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期刊订阅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本周话题  |  English
 

2007年创刊
ISSN 1673-8381
CN 32-1774/G4
 

期刊在线阅读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协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
主  编:李洪波
编辑出版:《高校教育管理》编辑部
电  话:0511-84446013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高校教育管理
 
2017年 11卷 5期
刊出日期:2017-09-10

学生管理
高等教育国际化
教师发展
   
专题企划·高校发展与人才流动
1 张茂聪, 李睿
人力资本理论视域下高校教师的流动问题研究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将优质人才的竞争视为新时期学校建设的重点,但周期集中、规模较大的人才需求也极有可能造成人才争夺战,加剧高校间教师的无序流动。教师流动本质上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流动,文章在人力资本理论的支撑下分析教师无序流动的特质,从理论和现实上解读引发教师无序流动的三组矛盾,进而寻求高校间人才有序流动的良性机制。
2017 Vol. 11 (5): 1-6 [摘要] ( 476 ) [HTML 1KB] [PDF 994KB] ( 584 )
7 姜朝晖
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理论之维与实践之径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的无序流动现象,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政策、学理和可能出现的后果分析,文章提出在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应始终坚持人才流动的正确导向,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二是要持续通过人才政策倾斜,扶持中西部高校的发展;三是要基于办学和学科发展需求,做到人尽其才;四是要重“引进”更要重“培养”,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作用;五是要有更高视野,瞄准引进一流国际人才。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应有的生态,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我国“双一流”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7 Vol. 11 (5): 7-12 [摘要] ( 482 ) [HTML 1KB] [PDF 909KB] ( 702 )
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13 高书国
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特征与对策分析——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战略准备
教育结构是教育体系的骨骼框架。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源自于高等教育普及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城市群建设。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新一轮教育结构调整的主要战略空间,地方政府包括省级政府成为新一轮教育结构调整的主力军,跨区域合作、实现合作共赢是教育结构调整的突出特点,网络要素参与、实现各种教育结构之间互联互通是本轮教育结构调整的典型特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以“完善体系、提升水平、汇聚动力、培育动能”为基本思路,推进教育结构调整与教育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体系结构基本稳定、制度框架成熟定型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构建与21世纪教育强国相适应的更加开放、更加协调、更加成熟、更有质量的现代化教育,从而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
2017 Vol. 11 (5): 13-21 [摘要] ( 402 ) [HTML 1KB] [PDF 940KB] ( 503 )
22 武建鑫
学科生态系统: 核心主张、演化路径与制度保障——兼论世界一流学科的生成机理
世界一流大学以拥有若干门一流学科为标志,而一流学科的形成却以和谐的学科生态系统为前提。作为有别于自然主义的社会系统,学科生态系统有四项核心主张:其一,我们要重视学科生态系统的健康及其整体竞争力;其二,学科多样性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先决条件;其三,优势学科群落决定着学科系统的学术水平;其四,高校要根据知识生产和协同育人规律打造学术共同体。文章根据内部关联度和外部开放度构建了学科系统演进策略矩阵,为系统演化提供了四种状态和两种演化路径。比较而言,高校首先要优化学科组织的内部结构,将学科组织独立生长阶段过渡到学科组织之间的合作创新阶段,然后要侧重解决学科系统面向应用情境的协同创新难题。这应该是我国高校构建学科生态系统的最佳演化路径。为了进一步确保演化路径的顺利实施,办学者还需要在激活基层学术组织活力的前提下探寻制度供给方式和内容,通过营造和谐的学科生态环境联动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017 Vol. 11 (5): 22-29 [摘要] ( 419 ) [HTML 1KB] [PDF 1262KB] ( 675 )
大学治理
30 朱家德
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超越
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指以累积治理有效性来强化治理合法性的过程,是大学自身不断建构的过程,也是大学治理改革的目标。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面临形式有效性和实质有效性的双重危机,这在治理体系方面表现为治理共识不足,治理结构有待完善;在治理能力方面表现为既得利益群体与权力精英共谋互为强化,治理失范行为时有发生。超越大学治理现代化困境的可能路径是不断累积治理有效性进而强化治理合法性:一是培育大学信仰,提高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性;二是实施好大学章程,提高治理体系的有效性;三是规制既得利益群体,提高治理能力;四是以程序正义和道德规范治理行为,打破政绩困局。
2017 Vol. 11 (5): 30-37 [摘要] ( 430 ) [HTML 1KB] [PDF 937KB] ( 589 )
