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期刊订阅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本周话题  |  English
 

2007年创刊
ISSN 1673-8381
CN 32-1774/G4
 

期刊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协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
主  编:李洪波
编辑出版:《高校教育管理》编辑部
电  话:0511-84446013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高校教育管理
 
2018年 12卷 4期
刊出日期:2018-07-10

院校研究
教师发展
   
院校研究
1 马万华, 张优良
全球视野中的院校国际化理论构建
近年来,国际化逐渐成为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院校为什么要国际化,如何进行战略设计,怎么样选择实施策略和发展路径,如何评估实施成效,这些既是院校国际化操作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不同方面。研究发现,院校国际化的动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等方面,且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和院校类型之间均存在差异。院校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不仅受到院校内部因素的影响,还与外部制度环境密不可分。院校国际化策略包括项目和组织两种类型,对应的是不同类型的国际化活动。由于动因、战略和策略的不同组合,院校国际化发展呈现出多种发展路径。院校国际化实施成效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其评估集中在类型、内容、指标体系建设等方面。因此,院校国际化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并具有工具理性、功能依附和系统整合等特征。
2018 Vol. 12 (4): 1-9 [摘要] ( 309 ) [HTML 1KB] [PDF 1153KB] ( 739 )
10 肖福军
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中国院校市场改革前瞻
中国即将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应当追求规模、质量、结构全方位卓越的普及化。院校市场改革是实现该远大目标的突破口与关键方式之一。文章阐释了普及化高等教育与院校市场的内涵及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分析了我国院校市场发展现状,辨识了我国院校市场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面向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我国应健全法制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使院校依法自行合理定位;关注民办教育公共性,避免误读与偏见,鼓励民办高校发展;营造开放环境,激活声誉机制,使院校间自由竞争与合作;践行有限政府理念,运用负面清单制度,落实院校自主权;迈向全球院校市场,增进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提升院校国际竞争力。
2018 Vol. 12 (4): 10-18 [摘要] ( 298 ) [HTML 1KB] [PDF 950KB] ( 468 )
“双一流”建设
19 张伟, 张茂聪
我国“双一流”建设的省际政策比较——基于26省“双一流”实施意见的文本分析
教育政策具有重要话语结构意义和价值导向作用。文章通过对26个省份“双一流”建设的省际政策文本分析发现,政策文本具有建设实施以“项目”为主要抓手、以学科建设思维为统领、改革驱动、战略遵从、人才培养的政策话语权表达弱化等共性特征。此外,各省政策在建设投入力度、创新实施力度以及建设周期规划上存有显著性差异。基于政策的综合分析导向,文章认为未来省级层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政策重心在于防范制度惰性、“马太效应”等政策负效应;防范政策的非理性倾向;强化政策协同,消融政策壁垒;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维度”的政策考评机制。
2018 Vol. 12 (4): 19-26 [摘要] ( 555 ) [HTML 1KB] [PDF 2092KB] ( 614 )
27 夏国萍, 管恩浩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亟待处理好四重关系——基于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的视角
文章通过对世界一流大学关键特征和中国大学在ARWU、QS、THE三大排行榜中的排名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在世界一流大学排名趋势下主要存在四对关系范畴,即科研论文产出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目标与本科教育质量、欧美标准体系与中国特色文化、重点建设高校与高等教育系统。中国大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亟待对接国家战略需要,优化科研评价体系;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本科教育建设;衔接欧美指标体系,构建中国特色标准;搭建多元扶持体系,促进协同共建发展。
2018 Vol. 12 (4): 27-25 [摘要] ( 360 ) [HTML 1KB] [PDF 956KB] ( 499 )
36 杨朔镔, 杨颖秀
清华国学研究院之于“双一流”建设的启示意义——学术组织治理的视角
清华国学研究院在短暂的四年办学历程中,以其卓越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绩,书写了一段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和学术制度史“传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将清华国学研究院作为高等教育组织系统中一个具体而微的鲜活存在,借鉴伯顿·克拉克的学术组织治理框架,文章从对国学进行“学科规训”、抱定“寻出中国之国魂”的信念维系和维护“学术之独立与自由之精神”的权力配置三方面,对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办学经历与成效进行考察。大学学术组织治理应以“学科规训”为基,以“文化维系”为魂,以“权力下放”为要,以“生境营造”为重。
2018 Vol. 12 (4): 36-43 [摘要] ( 384 ) [HTML 1KB] [PDF 944KB] ( 543 )
一带一路与高等教育
44 马焕灵
“一带一路”沿线亚非高等教育话语权的重构
高等教育话语权是依靠话语实践实现话语规则与话语事实的联结而形成的特定权力关系。资本的国际化为西方占据高等教育的话语主导权奠定了基础。亚非高等教育话语权长期处于引进、模仿、借鉴的状态,“一带一路”倡议为其带来了发展契机,促进其走上独立自主之路。中国的“双一流”高等教育行动为“一带一路”沿线亚非各国高等教育话语权的重构树立了榜样。
