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网刊维护  |  留言  |  联系我们  |  返回杂志社  |  English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常用链接

 
· PDF阅读器福昕下载
· 江苏大学
· 外文期刊参考文献查询
· 中国知网
· 万方医学网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 28卷 02期
刊出日期:2018-03-30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检验医学
药学
经验技术交流
综述
   
基础医学
93 董燕1, 李月英1, 张心驰1, 杨小明2, 厉琳杰1, 马文斌1
银杏酚C171与顺铂联用逆转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探讨银杏酚C171对顺铂耐药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株耐药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549及A549/DDP细胞,MTT法检测A549/DDP细胞的耐药倍数,确定顺铂作用浓度;此浓度顺铂与不同浓度银杏酚C171(0, 10,20,40 mg/L)联合应用,分别通过Transwell法、免疫印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DDP细胞迁移、侵袭,Nrf2/Keap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A549细胞相比,A549/DDP细胞具有5.8倍耐药性,确定顺铂作用浓度为4 mg/L;与对照组相比,Transwell实验显示,各浓度银杏酚C171与顺铂联用均能明显抑制A549/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各浓度银杏酚C171与顺铂联用均能抑制A549/DDP细胞Nrf2、Mrp1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且促进凋亡蛋白Bax及Keap1蛋白的表达(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各浓度银杏酚C171与顺铂联用均能致A549/DDP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 结论: 银杏酚C171与顺铂联用可逆转体外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并促进细胞凋亡。
2018 Vol. 28 (02): 93-98 [摘要] ( 710 ) [HTML 1KB] [PDF 4167KB] ( 1212 )
99 杭敏1, 严玉兰2,*, 邵小美1, 张日婷1, 步雪峰3
rL-IL29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目的:  探讨表达IL-29的重组新城疫病毒LoSota株(recombina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LoSota line expressing IL29,rLIL29)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以rL-IL29感染的A549细胞为rL-IL29组,LoSota株新城疫病毒(NDVL)感染的A549细胞为NDVL组及PBS处理的A549细胞为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NDV HN、IL-29蛋白的表达;CCK8法、划痕试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rLIL29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MMP2、波形蛋白及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549细胞感染rL-IL29后,NDV HN及IL-29蛋白均稳定表达,且明显高于NDVL组及对照组;rL-IL29及NDVL感染A549细胞后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且rL-IL29作用更强;与对照组及NDVL组比较,rL-IL29感染后A549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波形蛋白、MMP2(66 kDa/72 kDa)、pAKT及P65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均P<0.05)。 结论: rL-IL29可能通过阻碍AKT/NF-κB信号通路上调E-钙黏蛋白表达和下调波形蛋白、MMP2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2018 Vol. 28 (02): 99-103 [摘要] ( 566 ) [HTML 1KB] [PDF 2483KB] ( 1078 )
104 周玲1, 凌锐1, 周月鹏1, 毛朝明2, 陈德玉1
H2-calpon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H2钙调理蛋白(H2calpon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芯片中H2calponin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癌ECA109、TE1细胞株和正常食管上皮Het1a细胞;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食管鳞癌细胞株中H2calponin的表达;将食管鳞癌TE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siRNA)和H2calponin siRNA组(转染H2calponin siRNA),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蛋白的表达;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和VEGFC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NFκB通路抑制剂PDTC处理前(0 h)及处理后0.5, 1, 2, 4, 8, 12 h H2calponin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H2calponin及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芯片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H2calponin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 H2calponin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病理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细胞中H2calponin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食管细胞(P<0.01);下调H2calponin表达后,PCNA、E钙黏蛋白和VEGFA表达无明显变化,而波形蛋白、MMP2、MMP9和VEGFC表达明显增加;ELISA结果显示,MMP2、MMP9和VEGFC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PDTC处理后可显著增加IκBα的蛋白表达进而恢复并上调H2calponin的表达(P<0.01)。 结论: NFκB通路通过抑制H2calponin表达保证波形蛋白,MMP2,MMP9,VEGFC持续表达,促进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转移发生。
