106-107 [摘要] ( 960 ) [HTML 1KB] [PDF 2154KB] ( 1492 )
108 中国远程心脏监护联盟专家指导委员会山西省医师学会心电图医师分会
常见心电图报告温馨提示专家建议(2):建议每份心电图附上相应内容供受检者参考
2015 Vol. 24 (2): 108-109 [摘要] ( 779 ) [HTML 1KB] [PDF 838KB] ( 1298 )
专家述评
110 周丽,王红宇 摘译
远程传输心电图监测与平板计算机检查系统在东日本大地震灾区的应用价值
2015 Vol. 24 (2): 110-110 [摘要] ( 546 ) [HTML 1KB] [PDF 752KB] ( 1451 )
论著
111 高锦雄, 石延科, 熊小英, 望艳美, 彭海军, 严炳存, 陈明
妊娠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合并有心律失常的妇女在妊娠期间心律失常对孕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592例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合并有心律失常孕妇中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占94.9 %(562/592),心功能为Ⅰ~Ⅱ级;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占5.1 %(30/592);医源性早产、新生儿低体重儿和围生儿死亡分别占器质性心脏病孕产妇的34.3%(12/35)、31.4%(11/35)和20.0%(7/35),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孕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有心律失常孕产妇中,医源性早产、新生儿低体重儿和围生儿死亡分别占2.0%(12/592)、1.9%(11/592)和1.2%(7/592),与正常孕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通过严密监测和规范治疗,孕妇和新生儿结局良好;而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孕妇其医源性早产、新生儿低体重儿和围生儿死亡均明显增加,故合并有心律失常的孕妇其妊娠结局与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密切相关。
2015 Vol. 24 (2): 111-114 [摘要] ( 1411 ) [HTML 1KB] [PDF 938KB] ( 1818 )
115 夏思良, 张小兵, 周建松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脏起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住院的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脏起搏的应用情况。结果  36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31例在入院后即刻置入临时起搏导管,1例于入院4 d后置入,4例择期行永久起搏器安装术。1例高钾血症临时起搏3 d后拔除,3例重症心肌炎临时起搏5~7 d后拔除,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临时起搏3 d后死于心衰。26例在临时起搏1~16 d后,采取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或切开头静脉的方法植入单腔或双腔永久起搏器,术后立即拔除临时起搏电极。全部患者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第二天死于急性脑梗死。结论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一般需要急诊临时心脏起搏,后根据病因及心率恢复情况行永久起搏器安装术。
2015 Vol. 24 (2): 115-116 [摘要] ( 1013 ) [HTML 1KB] [PDF 880KB] ( 1723 )
117 韩晓慧, 宋素华, 吴哲兵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碎裂QRS (fragmented QRS,f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287例AMI患者,根据心电图是否存在fQRS波分为fQRS组和无fQRS组,采集相关临床资料。随访1~36个月的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脏事件(再梗死、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用Kaplan 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生存率、发生率和风险度。结果  ① fQRS组与无fQRS组3年内非致死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是28.9%和12.2%(χ2=13.303,P=0.000)。在校正了年龄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fQRS组患者发生非致死性心脏事件的风险度(HR)为2.642,Wald=11.593,P=0.001。② fQRS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1%、91.4%和88.6%,无fQRS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8.2%、97.0%和95.7%(χ2=5.276,P=0.022)。在调整了患者年龄等因素的作用后,fQRS组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HR为2.674,Wald=4.371,P=0.037结论  fQRS波是评估AMI后患者预后的一项新的无创心电指标。
2015 Vol. 24 (2): 117-121 [摘要] ( 951 ) [HTML 1KB] [PDF 937KB] ( 1996 )
122 李华义, 冯应君
心率变异性降低的临床价值
目的  了解心率变异性降低对住院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心率变异性正常37例(A组)、中度降低47例(B组)、重度降低43例(C组)住院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和临床诊断、病情及转归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心率变异性5项时域指标在A、B、C组间逐渐降低(P<0.01);24 h最快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最慢心率和平均心率在A、B、C组间逐渐升高(P<0.01)。临床资料显示三组患者中危重病例比例、在院死亡比例逐渐升高(P<0.01),A组为5.4%和2.7%,B组为17.0%和6.4%,C组为60.5%和27.9%;心率变异性降低与危重病例和在院死亡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92和0.307(P均<0.01)。结论  心率变异性检测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心率变异性降低程度可以作为患者病情危重和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2015 Vol. 24 (2): 122-124 [摘要] ( 1508 ) [HTML 1KB] [PDF 890KB] ( 2368 )
125 陈军, 董伦, 薛静