2018 Vol. 12 (4): 44-50 [摘要] ( 493 ) [HTML 1KB] [PDF 934KB] ( 491 )
51 贾佳, 方宗祥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跨境高等教育刍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亮点,东盟现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地区。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把握好中国与东盟之间跨境高等教育的主流和方向,需要在战略层面上高度重视“教育先行”的重要作用,加大支持力度,设立东盟来华留学示范区,发挥校企协同效应,提高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科研咨政服务,从而有效破解双方跨境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
2018 Vol. 12 (4): 51-57 [摘要] ( 410 ) [HTML 1KB] [PDF 1121KB] ( 815 )
大学治理
58 茹宁, 闫广芬
大学跨学科组织变革与运行策略探究
随着知识的综合化与整体化发展,多种类型的跨学科组织在大学应运而生,这导致学科单元重组与多元学科矩阵的形成,大学组织整体上呈现出“扁平化”的发展态势。处于改革前沿的大学积极应对变革,在实践中探索发展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由内而外”的三种跨学科组织运行策略。文章基于这些探索实践,从组织设计、组织运行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跨学科发展的多元融合、有机衔接和权力均衡的基本原则。
2018 Vol. 12 (4): 58-65 [摘要] ( 311 ) [HTML 1KB] [PDF 1002KB] ( 696 )
66 徐娟
我国大学发展中政府治理导向的演进及审视
文章从“重点大学”到“双一流”的政策变迁勾勒出政府治理导向在我国大学发展中的演进图景。在我国大学发展过程中,政府以“政治绩效”治理导向为起点,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实现了向“学术绩效”治理导向的转身。“学术绩效”的治理导向具有合理性,这促使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但政府对学术绩效的过度追求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会在我们日益趋近于世界一流大学时渐渐凸显。为有效化解大学发展指标化等风险和实现“双一流”目标,政府必须走出绩效导向的治理思维,向综合化治理导向转型。
2018 Vol. 12 (4): 66-72 [摘要] ( 246 ) [HTML 1KB] [PDF 933KB] ( 493 )
73 陈琳, 岳振兴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理论的行业特色型大学科研效率评价研究
当前,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国家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主力,如何对大学科研效率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正在逐渐成为科研管理方面的重点。文章针对行业特色型大学这一特殊的高校群体,首先在综述不同评价方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理论来构建评价模型;随后使用2007—2016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对我国18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科研效率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影响科研效率的内外部因素;最后提出合理配置科研资源、提高科研效率的路径和方法。
2018 Vol. 12 (4): 73-80 [摘要] ( 284 ) [HTML 1KB] [PDF 1036KB] ( 706 )
民办教育
81 黄洪兰, 柳海民
探索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例
《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标准、民办学校治理、政府管理、组织协理、社会共治等维度提出了分类管理的具体要求,并责成地方尽快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2010年,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承担了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作为一所实体高校,其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管理方面较早地、探索性地践行了本次新法新政中的相关制度设计,办学成效显著,能够为其他高校提供方案借鉴。但鉴于新法新政为地方政府制度设计留下的空间较大,对民办高校所提出的要求具体而广泛,因此地方政府和民办高校仍然有很多深入挖掘和探索的地方,比如法规建设、章程建设、党组织建设、第三方组织建设以及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等方面。
2018 Vol. 12 (4): 81-87 [摘要] ( 371 ) [HTML 1KB] [PDF 937KB] ( 486 )
88 刘爽, 赵俊芳
治理理论视域下民办高校发展的三重困境及其路径探析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治理理论体现了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思维,其强调结构多中心、权利多向度、多元协商、网络参与的开放性管理理念,在管理方式上偏重于过程化、系统化。我国不断发展壮大的民办高校具有与治理理论高度匹配的适用特征,科学运用治理理论可以为有效破解我国民办高校所面临的法人属性厘定不清、治理主体权力收放失度、内部治理机制不畅三重困境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2018 Vol. 12 (4): 88-94 [摘要] ( 278 ) [HTML 1KB] [PDF 932KB] ( 560 )
理论研究
95 杨晓奇
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及其提升
