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实用心电学杂志
 返回杂志社|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期刊订阅 | 投稿指南 |行业新闻 |优先出版| 录用公告 | English
 
 

稿件处理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理事单位

 
                  更多 
 

友情链接

 
· 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
· 维普网
· 中国医师协会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 33卷 3期
刊出日期:2024-06-21

封面
专家述评
指南与共识
论著
经验技术交流
综述
病例报告
基层医师论坛
   
封面
214
 《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第3期整本PDF
 
2024 Vol. 33 (3): 214-214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41695KB] ( 21 )
215
 封面
 
2024 Vol. 33 (3): 215-215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951KB] ( 18 )
216
 目次
 
2024 Vol. 33 (3): 216-216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895KB] ( 20 )
指南与共识
217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医药科教分会,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远程心脏监护技术专业委员会
基于ICH-E14的体表心电图QT/QTc间期测量、药物研究及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介绍了体表心电图QT间期和QTc(QT/QTc间期)在临床工作、药物研究两种不同场景下对设备、人员的测量要求,以及人工和计算机不同的测量方法,QTc校正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判别尺度,以及导致QT/QTc间期改变的常见药物种类与机制。
2024 Vol. 33 (3): 217-224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109KB] ( 18 )
专家述评
225 汪月,张俊峰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是由于转甲状腺素蛋白沉积于心脏所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既往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致死率高。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该病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各种小分子药物的不断问世也改变了以往无药可医的局面,使其死亡率有所下降。本文主要归纳了近年来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2024 Vol. 33 (3): 225-231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98KB] ( 14 )
论著
232 赵晓溪,李库林,郑杰,党时鹏,刘晓宇,王如兴
 磁导航在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导管消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导航指导下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源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92例接受磁导航指导下导管消融的RVOT起源室早患者,按室早起源部位将其分为前间隔组(35例)、中间隔组(26例)、后间隔组(11例)、前游离壁组(4例)、中游离壁组(10例)和后游离壁组(6例)6组。分析6组RVOT起源室早不同起源部位的发病率,并比较6组的消融急性成功率、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  RVOT前间隔起源的室早发病率最高,消融急性成功率100%。术后一年,仅RVOT中间隔起源的室早复发,复发率为7.69%。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RVOT室早多起源于前间隔和中间隔,磁导航指导下的导管消融对此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4 Vol. 33 (3): 232-236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757KB] ( 18 )
237 李金龙,张先林,路桥,徐文慧,李妙男,康品方
 血清ATF6、CaMKⅡ表达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激活转录因子6(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CaMKⅡ)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冠脉造影的265例冠心病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及Gensini评分的中位数(38分),将这些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38分,n=105)、中重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38分,n=100),冠脉造影结果正常者设为对照组(n=60)。观察各组患者的ATF6、CaMKⅡ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血清ATF6、CaMKⅡ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其水平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TF6、CaMKⅡ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TF6、CaMKⅡ联合预测冠心病的AUC值为0.749(95%CI 0.676~0.822),敏感性为0.663,特异性为0.717,较ATF6、CaMKⅡ单独诊断的价值更高。结论  血清ATF6、CaMKⅡ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且ATF6、CaMKⅡ水平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望为诊断冠心病及评估其严重程度提供更多的参考。
2024 Vol. 33 (3): 237-242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639KB] ( 17 )
243 余莎莎,刘曼,刘鸣
 智能穿戴设备在心房颤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智能穿戴设备识别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  选取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患者410例,同期佩戴智能穿戴设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下房颤检出率的一致性,并评估智能穿戴设备识别房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智能穿戴设备检测房颤的敏感性为99.31%、特异性为81.48%,准确性为95.41%,K值为0.83,与动态心电图在房颤检出率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  智能穿戴设备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对房颤的自动识别准确性较高,更利于推动房颤筛查的家庭化、日常化。
2024 Vol. 33 (3): 243-249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5313KB] ( 22 )
250 赵新悦,李元民,肖强,郭慧梅
