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实用心电学杂志
 返回杂志社| 首 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期刊订阅 | 投稿指南 |行业新闻 |优先出版| 录用公告 | English
 
 

稿件处理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理事单位

 
                  更多 
 

友情链接

 
· 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
· 维普网
· 中国医师协会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 33卷 1期
刊出日期:2024-02-05

封面
目次
综述
病例报告
起搏与电生理
PDF全文
专题笔谈: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QT/QTc间期延长作用
专题笔谈: 高血压早期识别与诊断
心血管影像诊断
基层医师论坛
   
PDF全文
1
《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年第一期PDF全文
2024 Vol. 33 (1): 1-01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69047KB] ( 184 )
封面
2
封面
2024 Vol. 33 (1): 2-2 [摘要] ( 6 ) [HTML 1KB] [PDF 10963KB] ( 168 )
目次
3
目次
2024 Vol. 33 (1): 3-3 [摘要] ( 7 ) [HTML 1KB] [PDF 897KB] ( 131 )
专题笔谈: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致QT/QTc间期延长作用
4 赵越,枉前
药源性QT间期/QTc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及预警措施的研究进展
许多广泛使用的药物都可能导致QT间期/QTc延长,继而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tes,TdP)等心律失常,后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为心室颤动,甚至造成心脏性猝死。因此,为了预防和降低药源性QT间期延长和TdP的风险,对危险因素的发现、预警和纠正至关重要。近年来,临床已开始应用决策支持系统等预警策略,通过识别多种风险因素预测QT间期/QTc延长和警示TdP高风险人群。本文总结了可引起长QT间期和TdP风险的药物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归纳现有的预警措施,期望为暴露于相关风险的患者管理提供参考。
2024 Vol. 33 (1): 4-7 [摘要] ( 9 ) [HTML 1KB] [PDF 3766KB] ( 151 )
8 成思瑶,耿旭红,潘烁,王莉,王妍,曹友钰,刘彤
肿瘤治疗患者的QT间期监测及临床风险评估
目前肿瘤治疗除常规的化疗外,还包括生物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等。伴随肿瘤治疗出现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备受关注,其中QT间期延长是与许多肿瘤治疗药物相关的心室复极异常现象,可能会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目前已知的可影响QT间期的因素包括药物、心率、电解质紊乱等。本文结合国内外新近研究进展,对肿瘤治疗患者QT间期的测量、影响因素,QTc相关不良事件分级,可致QT间期延长的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物,肿瘤治疗患者QT间期的监测与管理策略进行综述。
2024 Vol. 33 (1): 8-13 [摘要] ( 10 ) [HTML 1KB] [PDF 1077KB] ( 145 )
专题笔谈: 高血压早期识别与诊断
14 冯艳,陈鸿远,穆耶赛尔·麦麦提明,王芳丽
基于远程血压网络系统的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居民非杓型血压特点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居民非杓型血压(non-dipping blood pressure,NDBP)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托里县1 547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并据此将他们分为杓型组及非杓型组,其中杓型组363例(男150例、女213例),非杓型组1 184例(男456例、女7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24hSBP、24hDBP、24hMAP、24hHR、dSBP、dDBP、dMAP、dHR、nSBP、nDBP、nMAP、nHR等相关指标。利用ROC曲线评估24hMAP、nSBP、nMAP预测NDBP的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24hSBP、24hMAP、nSBP、nDBP、nMAP及n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SBP(OR=1.313,95% CI 1.232~1.400,P<0.01)、nMAP(OR=1.302,95% CI 1.249~1.356,P<0.01)是发生NDBP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24hMAP、nSBP和nMAP的AUC分别为0.537、0.726和0.769。结论  NDBP与24hMAP、nSBP及nMAP水平密切相关,nMAP对NDBP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利用动态血压监测来诊断NDBP简便、易操作,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NDBP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24 Vol. 33 (1): 14-18 [摘要] ( 12 ) [HTML 1KB] [PDF 1535KB] ( 127 )
19 许悦悦,吕聪敏,张萌,李小妞,赵心珠
碎裂QRS波及左心室肥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及左心室肥大对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61例PH住院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VA组(129例)和非VA组(132例)。比较和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等检验检查结果。将经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数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碎裂QRS波、左心室肥大与VA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VA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碎裂QRS波阳性率、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高于非V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碎裂QRS波与左心室肥大是PH患者发生VA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碎裂QRS波与左心室肥大联合预测VA发生的风险优于单独预测效果。结论 碎裂QRS波与左心室肥大是PH患者发生VA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对VA发生风险的预测效果优于单独预测效果。