摘要: 随着《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出台,教师教育的诸多问题再次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教师教育研究不论是在引领本土的教师教育实践、破解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困局方面,还是在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方面,甚至在完整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就决定了理论自觉是教师教育研究中绕不开的基本问题。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是指对于当前教师教育领域中所学习、运用及研究的理论应有基本的“自知之明”。教师教育研究理论自觉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四个方面:居于本土文化的“文化自卑”笼罩下的理论自信不足;域外理论借鉴中“平移照搬”引发的实践引领不足;理论研究中“实践疏离”问题致使研究的“接地”程度不够;整体性研究“浮华”导致研究的思考深度不够。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自觉提升策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树立教师教育研究的本土理论自尊与自信;坚守教师教育研究的本土化立场;形成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路径;自觉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原创;塑造教师教育研究的中国话语;强化教师教育研究主体的理论担当。
2018 Vol. 12 (4): 95-102 [摘要] ( 329 ) [HTML 1KB] [PDF 945KB] ( 540 )
103 刘强
复杂性思维视域下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的省思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便致力于经典学科体系的构建和高等教育学合法性的维护。然而,囿于经典学科体系建构标准的严苛性要求,因循经典学科路径发展的高等教育学陷入无以为继的困境。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学的合法性危机,也契合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属性,并拓展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多学科思维,丰富了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不过,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开展并未从根本上消解高等教育学的合法性危机。相反,多学科研究中高等教育学主体性的迷失,加上对多学科研究的“误解”和“滥用”,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遭遇“他学科话语的泛滥”、“学科合法性的解构”和“学科功用性的质疑”等。为此,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应当转变学科发展思维,在复杂性科学范式的指引下推动高等教育学范式革命,促成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融通,实现高等教育认识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回归。
2018 Vol. 12 (4): 103-110 [摘要] ( 310 ) [HTML 1KB] [PDF 936KB] ( 386 )
教师发展
111 赵显通, 彭安臣, 刘绪
高校教师出国访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基于22名教师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全球高校都非常重视丰富教师国际经历、提高教师国际能力。在我国高校教师出国访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目前却少有研究能够揭示和分析访问学者这类群体遇到的现实困境。文章运用访谈法对全国15所高校的22名来自不同学科且有访学经历的教师进行了调查,概括出六类主要问题:出国前的准备工作烦琐;访学外部驱动过强,内部动机不足;双方教师学术合作积极性高低不一;过程性监督缺乏实质意义;社会文化差异扰乱内生性学术追求;访学归来的扩散机制不健全。最后,文章从教师、院校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了访问学者访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2018 Vol. 12 (4): 111-117 [摘要] ( 432 ) [HTML 1KB] [PDF 996KB] ( 843 )
118 杜娟, 王颖
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及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北京理工大学的个案分析
新入职教师培训对帮助青年教师完成职业角色转变、适应高校教师工作、提升教师职业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基于此背景,文章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个案,对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为基础、以高等教育形势政策为导向的新入职教师校本培训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基于2015—2017年的问卷反馈、结业心得及访谈资料,探讨课程实施效果。分析表明,培训课程体系的持续完善对新入职教师有较为积极的影响:新入职教师对校本培训各项满意度评分呈上升趋势;教师对培训主题的关注情况与课程设置的调整状况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各模块课程主题受关注度越发趋于平衡。研究提出了通过课程培训建立新入职教师学习共同体、重视新入职教师职业生涯相关课程、设置新入职教师必修与分类选修课程、基于课程效果评价进行课程调整等建议。
2018 Vol. 12 (4): 118-124 [摘要] ( 445 ) [HTML 1KB] [PDF 4634KB] ( 551 )
高校教育管理
 

微信公众号

 
 

通知公告

 
· 2024年暑期相关工作安排公告
· 《高校教育管理》编委会换届暨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
· 我刊被评定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3年版)”
· 我刊刊文入选第二届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名单
· 我刊入选为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23年度精品期刊
· 我刊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 校学科建设与规划发展处到编辑部调研
· 《高校教育管理》2022年度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下载中心

 
·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投稿模板
· 版权须知
                  更多 
 

友情链接

 
· 江苏大学杂志社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2《高校教育管理》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