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中国社科院AMI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刊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政策伦理
期刊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1年, 1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11-10
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治理研究
学生发展
高教管理
探索争鸣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
全选
|
高等教育国际化
Select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政策轨迹和政策供给
林金辉, 凌鹊
2021, 15(6): 1-12.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策对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值得重视。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中的政策轨迹,挖掘未来发展的政策趋向对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中外合作办学从起步探索到质量建设工程的实施,其政策轨迹清晰可见,呈现了从宽泛到具体、从零散到集中的渐进变化特征,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在实践中形成的政策设计、执行和评价务实稳健的特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还面临办学实践与政策目标脱节、政策供给滞后、政策效能有待提高、政策评价改革需要深化等问题。未来,我们应为中外合作办学提供积极而足够的政策供给:进一步明晰政策目标,完善高质量政策制度;直面办学实践,加大高质量政策供给力度;稳步推进高质量政策评价体系建设,强化政策效果评价;着力打造政策供给、执行和评价的专业化团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Select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互联网接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35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黄艳, 李佳玲, 黄金岩
2021, 15(6): 13-24.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全国35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本研究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互联网接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互联网娱乐信息接触、互联网碎片化阅读和互联网接触时长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显著负相关;“把关人”作用对大学生互联网接触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互联网传播与思政课传播的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思政课的传播效果优于互联网。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健全网络信息把关制度,强化互联网内容管理;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重视思政课的改革和建设,实现思政课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等建议。
Select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高校课程思政的实践哲学意蕴
薛桂琴
2021, 15(6): 25-32.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揭示课程思政的实践哲学意蕴,厘清思想误区,帮助高校师生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激发师生参与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实践哲学视角,高校课程思政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意蕴,充分揭示了师生现实、具体的教育需要,并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要求,指向人的自由和解放;具有深厚的历史性意蕴,赓续了优秀的民族教育传统,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经验,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规律的创新性运用;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意蕴,及时回应了我国社会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需要,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科学举措。
治理研究
Select
治理研究
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经费的支出规模与结构研究——基于39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分析
毛建青, 刘美佳, 陈文博
2021, 15(6): 33-47.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科教学经费既是推动一流本科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其支出规模与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一流本科和一流大学的建设成效。根据我国39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14—2019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本研究分析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教学经费的支出规模与结构,发现支出规模呈上升趋势,本科教学支出占大学总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生均本科教学支出占所在省份人均GDP的比重基本稳定且逐年增长;支出结构以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和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为主,呈现稳定的二元格局。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本科教学经费支出存在以下问题:支出规模相对不足;支出结构未实现多元化;地区间生均支出规模缺乏应有的差异,未充分体现各地区的人才培养成本差异;不同学科特色或隶属大学的支出无显著差异,加剧了大学的同质化倾向。因此,我国可以继续加大对本科教学的经费投入;不断优化本科教学经费支出结构;建立各地区差异化的拨款标准,统筹协调各级政府的拨款比例;扩大不同学科专业折算系数的差异,彰显不同一流大学的特色,以期更好地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和“双一流”建设。
Select
治理研究
大学教师参与学院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基于A大学的个案研究
赵小焕, 眭依凡
2021, 15(6): 48-56.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院治理是大学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大学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中流砥柱,参与学院治理能够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以A大学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教师参与学院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现有规章制度体系不完善、治理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不健全、教师参与动力不足、治理文化缺失是大学教师参与学院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构建完善的学院治理制度体系,优化学院治理组织结构与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动力,营造协同共治的治理文化氛围等建议。
学生发展
Select
学生发展
在线社会资本视角下大学生捐款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夫寿