2024 Vol. 33 (1): 19-23 [摘要] ( 7 ) [HTML 1KB] [PDF 1434KB] ( 141 )
24 李政贤,周白丽
西宁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MHR、NMLR、Ca/Mg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青海省西宁地区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 PH)患者血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MHR)、(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MLR)、钙/镁比值(Ca/Mg)的临床意义。方法  共入选528例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测量结果分为健康对照组(n=179)与PH组(n=349)。根据2018年高血压防治指南,将PH组进一步分为1级PH(n=116)、2级PH组(n=111)、3级PH组(n=12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PH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血常规检测和生物化学法检测MHR、NMLR、Ca/Mg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MHR、NMLR、Ca/Mg水平与高血压水平分类的相关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Mg、NMLR是发生PH的独立危险因素。
PH组Ca/Mg、NML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1级PH组比较,3级PH组的Ca/Mg、NMLR水平明显升高(P<0.05),Ca/Mg、NMLR、MHR与高血压水平分类呈正相关(P<0.05)。结论  NMLR、Ca/Mg、MHR 与PH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NMLR、Ca/Mg监测有助于早期识别PH高危患者并进行相应的临床干预治疗。
2024 Vol. 33 (1): 24-28 [摘要] ( 5 ) [HTML 1KB] [PDF 1002KB] ( 124 )
心血管影像诊断
29 罗冬玲,杨子阳,李贺智,费洪文,张曹进
超声心动图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时机评估中的应用
早期纠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异常有益于患者的长期存活。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成人CHD患者能否接受手术治疗及远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简便、有效的成像手段,在成人CHD及PAH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基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预测模型不仅能提高无创参数量化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准确性,而且还能对不同阶段CHD患者的手术可行性进行评估,从而避免反复进行有创的心导管检查,也提高了对成人CHD合并PAH患者的综合管理质量。
2024 Vol. 33 (1): 29-32 [摘要] ( 6 ) [HTML 1KB] [PDF 1026KB] ( 135 )
33 李旺真,巨春青,孙智慧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3DSTE)技术评价老年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住院治疗的老年CAD患者一般资料,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其分为CAD+HT组(CAD合并高血压, 35例)、CAD组(47例),另选取45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采用3D-STE技术对受试者进行检查,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超声心动图心室形态构成、3D-STE相关参数及左心室节段应变值水平。结果  CAD+HT组左前降支直径、左心房容积(LAV)、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d)、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LVEDd均显著高于CAD组、对照组,LVEF、E/A低于CAD组、对照组(P均<0.05)。CAD组与对照组左前降支直径、LAV、LVEDd、室间隔厚度、E/A、LVEF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AD+HT组心室形态正常率明显低于CAD组、对照组,且CAD+HT组、CAD组向心性重构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CAD+HT组球形指数、左心室重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均显著高于CAD组、对照组,整体径向应变(GRS)明显低于CAD组、对照组(P均<0.05),CAD组与对照组GLS、G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HT组、CAD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应变值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AD+HT组基底段前壁、侧壁、后壁应变值及中间段前壁、侧壁应变值均显著高于CAD组(P均<0.05)。结论  3D-STE可提供客观且可靠的数据对老年CAD合并高血压患者节段室壁运动障碍进行评估,还可作为评估患者颈动脉硬化、左心功能损伤的重要手段。
2024 Vol. 33 (1): 33-38 [摘要] ( 8 ) [HTML 1KB] [PDF 1008KB] ( 138 )
起搏与电生理
39 李小荣,余金波,邱朝晖,张旭敏,朱中生,崔海明,吴奕章,谢欣,周建,王学成,胡伟,杨兵
