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网刊维护  |  留言  |  联系我们  |  返回杂志社  |  English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常用链接

 
· PDF阅读器福昕下载
· 江苏大学
· 外文期刊参考文献查询
· 中国知网
· 万方医学网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 29卷 02期
刊出日期:2019-03-30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检验医学
经验技术交流
综述
   
基础医学
93 黄子逸1,2,3, 陈晨2,3,4, 彭雪楠2,3,4, 申春苹2,3,4, 朱一蓓2,3,5, 王雪峰2,3,4, 张学光1,2,3
丁酸钠联合Feed促进293F细胞表达PD-1嵌合抗体
目的: 探讨丁酸钠和CHO CD Efficient Feed(以下简称Feed)对293F细胞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嵌合抗体产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通过哺乳动物293F细胞瞬时表达抗人PD1嵌合抗体;在细胞对数生长期添加不同浓度丁酸钠(0,0.5,1,2,4 mmol/L)处理293F细胞,连续培养7 d,分别在第1,3,5天添加Feed。同时,每24 h对培养细胞进行取样,自动细胞计数仪检测细胞总量和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丁酸钠联合Feed可有效提高293F细胞表达PD1嵌合抗体,最高表达量为57.4 mg/L,是对照组产量的近8倍;丁酸钠可抑制细胞过度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G1期,同时添加Feed可增加抗体产量。 结论: 丁酸钠控制293F细胞适度增殖,Feed则有利于提高细胞活力,两者作为细胞培养的有效补充剂可显著提高PD1嵌合抗体的产量。
2019 Vol. 29 (02): 93-97 [摘要] ( 183 ) [HTML 1KB] [PDF 1440KB] ( 1311 )
98 王鸣1, 宋廉2, 张礼荣2, 龚爱华1, 朱海涛2, 王冬青2
低氧诱导胰腺癌细胞通过外泌体途径分泌高迁移率族蛋白1
目的: 研究低氧诱导条件下胰腺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的分泌途径。方法: 经GEO和TCGA数据库分析HMGB1在胰腺癌样本中的表达;低氧处理胰腺癌PaTu8988细胞0,6,12,24,48 h,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MGB1的含量;采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分离常氧和低氧培养液中的外泌体,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膜结构,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中的HMGB1以及外泌体标志蛋白CD9、CD63、CD81以及HSP70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MGB1在PaTu8988细胞中的定位情况。结果: 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胰腺组织相比,HMGB1在胰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且高表达者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者(P<0.05)。低氧处理48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MGB1含量最多,明显高于6,12,24 h。透射电镜观察到培养上清液中有微囊泡结构,直径在100 nm左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到外泌体膜标志蛋白CD9,CD63,CD81,HSP70的表达和外泌体中HMGB1的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低氧情况下HMGB1和外泌体共定位增多。 结论: 低氧处理条件下,胰腺癌细胞中HMGB1可通过外泌体途径释放到细胞外。
2019 Vol. 29 (02): 98-102 [摘要] ( 136 ) [HTML 1KB] [PDF 1596KB] ( 523 )
103 胡瑞玮, 陈淑芹, 白宁宁, 张菁, 高新雨, 严寒, 方启晨
Wfs1基因敲除小鼠肝脏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Wfs1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探讨WFS1基因突变的潜在致病机制。方法: 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EO 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GSE55143),利用分析工具GEO2R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通过在线富集分析网站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GO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结果: 筛选出19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96个上调基因,102个下调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脂肪酸生物合成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这两条信号通路。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26个核心基因。 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相关富集分析可促进对WFS1基因突变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理解。
2019 Vol. 29 (02): 103-107 [摘要] ( 153 ) [HTML 1KB] [PDF 890KB] ( 964 )
108 闵玉娇1,2, 吴皓杰1,2, 王荟1,2, 潘子辉1,2, 邵启祥1,2
shRNA稳定干扰Raptor基因表达的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
目的: 建立Raptor基因稳定干扰的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系(mouse thymic epithelial cell line 1, mTEC1)。方法: 根据Sigma公司数据库Raptor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序列,在其3′和5′端添加pLKO.1puro慢病毒载体酶切位点序列,合成shRNA序列,插入载体。将pLKO.1puroshRNARaptor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混合,共同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颗粒感染mTEC1,再用嘌呤霉素对其进行筛选,最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aptor,mTOR,磷酸mTOR(pmTOR)以及mTOR下游分子核糖体S6激酶(ribosomal S6 kinase, p70S6k),磷酸化p70S6k(pp70S6k)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细胞计数和TUNEL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结果: 合成的Raptor基因shRNA序列成功插入至经Age Ⅰ和EcoR Ⅰ酶切的pLKO.1puro载体,经测序表明序列正确;免疫印迹结果显示,pLKO.1puroshRNARaptor感染mTEC1后,Raptor、mTOR及其下游pp70S6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但细胞增殖及凋亡无明显变化。 结论: 成功构建Raptor 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的Raptor基因敲降的小鼠mTEC1。
