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实用心电学杂志
 返回杂志社|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期刊订阅 | 投稿指南 |行业新闻 |优先出版| 录用公告 | English
 
 

稿件处理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理事单位

 
                  更多 
 

友情链接

 
· 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
· 维普网
· 中国医师协会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 33卷 6期
刊出日期:2024-12-28

封面
目次
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读者.作者.编者
总目次
起搏与电生理
PDF全文
基层医师论坛
专题笔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血管不良反应
期刊公告
   
PDF全文
538
《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年第6期整本PDF
2024 Vol. 33 (6): 538-538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16465KB] ( 1 )
封面
539
封面
2024 Vol. 33 (6): 539-539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957KB] ( 3 )
目次
540
目次
2024 Vol. 33 (6): 540-540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898KB] ( 3 )
专题笔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血管不良反应
541 詹洪吉,刘红霞,谭梦琴,王福军
要高度重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诊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极大地改善了肿瘤患者的预后。但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发现ICIs在激活免疫系统的同时,还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尤其是导致多种心血管毒性,使心血管死亡率升高。本文综述了ICIs诱发心血管毒性的临床表现形式、发生机制、诊断及防治方法等,为预防心血管损伤、改善心脏功能提供依据。
2024 Vol. 33 (6): 541-547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233KB] ( 2 )
548 谭梦琴,罗丹,张舟,王福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诊疗进展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已引起临床重视。ICIs相关心肌炎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该并发症的高致命性使其成为重点关注对象。目前,关于ICIs诱导心肌炎的分子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的认知尚不充分。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探索ICIs相关心肌炎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与监测手段以及合理治疗策略的制定,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不良事件的警觉度与处理能力,从而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
2024 Vol. 33 (6): 548-552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88KB] ( 3 )
553 张舟,罗丹,谭梦琴,王福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包疾病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能阻断肿瘤的免疫逃逸,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其导致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也随之增多。心包疾病是常见的ICIs相关心血管不良反应,在急性期致死率较高。本文介绍了ICIs相关心包疾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原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2024 Vol. 33 (6): 553-556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26KB] ( 4 )
557 罗丹,谭梦琴,张舟,王福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病的诊疗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显著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存活率,但越来越多的免疫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综述了ICIs相关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供心血管及肿瘤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2024 Vol. 33 (6): 557-562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68KB] ( 4 )
563 周芳,米艳,谭梦琴,王福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心律失常及其他心电图改变的研究进展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其引发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引起了广泛关注,ICIs引发的心脏毒副作用带来较高的死亡风险。本文结合当前的研究和报道对ICIs相关性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其部分类型和其他ICIs相关心电图改变进行综述。
2024 Vol. 33 (6): 563-566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59KB] ( 2 )
567 肖勇,张舟,彭莎,王福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合并三度房室阻滞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1例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多种癌症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伴随着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其中ICIs相关心肌炎的发病率较低,但致死率高,而早期识别及治疗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本文报道1例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合并三度房室阻滞而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诊疗经过。
2024 Vol. 33 (6): 567-571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2756KB] ( 2 )
论著
572 李蓉,宋潇,赵瑞,王兵玲,马明仁
ST段下移、ST-T改变与房性或室性早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ST段下移、ST-T改变与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临床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ST段下移、ST-T改变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对4 952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发现ST段下移和ST-T改变与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均存在显著相关性。ST段下移者发生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概率分别是ST段未下移者的9.00倍和13.65倍;出现ST-T改变者发生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概率分别是未出现者的27.60倍和22.00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样发现,ST段下移达0.05 mV和ST-T改变是决定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发生的关键因素。结论  ST段下移、ST-T改变可能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发生的危险因素。
2024 Vol. 33 (6): 572-577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7787KB] ( 4 )
578 陈芸,孔倩倩,朱彦,赵天,李月峰