2018 Vol. 28 (02): 104-108,116 [摘要] ( 385 ) [HTML 1KB] [PDF 3443KB] ( 983 )
109 金君, 李坚, 袁荣霞
共抑制RAD18和REV1基因显著增加顺铂对肺癌细胞的毒性
目的:  探讨采用基因敲减技术抑制跨损伤合成(translesion synthesis,TLS)通路和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通路上游的RAD18基因与TLS通路的REV1基因后增加顺铂对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细胞毒性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 蛋白质印迹法测定顺铂诱导的A549和A549/DDP细胞RAD18和REV1蛋白表达;应用脂质体转染试剂转染针对RAD18基因的siRNAs (RAD18siRNA),检测A549/DDP细胞转染前后顺铂诱导的FANCD2和PCNA蛋白单泛素化水平;CCK8法检测分别转染RAD18siRNA、REV1siRNA以及两者共转染前后经顺铂处理的A549/DDP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A549/DDP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A549/DDP细胞转染RAD18siRNA和REV1siRNA后,RAD18和REV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表明转染有效,基因敲减成功。转染RAD18siRNA后顺铂诱导的FANCD2和PCNA蛋白的单泛素化水平明显下降,提示FA通路和TLS通路的激活受到抑制。分别转染RAD18siRNA或REV1siRNA均可增强顺铂对A549/DDP的细胞毒性,增加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并增强细胞周期S/G2期的阻滞效应。共转染RAD18siRNA和REV1siRNA后,顺铂对A549/DDP细胞的毒性增强作用较单转染更为显著,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 结论: 敲减A549/DDP细胞的RAD18和REV1基因可通过抑制FA通路和TLS通路的DNA损伤修复功能,增加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RAD18和REV1基因共敲减对顺铂的这一增敏作用更加明显,显示出A549/DDP细胞对顺铂耐药的逆转效应。
2018 Vol. 28 (02): 109-116 [摘要] ( 540 ) [HTML 1KB] [PDF 2228KB] ( 1381 )
117 尚梦园, 于峰, 赵双双, 吴新财, 杜睿, 陈宝定
不同热剂量等级的微波消融治疗对结肠癌小鼠T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热剂量等级的微波消融治疗对诱发结肠癌小鼠T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荷瘤小鼠的结肠癌MC38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微波消融组,根据热剂量等级将微波消融组分为低(5 W、60 s),中(10 W、60 s),高(15 W、60 s)剂量组。于荷瘤9 d时,给予微波消融治疗,观察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给予微波消融处理后14 d,取小鼠脾脏研磨制成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的CD3+T、CD4+ T、CD8+ T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微波消融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高、中、低剂量组的CD3+T、CD4+T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的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高于中、低剂量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增高显著(P<0.01)。四组间的CD8+T细胞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微波消融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高剂量效果更好。
2018 Vol. 28 (02): 117-120 [摘要] ( 362 ) [HTML 1KB] [PDF 1183KB] ( 978 )
121 赵润然, 沈忱悠, 严沁, 卢春
Notch1蛋白胞内段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细胞中的功能验证
目的:  构建含Notch1胞内段(intracellular Notch1,IC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对Notch信号通路以及卡波氏肉瘤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潜伏感染的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rimary effusion lymphoma,PEL)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真核表达质粒 pIPFlagICN中扩增出ICN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慢病毒载体pHAGECMVMCSIzsGreen(pHAGE)质粒中以构建重组质粒pHAGEICN。