2019 Vol. 29 (02): 108-112 [摘要] ( 151 ) [HTML 1KB] [PDF 1102KB] ( 832 )
113 史小东1, 郑金旭1, 钱海2 , 杨磊1, 孙金玲1
柴胡皂甙D经mTOR通路抑制A54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目的: 探讨柴胡皂甙D(SSd)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549细胞,经TGFβ1(10 ng/mL)刺激诱导EMT,观察不同浓度SSd(0.5,1.0,2.0 μmol /L)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蛋白质印迹检测A549细胞mTOR、p70S6、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N钙黏蛋白、Ⅰ型胶原蛋白、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TGFβ1刺激后A549细胞增殖能力增强,SSd可明显抑制TGFβ1 刺激的细胞增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经SSd作用后,TGFβ1刺激的A549细胞mTOR及下游的p70S6蛋白表达明显下调,αSMA、Ⅰ型胶原蛋白、N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E钙黏蛋白则明显升高,且呈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结论: SSd可通过mTOR信号通路抑制A549细胞EMT过程。
2019 Vol. 29 (02): 113-116 [摘要] ( 220 ) [HTML 1KB] [PDF 1776KB] ( 578 )
117 倪道斌, 吕宏祥, 陈蓉, 田雨, 张士清, 苏兆亮, 许化溪
吉西他滨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15只Balb/c小鼠构建EAM模型,分为对照组,EAM组,EAM+吉西他滨组,每组5只;在第21天,取眼球血,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心脏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并行炎症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组织中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和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A浓度;qRTPCR检测心脏组织中IL17A mRNA含量。取正常Balb/c小鼠脾脏分选MDSC和Nave CD4+T细胞,分为活化组,诱导组,共培养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h17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AM组心肌组织以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坏死为主,组织炎症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EAM组比较,EAM+吉西他滨组炎性细胞的浸润和心肌细胞坏死减少,组织炎症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EAM组脾脏中MDSC和Th17比例明显增加(P<0.05);与EAM组比较,EAM+吉西他滨组二者比例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EAM组IL17A浓度和IL17A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EAM组比较,EAM+吉西他滨组二者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诱导组比较,共培养组Th17比例明显增加(P<0.05)。 结论: 吉西他滨可能通过降低EAM模型小鼠脾脏中MDSC数量,进而抑制NaveCD4+T细胞向Th17细胞的分化从而缓解心肌炎症。
2019 Vol. 29 (02): 117-122 [摘要] ( 145 ) [HTML 1KB] [PDF 1866KB] ( 554 )
123 李鲁博1, 陈波2, 钱尧1, 李巧玉2
尼莫地平对脑缺血大鼠自噬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对大鼠脑缺血自噬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线栓法(MCAO)模型组(缺血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假手术组,每组30只。根据ZeaLonga评分选取实验用模型鼠。制备MCAO大鼠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Ⅱ、Beclin1、mTOR/pmTOR蛋白表达。应用TTC染色观察脑组织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细胞损伤状况。制备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OGD)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OGD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C3Ⅱ、Beclin1、mTOR/pmTOR蛋白,CCK8实验检验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模型组LC3Ⅱ、Beclin1蛋白以及mTOR/pm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均<0.05)。与缺血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m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脑组织梗死体积和细胞死亡数明显降低(P均<0.05)。在OGD试验中,与OGD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细胞活性升高,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 结论: 尼莫地平可抑制脑缺血大鼠自噬发生,降低自噬对脑组织的损伤。
2019 Vol. 29 (02): 123-127,146 [摘要] ( 147 ) [HTML 1KB] [PDF 1800KB] ( 584 )
检验医学
128 林立萍, 张连璐, 易周易, 赵雅闻, 李雪, 唐浩, 黄新祥, 张盈