基于曲面重建技术构建肾动脉狭窄参数与肾血管性高血压分级的效应关系
目的  采用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技术探究肾动脉狭窄参数与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RVH)分级之间的效应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RVH确诊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高血压分级标准将其分为2级高血压组(18例)和3级高血压组(16例);另收集12例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三组分别行肾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后的图像进行CPR,并测量肾动脉形态学参数(最小管径、最小截面积、管径狭窄比、截面积狭窄比)和血流参数(达阈时间、血流代谢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肾动脉形态学参数及血流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肾动脉形态、血流参数与受试者血压数值的相关性,并利用ROC曲线分析判定截面积狭窄比在不同组中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肾动脉的最小管径和最小截面积显著减小,且3级高血压组小于2级高血压组(均P<0.05)。与2级高血压组相比,3级高血压组的管径狭窄比、截面积狭窄比显著增大(均P<0.05),达阈时间显著延长,而血流代谢比显著降低(均P<0.05)。校正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截面积狭窄比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的相关性最为显著(r=0.663,0.671,均P<0.01)。截面积狭窄比在对照组和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中均具备良好的鉴别诊断效能(AUC=0.887,P=0.014;AUC=0.818,P=0.027)。结论  基于CPR技术的肾动脉形态学参数(管径狭窄比、截面积狭窄比)有望用作RVH的评估和监测指标。
2024 Vol. 33 (6): 578-583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3849KB] ( 2 )
584 穆耶赛尔·麦麦提明,刘惠娟,王芳丽,冯艳
90岁及以上患者异常心电图特征的性别差异分析
目的  探讨90岁及以上老年人异常心电图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4例年龄为90岁及以上患者的住院资料,将患者按性别分为两组(男114例、女90例),对比并分析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B型脑钠肽、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女性组入院时的收缩压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男性组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女性组(P<0.05)。在76.5%的人群中可观察到窦性心律;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按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T-T改变(46.1%)、房性早搏(22.1%)、一度房室阻滞(22.1%)、右束支阻滞(19.6%)和心房颤动(137%)。男性组心房扑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右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左前分支阻滞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组。结论  在年龄90岁及以上的住院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ST-T改变、房性早搏、一度房室阻滞、右束支阻滞和心房颤动。这些异常心电图特征在不同性别间的分布存在差异。
2024 Vol. 33 (6): 584-587 [摘要] ( 1 ) [HTML 1KB] [PDF 1045KB] ( 3 )
588 王秀芳,申继红,景永明,李世锋
应用叠加图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
目的  探讨叠加图的原理及其在动态心电图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4例与形态信息有关的典型动态心电图病例(窦性心律+室性心律、窦性心律+房性心律、窦性心律+交界性心律、双腔起搏器DDD工作方式+VAT工作方式),结合Lorenz散点图、心电瀑布图、逆向技术分析并总结叠加图的原理及优势。结果  室性心律呈宽QRS波形态,而窦性心律呈窄QRS波形态,通过叠加图可实现两种节律的快速分离;窦性心律P波直立,而房性心律P波倒置,通过叠加图可实现两种节律的快速分离;窦性心律P波直立,而交界性心律无P波,通过叠加图可实现两种节律的快速分离;双腔起搏器DDD工作方式下可见AP及VP双脉冲,而VAT工作方式下可见VP单脉冲,通过叠加图可实现两种起搏方式的快速分离。结论  叠加图在分析包含形态信息变化的动态心电图中有独特优势,是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的另一高效工具。
2024 Vol. 33 (6): 588-594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24822KB] ( 5 )
595 冯艳,麦五久代·吐尔逊,阿尔祖古丽·麦麦提
基于心电网络系统的动态心电图危急值临床分析及应用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危急值报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69 053例,共检出有危急值报告的患者376例。回顾性分析检出的动态心电图危急值,总结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76例动态心电图危急值报告患者中有门诊患者65例,住院患者311例;动态心电图危急值报告通常出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在5大类动态心电图危急值中,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在13小类动态心电图危急值中,以疑似心肌缺血或损伤、3~5 s的长PP间期发生率最高。男性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QT间期显著延长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3小类动态心电图危急值报告主要来源科室是门诊和神经内科(住院)。结论  动态心电图危急值多见于60岁以上人群,且男性与女性患者的危急值情况存在差异,建议针对不同性别的患者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还需密切关注门诊和神经内科两个科室患者的心电图变化。
2024 Vol. 33 (6): 595-600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66KB] ( 4 )
起搏与电生理
601 王冬雪,刘晓宇,张常莹,郑杰,王如兴
新型无导线起搏与经静脉起搏围手术期恢复情况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新型无导线起搏(leadless pacemaker,LPM)和双腔经静脉起搏(transvenous pacemaker,TPM)在围手术期患者恢复情况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新型LPM治疗患者和136例双腔TPM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选取LPM患者(LPM组)和双腔TPM患者(TPM组)各11例。评估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和伤口恢复情况。分别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及出院当天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结果  LPM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短于TPM组[(1.6±0.7) dvs. (3.1±0.3) d,P<0.01],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也短于TPM组[(1.1±0.3) d vs. (2.6±0.8) d,P<0.01]。LPM组术后当天[(1.5±0.7)分vs. (4.5±0.8)分,P<0.01]、术后第1天[(0.5±0.5)分vs. (4.0±0.6)分,P<0.01]、术后第2天[0分vs. (2.4±0.5)分,P<0.01]和出院当天[0分vs. (0.5±0.5)分,P=0.005]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TPM组。LPM组术后第1天[(75.6±5.3)分vs. (53.6±2.3)分,P<0.01]、术后第2天[(93.6±6.4)分vs. (55.6±2.3)分,P<0.01]和出院当天[(95.5±5.8)分vs. (89.9±4.7)分,P=0.024]的MBI均高于TPM组。结论  与双腔TPM治疗相比,新型LPM治疗具有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快的临床优势。
2024 Vol. 33 (6): 601-605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104KB] ( 4 )
606 杨燕秋,王新康