Columbus 2.0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及配套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单臂研究,评估Columbus  2.0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及其配套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上海市4家电生理中心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其中男性20例(40.0%),患者平均(55.38±18.14)岁,采用Columbus 2.0系统及其配套导管进行射频消融术,记录手术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剂量及不良事件等,并随访6个月。结果  入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1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典型心房扑动1例,室性早搏3例。手术即刻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无导管消融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平均手术时间114.00(89.75,166.25)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5.90(3.78,8.07)min,平均X线曝光剂量23.96(8.00,50.00)mGy。随访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Columbus 2.0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及其配套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4 Vol. 33 (1): 39-43 [摘要] ( 8 ) [HTML 1KB] [PDF 6328KB] ( 170 )
44 张宇航,王岳松,杨达,董学滨,邵旭武,王学忠
左束支起搏在持续性心房颤动伴慢心室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慢心室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因持续性房颤合并慢心室率行起搏治疗的患者56例,依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将其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组(29例)和LBBP组(27例),并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将各组进一步分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亚组和非心衰亚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2个月起搏参数(如阈值、感知和阻抗)、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以及起搏相关并发症、心衰再住院率、新发脑梗死和全因死亡等情况。结果  ① 两组间起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心衰患者术后12个月的NTproBNP水平较术前均有下降,但RVSP组心衰亚组下降不明显(P>0.05)。② RVSP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的LVEF、LV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D显著增大(P<0.05),二尖瓣反流明显加重(P<0.05)。LBBP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LAD和二尖瓣反流均无明显变化(P>0.05);心衰患者术后12个月LVEF升高,LVDd下降(P均<0.05)。③ 与术前比较,两组QRS波时限均有延长(P均<0.05),且RVSP组明显长于LBBP组(P<0.05)。④ 两组起搏相关并发症和心脑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住院率RVSP组高于LBBP组(P<0.05)。结论  LBBP在持续性房颤伴慢心室率患者中有助于延缓或逆转心衰患者左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衰再住院率。LBBP应作为慢心室率房颤患者首选的起搏治疗方法。
2024 Vol. 33 (1): 44-48 [摘要] ( 10 ) [HTML 1KB] [PDF 1009KB] ( 140 )
基层医师论坛
49 尹冰,黄艺,王毅芳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确诊患者58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前期患者40例(糖尿病前期组),再选取6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将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的各项HRV指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组SDNN、SDANN、rMSSD、PNN50、HF、LF、LF/HF值分别为(96.27±16.32) ms、(86.40±15.66) ms、(25.47±4.02) ms、(4.47±1.18)%、127.86±30.30、242.03±65.39、1.99±0.16;糖尿病前期组上述HRV指标值分别为(100.90±13.28) ms、(91.88±12.20) ms、(26.23±3.68) ms、(4.61±0.87)%、133.90±19.15、265.68±39.64、1.94±0.16。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LF、HF等均较健康人群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均<0.05),LF/HF无明显改变。结论  不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就已出现HRV改变。早期监测HRV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2024 Vol. 33 (1): 49-52 [摘要] ( 12 ) [HTML 1KB] [PDF 1015KB] ( 145 )
53 郭其凤,匡德俊,郭玲,郑婕,汤进,许祥林
急性冠脉综合征容易被忽视的心电图改变
ST段改变是目前临床上判断心肌缺血的主要指标,但因其敏感性不高,致使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被漏诊。而心电图上还有一些指标在判断心肌缺血上与ST段改变具有等同价值,且出现时间早于ST段改变,但因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常被临床忽视,如缺血性J波、QRS波终末变形、U波倒置、胸导联T波失衡、孤立性TaVL波倒置、ST段平段延长等。本文汇集了上述几种等价指标的个案分析,旨在引起临床重视。
2024 Vol. 33 (1): 53-58 [摘要] ( 10 ) [HTML 1KB] [PDF 17155KB] ( 142 )
59 胡仁学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纳入观察组,以及同期体检的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Hcy、NT-proBNP的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同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清Hcy、NT-pro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F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血清Hcy、NT-proBNP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增高而升高,LVEF则随之下降;不同分级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cy、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Hcy、NT-proBNP水平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病情严重程度。