2021, 15(6): 57-66.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慈善捐赠的主要群体。随着社交化媒体日益成为大学生重要的沟通平台,考察线上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捐赠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江苏省17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在线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捐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线桥连型社会资本和在线黏连型社会资本均对大学生捐款行为有显著影响,且在线黏连型社会资本比在线桥连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捐款行为的影响大;此外,党员身份、班干部身份、是否加入社团等也是解释大学生捐款行为的重要变量。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个体应积极培育线上社会资本;高校可通过将公益慈善教育纳入思政课堂、树立公益慈善榜样等举措培养大学生的公益慈善精神,通过加强社团建设培育大学生合作、互惠和关心他人的精神等建议。
Select
学生发展
大学生智能制造竞赛育人绩效影响因素分析——10项竞赛的多案例研究
李滋阳, 石宏伟, 罗建强
2021, 15(6): 67-78.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大学生智能制造竞赛举办届次少、赛制不成熟,关键技术生成率和转化率低,育人绩效亟须优化。本研究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育人绩效为起点,归纳提取竞赛链条中政、用、产、学、赛5个维度的24个影响因素;基于ISM方法,对智能制造竞赛育人绩效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及逻辑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升大学生智能制造竞赛育人绩效,我国应研制以产业需求为牵引的赛事支持政策;全方位推进赛事平台的内涵建设;打造赛事的“学术通行证”品牌;吸引竞赛链条多主体多要素支持;引导参赛方切实提升备赛水平。
高教管理
Select
高教管理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流动空间”及治理策略——网络化治理视角
徐迅, 罗枭, 张万朋
2021, 15(6): 79-90.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快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关注空间向度。后疫情时代,随着高等教育更深层次地步入网络社会,教育资源、教学活动、教育治理的“流动空间”将进一步拓展。面对新的空间演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亟待实现网络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强调系统性并通过“跨界”协同提升公共价值的治理新范式,成为后疫情时代我国应对高等教育“流动空间”拓展的新治理路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网络化治理在治理体系、治理机制、治理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困境,亟须完善高等教育网络化治理体系以促进治理流聚合,完善高等教育网络化治理机制以促进治理流耦合,优化高等教育网络化治理信息化技术平台以促进治理流契合。
Select
高教管理
世界一流智库研究成果满足政府教育决策需求的过程机制及启示——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布朗教育政策中心为例
蒋观丽, 文少保
2021, 15(6): 91-103.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库在帮助政府提高决策有效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满足政府决策需求在智库影响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愈发紧迫。本研究从政策结构和过程的角度出发构建分析框架,选取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布朗教育政策中心为案例,探究世界一流智库研究成果满足政府教育决策需求的运行过程。研究发现,该智库积极参与政府教育政策制定的各个阶段,其不同阶段研究成果的知识属性分别表现为识别政策问题、设计政策方案以及监督政策实施和反馈政策意见。同时,该智库与不同的政策参与者建立互动关系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推进问题确认与议程设置、政策形成与采纳、政策实施与评估各个阶段研究成果获得政府决策者的认可和支持。鉴于此,为提升我国智库研究成果服务政府教育决策的能力,我国可以完善教育研究成果的供需对接机制,形成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服务需求的良性对接;加强智库与多方的互动,鼓励智库采取恰当的行动策略提高教育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建立健全智库优秀教育研究成果传播机制,提升其政策影响力。
探索争鸣
Select
探索争鸣
社会科学领域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案例分析
马立超, 蒋帆
2021, 15(6): 104-113.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国内外7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案例,对社会科学领域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在培养目标方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注重跨学科性,兼顾学术性和应用性,在尊重学科知识逻辑的基础上形成各自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识类、公共类、专业类、发展类课程紧密结合,国内相对注重专业教育,国外相对关注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表现出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内容差异化、课程设置特色化特征;在培养过程方面,国内外高校注重构建体系化、常态化的学业学风机制,国外高校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相对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已形成特色化的实践教学设计。未来,我国高校应平衡三种高等教育哲学观,重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定位;关注通识素养与通识教育,构建嵌套型课程体系结构;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呼唤从“教”到“学”的范式转换;拓宽实践平台与活动模式,构建有机融通的要素链。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
Select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
新农科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与启示——基于N大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杨青, 刘英, 曹福亮
2021, 15(6): 114-124.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11013.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赋予新时代农林工程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N大学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其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发展困境:教育教学体系陈旧,与科技发展相脱节;教育理念滞后,与行业人才培养诉求不契合;思政教育薄弱,与立德树人任务不匹配。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工程创新人才,N大学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及模式改革,探索了农林院校工程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聚焦人才培养质量,重构交叉融合的林业工程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立足农林行业需求,建立融通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育思维改革,塑造林业工程教育新理念。面向新农科建设,确立以“知农林、为农林、爱农林”为特色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N大学工程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为国内农林院校寻求工程人才培养的内生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加强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重构农林类工程学科及关涉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研产学”协同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强化课程思政教育。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