 碎裂QRS波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及两者联合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0例O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fQRS分为fQRS阳性组和fQRS阴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QRS阳性的影响因素。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这些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fQRS、RDW对O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RDW(OR=2.757,95%CI 1.961~3.877,P<0.05)的患者更容易出现fQRS;fQRS阳性(OR=2.719,95%CI  1.619~4.566)、合并高血压(OR=2.147,95%CI 1.212~3.803)、左心房内径(OR=1.100,95%CI 1.039~1.164)、RDW升高(OR=1.909,95%CI 1.463~2.57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OR=0.933,95%CI 0.894~0.973)、Gensini评分升高(OR=1.038, 95%CI 1.024~1.053)、丙氨酸转氨酶升高(OR=0.998,95%CI 1.002~1.027)是O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QRS对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靶血管血运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有预测价值(P均<0.05),AUC分别为0.617、0.682、0.696、0.652、0.672。RDW对再发心绞痛、靶血管血运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有预测价值(P均<0.05),AUC分别为0.717、0.804、0.673、0.809。fQRS,RDW,LVEF,fQRS联合RDW,RDW联合LVEF,fQRS联合LVEF,三者联合预测MACE的AUC分别为0.687、0.729、0.670、0.756、0.778、0.762、0.798。结论  RDW是fQRS阳性的影响因素,RDW越高的OMI患者fQRS阳性率越高。fQRS、RDW、LVEF对OMI患者MACE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两者及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其中,fQRS对靶血管血运障碍的预测价值更高,RDW对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价值更高。
2024 Vol. 33 (3): 250-257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762KB] ( 16 )
基层医师论坛
258 耿明明,潘晨,杨惠惠
 血清CK-MB、MYO与TEG指标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心肌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以及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 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液凝固时间(K)、凝固角、最大血块强度(maximal amplitude, MA)\]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17例AMI患者作为AM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Killip分级将AMI患者分成4级;根据治疗后一年内有无发生MACE,将AMI患者分为发生MACE及未发生MACE亚组。对比AMI组和对照组,以及不同Killip分级AMI患者入院时血清CK-MB、MYO水平及TEG指标R、K、凝固角、MA,并分析上述指标与Killip分级的相关性。对比发生MACE及未发生MACE亚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K-MB、MYO水平及TEG指标R、K、凝固角、MA,通过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AMI组入院时血清CK-MB、MYO水平及TEG指标凝固角、MA均高于对照组,TEG指标R、K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Killip分级患者血清CK-MB、MYO及TEG指标凝固角、MA比较:Ⅳ级>Ⅲ级>Ⅱ级>Ⅰ级(P<0.05)。TEG指标R、K水平比较:Ⅰ级>Ⅱ级>Ⅲ级>Ⅳ级(P<0.05)。血清CK-MB、MYO及TEG指标凝固角、MA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TEG指标R、K与Killip分级呈负相关(P<0.05)。发生MACE亚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K-MB、MYO及TEG指标凝固角、MA均高于未发生MACE亚组患者,TEG指标R、K均低于未发生MACE亚组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CK-MB、MYO水平及TEG指标R、K、凝固角、MA联合检测预测AMI患者发生MACE的AUC值为0.895,敏感性为83.17%,明显高于上述指标单独检测(P<0.01)。结论  血清CK-MB、MYO与TEG指标R、K、凝固角、MA水平可用于评估AMI的严重程度,与Killip分级具有显著相关性,且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预测AMI患者发生MACE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2024 Vol. 33 (3): 258-263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499KB] ( 18 )
264 梁转栓,刘相勇,王丹
普罗布考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普罗布考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82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普罗布考,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Barthel评分(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ifference in symmetry of peak flow velocity,DVp)、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ifference in symmetry of average flow velocity,DVm)、峰流速,血清闭合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网膜素1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68% vs. 75.61%,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峰流速及网膜素-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Vp、DVm及血清闭合蛋白、hs-CRP、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CIS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功能障碍,且安全性较高。
2024 Vol. 33 (3): 264-268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55KB] ( 16 )
269 赵美玲,赵海伟,席丽娟
 精准医疗框架下的护理模式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控制的影响