急性脑外伤患者全麻手术期间及术后12导联心电图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脑外伤患者全麻手术期间及术后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  186例成人急诊颅脑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描记12导联电图,进行心电监护并记录。结果  186例脑外伤患者麻醉手术期间有157例出现不同程度心电图异常改变(占84.4%)。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心肌缺血最常见,其他异常主要有早搏、心律不齐、传导阻滞、异常Q波、Q-T间期延长等改变。心电图的改变主要发生在脑部病变的急性期及开颅手术的一周内,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导致大多数患者有心电图异常,且变化复杂,一般为应激反应,是暂时的、可逆的,可随病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麻醉及手术操作刺激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监测分析心电图可发现潜在危险,特别是对有器质性心脏疾病者更应提高警惕。
2015 Vol. 24 (2): 125-129 [摘要] ( 1066 ) [HTML 1KB] [PDF 878KB] ( 2182 )
起搏器与起搏心电图
130 贾邢倩, 王凤秀
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合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为了探讨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本文分析了6例植入起搏器患者发生心肌梗死不同部位及不同分期的心电图表现。如果为心房起搏,一般不会掩盖心肌梗死的部位及分期的心电图表现;如果为心室起搏,则要具体分析。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急性抬高及T波高耸,此时虽呈心室起搏,但ST-T变化明显。急性期及近期心肌梗死在发展过程中,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病理性Q波,ST-T也有动态变化;心室起搏可掩盖部分Q波,加之T波电张调整性改变也可影响ST-T变化,此时需通过相对长的记录或改变起搏方式来显示自身心律的特点。陈旧性心肌梗死时,Q(q)波、ST-T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无明显的动态变化。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合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主要取决于植入起搏器的类型、起搏器心室电极植入部位、起搏器的工作模式及心肌梗死时的梗死部位、分期等多种因素,故需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心肌酶谱等变化,必要时可降低起搏频率,使自身心律显示出来,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2015 Vol. 24 (2): 130-133 [摘要] ( 987 ) [HTML 1KB] [PDF 11782KB] ( 1222 )
134 李晨, 卢海燕, 何方田, 吕钽
基础起搏心电图解读系列讲座(9):单腔起搏器感知功能过强的心电图表现及其诊断
结合对6个图例的分析,详细地阐述了单腔起搏器感知功能过强的基本概念、心电图表现和诊断及其发生率,介绍了引起感知功能过强的常见原因,并强调了感知功能过强时的风险性。
2015 Vol. 24 (2): 134-137 [摘要] ( 884 ) [HTML 1KB] [PDF 2963KB] ( 1665 )
心电向量专题研究
138 潘月, 潘登, 潘二明, 李中健, 刘东亮, 梁兴国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向量图观察
目的  通过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同时依次记录,及时诊断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方法  选自临床诊断明确,心肌酶谱升高,有典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资料。分析在左室下壁心肌梗死条件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向量图改变。结果  5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向量图以ST向量向右侧增大为主要特点。结论  心电向量图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15 Vol. 24 (2): 138-148 [摘要] ( 1357 ) [HTML 1KB] [PDF 25640KB] ( 2070 )
149 寇艳, 徐康荣
室间隔肥厚的心电向量图一例
室间隔肥厚患者在心电图及心电向量多有异常表现,但缺乏特异性,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冠状T波”、房室传导阻滞、异常Q波等。异常Q波的发生率为30%~50%,大而深的Q波出现在左胸前导联,亦可出现在任何肢体导联。本例患者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左胸前导联和肢体导联的异常Q波,心电向量图上表现为起始向量增大。
2015 Vol. 24 (2): 149-150 [摘要] ( 644 ) [HTML 1KB] [PDF 10512KB] ( 1066 )
读者.作者.编者
148 本刊编辑部
本刊被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收录
2015 Vol. 24 (2): 148-148 [摘要] ( 607 ) [HTML 1KB] [PDF 833KB] ( 1098 )
病例报告
151 韩菲, 韩宝石, 李园, 文冬凌, 宫晓峰
口服头孢呋辛酯片致频发室早一例
为了探讨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发生的过敏等不良反应,对于一例因“化脓性扁桃体炎”自行服用头孢呋辛酯片0.5 g后出现心悸、胸闷症状的女性患者,常规描记初次就诊时及经药物治疗后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经问诊及心电图前后对照,得出虽然口服抗生素类药物发生心律失常的不良反应极为罕见,但仍可发生。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应用抗生素后出现的任何不适反应均应引起重视,详细问诊,及时行必要检查,严格掌握抗生素及其他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应用临床药物。
2015 Vol. 24 (2): 151-152 [摘要] ( 831 ) [HTML 1KB] [PDF 4029KB] ( 1455 )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 《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寒假工作安排
· 关于《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年度广告宣传合作征集的通知
· 致谢2023年度执行编/ 青委、审稿专家
· 关于审稿费、版面费和订刊费分开扫码缴费的说明
· 关于警惕假冒《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与作者联系的声明
· 敬告作者
· 关于《实用心电学杂志》增加页码及价格的通知
· 关于审稿费及版面费缴纳方式变更的说明
                  更多 
 

下载中心

 
· 文献引用格式(2022—2024年)
· 2024年选题指南
· 论文投稿模板
· 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
· 审稿专家信息表
 

版权信息

 

主  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  办:江苏大学
主  编:卢喜烈
国际刊号:ISSN 2095-9354
国内刊号:CN 32-1857/R
刊  期:双月刊
编辑出版:《实用心电学杂志》
               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联系电话:0511-84446662
E-mail:syxdxzz@sina.com
 

版权所有 © 2012《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本刊E-mail:syxdxzz@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