在人胚肾上皮细胞293T细胞中共转染重组质粒pHAGEICN、包装质粒psPAX2和包膜质粒pMD2.G,获得表达ICN的重组慢病毒,采用病毒梯度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以ICN重组慢病毒感染PEL细胞系BCP1细胞,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CN以及Notch信号通路下游靶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过表达ICN对BCP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质粒双酶切鉴定以及核酸测序比对结果证实重组质粒pHAGEICN构建成功。通过慢病毒三质粒包装系统成功包装携带IC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并经梯度稀释法测得病毒滴度约为2×107 TU/mL。以ICN重组慢病毒感染BCP1细胞,蛋白质印迹证实ICN蛋白获得有效过表达,并且能够促进Notch信号通路下游靶蛋白Hes1的表达。细胞计数结果显示,过表达ICN能显著增强BCP1细胞的增殖能力。 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IC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重组慢病毒介导的ICN过表达能够增强Notch信号通路活性,并增强PEL细胞的增殖能力。
2018 Vol. 28 (02): 121-125 [摘要] ( 589 ) [HTML 1KB] [PDF 3664KB] ( 760 )
126 王晓丽1, 金跃1, 刘鹭1, 张凯1, 杨乃全2
人参皂苷Rg1改善小鼠肢体缺血后血管新生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是否具有促进小鼠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人参皂苷Rg1治疗组(n=10)腹腔注射Rg1 (10 mg·kg-1)。每天1次,共2周。所有小鼠均结扎右后肢股动脉制作后肢缺血模型,手术后2周用多普勒血流成像评估双下肢血流,免疫荧光检测缺血肢体毛细血管密度,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采用比色法检测缺血组织中一氧化氮浓度。结果:  人参皂苷Rg1治疗能够改善小鼠缺血肢体的血流,且能明显地促进血管新生,提高缺血组织一氧化氮分泌,抑制缺血组织细胞的凋亡。 结论: 人参皂苷Rg1改善了小鼠缺血肢体血管新生及血流灌注。
2018 Vol. 28 (02): 126-128,134 [摘要] ( 372 ) [HTML 1KB] [PDF 1439KB] ( 924 )
129 凌锐1, 周玲1, 周月鹏1, 毛朝明2, 陈德玉1
Wnt1诱导分泌蛋白-1通过NF-κB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
目的:  探讨Wnt1诱导分泌蛋白1(Wnt1 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 WISP1)在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TE8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WISP1表达。将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和TE8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WISP1 siRNA组,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处理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VEGFA,VEGFC,MMP2,MMP9以及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VEGFC和MMP9分泌量。结果:  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细胞中WISP1表达量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P<0.01);CCK8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下调WISP1后,食管鳞癌细胞株增殖明显抑制(P<0.05),凋亡率无明显影响;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下调WISP1对VEGFA和MMP2 表达无明显影响,而VEGFC和MMP9表达明显得到抑制;酶联免疫吸附结果显示,VEGFC和MMP9分泌量随WISP1下调也出现明显下降(P<0.05);下调WISP1后,食管鳞癌细胞株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下调WISP1表达显著抑制NFκB磷酸化并促进IκBα的磷酸化,抑制NFκB信号活化水平。 结论: WISP1可通过NFκB通路,增加MMP9,VEGFC的表达和分泌,促进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能力。
2018 Vol. 28 (02): 129-134 [摘要] ( 545 ) [HTML 1KB] [PDF 3544KB] ( 690 )
135 赵凯旋, 徐静云, 卢春
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通过上调氯离子蛋白通道5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迁移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6蛋白与氯离子通道蛋白5(chloride voltagegated channel 5,CLCN5)之间的关系以及CLCN5对宫颈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干扰技术敲低HPV E6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敲低HPV E6后宫颈癌HeLa细胞中CLCN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PCR扩增CLCN5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3×Flag(简称pCDNA3.1)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CLCN5。将目的质粒pCDNA3.1CLCN5及其对照pCDNA3.1质粒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LCN5蛋白的表达。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过表达CLCN5对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同时,将CLCN5的小干扰RNA及其阴性对照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敲低CLCN5对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敲低HPV E6可显著降低CLCN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质粒双酶切鉴定以及核酸测序比对结果证实重组质粒pCDNA3.1CLCN5构建成功。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CLCN5蛋白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被有效过表达或敲低。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CLCN5可促进宫颈癌细胞的迁移,敲低CLCN5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迁移。 结论: HPV E6蛋白通过上调CLCN5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迁移。