 目的  回顾性分析精准医疗框架下的护理模式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1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精准医疗组(n=57)和常规组(n=57)。对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精准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精准医疗框架下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绞痛控制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负性情绪[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LHFQ)]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精准医疗组SV、LVEF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对治疗的满意度等SAQ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和LHFQ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精准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精准医疗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8.25% vs. 85.96%,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精准医疗框架下的护理模式干预,能改善心功能、心绞痛控制情况、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4 Vol. 33 (3): 269-273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12KB] ( 18 )
274 崔雪平,李慧霞,马春燕
 血清CK-MB、和肽素、LDH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肽素、乳酸脱氢酶(LDH)与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132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入院时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进一步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心衰亚组;另纳入1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及不同心衰严重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K-MB、和肽素、LDH及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并分析入院时血清各指标与心脏超声指标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分析入院时各血清指标对重度心衰组患者的预测效能。结果  研究组血清CK-MB、和肽素、LDH及LVEDD、LVES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K-MB、和肽素、LDH与LVEDD、LVESD评分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轻度心衰组血清CK-MB、和肽素、LDH及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水平均显著低于中度及重度心衰组,而LVEF显著高于中度及重度心衰组(P<0.05)。血清CK-MB、和肽素、LDH与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CK-MB、和肽素、LDH水平联合预测重度心衰的AUC值为0.858。结论  血清CK-MB、和肽素、LDH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检测其水平对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开展后续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2024 Vol. 33 (3): 274-278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162KB] ( 21 )
279 王青青,闫睿睿
 超声心动图联合腹部、外周血管超声在外源性心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外源性心脏疾病诊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及腹部超声、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87例疑似外源性心脏疾病患者,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金标准为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超声心动图(简称单项检查)及超声心动图联合腹部、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简称联合检查)对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的检出情况。结果  外源性心脏疾病患者有60例,确诊率达68.97%;单项检查与联合检查诊断外源性心脏疾病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敏感性、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项检查(P<0.05)。与单项检查相比,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的检出率(P<0.05)。结论  在外源性心脏疾病诊断中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及腹部超声、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心脏病变以及外源性病变,可提高确诊率并降低误诊及漏诊风险。联合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2024 Vol. 33 (3): 279-282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993KB] ( 17 )
经验技术交流
283 许燕,韩卫星
 心电瀑布图结合散点图在诊断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电瀑布图结合散点图诊断房性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  分析动态心电图中典型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瀑布图及散点图的变化特征,并总结其应用优势。结果  不同类型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瀑布图和散点图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① 频发房性早搏:瀑布图特征为间歇性P峰带出现断裂,R、T峰带不变;散点图特征为早搏点位于快加速区。② 房性自主节律:瀑布图特征为P峰带断裂,PR间期出现变化;散点图特征为该节律可融合于窦性节律集落中,与窦性节律难以区分。③ 间歇性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瀑布图特征为P峰带断裂,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峰带;散点图特征为集落点可位于快加速区或45°线上,心率范围可与窦性心率区分,但发作时间无法确定。④ 持续性心房颤动:瀑布图特征为P峰带的消失和紊乱,R、T峰带不变;散点图特征为呈扇形图形。⑤ 心房扑动:瀑布图特征为P峰带断层,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峰带,并出现相应的PR间期;散点图特征为呈网格状图形。结论  通过选择动态心电图上P-QRS-T波群变化明显的导联,并观察心电瀑布图上P、QRS、T峰带的变化特征,再结合心电散点图的变化,就可以准确、快速地判断房性心律失常的类型。
2024 Vol. 33 (3): 283-293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81017KB] ( 17 )
294 吴佩弢,王月,尹琳,韩雪,张麟,张红珊,李波
 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心电图实践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目前较受认可的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方式,而心电图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常规检查,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住培中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功能科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摸索出了一套更适合住培学员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增强学员学习兴趣,保证学习质量,从而使其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
