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中国社科院AMI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刊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政策伦理
期刊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2年, 16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2-07-10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江苏省优秀社科栏目资助)
专题企划·学术创业
民办与职业教育管理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
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
全选
|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江苏省优秀社科栏目资助)
Select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江苏省优秀社科栏目资助)
知识社会视野下高等教育的隐忧与超越
王建华
2022, 16(04): 1-10.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社会的到来凸显了知识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但也加剧了高等教育中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的功绩主义和经济主义。长期以来,学界更加关注知识社会的来临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而较少注意隐藏在“知识社会”这一“具有规范性的现代性视野”背后的功绩主义和经济主义价值观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一定是工业化的高等教育为适应知识社会的到来而转型发展,而不是知识社会为适应工业化的高等教育而停滞不前;在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系统有机会也有责任通过深度变革彰显其引领作用,并避免“知识经济视野”禁锢高等教育的想象力。
Select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江苏省优秀社科栏目资助)
课时还是学时?——一个关涉学生学习中心的重要问题
马凤岐,陆海棠,王国亮
2022, 16(04): 11-19.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高校常用课时或课时意义上的学时来界定学分和开展教学管理。但课时并不能完整描述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时间投入,缺少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实践的关注。以课时作为教学管理的时间尺度,要么给学生安排过多的学习任务,要么忽视学生的课外学习,其理论基础较为传统和落后。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主要以学生学习时间界定学分和开展教学管理,且完成每个学分要求的学生课外学习时间远超课内。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实践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需要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法;控制教师课堂教学时间,增加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实践时间。
Select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江苏省优秀社科栏目资助)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语境下合作型高校校际关系的建构
张继明
2022, 16(04): 20-30.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高校校际关系是影响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优化高校校际关系也就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所不可忽略的视角。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历史变迁后,当前我国高校校际关系以整体强化竞争与局部有限合作为主要特征,由于缺乏有效规制,竞争从必要的发展驱动机制异化为生态破坏机制。基于此,强化合作化思维,引导高校建立集群发展新范式以优化高校校际关系,对于高等教育生态恢复和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建设有着重要价值。具体而言,一方面,高等教育治理要深刻调整战略方向,积极探索高校集群治理;另一方面,各治理主体应协同参与,为高校集群治理提供必要条件。
Select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江苏省优秀社科栏目资助)
非期望产出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朱恬恬,卢雅华,张跃军
2022, 16(04): 31-40.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非期望产出,传统的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模型关于“产出最大化”的假定并不适用,评价结果会出现偏误。为此,本研究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础上,采用SML指数方法评价2007—2019年我国6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结果显示:在样本期间内,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会高估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并不比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逊色;医药类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较高,而农林类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相对较低;不同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存在差异,整体呈现东高中低的分布特征;不同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动力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而中西部地区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鉴于此,相关部门应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格局,加强协同创新;关注高校非期望产出,考查成果质量和社会贡献;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Select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江苏省优秀社科栏目资助)
心理契约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汪文新,陈亨维,姜虹
2022, 16(04): 41-51.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30.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构建了心理契约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基于621份高校教师样本数据,运用相关分析、路径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研究假设。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契约对职业道德具有直接正向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契约通过学生教师契约满足对职业道德具有间接正向影响;高校教师契约满足程度显著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且能调节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契约、学生教师契约满足与职业道德的关系;职称、收入与工作付出、本校教师师德评价和社会上对高校教师是否尊敬能够调节教师职业心理契约与职业道德的关系。为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高校应落实激励制度、评估制度、反馈制度以形塑新型“师生校”三方关系,提升高校教师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
专题企划·学术创业
Select
专题企划·学术创业
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价值转向:从组织规划到学术创业
李海龙
2022, 16(04): 52-63.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诞生起,高等教育研究所受到的褒奖和争议同时存在,知识成果的合法性并不稳定。近年来,由于知识生产强烈的绩效主义导向,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一直在朝着组织建构的方向进行。在管理主义的学科制度框架内,高等教育研究所谋求的是组织化而非真正的学科化。强烈的组织化意愿与规划思维影响了知识生产的创新。高等教育研究最需要的是进行学术层面的“自我创业”,重新确立问题生产的范式,如此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Select
专题企划·学术创业
大学学术创业困境及突破路径——组织边界理论视角
罗泽意
2022, 16(04): 64-74.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运用组织边界理论分析组织转型和跨界合作问题。将组织边界理论拓展到大学学术创业研究领域是对大学学术创业研究的有益尝试。文章从组织边界理论视域审视大学学术创业系统发现:制度边界过于刚性影响“驾驭核心”的形成和“学术心脏”的激活;社会边界过于模糊影响“多元化资助基地”的形成和“发展外围”的拓展;心理边界过于闭合影响创业文化的形成与整合。结合组织边界的双重功能和现实条件,突破大学学术创业困境应当依靠边界组织实现边界跨越。
民办与职业教育管理
Select
民办与职业教育管理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建设的学理思考
王顶明,李影
2022, 16(04): 75-84.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下,构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学位制度是促进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的意见》明确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体系,按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初步建立了与普通教育等值的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建设要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为依据,借鉴国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及学位制度,考虑国内学位制度现状以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蕴含的知识类型,不断丰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类型、细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授权与授予标准、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授予学位门类名称的拟定原则,进而从学士学位授权和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突出职业技能,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Select
民办与职业教育管理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集群结构特征: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李立国, 蔡文伯
2022, 16(04): 85-95.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密集出台呈现政策集群现象。本研究通过对职业教育政策集群样本的扎根理论研究,结合词频与聚类分析发现中央政策集群具有“协同驱动”引领作用,中央与地方政策集群间建立了“差序格局”沟通机制,地方政策集群间以“团体格局”方式实现政策实践经验的分享与交流。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依托职业教育政策集群结构特征,创新中央政策“协同驱动”治理模式,拓宽中央与地方政策信号传递通路,鼓励地方创建稳定的政策实践交流平台等建议,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
Select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遵循与关键路径研究
李爱彬,杨晨美子
2022, 16(04): 96-104.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赋予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新的历史使命,并赋能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提质增效,促使其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本研究通过阐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遵循,分析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在新发展格局下表现出的核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业特色高校必须以行业技术发展需求为引领,更新知识谱系,重构课程内容;以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为目标,引领行业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重塑评价体系,转变评价理念,培养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等关键路径。
Select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与创新
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顾永东,刘兆星,陆颖
2022, 16(04): 105-113.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教融合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产业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中具有鲜明优势。目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实践存在融合广度不足,未能有效覆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融合深度不够,企业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基于案例分析,N大学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与企业多方合作的管理体制,积极构建全过程产教融合机制,搭建全过程产教融合平台。产业学院模式下我国开展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应从共建课程体系、共建交叉学科、共建导师队伍、共建产学研协同平台等几方面着手。
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
Select
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
博弈与调适:高校教管主体协同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宋丽娜,金丽馥
2022, 16(04): 114-124.
https://doi.org/10.13316/j.cnki.jhem.20220615.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高校管理者和课程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主体和施教主体。通过对教管主体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演化博弈分析发现,高校管理者和课程教师的稳态均衡策略取决于各自投入成本和所得收益的比较和考量,同时也受相互行动策略的影响。为提升教管主体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实现协同育人,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应坚持整体性原则,做好顶层设计;遵循动态性原则,提升教师的获得感;秉持目的性原则,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