2018 Vol. 28 (02): 135-139 [摘要] ( 403 ) [HTML 1KB] [PDF 1716KB] ( 872 )
140 杭黎华1, 卫世有1, 徐振锴1, 蔡玥娇1, 李姝娜2, 彭生3
鞘内注射赛庚啶缓解小鼠骨癌痛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SET domain containing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7/9 (SET7/9)抑制剂赛庚啶对骨癌痛模型小鼠机械性痛觉过敏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及脊髓背角SET7/9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88只雄性C3H/HeJ小鼠,体质量20~25 g。实验分为2部分:第1部分实验将小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及骨癌痛组,每组8只,观察两组小鼠术前1 d及术后5、7、12、15 d PWMT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小鼠(n=4)术前1 d及术后15 d脊髓背角SET7/9的表达。第2部分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骨癌痛组、骨癌痛+赛庚啶 10 nmol组、骨癌痛+赛庚啶 20 nmol组、骨癌痛+ SET7/9 0.2 μg组、骨癌痛+SET7/9 0.2 μg+赛庚啶20 nmol组及骨癌痛+氯苯那敏 200 μg组,每组8只;观察鞘内给药前(0 h)及鞘内给药后1、3、6 h 各组PWMT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测定骨癌痛组(n=4)及骨癌痛+赛庚啶 20 nmol组(n=4)鞘内给药前(0 h)及鞘内给药后6 h脊髓背角SET7/9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骨癌痛组小鼠术后7~15 d PWMT显著降低(P <0.05或0.01),15 d脊髓背角SET7/9明显增加(P<0.01)。与骨癌痛组相比,骨癌痛+赛庚啶10 nmol组、骨癌痛+赛庚啶20 nmol组鞘内注射3 h后PWMT明显增加(P<0.05或0.01),骨癌痛+赛庚啶20 nmol组小鼠脊髓背角SET7/9表达明显降低(P<0.01)。 结论: 鞘内注射赛庚啶可明显提高15 d骨癌痛小鼠PWMT及降低骨癌痛小鼠脊髓背角SET7/9的表达;脊髓SET7/9可能参与小鼠骨癌痛的发展过程。
2018 Vol. 28 (02): 140-143,184 [摘要] ( 399 ) [HTML 1KB] [PDF 945KB] ( 1084 )
临床医学
144 陈红波1, 徐银2, 张永峰1, 王一凡1, 黄鹏2, 张美玲1, 陈明珠2, 喻荣彬2
趋化因子CXC家族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索趋化因子CXC家族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效果的关系,以便在治疗过程及时干预和提高疗效。方法: 对确诊的2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48周并随访24周,观察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结果,运用TaqManMGB荧光探针PCR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VR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48周后,180例 (63.83%)患者达到SV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OR=1.22,95% CI=1.04~1.42)和空腹血糖浓度低(OR=0.85,95% CI=0.72~0.99)有利于提高SVR率;而基线HCVRNA高(OR=0.72, 95%,CI=0.56~0.99)不利于提高SVR率。但并未发现趋化因子CXCL9 rs10336(相加模型: OR=0.97,95% CI=0.40~2.33)、rs3733236(相加模型: OR=0.89, 95% CI = 0.43~1.87)和CXCL12 rs1801157(相加模型: OR=1.31, 95% CI=0.80~1.86)与SVR存在显著关联。 结论: 未发现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与趋化因子CXC家族基因多态性存在显著相关,但基线HCVRNA、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和空腹血糖是影响慢性丙肝患者SVR的独立影响因素。
2018 Vol. 28 (02): 144-148 [摘要] ( 490 ) [HTML 1KB] [PDF 700KB] ( 717 )
149 戴东方, 陈德玉, 李小琴, 顾汉刚, 王德强
胃癌组织DNA拓扑异构酶2α等8种分子的蛋白表达与脉管侵犯的关系
目的:  研究DNA拓扑异构酶2α(TOP2A)等8种分子在伴脉管侵犯胃癌患者中的蛋白表达。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检测其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TOP2A、微管蛋白β3、胸苷酸合酶(TS)、非转移蛋白23(NM23)、P糖蛋白、增殖标记Ki-67、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酶1(ERCC1)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蛋白表达,比较有和无脉管侵犯者之间上述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差异。结果:  81例(33.5%)患者有脉管侵犯,其中女性、肿瘤最大径≥5 cm、伴神经侵犯及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P<0.05)。有脉管侵犯者的TOP2A高表达率(89.3%)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72.9%,P<0.05),而微管蛋白β3、TS、NM23、P糖蛋白、Ki-67、ERCC1及HER2的高表达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有和无脉管侵犯者之间TOP2A高表达率的差异主要出现于女性(100% vs 72.2%,P=0.045)和组织学分级Ⅲ级的患者中(89.3% vs 67.6%,P=0.040)。 结论: 有脉管侵犯胃癌患者的TOP2A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提示TOP2A在脉管侵犯中起作用。