2024 Vol. 33 (1): 59-61 [摘要] ( 9 ) [HTML 1KB] [PDF 1004KB] ( 140 )
62 张婵
冠心宁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血清miR-196a-2、sFas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宁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83例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42例(冠心宁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IVST、NT-proBNP)、血压、血凝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清学指标[微小RNA-196a-2(microRNA-196a-2, miR-196a-2)、可溶性凋亡调节因子(soluble factor associated suicide, sFas)]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IVST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收缩压、舒张压、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内皮素-1、AngⅡ、miR-196a-2、sFas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宁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疗效确切,可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血压、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miR-196a-2和sFas的表达有关。
2024 Vol. 33 (1): 62-66 [摘要] ( 7 ) [HTML 1KB] [PDF 1004KB] ( 134 )
67 张鹏,栾春雨,姜珊
#br# 血液透析患者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B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脂蛋白a、载脂蛋白B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15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患者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依据病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9例)和无冠心病组(112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血液透析患者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冠心病组的脂蛋白a水平较无冠心病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6.21±308.30) mg/L vs. (221.42±304.30) mg/L, P=0.10]。年龄(OR=1.144,95%CI 1.053~1.239,P<0.01)、男性(OR=2.092,95%CI 1.340~3.270,P<0.01)、糖尿病(OR=1.678,95%CI 1.102~2.572,P<0.05)、载脂蛋白B水平(OR=1.191,95%CI 1.081~1.322,P<0.01)都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除年龄、男性、糖尿病等经典冠心病危险因素外,载脂蛋白B也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4 Vol. 33 (1): 67-70 [摘要] ( 7 ) [HTML 1KB] [PDF 984KB] ( 142 )
71 张晓晨,许丹丹,尚一楠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SMI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SMI检出率,并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二者对冠心病SMI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135例疑似冠心病SMI患者中,冠脉造影确诊107例;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92例,阳性检出率85.98%(92/107);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出102例,阳性检出率为95.33%(102/107)。24 h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χ2=5.515,P=0.019)。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准确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39%、94.81%、81.82%,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分别为84.11%、85.93%、60.47%,P<0.05)。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能提高SMI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
2024 Vol. 33 (1): 71-74 [摘要] ( 9 ) [HTML 1KB] [PDF 1017KB] ( 126 )
病例报告
75 李小波,马志玲,邵虹
#br#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希浦系统房室阻滞1例
对于房室阻滞的心电图,阻滞部位诊断的重要性远高于阻滞程度诊断。希浦系统阻滞是引起心源性晕厥或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本文报告1例69岁男性患者,主诉发作性晕厥1年,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未捕捉到晕厥发作时的心律失常事件。通过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后出现高度房室阻滞及一过性三度房室阻滞,考虑阻滞部位在希浦系统,成功植入双腔起搏器。
2024 Vol. 33 (1): 75-77 [摘要] ( 7 ) [HTML 1KB] [PDF 5546KB] ( 152 )
78 刘庆苏
房室结双径路1例