OmpR对伤寒沙门菌侵袭上皮细胞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OmpR对伤寒沙门菌侵袭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空载体对照株(WTpBAD33)、ompR缺陷株(ΔompRpBAD33)和ompR回补株(CΔompR)进行HeLa细胞侵袭实验,探究伤寒沙门菌OmpR对于HeLa细胞侵袭力的影响。进一步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凝胶阻滞实验(EMSA)分析伤寒沙门菌OmpR对侵袭相关基因iagA、invF、prgH的调控作用。结果: 成功制备伤寒沙门菌CΔompR。在HeLa细胞侵袭实验中,ΔompRpBAD33侵袭力显著低于WTpBAD33(P<0.01),而CΔompR侵袭能力较ΔompRpBAD33明显升高(P<0.01);qRTPCR结果显示,ΔompRpBAD33中侵袭相关基因iagA、invF、prgH的转录水平较WTpBAD33明显下降(P<0.01);EMSA结果表明,OmpR可直接与prgH基因启动子区域结合,与iagA和invF基因启动子区域未有结合。 结论: OmpR通过直接调节prgH和间接调节iagA、invF增加侵袭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伤寒沙门菌对上皮细胞的侵袭力。
2019 Vol. 29 (02): 128-132 [摘要] ( 203 ) [HTML 1KB] [PDF 977KB] ( 630 )
133 吴亮1, 陆娟1,2, 王廷廷1, 万晟霞3, 邹治情1, 戴晓玥1,夏雯1, 阴晴4, 陈盛霞1, 许化溪1
鲍曼不动杆菌荚膜厚度对鼠巨噬细胞炎症复合体活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荚膜厚度不同的鲍曼不动杆菌激活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复合体能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鲍曼不动杆菌荚膜,筛选出荚膜厚度差异显著的两株菌株。将两株菌分别感染Raw 264.7,以实时定量 PCR法分析感染6 h的细胞NOD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s, NLRP3)、Caspase1和IL1β基因表达量;流式细胞术分析感染1、3和6 h的细胞活性氧表达量。结果: 刚果红染色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鲍曼不动杆菌周围一圈不着色的荚膜,选择出荚膜厚度差异显著的两株鲍曼不动杆菌用于感染细胞。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均可刺激Raw 264.7细胞NLRP3、Caspase1和IL1β mRNA表达上调,其中厚荚膜菌株诱导细胞NLRP3和IL1β mRNA表达能力显著高于薄荚膜菌株(P<0.05);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3 h和6 h时,细胞活性氧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厚荚膜菌株诱导活性氧表达能力显著高于薄荚膜菌株(P<0.05)。 结论: 不同荚膜厚度的鲍曼不动杆菌活化鼠巨噬细胞炎症复合体能力存在差异,厚荚膜菌株诱导炎症复合体活化的能力更强。
2019 Vol. 29 (02): 133- [摘要] ( 184 ) [HTML 1KB] [PDF 1134KB] ( 566 )
临床医学
138 史敦绘, 史伟, 娄方明, 锁星星, 李晶, 汤郁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对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代谢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强克)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65例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RA患者,测定血清中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与骨钙蛋白的含量,并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RF)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对照组为我院57例健康体检人员。给予30例RA患者皮下注射强克25 mg,每周2次,3个月后再次测定骨代谢指标,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① RA患者血清CTX含量(511.37±204.48) ng/L明显高于对照组[(391.62±143.68) ng/L, P<0.05],血清PINP含量(42.19±15.39) 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49.61±15.42) μg/L, P<0.05]。② RA患者血清CTX含量与其年龄、DAS28评分、ESR、C反应蛋白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83、0.367、 0.410、0.361,P均<0.01),血清PINP、骨钙蛋白含量与病程呈正相关 (r分别为0.272、0.303, P均<0.01)。③ RA患者接受TNFα抑制剂治疗后,血清PINP、骨钙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80.79±63.88) vs (60.23±45.93) μg/L, P<0.05; (22.13±14.46) vs (16.74±8.46) μg/L, P<0.05]。 结论: RA患者破骨增高、成骨降低;骨代谢水平主要与病程、疾病活动度相关;予以TNFα抑制剂治疗后骨代谢水平有所改善。
2019 Vol. 29 (02): 138-141 [摘要] ( 172 ) [HTML 1KB] [PDF 736KB] ( 531 )
142 陈维1, 樊晶2, 艾娇2, 廖俊喆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及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预测价值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探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AECOPD肺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的AE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218例作为肺栓塞组,同期入院的AECOPD无肺栓塞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AECOPD住院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Caprini评分,探讨Caprini评分与AECOPD肺栓塞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肺栓塞组糖尿病、恶性肿瘤史、下肢外伤史、6周内手术史、脑血管意外史、长期卧床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史、恶性肿瘤史、6周内手术史、下肢外伤史、脑血管意外史、长期卧床均为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肺栓塞组患者Caprin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栓塞组患者极高危117例(53.67%),高危53例(24.31%),高危及以上合计占77.98%。对照组患者中高危66例(52.37%),低危36例(28.57%)。两组患者危险度分级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rini危险度分级为极高危和高危的AECOPD患者为肺栓塞的高危人群。随Caprini危险度分级的升高,患者肺栓塞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P<0.05)。 结论: AECOPD住院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史、恶性肿瘤史、6周内手术史、下肢外伤史、脑血管意外史、长期卧床等。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可用于评估AECOPD肺栓塞病情和预后。