2018 Vol. 28 (02): 149-153 [摘要] ( 443 ) [HTML 1KB] [PDF 10324KB] ( 685 )
154 商书霞1, 李晓静1, 宋光耀2, 牛耘1, 段丽君1, 郭洪涛1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低度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adia thickness,CIMT)与低度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T2DM患者460例,检测CIMT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根据UACR四分位切点将全部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0<Q1<7.06 mg/g(n=112),7.06≤Q2<8.91 mg/g(n=118),8.91≤Q3<12.10 mg/g(n=115),12.10≤Q4<30.0 mg/g(n=115)。收集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IMT和UACR的相关性。结果:  Q1-Q4组CIMT增厚的发生率分别为30.36%、38.14%、45.22%、53.91%,且CIMT与UACR呈正相关(r=0.30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CR与CIMT增厚发生率相关(OR:1.166,95%CI:1.080~1.259,P<0.01)。 结论: 随着UACR升高,CIMT增加。UACR是T2DM患者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2018 Vol. 28 (02): 154-157,168 [摘要] ( 403 ) [HTML 1KB] [PDF 696KB] ( 738 )
检验医学
158 袁荣霞1, 李坚1, 金君2, 汪毅2
miR-21、miR-29c和miR-182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  评价miR-21、miR-29c和miR-182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及61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标本中miR-21、miR-29c和miR-182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三者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差异。构建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UC),确定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临界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并与癌胚抗原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中miR21和miR18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P<0.05),而miR-29c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良性胸腔积液(P<0.05)。ROC曲线显示miR-21、miR29c和miR182的AUC值分别为0.873(95%CI:0.808~0.939)、0.856(95%CI:0.790~0.920)和0.841(95%CI:0.772~0.911),高于癌胚抗原(0.822,95%CI:0.703~0.873)。miR21、miR29c和miR182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分别为83.1%、78.5%、83.1%,特异度分别为85.2%、81.5%、73.4%,亦高于癌胚抗原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及特异度(75.4%和71.2%)。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miR-21、miR-29c、miR-182和癌胚抗原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93.8%)和特异度(90.2%)。 结论: miR21、miR-29c和miR-182有可能成为临床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标志物。
2018 Vol. 28 (02): 158-162,168 [摘要] ( 499 ) [HTML 1KB] [PDF 818KB] ( 717 )
163 潘杰1, 吴玉梅1,*, 赵琪2, 赵兰静1, 吴茵1, 朱菊平1, 黄学文1
国产血浆游离DNA提取试剂盒的性能评价
目的:  对国产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提取试剂盒进行评价。方法: 用志愿者血浆构成血浆池A,再分别加入固定量片段长度为102、268、402 bp和所有片段混合物的DNA,形成血浆池B1-B4。用Qiagen和国产柱式法cfD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血浆池A和血浆池B1-B4中的cfDNA。用TaqMan qPCR分析两种试剂盒提取血浆池A中cfDNA的提取效率,同时分析cfDNA浓度与血浆用量之间的关系,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提取的cfDNA的片段完整性。核酸测定仪分析两种试剂盒对血浆池B1-B4中不同DNA片段的回收率。结果:  Qiagen和国产试剂盒提取的血浆池A中cfDNA的Ct值分别为27.94±0.423和27.41±0.356,国产试剂盒提取效率明显高于Qiagen试剂盒(t=4.29,P<0.0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血浆池A中cfDNA在102、268和402 bp处均出现明显条带,而1 204 bp片段未出现。Qiagen和国产试剂盒提取的cfDNA浓度与血浆池A的血浆用量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r2分别为0.979(P<0.01)和0.963(P<0.01)。Qiagen和国产试剂盒提取的血浆池B1-B4血浆中102、268、402 bp及其混合物的回收率分别为64.81%±4.27%,80.40%±4.31%,88.40%±6.11%,83.50%±5.21%和73.50%±5.33%,85.20%±4.49%,89.30%±5.91%,85.64%±4.48%,两者在102和268 bp片段的回收率上差异显著(t=5.69,P<0.01;t=3.44,P<0.01),而在402 bp及混合物的回收率上无明显差异(t=0.47,P>0.05;t=1.39,P>0.05)。 结论: 国产cfDNA提取试剂盒在各项评价性能上均可与Qiagen产品媲美。
