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网刊维护  |  留言  |  联系我们  |  返回杂志社  |  English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常用链接

 
· PDF阅读器福昕下载
· 江苏大学
· 外文期刊参考文献查询
· 中国知网
· 万方医学网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 22卷 04期
刊出日期:2022-07-16

目录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经验技术交流
综述
铜死亡专题
甲状腺超声专题
   
目录
1 编辑部
 2022年第4期目次
 
2022 Vol. 22 (04): 1- [摘要] ( 40 ) [HTML 1KB] [PDF 215KB] ( 388 )
甲状腺超声专题
277 刘红艳,许永强,李小龙,等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160例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并予术后定期随访。根据6个月随访时结节体积缩小率(volume reduction rate, VRR)将患者分为两组:VRR≥50%为显著有效组(122例),VRR<50%为非显著有效组(38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甲状腺结节VRR的相关因素。结果: 显著有效组与非显著有效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结节边缘、结节最大径、结节形态、结节血流、结节纵横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显著有效组中结节靠近危险三角、结节伴钙化及结节囊性成分比例<50%的比例均低于显著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靠近危险三角(OR=26.076,95% CI: 6.983~97.424,P<0.001)和结节的囊性成分比例<50%(OR=18.690,95% CI: 5.412~64.605,P<0.001)是微波消融治疗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效果的影响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结节消融后疗效为非显著有效的模型为:M=-3.855+(3.261×结节靠近危险三角)+(2.928×结节的囊性成分比例<50%),其诊断敏感性为78.9%(30/38),特异性为95.1%(116/122),准确性为91.3%(146/16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安全有效,可显著缩小结节体积。结节靠近危险三角和结节囊性成分比例<50%会影响微波消融治疗良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2022 Vol. 22 (04): 277-282 [摘要] ( 41 ) [HTML 1KB] [PDF 2727KB] ( 542 )
283 周超, 徐新艳, 倪庆丰, 等
甲状腺结节中央区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参数对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中央区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参数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定量分析参数联合诊断良恶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行辅助诊断的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71例和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SWE、CEUS检查,分析良恶性结节二维超声表现、中央区SWE及CEUS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SWE及CEUS中判断恶性结节的参数。以病理结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析各参数及联合应用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预测价值。结果: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表现在形态、边缘、纵横比及微钙化上具有显著差异。良恶性结节的中央区弹性模量最小值(Emin)、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峰值强度(Peak)及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AUC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Emax与Peak对预测恶性结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结果表明,SWE参数中Emax的AUC最大,具有最高的诊断效能,Peak则是CEUS参数中最佳诊断指标, Emax与Peak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UC值为0.837,大于其他参数单独诊断。结论:甲状腺结节中央区Emax与Peak对良恶性的诊断价值高于单一参数,对临床上甲状腺结节无创检查和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2 Vol. 22 (04): 283-287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3388KB] ( 467 )
288 周正国,刘牛,丁钱山,等
术前超声引导注射与术中注射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术前超声引导注射与术中注射纳米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清扫中的淋巴示踪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超声引导注射纳米碳组59例,术中注射纳米碳组103例。分析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转移淋巴结的检出数目。结果: 术前超声引导注射纳米碳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转移淋巴结检出数、<5 mm淋巴结清扫数、<5 mm转移淋巴结检出数、>5 mm淋巴结清扫数、>5 mm转移淋巴结检出数、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中央区转移淋巴结检出数、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数、侧颈区转移淋巴结检出数均明显高于术中注射纳米碳组(P<0.05和P<0.001)。结论:术前超声引导纳米碳注射较术中注射有更好的淋巴结清扫率。
2022 Vol. 22 (04): 288-291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2560KB] ( 559 )
292 樊星, 郑坤, 陈文颖, 等
ACR TI-RADS预测伴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目的: 探讨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预测伴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颈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1例伴HT的PTC患者,依据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分为有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超声声像图表现差异,并根据声像图表现分别进行Kwak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Kwak TIRADS)和ACR TIRADS分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肿瘤最大径、纵横比、ACR TIRADS分值的ROC曲线,评估各预测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 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纵横比、ACR TIRADS分值与伴HT的P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肿瘤最大径、ACR TIRADS分值、纵横比>1是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169、1.392、2.765, P均<0.05)。肿瘤最大径、ACR TIRADS分值、纵横比>1联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95% CI:0.849~0.925),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75.0%。结论:ACR TIRADS分值是伴HT的PTC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与肿瘤最大径、纵>1横比联合预测模型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2022 Vol. 22 (04): 292-296,305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1676KB] ( 568 )