2019 Vol. 29 (02): 142-146 [摘要] ( 181 ) [HTML 1KB] [PDF 749KB] ( 575 )
147
宫颈癌组织和Hela细胞中miR664的表达及其对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2019 Vol. 29 (02): 147-152 [摘要] ( 137 ) [HTML 1KB] [PDF 1302KB] ( 502 )
153 崔彭华1, 李志艳1, 张玉娟1, 刘莉2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T细胞的百分比以及Th1细胞和Th2细胞因子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收治经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卵巢癌患者60例,设为恶性组;另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卵巢良性疾患60例(良性组)和健康体检妇女6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reg细胞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型病例Treg细胞和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良性组IL2、IL4、IL10、INFγ、TNFα浓度以及Treg细胞占外周血 CD4+T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和良性组相比,恶性组IL2、INFγ、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4、IL10水平以及Treg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均<0.05)。随着卵巢癌临床分期的提高,INFγ、TNFα水平逐渐降低(P<0.05),但I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和IL10水平及Treg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升高(P均<0.05)。与黏液性和其他组织学分型相比,浆液性卵巢癌IL4、IL10及TNFα水平明显增高(P均<0.05)。 结论: 不同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的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和Th2细胞因子表达均失衡;随临床分期升高,恶性卵巢癌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升高。
2019 Vol. 29 (02): 153-156 [摘要] ( 179 ) [HTML 1KB] [PDF 791KB] ( 577 )
157 李天赋1, 夏西洋1, 卫海1, 高亭亭1, 龙伟2, 周文柏2, 陈莉1
精子DNA碎片化指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究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本院生殖中心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0对夫妇为研究对象,以DFI值30%分为正常组、低损伤组、高损伤组。统计男女双方年龄、男方精液常规参数、女方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胎率、囊胚形成率、妊娠率和流产率,分析3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3组的男女双方年龄、男方精液常规指标、女方获卵数无明显差异(P>0.05)。3组间受精率、卵裂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损伤组的优胎率(59.65%±28.93%)和囊胚形成率(13.49%±17.74%)较正常组(74.34%±21.56%,31.27%±20.54%)明显降低(P0.05)。 结论: DFI值的升高可能与优胎率、囊胚形成率以及妊娠率的降低有关,而与受精率、卵裂率和流产率无明显关联。
2019 Vol. 29 (02): 157-160,165 [摘要] ( 205 ) [HTML 1KB] [PDF 768KB] ( 589 )
161 杨娟, 母齐鸣, 谭琴
影响肝内胆管癌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ICC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60)与对照组(n=68)。单因素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处理、肿瘤病理、生化指标等差异,将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非条件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筛选出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肿瘤直径≥5 cm、门静脉浸润阳性、淋巴结转移阳性、BismuthCorlette肝门胆管癌分型级别较高及糖类抗原199(CA199)≥150 U/mL均是导致IC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诸如肿瘤直径、门静脉浸润、淋巴结转移、BismuthCorlette分型等肿瘤病理情况及CA199均可独立影响ICC患者术后预后,临床预防肿瘤术后复发、转移需尽早识别并引起重视。
2019 Vol. 29 (02): 161- [摘要] ( 161 ) [HTML 1KB] [PDF 741KB] ( 596 )
经验技术交流
166 陈敏1, 张宏宇2, 朱珉之2, 申红玉1, 刘小琴1,*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和IL-22的变化
目的: 探讨Th22细胞和IL22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分别检测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频数和IL22浓度。结果: 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频数和IL22浓度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IL22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预测肝衰竭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95% CI:0.598~0.907),当临界值为32.80 pg/mL时,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65.0%;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频数和IL22浓度呈正相关(P<0.01),Th22细胞频数和IL22浓度与肝衰竭患者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IL22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衰竭的一个预测指标,监测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频数和IL22浓度对肝脏损伤程度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2019 Vol. 29 (02): 166-169,172 [摘要] ( 120 ) [HTML 1KB] [PDF 1020KB] ( 452 )