经食管电生理检查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食管电生理检查(transesophageal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TEEPS)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心悸怀疑PSVT而行TEEPS的371例患者的电生理资料。分析TEEPS对心动过速的检出情况,并统计TEEPS相对于心内电生理检查(intra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IEPS)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45.55%(169/371)的患者通过TEEPS检出心动过速,其中,81.07%(137/169)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e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运动联合S1S1及S1S2刺激可显著提高PSVT的检出率。以IEPS为金标准,TEEPS诊断PSVT的准确率为95.54%(107/112)。TEEPS诊断AVNRT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92.31%;诊断AVRT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18%、98.53%;诊断房性心动过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3%、100%。结论  TEEPS安全且有效,能提高PSVT的诊断率,在多种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024 Vol. 33 (6): 606-609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17KB] ( 3 )
610 黄春霞,邓俊萍,廉玉蓉,赵玲
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腋静脉远端血栓形成1例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低,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4%。本文报道1例56岁女性,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起搏器,术后11 d腋静脉远端血栓形成,给予小剂量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后腋静脉血栓消失。
2024 Vol. 33 (6): 610-612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2289KB] ( 3 )
基层医师论坛
613 班芳,马杏芳,刘芳菲
去乙酰毛花苷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及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70例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联合用药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血流动力学参数[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flow velocity,EDFV)、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PSFV)、血氧饱和度(pulse oximetry,SpO2)、中心静脉压]和血清细胞因子[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poietinlike protein 2,ANGPTL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7(ANGPTL7)]水平。结果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LVEF、EDFV、PSFV、Sp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NTproBNP、CKMB、ANGPTL2、ANGPTL7、中心静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衰,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心肌损伤程度、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2024 Vol. 33 (6): 613-616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46KB] ( 3 )
617 靳会敏,李方超,董鸿涛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8-OHdG、NT-proBNP、MnSOD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NT-proBNP、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MnSOD)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96例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心衰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评估心衰患者认知功能。对比两组及不同认知功能状态患者入院时血清8-OHdG、NT-proBNP、MnSOD水平,并分析上述三项血清指标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入院时上述三项血清指标对心衰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  心衰组患者入院时血清8-OHdG、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MnSO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心衰患者血清8-OHdG、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血清MnSOD水平显著低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均P<0.01)。心衰患者入院时血清8-OHdG、NT-proBNP水平与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MnSOD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入院时血清8-OHdG、NT-proBNP、MnSOD水平联合诊断心衰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三项指标分别单独应用时。结论  血清8-OHdG、NT-proBNP、MnSOD水平与心衰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心衰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明显增加,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4 Vol. 33 (6): 617-620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21KB] ( 1 )
621 温桂凤
动态心电图参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在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例AMI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相关参数。按照有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将患者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比较两组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rMSSD、SDNN、SDANNindex、QT间期变异度(QT interval variability,QTV)。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与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研究这些参数对诊断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能。结果  200例AMI患者中有76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8.0%。室性心律失常组AMI患者的rMSSD、SDNN、SDANN-index、QTV均明显低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MSSD、SDNN、SDANN-index、QTV均与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MSSD、SDNN、SDANNindex、QTV诊断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AUC值分别为0.907、0.761、0.819、0.906,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rMSSD、SDNN、SDANN-index和QTV在AMI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4 Vol. 33 (6): 621-624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441KB] ( 3 )
625 曹婷婷,杨麦广