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见,但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下部共径2∶1房室阻滞不多见。本文报告一例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下部共径2∶1房室阻滞,在一次室性早搏后转为1∶1房室传导,以慢径下传受阻结束,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 Vol. 33 (1): 78-81 [摘要] ( 10 ) [HTML 1KB] [PDF 12269KB] ( 152 )
82 吴闯举,贺涛,陈旸
射频消融术中发现体内异物1例
本文报道1例中年患者,因心悸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考虑预激综合征可能;入院拟择期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术中发现体内丝状异物。经仔细核查分析后,考虑该异物系穿刺时塑胶型导丝部分断裂并遗留于体内,顺血流漂至肺动脉处,经圈套器取出后继续完成消融手术,未造成不良后果,患者安全出院。
2024 Vol. 33 (1): 82-83 [摘要] ( 9 ) [HTML 1KB] [PDF 2130KB] ( 134 )
84 孟晓雪,张丽霞,药素毓,韩冰,张璐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鱼钩样心电图表现1例
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中,当梗死相关动脉为旋支时,心电图表现多不典型,没有明显特异性,所以易导致临床延误诊断。本文报道1例NSTE-ACS患者心电图出现类似鱼钩样改变,其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旋支病变,有助于对犯罪靶血管的识别和诊断,从而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
2024 Vol. 33 (1): 84-86 [摘要] ( 6 ) [HTML 1KB] [PDF 7619KB] ( 189 )
综述
87 李含,蔡薇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与脑卒中、死亡风险有关。目前房颤的发生和发展可通过心房结构重构、电重构、炎症、自主神经系统障碍、非编码RNA等病理生理学机制来解释。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转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此外,抗炎、自主神经干预、基因组学干预等疗法或可成为房颤的新型治疗方法。本文将对房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4 Vol. 33 (1): 87-92 [摘要] ( 7 ) [HTML 1KB] [PDF 1073KB] ( 156 )
93 阿尔祖古丽·麦麦提麦,五久代·吐尔逊,阿比旦·尼加提,冯艳
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栓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但目前房颤导致血栓栓塞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某些生物标志物和风险评分可用于预测房颤相关血栓栓塞的发生发展。本文从患者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方面,对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4 Vol. 33 (1): 93-97 [摘要] ( 10 ) [HTML 1KB] [PDF 1062KB] ( 149 )
98 魏思萌,石亚君,陈韵岱
远程心电人工智能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远程心电监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极大地辅助了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并显示出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概述了远程心电人工智能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智能诊断、分级诊疗、预后评估及个体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以及在此基础上我国逐步构建完善的心脏主动健康智能管理体系。
2024 Vol. 33 (1): 98-103 [摘要] ( 15 ) [HTML 1KB] [PDF 1024KB] ( 165 )
104 张琳,焦锦玉,刘鸣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心室电-机械不同步的关系
目前许多研究表明,QRS波时限与心室机械不同步并非完全呈线性关系,然而心室同步电激活是心室正常收缩舒张的重要先决条件。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常常存在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尽管心衰初期心脏会发生适应性改变,但一旦超过代偿范围,就会导致心脏重构,使心功能严重受损。心电-机械重构受心脏结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在心电图上可以表现为QRS波时限增宽。在心衰的治疗方面,除了传统起搏器以外,近些年新兴的传导系统起搏更符合生理传导的特点,能在显著缩短QRS波时限的同时显著改善心室的机械同步性。本文综述了慢性心衰患者发生电-机械不同步的可能机制及其与QRS波时限的关系,以及二者对心功能的影响。
2024 Vol. 33 (1): 104-108 [摘要] ( 6 ) [HTML 1KB] [PDF 1007KB] ( 172 )
 

微信公众号

 
 

编辑部公告

 
· 《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寒假工作安排
· 关于《实用心电学杂志》2024年度广告宣传合作征集的通知
· 致谢2023年度执行编/ 青委、审稿专家
· 关于审稿费、版面费和订刊费分开扫码缴费的说明
· 关于警惕假冒《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工作人员与作者联系的声明
· 敬告作者
· 关于《实用心电学杂志》增加页码及价格的通知
· 关于审稿费及版面费缴纳方式变更的说明
                  更多 
 

下载中心

 
· 文献引用格式(2022—2024年)
· 2024年选题指南
· 论文投稿模板
· 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
· 审稿专家信息表
 

版权信息

 

主  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  办:江苏大学
主  编:卢喜烈
国际刊号:ISSN 2095-9354
国内刊号:CN 32-1857/R
刊  期:双月刊
编辑出版:《实用心电学杂志》
               编辑部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
               301号江苏大学杂志社
邮  编:212013
联系电话:0511-84446662
E-mail:syxdxzz@sina.com
 

版权所有 © 2012《实用心电学杂志》编辑部
本刊E-mail:syxdxzz@sina.com