170 于海洋1,2, 陈吉祥3,*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网塞平片疝修补术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网塞平片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股沟疝手术患者20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组(腹腔镜组)和网塞平片疝修补术组(网塞平片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是否尿潴留、下床活动时间、正常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网塞平片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早期疼痛评分也明显优于网塞平片组(P<0.05);但腹腔镜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网塞平片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网塞平片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0.8%,腹腔镜组没有复发病例。 结论: 与网塞平片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2019 Vol. 29 (02): 170-172 [摘要] ( 188 ) [HTML 1KB] [PDF 720KB] ( 549 )
173 蒋国新, 朱超云, 吴衡*, 刘媛
脂肪乳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脂肪乳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SAOPP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脂肪乳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彻底洗胃、导泻、机械通气、阿托品和氯解磷定解毒复能、血液灌流等常规治疗,脂肪乳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静脉输注20%脂肪乳,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后1周内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及胆碱酯酶水平,比较两组阿托品人均用量、入住EICU时间和死亡率。结果: 脂肪乳组患者在入院后的第2、3、5、7天肌酸激酶、CKMB、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胆碱酯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脂肪乳组患者阿托品人均用量、入住EICU时间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 结论: 脂肪乳可减轻SAOPP患者心肌损伤程度,同时加快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减少人均阿托品用量,缩短EICU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2019 Vol. 29 (02): 173-175 [摘要] ( 212 ) [HTML 1KB] [PDF 723KB] ( 479 )
176 赵晶, 徐平*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丁苯酞组每日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滴注,2次/d,联合用药组在丁苯酞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估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8、IL6和TNFα含量,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结果: 治疗后1周、2周,联合用药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丁苯酞组(均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3.8%(45/48),明显高于丁苯酞组[75.0%(36/48),P<0.05];联合用药组血清hsCRP、TNFα、IL8以及IL6浓度均明显低于丁苯酞组(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丁苯酞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19 Vol. 29 (02): 176-178 [摘要] ( 181 ) [HTML 1KB] [PDF 0KB] ( 214 )
综述
179 陈香1,2, 许新微3, 张朝阳4, 赵明1,3*
白藜芦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2019 Vol. 29 (02): 179-184 [摘要] ( 230 ) [HTML 1KB] [PDF 765KB] ( 914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 编辑部关于网站维护的公告
· 编辑部关于开具《稿件录用证明》的公告
· 本刊入选武书连研发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D
· 本刊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作者投稿请从本网站注册登录!
                  更多 
 

下载中心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中英文引用格式(2021—2023年)
· 2023年总目录
· 2022年总目录
· 2021年总目录
· 论文写作格式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主  编:许文荣
国际刊号:ISSN 1671-7783
国内刊号:CN 32-1669/R
刊  期:双月刊
编辑出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
     版)》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电  话:0511-84446824
 

版权所有 © 2012《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Medicine Edition)
编辑部电子信箱:xbyx@ujs.edu.cn或xbyx@mail.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