高等教育国际化
38 颜克高, 林顺浩
高校教育基金会内部治理有效吗?——基于262家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实证研究
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及当前“双一流”建设中,高校教育基金会的作用日益明显。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本研究构建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内部治理分析框架,手工收集我国262家高校教育基金会数据,实证检验了高校教育基金会内部治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理事会规模对高校教育基金会组织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秘书长年龄与组织绩效显著负相关;外部理事、理事长人选、理事长年龄等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结论表明,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治理水平仍有待提升,可适当扩大理事会规模,并应充分发挥外部理事的作用,推进秘书处执行层年轻化,同时将基金会工作成效纳入理事长考核体系,以期提高内部治理有效性。
2017 Vol. 11 (5): 38-45 [摘要] ( 458 ) [HTML 1KB] [PDF 942KB] ( 454 )
创新创业研究
46 张彦通, 刘文杰
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以阿尔托大学和奥克兰大学为例
创业型大学的产生和发展是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根据国际发展经验主要存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发展模式。文章通过对芬兰阿尔托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两所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两所大学共同体现了理论研究者提出的创业型大学发展特征;与此同时,在创业的逻辑起点、发展战略、管理方式以及组织结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创业型大学发展所形成的不同发展模式对我国创业型大学建设之路提供了一定参考。
2017 Vol. 11 (5): 46-52 [摘要] ( 438 ) [HTML 1KB] [PDF 8706KB] ( 445 )
53 崔军
创业能力国外研究进展及其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兴国,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开创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解读创业能力的内涵,从成分、要素、过程体现、学习进程四个维度剖析国外创业能力最新研究进展。我国高校应树立“广谱式”的创业教育价值观;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衔接和融合;将创业能力培养作为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精心设计模块化和课内外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采取经验和行动导向的创业学习法;注重对创业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
2017 Vol. 11 (5): 53-61 [摘要] ( 539 ) [HTML 1KB] [PDF 7230KB] ( 510 )
学位研究
62 徐雷
大学学位撤销审查路径: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通过检视美国学位撤销的相关案例,文章从撤销权确立、实体要求和程序要求具象化、学术型和非学术型撤销的分化三个方面,梳理了美国学位撤销审查的新进展,并以此为基准,对我国大学适用学位撤销时的模糊点进行了厘清。在程度拿捏上,我国应注意平衡办学自主和依法办学之间的关系;在程序要求上,应明确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作用,规范通知和听证程序;在实体认定上,应准确区分学术型和非学术型“严重违规”的判断标准。
2017 Vol. 11 (5): 62-68 [摘要] ( 499 ) [HTML 1KB] [PDF 2118KB] ( 810 )
69 张晓报
清华大学本科荣誉学位透视
清华大学本科荣誉学位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其形式是设置同名的专门项目,对象是面向部分精英群体。就价值和意义而言,清华大学本科荣誉学位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学生学习观念转变,同时亦可以助推我国学位制度变革。从长远和全局来看,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位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完成以下转变:从培养项目到培养结果;从特定群体到面向全体;从个别大学到全国高校。
2017 Vol. 11 (5): 69-74 [摘要] ( 403 ) [HTML 1KB] [PDF 967KB] ( 811 )
智库研究
75 刘峰
我国高校智库公共外交功能的建设路径思考
我国高校智库具有公共外交的固有功能和天然优势,但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智库应以培养高端智库人才为出发点,建立跨国社交网络、打造国际智库品牌、引领国际议题并充分利用新型媒体来进一步增强中国话语的还原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探索高校智库公共外交的建设路径,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制度供给,有效利用新媒体、转变研究思路、主动塑造中国话语,对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17 Vol. 11 (5): 75-80 [摘要] ( 473 ) [HTML 1KB] [PDF 996KB] ( 461 )
81 韦岚, 全守杰
中国一流高校智库的组织要素与运行机制——基于中国6家一流高校智库的分析
以组织要素为视角,文章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的6家一流高校智库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具备以下要素: 服务中国发展,关注全球格局的目标要素;整合校内外专家的人员要素;依托组织基础,进行机构协同的条件要素;注重跨学科,开展协同创新的技术要素;设计中国方案,参与国际规则的客户要素。高校智库能否实现自身价值取决于其能否满足客户需求和能否合理配置资源,它将根据客户要素和目标要素对条件要素、人员要素与技术要素进行组织资源整合,其中客户要素体现的是外部环境对高校智库的要求。