2024 Vol. 33 (3): 294-295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559KB] ( 14 )
病例报告
296 党林林,李强,褚嫒嫒
 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相互转变1例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项用于评估心脏各部分不应期及功能、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无创检查。本文对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的1例多变心动过速进行报道。本例心动过速表现为两种形态、频率及RP′间期;根据其RP′间期及食管导联心电图特征,最终诊断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且存在上述两种心动过速的相互转变。
2024 Vol. 33 (3): 296-30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32637KB] ( 17 )
301 张娜,刘东升
 前降支起源异常伴重度钙化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前降支起源异常伴钙化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分析了1例前降支开口于右冠状窦伴重度钙化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过程,通过讨论其介入手术策略的选择及血管内超声对钙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介入医师对此类冠状动脉畸形的认识,强调在重度钙化冠状动脉病变中,血管内超声对介入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及棘突球囊对改善不良预后的重要意义。
2024 Vol. 33 (3): 301-303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2528KB] ( 17 )
304 刘彬,赵贤慧,姜玉瑞,马卫武
 应激性心肌病合并心肌桥1例
 患者因胸痛入院,心电图ST段抬高,肌钙蛋白也明显升高,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段心肌桥,收缩期管腔压缩约90%,冠脉无明显阻塞性病变。术后复查心电图,考虑为应激性心肌病,并经超声造影证实。应激性心肌病早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易鉴别,早期识别和治疗可使患者获益较大。
2024 Vol. 33 (3): 304-305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6890KB] ( 19 )
综述
306 韦天鹏,钱玲玲,王如兴
 SORBS2对心肌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SORBS2是SORBS接头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在心脏中高度表达。SORBS2参与细胞骨架的形成、细胞黏附和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ORBS2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在总结SORBS2蛋白结构与定位的基础上,综述SORBS2在左室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脓毒症心肌病等心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相关心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2024 Vol. 33 (3): 306-311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2511KB] ( 13 )
312 张希铃,王新康
 心电及血压指标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中的应用进展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心电及血压指标是临床上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常见指标。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它们在评价LVH方面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心电及血压指标在LVH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2024 Vol. 33 (3): 312-315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11KB] ( 11 )
316 王洋洋,谷云飞,李松森,王皓
 鸢尾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鸢尾素是一种由肌肉组织分泌的激素样多肽,由含Ⅲ型纤连蛋白域蛋白5经过蛋白水解酶水解后生成,并释放进入外周循环。鸢尾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潜在的保护作用。本文将从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总结近年来鸢尾素在急性心肌梗死中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4 Vol. 33 (3): 316-319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03KB] ( 13 )
320 蓝子尹,郭军
 心房颤动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肾功能损害为房颤患者常见的伴发疾病,会增加患者脑卒中、血栓栓塞以及出血的风险。然而,目前对于房颤患者肾功能恶化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阐明。早期识别肾功能恶化的高危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可能会降低房颤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从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整体舒张期应变率比值、左心房内径、踝臂指数、CHA2DS2VASc评分以及抗凝药物使用对房颤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2024 Vol. 33 (3): 320-324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025KB] ( 12 )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 《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寒假工作安排
· 关于《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年度广告宣传合作征集的通知
· 致谢2023年度执行编/ 青委、审稿专家
· 关于审稿费、版面费和订刊费分开扫码缴费的说明
· 关于警惕假冒《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与作者联系的声明
· 敬告作者
· 关于《实用心电学杂志》增加页码及价格的通知
· 关于审稿费及版面费缴纳方式变更的说明
                  更多 
 

下载中心

 
· 文献引用格式(2022—2024年)
· 2024年选题指南
· 论文投稿模板
· 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
· 审稿专家信息表
 

版权信息

 

主  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  办:江苏大学
主  编:卢喜烈
国际刊号:ISSN 2095-9354
国内刊号:CN 32-1857/R
刊  期:双月刊
编辑出版:《实用心电学杂志》
               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联系电话:0511-84446662
E-mail:syxdxzz@sina.com
 

版权所有 © 2012《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本刊E-mail:syxdxzz@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