2018 Vol. 28 (02): 163-168 [摘要] ( 1513 ) [HTML 1KB] [PDF 2488KB] ( 1708 )
药学
169 吴玲1, 徐箐2, 李娣2, 姜德立2, 陈敏2
SiO2@Fe3O4复合纳米微球的合成及其对盐酸表柔比星的载药性能
目的:  制备新型磁性纳米微球SiO2@Fe3O4,并考察其对盐酸表柔比星的载药性能。方法: 以水热法制备的Fe3O4作为核,无水乙醇和水为共溶剂,一定浓度的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正硅酸四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的水解与缩合制备SiO2@Fe3O4复合纳米微球,通过X射线衍射(XRD)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测试样品的物相与结构,通过外加磁场测试其磁响应性,并通过药物吸附和缓释实验检测该纳米微球对表柔比星的载药性能。结果:  当V(TEOS)=0.8 mL,V(氨水)=1.25 mL,V(水)  ∶V(无水乙醇)=1 ∶5时,SiO2在Fe3O4微球表面包覆均匀完整,厚度约为60 nm。药物吸附实验显示,制备的SiO2@Fe3O4复合纳米微球对表柔比星的吸附率为51.9%,磁响应性、体外稳定性和缓释效果均较好。 结论: 新型磁性纳米微球SiO2@Fe3O4能有效吸附和缓释表柔比星,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可作为靶向纳米药物载体。
2018 Vol. 28 (02): 169-173 [摘要] ( 400 ) [HTML 1KB] [PDF 3571KB] ( 733 )
经验技术交流
174 李亚容, 龚玉萍*, 严天友, 娜仁朵兰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误治2例
2018 Vol. 28 (02): 174-175,179 [摘要] ( 355 ) [HTML 1KB] [PDF 694KB] ( 849 )
176 张晓蒙, 苏秦, 朝鲁门其其格, 李琳琳, 庄蒙丽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及维生素D的检测
目的:  探讨检测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sRAGE)及维生素D对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34例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将其分为非脓毒症组(n=32)、非重症脓毒症组(n=34)、脓毒症危重组(n=33)及极危重组(n=35),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患儿血清中sRAGE、25(OH)D3、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并对非重症脓毒症组、脓毒症危重组及极危重组进行PCIS评分。分别对患儿血清中的sRAGE、25(OH)D3与PCI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sRAGE、25(OH)D3、降钙素原和hsCRP对肺炎合并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5组间sRAGE、25(OH)D3、降钙素原和hsCR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44,86.81,65.35,42.61,P均<0.05);患儿血清中sRAGE与PCI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913,P<0.05),25(OH)D3与PCI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7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RAGE、25(OH)D3、降钙素原和hsCRP预测脓毒症的敏感度分别为86.2%、80.2%、79.1%、68.8%;特异度分别为99.5%、98.9%、87.4%、61.4%;ROC 曲线下面积为0.932、0.901、0.786、0.684;sRAGE、25(OH)D3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降钙素原和hsCRP高。 结论: sRAGE和25(OH)D3可作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辅助手段,并且较降钙素原和hsCRP更具诊断价值。
2018 Vol. 28 (02): 176-179 [摘要] ( 366 ) [HTML 1KB] [PDF 774KB] ( 572 )
综述
180 侍书成, 杨波*
自噬在胰腺癌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18 Vol. 28 (02): 180-184 [摘要] ( 348 ) [HTML 1KB] [PDF 705KB] ( 789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 编辑部关于网站维护的公告
· 编辑部关于开具《稿件录用证明》的公告
· 本刊入选武书连研发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D
· 本刊荣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 作者投稿请从本网站注册登录!
                  更多 
 

下载中心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中英文引用格式(2021—2023年)
· 2023年总目录
· 2022年总目录
· 2021年总目录
· 论文写作格式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主  编:许文荣
国际刊号:ISSN 1671-7783
国内刊号:CN 32-1669/R
刊  期:双月刊
编辑出版:《江苏大学学报(医学
     版)》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电  话:0511-84446824
 

版权所有 © 2012《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Medicine Edition)
编辑部电子信箱:xbyx@ujs.edu.cn或xbyx@mail.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