2017 Vol. 11 (5): 81-86 [摘要] ( 516 ) [HTML 1KB] [PDF 1030KB] ( 569 )
教师发展
88 曹如军
地方性大学教师社会服务的文化抗拒及其消解
中国传统文化规约下的精神文化,受利益机会主义影响的行为文化,被“以学为本”所固化的学术文化,是地方性大学教师社会服务的主要文化障碍。为全面推进教师社会服务工作,地方性大学应将调整服务评价制度作为引领教师社会服务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借助文化传播和文化接触,推动教师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学术文化的深度变革。
2017 Vol. 11 (5): 88-93 [摘要] ( 398 ) [HTML 1KB] [PDF 918KB] ( 458 )
94 黄婷, 张同建
公平性偏好、心理契约优化与敬业精神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高校教师的数据检验
公平性偏好是高校教师的天然性心理特质,却在当今社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从而阻碍了敬业精神的成长。文章基于高校教师的样本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公平性偏好、心理契约优化和敬业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从公平性偏好的视角为敬业精神的培育提供了理论规范。研究发现: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对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均存在着显著的优化作用,而过程公平对心理契约的优化则处于不完备状态;同时,交易型心理契约对教学敬业精神和科研敬业精神均存在着显著的激励作用,而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功能则处于不完备状态。研究最后提出关于培育我国高校教师敬业精神的几点建议。
2017 Vol. 11 (5): 94-101 [摘要] ( 377 ) [HTML 1KB] [PDF 936KB] ( 463 )
102 张熙
分布式领导视域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组织建设
分布式领导是 20 世纪 90 年代西方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教育领导理论,为学校的组织与领导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前,作为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与提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发展中心在相关政策推动下在国内一些高校得以建立,并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但也面临着理论与实践中诸多的问题与挑战。在借鉴国外高校教师教学组织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不应只作为提供技术支持的教学辅助机构,而应基于分布式领导模式实现组织转型,进而推动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组织网络与相关制度建设。
2017 Vol. 11 (5): 102-109 [摘要] ( 336 ) [HTML 1KB] [PDF 925KB] ( 591 )
学生管理
110 张忠华, 徐振霞
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教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对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培养模式的认同度都低于教师;在培养方案整体满意度与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师生之间、校际之间都存在差异;教师对招生方式与培养方案设置的认识比较混乱;学生普遍反映学术讲座频率低,教育实践缺乏,要求个别指导学习;论文发表与课外阅读是学生最大的压力。重新定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性质,优化招生生源,增加学术活动与教育实践,改革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是提高本学科教育质量的根本。
2017 Vol. 11 (5): 110-117 [摘要] ( 494 ) [HTML 1KB] [PDF 1330KB] ( 483 )
118 贝绍轶, 高鹏, 崔伟, 赵景波
专业硕士研究生企业实践的博弈模型分析
为解决因企业不提供技能指导可能引起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企业实践环节不努力的问题,文章采用博弈论建立并求解了学校两种监管模式下的企业技能指导投入与研究生实习行为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学校进行严格监管时企业更倾向于提供技能指导;学生是否努力主要取决于不努力的机会成本与努力实习获得的隐性收益之间的大小关系;当企业的技能指导成本和学生机会成本都适中的情况下,两者的决策行为存在不稳定性。文章从学校、政府、实践企业、学生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2017 Vol. 11 (5): 118-124 [摘要] ( 427 ) [HTML 1KB] [PDF 914KB] ( 448 )
高校教育管理
 

微信公众号

 
 

通知公告

 
· 2024年暑期相关工作安排公告
· 《高校教育管理》编委会换届暨第六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
· 我刊被评定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3年版)”
· 我刊刊文入选第二届江苏“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推荐名单
· 我刊入选为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23年度精品期刊
· 我刊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 校学科建设与规划发展处到编辑部调研
· 《高校教育管理》2022年度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下载中心

 
· 《高校教育管理》论文投稿模板
· 版权须知
                  更多 
 

友情链接

 
· 江苏大学杂志社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2《高校教育管理》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