297 陈延玮,陈宝定,赵双双,等
甲状腺癌热消融治疗指南及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热消融术(thermal ablation,TA)以其微创、不留瘢痕以及并发症少等优势逐渐应用于甲状腺癌的非手术切除治疗中,相关技术日益成熟。然而,目前临床上对甲状腺癌热消融适应证、禁忌证和疗效预后等方面的认知存在滞后、不全面的现象。本文将结合甲状腺癌热消融的国内外相关指南及最新临床研究,对甲状腺癌热消融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准确把握甲状腺癌热消融治疗相关要点及规范化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22 Vol. 22 (04): 297-305 [摘要] ( 39 ) [HTML 1KB] [PDF 775KB] ( 1282 )
铜死亡专题
306 林锦贤,王攀,吴欣谋,等
铜稳态失调诱导调节性细胞死亡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铜稳态与细胞和机体的多功能调节有关。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ory cell death,RCD)参与外源因素诱导细胞反应和毒性结局。已有铜代谢与不同RCD关联性的研究报道;且新近发现一种铜依赖性的新的RCD,命名为“铜死亡(cuprotosis)”。本文对含铜外源物暴露诱导RCD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本课题组关于RCD的研究提出铜暴露相关RCD研究的展望,为铜依赖性RCD诱导危害的干预和靶向抗肿瘤应用提供线索。
2022 Vol. 22 (04): 306-317 [摘要] ( 38 ) [HTML 1KB] [PDF 1700KB] ( 1515 )
318 刘骏达,钟薇薇,鲁显福,等
铜死亡与铜代谢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铜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其作为多种酶活性位点上的辅因子,参与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活动。与其他微量元素一样,铜含量在体内维持平衡稳态,铜稳态失衡可导致一系列疾病,如威尔逊病、Menkes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Science近期首次报道了一种铜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铜死亡(cuprotosis)”,即铜通过直接结合三羧酸循环的脂酰化成分形成聚合体,引起细胞毒性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本文针对铜死亡的发现及铜代谢相关疾病作一综述。
2022 Vol. 22 (04): 318-325 [摘要] ( 36 ) [HTML 1KB] [PDF 3421KB] ( 1563 )
326 朱洁洁,王华
铜诱导调节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与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铜是一种过渡金属,也是各种生物中重要的微量元素。铜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细胞死亡,包括活性氧积累、细胞凋亡、蛋白酶体抑制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近来,最新研究发现和命名了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铜死亡(cuprotosis)”,即铜离子与线粒体呼吸过程三羧酸循环中的脂酰化蛋白质结合,导致脂酰化修饰的蛋白质聚集,进而致铁硫簇蛋白表达下调,诱发蛋白质毒性应激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由此学者将铜离子与多种配体结合形成铜配合物,并探讨其在抗肿瘤中的应用。本文针对铜诱导调节性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及铜配合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现状与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2022 Vol. 22 (04): 326-331,349 [摘要] ( 37 ) [HTML 1KB] [PDF 782KB] ( 860 )
基础医学
332 武艳霜,王岩金,杨馥吉,等
肝细胞外泌体抑制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沉积
目的: 探讨人肝细胞系LO2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hepatocytes,LO2-Ex)对高脂肪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 培养正常人肝细胞系LO2细胞,超速离心法提取LO2-Ex。Nanosight纳米颗粒分析系统测定外泌体的粒径和浓度,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高脂肪饮食喂养雄性C57BL/6小鼠10周建立NAFLD小鼠模型,第11周连续尾静脉注射LO2-Ex 4周后收集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结构,计算肝脏指数(肝脏质量/净体重),油红O染色检测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程度,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情况。结果: LO2-Ex的粒径为120 nm左右,具有外泌体特征性的脂质双层结构,表达外泌体特异蛋白CD9和TSG101,不表达Calnexin。与模型组相比,LO2-Ex组小鼠肝脏表面红润、细腻、有光泽。LO2-Ex能够改善NAFLD小鼠肝组织结构,提高小鼠肝脏指数。HE染色、油红O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显示LO2-Ex减轻了肝组织的空泡变性、脂肪沉积和胶原沉积。结论:LO2-Ex可以抑制肝组织脂肪沉积,延缓小鼠NAFLD进展。
2022 Vol. 22 (04): 332-337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5771KB] ( 706 )
338 张云,石键
LncRNA HMGA1P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miR-4436a调控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高迁移率族蛋白A1假基因4( high mobility group A1pseudogene 4,HMGA1P4)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验证HMGA1P4与miR4436a的调控机制及其对肝细胞癌细胞株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细胞癌组织芯片中HMGA1P4和miR-4436a的表达;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HMGA1P4的相对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通过Transwell实验验证HMGA1P4与miR4436a对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HMGA1P4与miR-4436a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 HMGA1P4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而miR4436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在肝细胞癌组织中HMGA1P4的异常高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复发,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水平,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以及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状态相关;在TNM Ⅰ~Ⅳ期、TNM Ⅰ期、TNM Ⅱ期的肝细胞癌患者中,HMGA1P4高表达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患者显著降低;HMGA1P4高表达是肝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Transwell实验表明下调miR4436a能够逆转HMGA1P4沉默对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HMGA1P4能够调控miR4436a。结论:HMGA1P4的异常高表达对肝细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不良预后起到促进作用,其能够通过调控miR4436a 促进肝细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2022 Vol. 22 (04): 338-344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2945KB] ( 435 )
临床医学