辅酶Ⅰ联合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辅酶Ⅰ联合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采用洛伐他汀治疗(洛伐他汀组),另外60例采用洛伐他汀+注射用辅酶Ⅰ治疗(联合用药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室壁运动评分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及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洛伐他汀组(90.00% vs. 75.00%;χ2=4.675,P<0.05),心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改善程度亦明显优于洛伐他汀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7% vs. 6.67%;χ2=2.911,P>0.05)。结论  注射用辅酶Ⅰ联合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对心功能的改善、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明显提高,疗效优于单用洛伐他汀,且安全性较高。
2024 Vol. 33 (6): 625-628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51KB] ( 5 )
病例报告
629 宋志平,李俊梅,侯兴志
酷似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误诊1例
患者因全身乏力、休克来院,心电图上可见前壁ST段抬高,进入胸痛救治流程;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复查心电图ST段进一步抬高,呈动态演变,初步诊断为心源性休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排除心肌梗死;再结合患者炎症指标升高,诊断为感染性休克。随着病情的改善,复查心电图ST段回落。在胸痛中心,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鉴别困难,如能及时识别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则可使患者提高获益。
2024 Vol. 33 (6): 629-632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9969KB] ( 4 )
633 李晶晶,汤佩,吴璀
小剂量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致交界性心律1例
胺碘酮和美托洛尔作为心房颤动患者的常规用药,对控制心室率、维持窦性心律有良好效果,但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窦房结功能抑制,继而出现心律失常。本文报告1例72岁老年女性患者口服小剂量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致交界性心律的诊治经过。
2024 Vol. 33 (6): 633-636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9316KB] ( 1 )
637 周雅梅
经皮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的罕见心律失常——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伴左束支阻滞1例
儿童经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常可发生交界性心律失常或束支阻滞,但发生交界性心律失常同时伴随束支阻滞的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因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行介入封堵术的患儿,术后早期出现了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伴左束支阻滞,导致QRS波增宽。本病例提示:如果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复查心电图出现了增宽的QRS波,应考虑存在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伴左束支阻滞的可能。
2024 Vol. 33 (6): 637-639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2406KB] ( 3 )
640 向维肖
金刚烷胺中毒致宽QRS波心动过速1例
宽QRS波心动过速(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WCT)是指心室搏动的QRS波宽度>012 s,并伴有心室率≥100次/min。WCT的常见原因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差异性传导或病理性束支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预激(旁路前传)、心室起搏心律,以及高钾血症和抗心律失常药物(Ⅰa、Ⅰc、胺碘酮)中毒。抗心律失常药物(Ⅰa、Ⅰc、胺碘酮)中毒导致QRS波增宽的本质是钠离子通道阻滞作用,因此,除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外,其他具有钠离子通道阻滞作用的药物也可以导致WCT。本文介绍1例由盐酸金刚烷胺药物中毒致WCT的诊治过程及心电图表现,旨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钠离子通道阻滞剂中毒引起的WCT的认识水平,以免延误治疗。
2024 Vol. 33 (6): 640-642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7897KB] ( 1 )
综述
643 苏比努尔·阿布都如苏里,阿丽米热·亚森,姚娟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外膜脂肪组织是一种位于心脏表面的活跃的内分泌组织,不仅为心脏提供能量,而且还参与炎症反应和代谢调节。心外膜脂肪量的增加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病率升高显著相关,其可能通过促进心脏局部炎症、增加氧化应激或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来促进房颤的发生和持续。本文综述了心外膜脂肪组织与房颤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二者的关联机制,并针对心外膜脂肪组织在房颤发病中的作用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2024 Vol. 33 (6): 643-648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96KB] ( 4 )
读者.作者.编者
644
2024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表彰名单暨《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审稿专家招募简章
2024 Vol. 33 (6): 644-644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880KB] ( 3 )
645
关于表彰2023—2024年度《实用心电学杂志》优秀编委、优秀中青年编委暨“回眸30年·杰出贡献奖”的决定
2024 Vol. 33 (6): 645-645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989KB] ( 4 )
期刊公告
646
《实用心电学杂志》更名暨《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征稿启事
2024 Vol. 33 (6): 646-646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3379KB] ( 1 )
总目次
647
总目次
2024 Vol. 33 (6): 647-647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621KB] ( 4 )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 关于《实用心电学杂志》正式更名为《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的公告
·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编委招募通知
·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青年编委招募通知
· 《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寒假工作安排
· 致谢2023年度执行编/ 青委、审稿专家
· 关于审稿费、版面费和订刊费分开扫码缴费的说明
· 关于警惕假冒《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与作者联系的声明
· 敬告作者
                  更多 
 

下载中心

 
·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青年编委预登记表
·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编委预登记表
· 文献引用格式(2022—2024年)
· 2024年选题指南
· 论文投稿模板
 

版权信息

 

主  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  办:江苏大学
主  编:卢喜烈
国际刊号:ISSN 2095-9354
国内刊号:CN 32-1857/R
刊  期:双月刊
编辑出版:《实用心电学杂志》
               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联系电话:0511-84446662
E-mail:syxdxzz@sina.com
 

版权所有 © 2012《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本刊E-mail:syxdxzz@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