345 朱娟,马鹏,蒋鹏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腰麻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腰麻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 2021年9月在我院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腰麻),对照组30例(单纯腰麻),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IL-6)、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加强镇痛用药情况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腰麻摆体位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1 d血清C反应蛋白、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而观察组术后1 d血清C反应蛋白、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麻摆体位时及术后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首次加强镇痛用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加强镇痛用药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腰麻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可以减少腰麻摆体位时疼痛,稳定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减轻炎性反应,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并不增加麻醉相关不良反应。
2022 Vol. 22 (04): 345-349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731KB] ( 577 )
350 黄小杰,林晓露,梁玮,等
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非治愈切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胃食管结合部(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EJ)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非治愈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的早期GEJ癌患者114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治愈性切除组和非治愈性切除组,对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形态、病理类型、浸润深度以及是否合并溃疡等进行比较,对可能影响非治愈性切除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独立危险因素的数量与非治愈性切除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变形态、病灶位置、深在性囊性胃炎、背景炎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肿瘤直径、黏膜下浸润、溃疡、病理类型和黏膜下纤维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2 cm)、黏膜下浸润、溃疡、未分化癌是早期GEJ癌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独立危险因素的数量与术后非治愈性切除发生率相关(rs=0.492,P<0.01),危险因素数量越多,非治愈性切除率越高。结论:肿瘤直径(>2 cm)、黏膜下浸润、溃疡、未分化癌是早期GEJ癌ESD治疗后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因素的数量越多,非治愈性切除的比例越高。
2022 Vol. 22 (04): 350-354 [摘要] ( 29 ) [HTML 1KB] [PDF 3717KB] ( 494 )
经验技术交流
355 秦春明,郁忠杰,刘锦波
螺钉联合低切迹重建钢板治疗Hoffa骨折12例体会
目的: 探讨螺钉联合低切迹重建钢板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至2021年9月,采用螺钉联合低切迹重建钢板治疗Hoffa骨折患者12例,其中Letenneur分型Ⅰ型7例,Ⅱ型2例,Ⅲ型3例。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采用膝关节活动度、Letenneur 评估系统、KSS 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12例患者均获随访9~24个月[(19.6±4.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4.2±2.3)周;膝关节活动度为121.2°±6.7°;KSS评分为88.5±3.3;Letenneur评估:优9例,良1例,可2例。结论:螺钉联合低切迹重建钢板治疗Hoffa骨折,固定坚强可靠、对软组织刺激小,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022 Vol. 22 (04): 355-358 [摘要] ( 32 ) [HTML 1KB] [PDF 5457KB] ( 464 )
综述
359 李洪叶,刘明明,李媛,等
微小RNA在糖尿病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 DKD)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主要原因。尽管对DKD的发病机制和可能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的治疗方法仍然不能有效地阻止患者进展成终末期肾病。因此,深入了解DKD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诊断及治疗靶点至关重要。目前miRNA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起关键作用。miRNA在DKD发病机制中的调节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miRNA在DKD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2022 Vol. 22 (04): 359-362 [摘要] ( 31 ) [HTML 1KB] [PDF 728KB] ( 448 )
363 邹佳辉, 王晓波, 张文丽
 血小板仿生药物递送系统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是人体中重要的循环细胞之一,参与体内凝血、止血、修复血管损伤、形成血栓等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血小板被广泛应用于构建新型仿生药物递送系统,并能够显著提高传统药物递送系统的体内循环时间、生物相容性和靶向递送效率。在血小板特殊生理功能的介导下,血小板仿生药物递送系统可用于肿瘤、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感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本文重点介绍了现有的血小板仿生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特点及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总结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以期为新型血小板仿生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以及更广泛的疾病应用提供参考。
2022 Vol. 22 (04): 363-368 [摘要] ( 30 ) [HTML 1KB] [PDF 985KB] ( 1552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 编辑部关于网站维护的公告
· 编辑部关于开具《稿件录用证明》的公告
· 本刊入选武书连研发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D
· 本刊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作者投稿请从本网站注册登录!
                  更多 
 

下载中心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中英文引用格式(2021—2023年)
· 2023年总目录
· 2022年总目录
· 2021年总目录
· 论文写作格式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主  编:许文荣
国际刊号:ISSN 1671-7783
国内刊号:CN 32-1669/R
刊  期:双月刊
编辑出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
     版)》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电  话:0511-84446824
 

版权所有 © 2012《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Medicine Edition)
编辑部电子信箱:xbyx@ujs.edu.cn或xbyx@mail.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